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沿海发展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5期)
- 郝宏桂主编
- 4字
- 2020-08-29 04:28:03
沿海经济
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与分析[1]
张爱武 李万斌 白倩 陈慧莹[2]
摘要: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区域所拥有的经济规模实力、经济质量实力、经济创新能力、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潜力,是区域在国(区域)内外经济社会中占据的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反映。江苏沿海地区是江苏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因此对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与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等测度对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沿海17个县(市)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得到了如下结论: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比较突出,南通、盐城和连云港的整体发展水平呈阶梯式,绝对差距在不断增加,但相对差距从2013年之前的逐渐减少转变为2014年后有所增加。江苏沿海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差距是构成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的主要部分,三个地区内部差异皆有缩小趋势,但三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却有所增大。因此,本文提出促进江苏沿海地区一体化的外向化发展,重点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特色主导产业,江苏沿海地区应以优化环境为先导,着力提升发展竞争力,构造良好的人才聚集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坚守“生态高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建议。
关键词: 江苏沿海地区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 时空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引言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指出,将江苏沿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这是指导今后一段时期江苏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付诸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包括南通、盐城和连云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雨热同期、适合农作物生长,这些地区拥有充足的海洋能源和滩涂资源;江苏沿海地区南部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北部连接环渤海地区,东与东北亚隔海相望,西连新亚欧大陆桥和长江黄金水道,是陇海兰新地区出海通道的战略要冲,区位优势独特,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从小的角度看,涉及江苏的南北、工农和城乡关系问题;从大的方面看,涉及江苏与环渤海、长三角以及沿新亚欧大陆桥地区的关系问题。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研究这一区域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推动这一区域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发沿海,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江苏省沿海三市土地面积约为3.3158万平方公里,约占江苏土地面积的32.3%。而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5457.64亿元,仅占全省的18.0%,其中南通为7734.64亿元,同比增长7.8%,盐城为5083亿元,同比增长6.8%,连云港为2640亿元,同比增长7.4%。盐城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增长速度,连云港的经济增长也只是略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沿海三市本该成为江苏经济的领跑者,而事实上,却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洼地,制约着江苏省经济的发展。为了促进江苏省经济整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江苏省发展速度,我们有必要对江苏沿海三市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改善落后现状、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的有效措施。
一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内涵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区域经济基础(财富、资源)、经济规模与经济质量的综合体现,是区域经济中各种经济变量的有机组合及变动合力的最终结果,是区域间经济联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拥有的影响力,是区域调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施加影响的资源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是综合国力评价派生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明确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情况,摆正区域的地位,明确区域的定位和发展方向,进一步增强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定义并不统一,综述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1994年)提出,经济实力是从资源禀赋、经济规模总量、经济结构、物质生产能力、财富水平、工业化程度、科技教育水平等多个方面对经济的综合衡量;二是《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认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指一国(或地区)物质产品的生产、消费能力与服务提供的丰富程度,是从生产总水平、最终使用、生活成本、产业部门作用、经济预期等方面的综合衡量;三是顾六宝和郝海岗提出的“四个统一”定义,即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区域经济总量中财富基础、经济运行规模与经济运行效率的统一,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优化程度的统一,区域现实实力与潜在创新能力的统一,区域经济联系中辐射能力与吸附能力的统一。
在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是指区域所拥有的经济规模实力、经济质量实力、经济创新能力、经济影响力和经济发展潜力,是区域在国(区域)内外经济社会中占据的地位和影响力的综合反映。
(二)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定量测算,国内外均已由单一指标过渡到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比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过程也应该由一系列指标共同组成一个指标体系来加以反映。经济发展的评价各不相同,选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具有内涵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包容量大的特点,在构建指标体系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科学性、简明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等原则。依据这些原则,本文参考以前县域经济相关研究成果指标选取原则,并着重考虑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筛选了11个指标。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的比值能够反映地域生产结构的合理程度。经济现代化的速度、水平和规模由工业决定,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直接反映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人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动力,经济发展应当造福人民群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直接反映人民的净收入情况,通过二者的比较,也可以看出城乡净收入差距。老百姓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和当地商品交易量可以通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小来衡量。根据我国人民的消费投资心理,大多数人除了必要的生活需要和合理的消遣娱乐支出外,剩下的钱还是愿意存入银行,增加未来生活的保障。所以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人民生活富有情况。金融机构贷款的对象一般是企业,而企业贷款的目的一般是维持企业经营或者是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当地政府鼓励扶持企业,可以放宽贷款条件,所以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可以折射出当地政府对企业扶持的力度。科学技术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经济情况,当地的研发能力必须考虑在内。本文通过地区专利申请授权量把科技创新指标具体化,转化为可以准确衡量的指标。
