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乡镇企业[1]的异军突起与品牌觉醒

中国的改革最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的标志为“包产到户”(分田到户),后来被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小岗村率先实行的大包干迅速蔓延到全国。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调整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将原来的“工分制”调整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这种农业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方式,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原有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到1984年年底,已有99%以上的农村人民公社完成了政社分开工作,建立了9.1万个乡(镇)政府,并建立了92.6万个村民委员会。至此,从1958年开始建立的人民公社退出了历史舞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直接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连创新高。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增长了1000亿公斤,走过了此前足足用了20年时间才走过的增产之路。

除了大包干之外,国家也在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改变只注重粮食种植业、农副产品不足的情况。1979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变只重视粮食种植业,忽视经济作物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的情况,为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改善单一发展的农业结构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1978~1984年这6年间,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量年均增长5%、19.3%、14.8%和10.3%,农林牧渔业部门结构从80 ∶3.4 ∶15.0 ∶1.6调整为74.1 ∶5.0 ∶18.3 ∶2.6(见表1-5-1)。[2]成效显著的结构调整缓解了农产品短缺的局面,有力推动了农产品供应和农民增收。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特征已经基本消失。

表1-5-1 1978~1984年粮食产量增长情况

表1-5-1 1978~1984年粮食产量增长情况-续表

大包干不仅解决了困扰中国数年的吃饱饭和粮食增产问题,还在这个过程中释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3]当农村生产效率提高之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便开始进入乡镇企业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有力地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1978年,社队企业的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4%,其工业产值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随着中国经济制度环境的改善,在农业生产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农民个体户或联合办企业悄然兴起,不断发展壮大。有鉴于此,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社队企业、部分社员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中国的乡镇企业数量明显增长,达606.52 万家,较上年增加了350%。[4]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也从1978年的493.1亿元迅速增长到1984年的1709.9亿元(见图1-5-2)。还有一些农民形成了“两户一体”,即专业户[5]、重点户[6]和新经济联合体[7]。有数据显示,1984年在农村有各种类型专业户1293户,占调查户数的3.5%。另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资料,全国农村登记的个体工商业,1981年有95.8万户、从业人员121.6万人、注册资金总额2.47亿元、营业额9.8亿元。[8]通过农副业的经营,农民中涌现了一批“万元户”[9]。在乡镇企业和“两户一体”中涌现了一批企业并打造成了日后的品牌,万向、美的、希望集团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表1-5-2 1978~1984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

表1-5-2 1978~1984年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续表

延伸阅读 步鑫生与海盐衬衫厂:你砸我品牌,我砸你饭碗

海盐衬衫厂成立于1956年(当时称红星成衣社),是一家社队企业(乡镇企业)。全厂职工不过30来名,改革开放之前,全厂固定资产净值只有2.2万元,全部自有资金不足5万元,年利润5000元,发不出老工人的退休金。改革开放之后,在厂长步鑫生的带领下,小厂进行了全面改革。衬衫厂以前的主要业务是代工,给美国日本生产过衬衫,也做过阿拉伯大袍。但步鑫生认为,贴牌加工利润太薄,“饿么饿不死,发么发不了”。他决定“创牌子”,创了牌子价格就能自己定。他们果断地甩掉了商业包销的拐棍,由综合性服务加工转为专业生产衬衫。早在1974年,步鑫生就曾带人到上海的衬衫厂参观学习,服装厂的发展方向瞄准了彼时在江浙尚属空白的衬衫业务。

掌管衬衫厂后,步鑫生派人常驻上海,研究上海衬衣款式、花型的变化,设计自己的品牌。他们立足国内市场,陆续开发出“双燕”男女衬衫、“三毛”儿童衬衫和“唐人”高级衬衫三个名牌;衬衫生产实现了现代化,并成立了衬衫的花色款式设计研究室。外地服装进到上海市场,步鑫生的衬衫厂是第一家。为了抢占服装销售的制高点,步鑫生在大上海打起了招牌。当时淮海路人民广场只有三个大型霓虹灯广告,一个是三洋电器,一个是中国牙膏,还有一个就是双燕衬衫。而从上海出发的火车,沿线到处都能看到海盐衬衫厂的广告。为了扩大销路,衬衫厂每年还要举办订货会、展销会。衬衫厂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打破“大锅饭”,提高了工作效率。步鑫生的改革故事和他创作的一系列“改革格言”,给当时无数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启蒙课。“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的分配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的生产方针,“生产上要紧,管理上要严”的管理思想,“靠牌子吃饭能传代,靠关系吃饭要垮台”“谁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谁的饭碗”的经营思路,这些顺口溜朴素通俗又极具操作性,被许多企业挂起来当作标语口号。

图1-5-1 海盐衬衫厂的三大品牌

资料来源:雪花新闻,https://www.xuehua.us/2018/05/29/,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