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经济联盟:成因、现状及前景
- 王晨星
- 16字
- 2020-08-29 04:35:48
第一节 俄罗斯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独联体经济联盟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12月21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9个苏联加盟国发表《阿拉木图宣言》,宣告独联体成立,明确了独联体运行原则。12月24日,苏联寿终正寝。1993年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加入独联体。
成立初期,独联体的核心任务是处理好“文明离婚”事宜,[2]在经济方面呈现“分散化”趋势。围绕领土边界、人员流动、军队分割、武器处理、债务及资产分配等方面,成员国之间展开了激烈争论,但最终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妥善解决,避免了地区“南斯拉夫化”。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成员国开始谋求经济独立,发行本国货币,如哈萨克斯坦的坚戈、乌克兰的格里夫纳、乌兹别克斯坦的索姆等。1993年,俄罗斯决定卢布与其余独联体成员国货币脱钩,独联体统一卢布区不复存在,这意味着苏联遗留下来的统一经济空间彻底瓦解。[3]应该说,在成立初期,“独联体作为经济一体化集团尚未形成,独联体各国经济关系的主要特点是离心力加强”,[4]各成员国都力图摆脱俄罗斯的控制,向区域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寻求援助。
直到1993年,独联体才开始“重新一体化”(реинтеграция)。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这为独联体成员国提供了区域一体化的典范。[5]成员国开始意识到区域一体化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单枪匹马难以在全球化浪潮中立足。俄罗斯有学者乐观地认为,经济共同性能抵消政治差异性,独联体有条件在新的基础上实现有利于俄罗斯的“重新一体化”。[6]在此背景下,成员国把目光从“分家”“文明离婚”转向相互间经济合作,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出现转机。1993年5月14日,独联体成员国领导人在莫斯科发表《分阶段建立经济联盟宣言》,筹备在独联体框架内建立经济联盟。9月24日,独联体成员国总统签署《经济联盟条约》[7],标志着原苏联地区“重新一体化”正式启动。参照欧洲一体化经验,独联体经济联盟(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союз СНГ)决定采取四步走战略,即先建立国家间自由贸易机制,再过渡到关税同盟,然后建立共同市场,最终形成货币联盟。[8]12月24日,独联体国家领导人还通过了《阿什哈巴德宣言》,再次明确推动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的立场。之后,独联体成员国间还签署了涉及自由贸易区、组织机制、金融合作等一系列文件。但是,在西方势力支持下,1997年10月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摩尔多瓦组成“古阿姆”集团,独联体内部出现分化重组。此外,受1998年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及其他成员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复苏受阻。由此可见,在20世纪90年代末,虽然成员国之间加强了经济合作意向,有心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但在内外因素干扰下,独联体内部离心倾向明显加强,俄罗斯的主导力面临挑战。也因为如此,独联体经济联盟并未付诸实践,大部分文件和倡议只停留在纸面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继续推进独联体经济联盟未竟事业,目标是建立独联体自贸区。21世纪初期,独联体面临两大问题:其一,独联体是否有必要继续保存;其二,如果继续保存,那么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围绕第一个问题,有学者就提出,独联体已经完成了苏联“文明离婚”的历史使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应当予以解散。但是,大部分学者还是主张保留独联体,认为独联体至少是维系原苏联地区国家传统政治、经济、社会联系的“次优选项”。也就是说,不指望独联体的存在会把形势变得更好,但起码可以防止事态变得更坏。2001年11月,在莫斯科峰会上,成员国总统总结了独联体过去10年的发展历程,并对今后的任务做出了规划。成员国总统一致认为:经过10年的发展,独联体并没成为高效的多边互利合作机制;发展独联体多边合作机制与强化成员国主权两者间并不相悖;多边互动不可能脱离双边合作基础;仍有必要建立多边合作机制。[9]会上,成员国总统通过了《独联体十年活动总结与今后任务分析报告》。报告指出,“独联体是开展多边合作的最佳平台。在独联体框架内深化伙伴关系不仅顺应世界潮流,而且也符合成员国根本利益”。[10]就第二个问题而言,独联体成员国也达成了一致,那就是要在独联体内建立自贸区。1994年,成员国在独联体经济联盟框架下签订的《自由贸易区条约》一直没能真正落实。《独联体十年活动总结与今后任务分析报告》再次强调了建立独联体自贸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由于受“颜色革命”冲击,以及俄罗斯当时奉行以加入世贸组织为目标的经济外交政策的影响,独联体自贸区建设进度缓慢。[11]庆幸的是,这一状况在2008年得到扭转。2008年11月,独联体成员国政府总理一致通过的《2020年前独联体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指出,独联体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按照世贸组织相关规则尽早建立独联体自贸区”。[12]之后,建立自贸区再次被提上日程。2011年10月18日,独联体政府总理最终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条约》,决定调整110个双边贸易协议及法律法规。[13]2012年,《自由贸易区条约》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摩尔多瓦等国之间生效。2013年,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加入独联体自贸区。自此,俄罗斯主导推动近17年的独联体自贸区最终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