我们知道,区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是不断演进的,即便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位次不发生变化,其发展水平的增长幅度也肯定不会一样。因此,很有必要对各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测定,从而认识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以及经济发展的潜力。
本文首先对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进行测定,选择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等测度来描述江苏沿海各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相对波动程度,反映了江苏沿海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差异。
然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沿海17个县(市)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
最后,根据所得结论,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 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
为了全面、 正确地反映江苏沿海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差异,本文采用变异系数、基尼系数、 泰尔指数等测度方法。现把2017年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和南通3个市以及东海县、灌南县、灌云县、响水县、射阳县、滨海县、东台市、海门市、启东市等17个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考虑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筛选了11个指标,即X1——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亿元);X4——工业总产值(亿元);X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9——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X1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亿元);X11——专利申请授权量(件)。 由2017年《江苏统计年鉴》收集到的江苏沿海各县(市)的经济指标如表 1所示。
表1 2017年江苏沿海各县(市)经济指标
续表
(一)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样本的标准差与样本均值的比值。变异系数是一个相对值,其大小受平均数和标准差的影响。一般来说,变异系数越大,代表其波动程度越大。变异系数CV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CV为变异系数,S为江苏沿海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指标的标准差,为江苏沿海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指标的平均值。
按照变异系数公式分别算出所选11个指标的变异系数,见表2。
表2 变异系数
由图1可以看出,江苏沿海17个县(市)所选的11个指标存在差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6、1.41、1.43、1.41,变异系数相对较大。盐城地处里下河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基地,连云港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渔业,农业和渔业都属于第一产业,所以相较于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变异系数较小。南通以建筑业为支柱产业,纺织业蓬勃于洋务运动,发展较早,有较好的基础,南通的第二产业较其他地区发展好,南通离上海较近,受益于上海的经济辐射,第三产业发展较好,与其他地区拉开了距离。连云港的第三产业明显落后于盐城和南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2、0.18、0.15,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异系数为1.42,响水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6.52亿元,是17个县(市)里最低的,其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102.45亿元,响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也是17个县(市)里最低的,响水的消费环境有待提高。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5、1.61,是11个指标中变异系数相对较大的指标。受“跑路”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地区银行的贷款要求提高,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而监管制度较好的地方,再加上地方政策的扶持,贷款相对容易。专利申请授权量的变异系数为1.80,变异系数最大,南通市区、连云港市区和盐城市区的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为24337件、4599件、8076件,分别为灌云县专利申请授权量的256倍、48倍、85倍。南通市区、盐城市区和连云港市区专利申请授权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县(市)。南通市区、盐城市区和连云港市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在沿海17个县(市)里面都是最好的,科技人才也是最多的,而灌云县就相形见绌了,追求“教育公平”的道路仍然很漫长。
图1 变异系数散点分布
(二)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通常用来分析国民收入规模的分配格局,其值越大,代表各区域的经济水平差异越大。当基尼系数为 0 时,则说明各区域的经济水平不存在差异;若其值为 1,则说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平均。基尼系数G的计算公式为:
这里n为单元的个数,μ为区域的GDP均值,yi为i单元的人均GDP,yj为j单元的人均GDP。
由上面公式计算得出2007~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基尼系数,如表3所示,差异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表3 2007~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基尼系数
图2 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变化(2007~2016年)
从表3或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 2007~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呈现缩小趋势,基尼系数从0.515下降到0.385。但在不同时期差异变化的幅度和趋势不一样,从2007年到2011年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缩小,在2011~2013年较为稳定,2013年基尼系数达到最小值0.347,从2014年到2016年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呈现缓慢的上升,从0.368上升到0.385。说明这一阶段内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呈现近似“U”形的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未来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有可能会扩大。
