第四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
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意义,邓小平曾作了总体的论述:第一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23]。也就是说,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健全政治运行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要达到以下“八化”目标。
1.政治民主化
政治民主化是政治体制文明的灵魂和主旋律,政治现代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它是政治专制主义的对立物,是从帝王政治走向公民政治,公民成为政治的主体角色,享有参加所有政治过程的平等、自由和竞争的权利。早在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斗争中,人民就成为取得各项民主政治权利的决定性力量,并取得斗争的一定的成果。现在,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加强调人民当家作主,这构成政治民主化的最高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民主化不仅注重民主的真实内容,而且注重民主的具体形式。它必然要建立完善的表达各种政治要求、政治利益,以及实现政治协商的民主机制。
2.政治法治化
政治法治化是政治体制文明的制度保障,意味着政治治理从人治转向法治。政治法治化包含互为关联的两项内容:一是通过政治立法,用完备的法律体系来规范政治治理,使整个政治治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即做到政治立法,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二是运用法律进行政治治理,通过政治执法实现政治的治理职能,即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治治理法治化,归根到底就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4]。做到了政治立法、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也就实现了政治治理的法治化。
3.政治分权化
现代社会的政治分权化与传统社会的政治集权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和优势。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市场经济发展、社会自组织能力增强的张力,必然要冲破“全能政治”,即一切权力集于中央、一切听命于中央的政治模式。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着过度集权的弊端,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政企不分、以政代企,“各级领导机关,都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这些事,“放在企业、事业、社会单位”,“本来可以很好办,但是统统拿到党政领导机关、拿到中央部门来,就很难办。谁也没有这样的神通,能够办这么繁重而生疏的事情”[25]。实行党政分工,中央向地方、地方向地方逐级下放权力,转变职能、精简机构。精简机构不单是机构数量上的变动、整合、减少,而是由一系列环节构成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全面深刻的机构改革,要形成一个精干、廉洁的政府。政治分权化是对权力分解所作出的层级和责任的制度安排,是政治现代化的大势所趋,它并不排斥或削弱政治集中,而是政治权力集中与分散的辩证统一。
4.政治公开化
政治公开化扫除了政治封闭性、神秘化的色彩,使政治生活具有清晰度、透明性。现代化社会是开放的社会,政治上的开放,就要用多种形式让公民了解政治家活动的情况,了解国家的政治事务,了解国际的政治动向。除属国家机密之外,任何政治生活行为本身没有理由对民众加以保密、封锁或隐瞒。实行政治公开化,是基于政治的公共性质和公民有知情权的政治理念。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政治公开化还是一种最真实、彻底的公开化。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指出:“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它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告诉民众。”[26]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27]
5.政治参与化
政治参与化是政治生活活跃和普及化的表现,公民能够合法性、经常性、广泛性地参政议政,形成社会化的政治行为。由于政治参与是自愿的、自觉的,并且是选择性的行为,因而它需要公民增强政治责任感,具有政治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的活动。政治参与已成为现代国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的鲜明体现,随着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水平将不断提高。
6.政治监督化
政治监督即对政治权力实行严密、有效的监控、制约,是现代化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不容否认,任何不受监督的权力一定会产生腐败。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渠道不畅通,也都会给权力腐败留下空隙。政治权力机构及领导人本身廉洁形象的塑造,有赖于监督的力度与深度。完善的政治监督主要包括:法律监督、党纪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要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必须把自上而下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机制完善起来。
7.政治决策科学化
现代化社会的政治决策科学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的政治决策经验化而言的,它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分工越来越细、综合性越来越强、情况越来越复杂所需。面对纷纭多变的现代社会,经验决策显然无法驾驭整个局面,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决策体系。政治决策从经验阶段发展至科学化阶段,主要表现为政治决策由个人决策走向集体决策,由单纯的定性分析走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由仅仅注意决策的结果到注重决策的全过程。政治决策科学化,包括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决策程序的制度性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
8.政治治理效能化
现代化社会节奏加快,市场经济注重效率,因此也要求政治治理实现效能化。执政党和政府的管理工作,要有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创新精神,只有进一步提升政治效率,才能在信息纷至沓来、情况瞬息万变的条件下,及时作出政治决策,及时处理政治事务,取得良好的政治效益,发挥政治治理的优势。政治效能问题,关系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快慢。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邓小平深感政治效率问题的重要性。他指出:“现在国际国内普遍都感觉到我们人浮于事,官僚主义,办事拖拉,到处靠开会画圈过日子,许多问题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拖到半年解决不了。这样还搞什么四个现代化!”[28] “所以必须解决效率问题。”[29]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政治体制改革,是迈向国家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国家本身是一种政治文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做了科学的说明:“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30]从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首先,国家体现的是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对立的阶级关系,这种对立的阶级关系决定了国家的统治者是哪个阶级,如奴隶制国家、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其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其次,国家还意味着“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即国家体现为政权的力量。国家通过设立一系列的政权机构,建立一整套的“秩序”规则体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进行界定和划分,对社会公共秩序进行规范,使国家权力得以实施,达到缓和阶级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以内的目的,这就形成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因此,政治体制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载体,实行政治体制改革,是国家政治文明不断进步、完善的体现。
人类社会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价值旨归,而政治文明则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保障和社会文明的功能性象征与体现。政治文明,就是国家的制度文明,就是政治体制的文明。国家的政治体制文明,作为国家制度文明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具体体现了国家的制度文明,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达到何种程度的重要标志。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7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3] 同①337.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
[6] 同①6.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0.
[9] 同④282页.
[1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11] 同①176-177.
[12] 同①252.
[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1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4.
[1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1.
[1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0.
[1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18.
[18]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18.
[1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6.
[20]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48.
[21] 同①113.
[2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0.
[2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9-180.
[2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54.
[25] 同①328.
[2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68.
[27] 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日报,1987-11-04.
[2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2-263.
[2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0.
[3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