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空间结构

我们研究区域经济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是区域经济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区域性的,多层次、多目标的经济活动,制定合理的区域经济规划,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关系,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区域空间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区域”是一个地域的概念,“空间结构”是核心内容。

1.空间的概念

空间的概念是宽泛的,而不仅局限在经济范畴。比较经典的概念有三类,请看图1-2。

picture

图1-2 空间的构成

(1)认为空间是一个哲学的概念(布劳特,1961),进而将空间区分为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前者是“一个清晰、自然、真实的实体”,后者是“事件间的一种关系,并受时间和过程的制约”。

(2)认为空间是“方志”的概念(哈特向,1958),就是地域的位置及其相互联系。

(3)认为空间是几何学的概念(邦奇,1962),是地域单元的表面的活动及其结果的排列。

(4)认为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地域上的集合(后马克思主义)。

我们首先把空间看作一个“位置”的概念,然后是具有时间和过程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集合。

2.核心—边缘模式

人类的活动在空间上的集合有疏密之分,我们将其归纳为核心区域、外围地区和过渡区域三种类型。

(1)核心区域。核心区域是指发展最快的区域,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科技力量和工业企业,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中心。我国核心区域集聚了全国主要的大城市,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大都市区。这些区域的集中发展,往往控制了附近的区域,也有可能阻滞落后地区的发展。

(2)外围地区。这里的大城市相对东部较为稀少,中等城市不是很密集,中心城市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比较低。这类区域的发展条件差,发展需要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这些都是外围地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在发展初期,投资的效率一般较低,主要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落后有直接关系,所以对外围地区的开发,往往是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把改变外围地区落后的发展环境作为首要任务。我国外围地区是以广大的西部地区为主的、以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区域。

(3)过渡区域。这些区域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二是由于技术进步较慢、体制改革跟不上先进地区、失去市场或资源枯竭等而开始出现生产停滞,人口外流,市政设施落后,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失业严重的地区;三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地区。要发展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投资,用来保证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我国过渡区域是介于东部大都市区和西部外围地区中间的区域。

3.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简单地讲,就是经济景观的空间配置,也有人称其为经济活动的空间方式。或者详细些,就是符合特定的资源结构及特定的生产和技术结构的空间方式。

按照这个定义,空间结构应该是一个“功能”的概念:由于一个特定区域内部的各地域的资源环境、生产方式和技术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各地域应当承担起与自己特点相一致的区域发展任务,或者叫区域发展的功能。

一个地区首先要明确自己在一个大区域内的功能,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作为研究者或者规划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所面对的区域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然后为每一个功能区进行区域的定位。

要定位准确,就要研究一个区域的资源禀赋,所以我们进行研究和规划的理论基础是资源禀赋理论、绝对成本学说与比较成本学说。要研究区域的比较优势,通过比较优势,建立主导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

4.产业结构

空间结构应该涵盖区域产业结构。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生产要素从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转移,带来经济的增长。所以,产业结构的先进与否,取决于其技术构成。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解释,基本上认为是从以农业为主到以工业为主,再到以服务业为主,即“斯密顺序”,以及后来的“克拉克定律”。

如何判断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通用的办法是用钱纳里的标准和霍夫曼定律来判断。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是针对国家层面的,是否适用于区域层面,必须具体分析,加以修正。因为区域经济有其不同于国民经济的特点,包括区域产业结构的非完整性、区域贸易在理论上的无障碍性等。

5.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进行区域空间结构分析和规划的政策目标,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我们现在有很多规划,一上来就把规划的目标搞错了:以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是规律,于是把形成两极式的结构作为规划的着眼点,这是对区域经济学一知半解的表现。

从空间来看,在分配不公平的条件下,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模式呈现出一种“核心—边缘”模式。核心区位于支配地位,边缘区处于依附地位(约翰斯顿,1994)。虽然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均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通过经济发展促进落后地区的社会进步是主要的社会目标。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发达地区通过经济的控制,阻碍边缘地区的社会进步。

弗里德曼将这种“核心—边缘”模式解释为四个空间发展的过程:(1)前工业化社会的地方化经济;(2)“核心—边缘”;(3)经济活动的扩散;(4)空间一体化的出现。也就是说,通过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边缘地区的经济的增长,从而促进该地区的社会进步。

为什么“核心—边缘”模式会在我国长期存在,而且基本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应该有三个原因:第一,在全国市场形成之后,核心区主导经济发展的趋势一直存在;第二,没有任何一个区域可以完全支配全国的发展和离开其他区域而独自发展;第三,中间区域的长期存在,而不是仅两极分化,巩固了这种模式。当然最关键的还有中央政府对区域关系的调控。

那么,区域空间结构如何发展变化?这就涉及区域的开发模式,通过区域开发来改变区域的空间结构。

区域开发模式是由三类模式构成的,不应该混淆。

第一类:区域开发的组织和制度模式,如温州模式、新苏南模式。

第二类:区域开发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转移模式,如原料输出模式、进口替代模式、梯度转移模式。

第三类:区域开发的空间拓展模式,如增长极模式、点轴模式和网络模式。

增长极模式对应的是“核心—边缘”阶段,是一个极化的过程。另外,增长极的选择和规划是区域经济规划的中心内容之一,需要对其区位、门槛规模、部门组成进行确定。所以,有人认为,增长极是经济发展当中地域景观不断变化的规划的产物。一般来讲,我们都是去现有的城市当中寻找增长极。

此外,对增长极的下面几个问题,也需要进行处理:

(1)自发增长极和规划增长极的差别与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增长极中的部门增长如何在区域间传递。

(3)如何处理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与增长极形成的相互促进关系。

(4)增长极与已有的城市间将形成什么样的关系。

(5)如何实现对增长极的发展管制。

点轴模式对应的是“经济活动的扩散”过程。点轴模式起到的更多的是扩散作用,而不是极化作用。它是一种扩散的作用,沿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借助于一种运输的线路进行扩散。

网络模式对应空间一体化的阶段。网络模式是一种以扩散效应为主的、旨在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开发模式。例如在长三角地区,上海的单一增长极被多中心替代,然后是区域内更多的点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区域的分布更均衡,而不是更集中。证明的方法很简单:将20年前、10年前上海在16个城市中的比重,与今天上海的同类比重做对比,就可以判断。当然还可以进行细分分析。

上面的理论分析是我们进行区域经济规划的基础。我们进行区域规划,应当先建立理论模型,然后进行实践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