(三)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由泰尔根据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发展而来,主要分析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通常,泰尔指数值越大,则个体之间差异越明显,反之亦然。由于可分解特性,泰尔指数可以把整体差异分成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区域内差异以及区域间差异的实证研究。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选取人均GDP作为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研究对象。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泰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江苏沿海区域 17个县(市)分成 3 个区域(即南通、盐城和连云港),每个区域分别设为Qj(j=1,2,3)。设hi是第i个县(市)的GDP(i=1,2,…,17),Hj是区域Qj的GDP,H是三大区域GDP之和;pi是第i个县(市)的人口,Pj是区域Qj的人口,P是沿海地区总人口,则泰尔指数可以定义为:
由上面公式计算出泰尔指数如表4所示,差异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表4 2007~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泰尔指数
从表4或图2我们可以看出,在 2007~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呈现缩小趋势,泰尔指数从0.1057 下降到0.0565。但在不同时期差异变化的幅度和趋势不一样,从2007年到2011年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缩小,在2011~2013年稳定在0.05附近,2013年泰尔指数达到最小值0.0461,从2014年到2016年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呈现缓慢的上升,从0.0516上升到0.0565。从以上三个阶段可看出,从2007年到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变化轨迹为“U”形,总体呈“下降—平稳—上升”趋势。
从表5或图3可以看出,首先,2007~2016年,南通、盐城和连云港地区各县(市)的差距对整体的贡献率从70.46%上升到77.17%,有所上升,但始终很高,是构成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其次,三个地区间的差距有所扩大,贡献率也有所提高;最后,三个地区各自内部的差异都有所减少,其中盐城和连云港地区比较明显,南通地区变化不显著。
表5 2007~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泰尔指数地区分解
图3 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结构分解(2007~2016年)
三 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一)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指的是在进行研究时,从众多变量中挑选出有相同性质的影响因子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在诸多变量中找到潜在的极具典型的影响因子。将性能相似的变量划归到同一影响因子中,能够让变量数量减少一些,还可以用来查验各个变量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一方面,以最少信息的丢失为前提,变量的个数要远小于原来的变量个数;另一方面,把以前的变量减少到几个,这些选出来的变量必须能够反映以前的变量的建模效果。因此,因子分析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大量统计数据变为几个统计数据,而是从中提取绝大部分的信息来进行统计分析。因子分析的应用过程包括数据检验、因子提取、因子的命名和解释、计算因子得分并进行综合评价。
根据已确定的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把2017年江苏沿海17个县(市)的11项经济指标作为原始评价数据,用R中的函数scale(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后面的计算分析都是建立在标准化的数据上的。用x代表标准化的X,其次,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由表6可以看出,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5.838%,很好地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信息。因此,可以选取前两个主成分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分别用F1、F2表示,这样原来11个变量转化为两个变量,达到了降维的目的。
表6 载荷矩阵
为了方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确定因子载荷,把前两个主成分作为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
在未进行因子旋转前,F1,F2的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95.1%,F1能够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73.4%,F2能够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20.9%,F1,F2的贡献率差异过大,导致各因子的代表性并不突出。于是,有必要把因子载荷矩阵旋转,此处选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旋转后,F1能够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67.5 %,F2能够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27.6%。此时,F1,F2的累计贡献率仍是95.1%,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代表性更强。
定名因子: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能够看出,第二因子主要由x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x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决定,第一因子则主要由其余变量决定。在F1的线性组合中,x2(第二产业生产总值),x3(第三产业生产总值),x4(工业总产值),x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x10(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系数相当,所以F1可以看成x2,x3,x4,x8和x10的综合变量,结合实际意义和因子载荷矩阵考虑,这些变量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情况,所以命名为经济实力因子。F2的线性组合中,x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x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系数相当,所以F2可以看成x5,x6和x7的综合变量,结合实际意义和因子载荷矩阵考虑,这些变量共同反映了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情况,所以命名为生活水平因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高;在经济情况较差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标准化后的变量可以由F1和F2表示为:
x1=0.880F1,x2=0.977F1+0.209F2,…,x11=0.925F1+0.283F2
计算因子得分:把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得到各个县(市)的综合得分F,即F是F1和F2的线性组合,F的计算公式为F=(0.675 F1+ 0.276 F2)/0.951,其中0.675是F1的方差贡献率, 0.276是F2的方差贡献率,0.951是F1和F2的方差累计贡献率。
在表7中,有些地区的总得分值是负数,这是将数据标准化的结果,把所有地区综合实力的平均水平作为零点,正负仅表示该地区与平均水平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这些地区的综合实力就为负。
表7 因子得分排名
续表
南通市区的综合排名最高,盐城市区的综合排名位居第二,连云港市区的综合排名紧跟其后,位居第三,它们的综合得分分别为2.444、1.190和0.295。从综合得分来看,这三个市的差距很大。为了进一步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分别看经济实力因子F1和生活水平因子F2,南通市区、盐城市区和连云港市区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分别为3.130、1.791、0.747,相应的排名为1、2、3,生活水平因子得分分别为0.762、-0.281、-0.810,相应的排名为7、9、14。可以看出,经济实力因子和生活水平因子排名不匹配,经济实力因子排名高于生活水平因子,从而说明,南通市区、盐城市区和连云港市区没有真正做到“民富”,经济发展成果没有真正地惠及人民大众。
东台市、海门市、启东市、海安县和如东县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分别为-0.535、-0.517、-0.502、-0.473、-0.472,相应的排名为17、16、15、14、13,生活水平因子得分分别为0.873、1.762、1.334、1.012、0.844,相应的排名为4、1、2、3、5。可以看出,东台市、海门市、启东市、海安县和如东县这5个县(市)经济实力因子得分排名不如生活水平因子得分排名,说明政府的惠民政策做得很到位,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具有借鉴价值。
