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之力

食物因其素材、烹饪方法以及摄取方式的不同,功效相差悬殊,古人也深明其理并恪守不渝。只是其根本理论,与现今的营养学相去甚远而已。这两种法则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交涉?就结果而言,各自又有多少准备不足或是考虑周全之处?古人无法超越时代理解我们的学问,这是无法改变的。但后来者难道不应该先将前车之辙看在眼中,然后再确定研究的方向吗?有些事情需要从极为平凡的小问题出发,开始新的思考。正是在这样的小问题之中,往往藏着那些不曾得到自称研究家的人们的注目,历经风雨才保存至今却在还未得到充分利用之时就要消失无踪的重要事实。

首先我想谈谈“力饼”。在我还穿着草鞋四处踏访时,各地山路的最高处往往建有茶屋。屋前售卖的“饼”,名字一定是“力饼”,除了名字有些奇特外,其实是很普通的当地特产。最近所谓徒步者(hiker)也许还能接触到一些残留。例如,筑波山等地确实还在售卖这种“力饼”。都已经使出浑身力气爬到了山顶,还吃什么“力饼”?这恐怕是大家共同的心情。也许正因如此,解释时一般会借用历史上的大力士,如辨庆[1]、曾我五郎[2]等的名义,讚州[3]屋岛的一个寺庙还保留着据称是武藏坊使用过的满是虫蚀痕迹的“饼臼”。

在今天马头状的横杵(木槌)普及之前,使用臼的劳动大都是女性的工作。不只是“饼”,所有的谷物,都要由她们纤细的双手来处理。臼成为家中的贵重物品而被珍藏,是最为简单明了的“力饼”这一名称的起源被忘却的证据。因为这种饼辨庆曾亲自制作,或是路过时吃过,所以被称为“力饼”,这种解释实在过于牵强。那么这一名称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便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拿出些许耐心,看看同一个词在全国各地是怎么被使用的就行了。也许无法立即得出确切的答案,但至少可以了解变迁的路径,然后逐步接近其根源。我们将在“力饼”这一事例上尝试我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