如皋市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生活水平因子得分、综合得分分别为-0.371、0.809、-0.029,其排名分别为9、6、6。经济实力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略低于江苏沿海的平均水平,生活水平因子得分高于江苏沿海的平均水平,这样的县(市)是潜力股,政府相关政策只要到位,如皋可以凭借自身现有的条件取得更好的发展。
东海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和建湖县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分别为-0.316、-0.360、-0.359、-0.412、-0.460,相应的排名为6、8、7、11、12,生活水平因子得分分别为-0.783、-0.741、-0.718、-0.356、-0.015,相应的排名为13、12、11、10、8,综合得分分别为-0.451、-0.471、-0.463、-0.396、-0.331,相应的排名为12、14、13、11、10。可以看出,东海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和建湖县这5个县(市)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生活水平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都是负值,低于沿海地区平均水平,如果想缩小沿海地区的经济差异,政府应该着重解决这几个县(市)的经济发展问题和民生问题。
灌云县、灌南县和响水县的综合排名为16、17、15,相应的综合得分为-0.584、-0.594、-0.527,从综合得分来看,这三个县的差距较小,它们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分别为-0.246、-0.253、-0.393,相应的排名为4、5、10,生活水平因子得分分别为-1.410、-1.426、-0.856,相应的排名为16、17、15,经济实力因子得分排名远高于生活水平因子得分排名,属于地方“富”而民“穷”,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仍需花费很多功夫。
在江苏省沿海的这17个县(市)中,只有南通市区、盐城市区、连云港市区3个县(市)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是正的(即高出平均水平),其余14个县(市)的经济实力因子得分都是负的(即低于平均水平),江苏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南通市区、海安县、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海门市和东台市的生活水平因子得分是正的(即超过平均水平),其余10个县(市)的生活水平因子得分都是负的(即低于平均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差异不是很大。
(二)聚类分析
当我们所研究的变量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时,从变量的多个观测指标中,找出一些能够度量变量之间相似程度的统计量,进而把这些统计量作为划分依据,就可以将相似程度较大的变量聚合为一类,然后在剩余的变量中,把另外的相似程度较大的变量聚合为另一类,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的变量聚类集合完毕,这就是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聚类分析往往被分为Q型聚类和R型聚类两种。
下面以公共因子F1,F2得分为变量,利用R软件对江苏省沿海的17个县(市)进行Q型聚类分析,并生成谱系图(见图4)。根据谱系图,并结合实际,将这17个县(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类(见表8)。
图4 江苏省沿海县域经济谱系图
表8 江苏省沿海县域经济分类结果
第一类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270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84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506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618.5元,属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第三类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8132.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46.5元,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第四类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6631.5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351.5元,属于经济中等偏下地区;第五类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199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214.5元,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为了找出沿海地区经济差异的原因,根据上面的分类,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这五类地区。属于第一类的只有南通市区,南通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6768.2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4%、46.8%、47.7%,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南通工业产值为2633.06亿元,是南通市区经济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民生来源。第三产业总量为3231.24亿元,发展较好。南通市地处肥沃的长三角冲积平原,东面濒临黄海、西面濒临长江,风景秀美、物华天宝,与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隔江相望,毗邻富裕的苏南地区。
第一类地区的第一产业总值在五类地区中排名第二,其余指标均排第一。第一类地区经济特征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平行发展,第三产业略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较小。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应运而兴,蓬勃发展,南通市区抓住机遇,发展轻工业,有较好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依傍第二产业,南通市区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第三产业,又因南通市区靠近上海,服务业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上海先进的综合服务系统。相对于其他四类,第一产业的绝对值并不小。
第二类包含海安县、如东县、启东市、如皋市、海门市和东台市,此中只有东台市是盐城的,其他县(市)都是南通的,且都入围了2017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海门市2017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1005.0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3%、50.2%、44.5%,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420.99亿元。素有“江海门户”之称,被誉为“北上海”,海门市生态良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园”。同时,海门也是国内闻名的“长寿之乡”,居民平均寿命高达79岁,百岁老人更是常见。旅游景点包括享有“凤城”美誉的余东古镇等,重点中学有“海门中学”,此外,还有世界著名的家纺中心“叠石桥”,更有红烧羊肉、红印糕、芦稷、万年香沙芋艿等美食。
如皋市2017年的GDP达904.27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0%、48.0%、45.0%,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364.3亿元,增速领跑南通,远超全省、全国。旅游景点有天下名园水绘园、风格独特的“定慧禅寺”、清末民初风貌的东大街。美食有如皋香肠、如皋肉松、白蒲黄酒等。
海安县2017年GDP达755.2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4%、46.9%、45.7%,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290.67亿元。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教育界流传“中国教育要看江苏,而江苏教育要看南通,南通教育需要看海安”,海安紫菜味道鲜美,所以海安县有 “紫菜之乡”的佳誉。旅游景点众多,比如七战七捷纪念碑、令人流连忘返的七星湖、惬意的里下河微风、中国美丽田园水乡白甸。美食有黄鱼、文蛤等。
启东市是著名的“海洋经济之乡”,汇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黄金大道于一身,是江苏境地日出最早的县(市)。2017年,GDP达881.8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6%、48.0%、44.5%,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336.94亿元。著名的吕四渔港就在启东市,其每年海产品捕捞量占整个江苏省的1/3。旅游景点有壮阔的圆陀角观日、古韵仙踪鹤城公园、佛光普照的法音寺。美食有香甜可口的启东圆子、鲜美的沙海子鱼、著名的吕四海蜇和启东青虾。
如东县2017年GDP达746.69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1%、45.6%、45.3%,第二、三产业比重几乎持平,不相上下。工业总产值为286.8亿元。作为唯一一个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海鲜之乡”的县,如东在新能源开发、港口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011年获得了“绿色能源示范县”的光荣称号。旅游景点有天然深水良港小洋口、气势宏伟的海印寺、崇尚自然的“掘港八景”。美食有诱人的蟹黄包、文蛤、黄沙螺、香酥可口的虾籽烧饼。
东台市在江苏中部、盐城的最南端。以海而生,后来靠着开拓海洋而兴起,拥有8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东台因盐出名,有“黄海明珠”的盛誉。东台的盐灶文化是中国的盐文化代表,是淮盐文化的发源地。董永和七仙女在东台相知相爱,他们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诵,后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西溪发绣成风成俗,陈皮酒和鱼汤面远近闻名,更是东台双绝。东台蔬菜瓜果远销苏北,东台西瓜更是全国第一个获准具有地理标志的国家注册的瓜类产品。[10]2017年GDP为727.01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2.6%、40.2%、47.2%,其工业总产值为255.73亿元。
第二类地区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7.93%、46.78%、45.29%,第二产业略高于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二,其余指标都排第三,民生政策做得到位,人们富裕了,才有可能消费更多,消费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类包括连云港市区和盐城市区。
连云港市区在江苏省的东北部,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西游记》文化的发源地,云台山的云雾茶为江苏三大名茶之一,珊瑚及金镶玉竹为江苏有名特产。旅游景点有花果山。特产有花果山葛藤粉。
盐城市以丹顶鹤、麋鹿而远近闻名,盐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高达800亿立方米,估计总储量可达2000亿立方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油气田。沿海和近海海洋油气丰富,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第三类地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第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三,其余指标都稳居第二。城乡差距大。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0%、44.6%、43.4%,第一产业比重相对略高,第二、三产业平行发展。
第四类地区包括建湖县和射阳县。建湖县2017年GDP为466.1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0.0%、42.4%、47.6%,第三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68.82亿元。濒临黄海,与苏北平原接壤,一直有“水乡明珠”的美誉。旅游景点有苏北第一寺罗汉寺、天光湖影九龙口、绿色生态公园双湖公园。美食有藕粉圆、熏烧肉、草庐饼、九龙口大闸蟹。
射阳县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位于江苏盐阜平原东部,海岸线较长。生态良好,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射阳大米”享誉上海。射阳县的海岸是淤泥质型的,地势平整,自然属性好,适合开垦为农田。射阳的蒜薹走出了国门,远销日本和韩国。射阳的特庸镇有“纺织之乡”美誉,那里的居民几乎每家都种桑。堪称“黄海福地”的息心寺、洋马的“十里菊香”景区都是来射阳能旅游的地方。射阳县2017年的GDP为441.65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8.3%、35.3%、46.4%,第三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42.01亿元。粮食产量为111.90万吨,棉花产量为2244吨。
第四类地区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排名第三,其他指标排名都是第四。城乡差距小。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4.1%、38.9%、47%,第三产业比重高,第二产业比重略低,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五类包括阜宁县、滨海县、响水县、灌云县、灌南县和东海县。
阜宁县在江淮平原的中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著名的景点有庙湾八景、金沙湖、马家荡等。地方特产有香甜可口的阜宁大糕、被誉为“黄毛金沟蟹”的马家荡青蟹、戚桥茶干、益林酱油、硕集卜页。2017年GDP为394.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3.8%、42.9%、43.3%,第三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26.96亿元。
滨海县在江苏省东面,北面靠近黄河古道,西面有204国道,与日本隔海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滨海盛产何首乌、草柳编织品,是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2017年GDP为391.61亿元,工业总产值为132.74亿元,工业蓬勃兴起,已形成了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一批支柱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为45.2%,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发展迅速,结合区位优势建立了多种门类的服务体系。除了跟其他县(市)一样靠雨水补给,滨海依靠自身的地理位置,获得江、淮、里下河等河水补给,地下淡水资源丰富。美食有风味独特的老顾香肠。
响水县地处连云港、淮安和盐城三市相交地,盛产浅水藕,是杜仲之乡。著名景点有灌河八景。2017年GDP为270.64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3%、46.8%、37.9%,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13.66亿元。
灌云县属于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好,地势平坦,土壤“粘”、“ 盐”、“板”和“瘦”,适合种植无公害农产品——粮食、蔬菜。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16.5%,空气质量良好;交通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小;灌云县名胜古迹众多。灌云县盛产鲳鱼、鲈鱼、石尾鱼、墨鱼、牡蛎等。2017年GDP为328.66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9.5%、43.5%、37.0%,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09.3亿元。
灌南县地处灌河流域,境内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树木茂盛,盛产优质粳稻、桐杨木、淮山药、蘑菇、苗猪等。地方特产有毛脸凉粉和西湖荡闸蟹。2017年GDP为306.8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6.8%、47.2%、36.0%,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25.92亿元。
东海县是水晶之都,水晶总储蓄量为30万吨左右,石英储量为3亿吨左右,其储量和质量全国排名第一。东海有五大特色旅游资源,即买东海水晶、泡“华东第一温泉” 东海温泉、看亚洲第一井、游西双湖和海陵湖、赏“中国鲜切花第一镇”华东花都。2017年GDP为433.43亿元,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5.5%、43.0%、41.4%,第二产业比重大,成为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为163.08亿元。粮食产量为114.53万吨。
第五类地区所有指标排名都是第五。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9%、43.6%、40.5%,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略低,第一产业比重较其他几类地区最高(见表9)。
表9 2017年五类地区经济指标
(三)江苏省沿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的成因分析
1.历史因素的延续
在新中国成立前, 由于许多的历史因素, 江苏省就存在较大的省内差异。自然环境的变迁, 特别是黄河夺淮破坏了整个淮河下游的水道系统, 并多次变迁泛滥, 旱灾和洪灾不断, 在广大苏北形成许多沙荒和盐碱地, 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频繁的战乱进一步破坏了长江以北和淮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迫使许多人口迁移到长江沿岸, 加大了长江沿岸人口密集程度, 人地关系矛盾日趋突出, 导致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脱离农业而转向手工制造、 商业贸易和服务业。19 世纪中期, 民族资本家在南通等地纷纷建厂, 大大地推进了这些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1949 年江苏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沪宁铁路沿线的无锡、常州、苏州和南京等地及沿江的南通, 其他广大地区, 几乎是一片“ 工业荒区”, 工业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十分突出。由于接受工业文明影响的时间早、程度深, 南通对外开放意识、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明显强于盐城、连云港地区, 这种区域差异的历史模式, 改革开放后又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2.地理位置的约束
南通距现代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上海市较近,一直受到大上海的强劲辐射,是上海产业转移、技术与产品的扩散地, 对其经济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区位条件最为优越,招商引资较其他各市都有优越性。东台市、海门市、如皋市、启东市、如东县、海安县属于南通或离南通市近,受益于南通的经济辐射,经济发展迅猛。而盐城、连云港一方面远离经济中心(上海、南京等地), 接受中心辐射所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微弱;另一方面与其接壤的除本省经济水平一般的苏北地区外,其他相连区域均为安徽、山东与河南等省的经济落后地区, 区位条件差。南通、盐城和连云港三大区域区位条件的优劣, 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之一。
3.产业结构的束缚
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产业。产业可以从产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来衡量。产业规模越大,就越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和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就越大。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资源在生产领域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加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和实力。 由因子分析可知,江苏省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中x1=0.880F1,x1是各市的支柱产业。南通重点发展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等三大支柱产业,同时聚焦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以2017年为例,南通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6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3%,六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5083.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3.8%,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增加值为600.1亿元。盐城以汽车、机械、纺织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由于受到中韩关系的影响,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8518亿元,其中汽车、机械、纺织、化工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实现工业开票销售318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16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35%以上。而连云港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484.25亿元,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产值1097.92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产值714.28亿元,医药制造业完成产值666.60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产值504.19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产值407.46亿元,与南通、盐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政策层面的影响
国家振兴苏北计划政策力度加大,南通积极响应,适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例如免税、减税等,获得了一大批投资者的青睐,为南通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盐城、连云港最近也积极采取政策改革,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5.人才引进的限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技的载体,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由于地理位置占优,待遇相对较好,南通市区和盐城市区的人才集聚相对较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2017年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4337、8076件。而盐城北部的县(市)和连云港地区人才相对匮乏,创新能力不太强,例如滨海县和灌云县2017年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57、95件。
四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得出以下结论。
(1)从总体上看,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比较突出,南通、盐城和连云港的整体发展水平绝对差距在不断增加,但相对差距从2013年之前的逐渐减少转变为2014年后有所增加。从2007年到2016年江苏沿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轨迹为“U”形,总体呈“下降—平稳—上升”趋势。
(2)从时空角度上看,2007年到2016年江苏沿海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的差距是构成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的主要部分,三个地区内部差异皆有缩小趋势,但三个地区之间的差异却有所增大。影响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政府能力、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等。
鉴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二)建议
1.促进江苏沿海地区一体化的外向化发展
首先,加强区际横向联合。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其根本动因在于区域间生产要素的差异以及比较优势的存在。区域经济的横向联合,有利于突破生产力要素流动的行政性障碍。在条块分割的条件下,区域内企业难以借助区域外部的生产条件来克服资金、技术制约。而横向经济联合将企业从某地区内孤立的一点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从而使生产要素得以重新优化组合。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互利互惠原则出发,各地方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按市场原则处理相互关系,组建企业集团;废除造成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的各种不合理的政策和规定,从税收、财政、信贷、计划、物资、外贸等方面对促进横向经济联合的政策加以完善;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合作各方的利益;巩固已有的区域经济协作组织,争取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形成开放型区域市场;较发达地区还应当主动通过产业转移、技术转让和联合、联营、合作等形式,促进和带动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资源与市场的互补。
其次,加大与周边其他省份、城市的合作和沟通,扩大经济辐射作用,争取更多的企业来沿海地区投资。江苏的经济发展受苏南、上海地区经济辐射的影响很大。抓住苏南和上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南资北移的机遇,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推进合作协议的落实,在交通、市场、产业、环保等多方面拓展合作领域。例如可以将南通经济带发展成特色更明显、竞争力更强的经济带。同时也应采取相关政策将盐城以及周边市打造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开发区。
最后,江苏沿海地区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经济外向化发展。江苏沿海经济区虽然地处富饶的江苏省,但总体的经济实力不强。三个沿海城市中有两个是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江苏省的这两个开放城市并没有像其他开放城市那样利用自己的优势,得到显著的发展。在经济总量与城市建设方面,与江南地区的苏州和无锡等城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对附近区域的带动作用也是微乎其微。要想打破这种尴尬局面,借助外力,提高现代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促进开放创新型经济体系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
2.重点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特色主导产业
首先,在进行整体产业规划的同时,也要注重地区之间的产业布局。为避免产业重置、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各地有全局一盘棋的共同认知,同时要有对自身的客观分析和定位。各个地方要因地制宜,形成有各自特色的产业体系。连云港重点发展电力、石化、冶金、造船、造纸等重大基础工业和海洋资源加工业。盐城按照“率先突破大丰港,开放开发滨海港,配套完善射阳港,火电启动陈家港”的总体思路,加快开发和建设大中型深水港口群,并以打造江苏沿海汽车城为目标,支撑和带动港口运输、物流、配件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南通则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船舶修造等支柱产业。但即使如此,产业趋同的趋势仍然比较明显,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才能形成错位竞争、各具特色、相互弥补、共同提高的良性发展格局。
其次,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江苏沿海资源优势比较突出,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土地后备资源相当丰富,约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4,达1031万亩,现仍以每年3万~5万亩的速度淤涨“生长”,近期开发可形成270万亩的垦区,远期开发可形成700万亩的土地后备资源。沿海的风电、光电资源充沛,仅风电资源就超过2000万千瓦,潜在风电资源达5000万千瓦以上,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沿海渔场面积达15多万平方公里,盛产多种鱼、虾、蟹、贝和藻类,还有大量的耐盐农产品种可以开发利用。海水资源丰富,淡水供应较稳定;为临港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具有油气勘探潜力的南黄海石油资源,将会带动石化工业的飞跃发展。独特的沿海自然风光,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环境优势,是开发滨海旅游业特别是生态、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大量的海域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仍然处于自然状态,海洋经济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江苏沿海地区的资源优势非常明显,只有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才能实现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大突破。
最后,要提升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的能力。发展以低碳、绿色为特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为动力,促进产业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3.江苏沿海地区应以优化环境为先导,着力提升发展竞争力
面对发达地区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和地区间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发展过程中集聚更多的要素和资源,是欠发达地区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的重要选择。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资源的配置者,是优化投资环境的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和主导力量,要不断地改善政府部门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实现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提高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在实施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沿海各市、县应建立沿海开发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制定市、县各级沿海开发的规划,统筹协调沿海开发中的重大事项,全面落实沿海开发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进一步优化市与市之间、市与县之间、县与县之间的协调配合,对重大产业布局,重大项目落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之间错位发展,推进土地、岸线、港口、园区等各类资源共建共享等重大事项,加强调查研究、督查指导、服务协调,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4.构造良好的人才聚集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技的载体,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确立了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市区为极点,以产业和城镇带为依托,以沿海节点为支撑的空间布局框架。随着沿海开发的不断深入,江苏沿海地区面临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机遇,同时,我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的推进,将有利于这一区域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强化以内需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江苏沿海地区加快发展也面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相对缺乏、集聚科技和人才资源的能力较弱等较为严峻的挑战和压力。围绕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商品基地、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先进制造业中的临港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新兴能源产业中风力发电、光伏产业、核电项目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中的临港产业、物流产业和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等,推进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面对江苏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江苏沿海地区高校要积极投身沿海开发战略,紧扣沿海开发需求,积极引入高科技人才,树立科学的技术人才观念,提高人才工资和福利待遇,积极主动解决人才落户等问题,加大投入科研经费,注重培养本地区人才,创新配置方式,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5.坚守“生态高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江苏沿海开发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促进沿海可持续发展。沿海开发上升到国家战略,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就摆在面前:苏中苏北发展临港产业,如何坚守“生态高地”,如何防止因开发而污染环境?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和高压线,必须把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贯穿于沿海开发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中。遵循保护和开发并重的原则。海岸带坡度平缓,总体上生态环境脆弱,陆源污水长时间滞留近岸,对污染的自然降解能力和缓冲能力都较差。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保护而影响经济发展,也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环境、耗尽资源。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绝不能以降低环保门槛来招商引资,绝不能在接受产业转移过程中接受污染转移,绝不能把开发区、工业园区变成新的污染集中区。要十分珍惜沿海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对岸线资源准确定位,深水深用,浅水浅用,最好的岸线给最好的项目,绝不能乱占滥用,严禁工业项目随意占用生态保护岸线、生活岸线和旅游岸线。要注意保护和利用沿海特有的自然风貌,建设好沿海生态园和绿色隔离带,形成自然生态和现代文明相交融的沿海风貌,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推动沿海地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落实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即能够开发的地区进行高效率的开发,该保护的地区一定实施最严格的保护,集中、集约、集聚工业区,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推进产业链布局,首先做到减少污染物,然后治理污染,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明确、具体、翔实的举措,“沿海开发不能成为环境污点,而要成为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1]邢海虹、刘科伟:《陕西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变动分析》, 《生态经济》2007年第6期,第65~68页。
[2]顾六宝、郝海岗:《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的理论问题》,《中国统计》2008年第9期,第21~22页。
[3]张云、张严娟:《江苏省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340~344页。
[4]崔传章:《运用合理的指标体系衡量地区经济发展》,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第12期, 第60~62页。
[5]高鑫、许文娟:《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农业经济》 2013年第10期,第17~18页。
[6]余凤龙、王英利:《江苏省沿海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年第2期, 第244~248页。
[7]尹瑞凤:《基于因子分析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潍坊市11个县(市、区)为例》, 《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第2期,第11~19页。
[8]姜文仙:《广东县域经济的制约因素与提升对策》,《广东经济》2015年第5期, 第69~75页。
[9]袁永:《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省际比较研究》,《特区经济》 2016年第1期,第22~25页。
[10]田珊娜、陈晓丽:《福建省各区域经济比较分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年第4期,第82~84页。
[11]王启仿、陈江龙:《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3年第5期,第21~25页。
[12]刘玲玲:《江苏省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比较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第7期,第224~225页。
[13]徐佩佩:《近15年来中国沿海三大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第11期,第68~69页。
The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n Jiangsu Coastal Area
Zhang Aiwu, Li Wanbin, Bai Qian, Chen Huiying
Abstract: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s comprised of all kinds of economic capability, such as the scale, quality, innovation, influence and development.It reflects the comprehensiv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regional economy in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y.Jiangsu coastal area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growth pole of the province.Therefore,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ssess and analyze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in that are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 and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criteria system to analyze the temporal-spatial difference with variation coefficients, Gini coefficients and Theil index.Then, the researchers measur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atus of the seventeen counties, cities and districts in Jiangsu coastal area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method.The 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u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prominent problem.The development of Nantong is the most advanced, followed by Yancheng and Lianyungang.The absolut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increasing step by step.The relative difference was diminishing before 2013, but it began to increase after 2014.The gap of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is mainly displayed between the counties and cities in Jiangsu coastal area.The difference within each area has been decreasing, while the gap between these three areas is increasing. Therefore, it is advised that we should promote outboun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the area, give priority to the leading industri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hancement of competitiveness, pooling,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talents, holding the ecological highland, and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Jiangsu Coastal Area,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Strength,Temporal-Spatial Difference,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1]本文获得2018年度沿海发展智库开放课题“江苏沿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与分析”(项目编号:18TTCD006)的资助。
[2]张爱武,男,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分析与诊断;李万斌,男,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统计分析与诊断;白倩,女,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统计;陈慧莹,女,盐城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2016级统计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