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江水暖:萧山改革开放40年访谈录
-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党史研究室
- 4786字
- 2020-08-29 05:28:41
三 1986年5.2万亩围垦
采访者:1986年5.2万亩围垦工程建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因为它既处于总结经验,重点突破筑堤、保堤中几项关键技术的第二阶段,又为后来围垦工程建设全面推行机械化施工打下基础。接下来请您重点谈谈这次围垦的情况。
陈光裕:1986年5.2万亩围垦位于整个围垦区的东北角,西靠北线一万亩围堤、义蓬区七千亩围垦、前进乡、第二农垦场之东堤(即外十工段至十二工段),南依城北区东江一万五千亩围垦、东江二万六千亩围垦之北堤,北与东均钱塘江,隔江与海宁市相望。
1985年9月,钱塘江主槽走北,在1974年新围3万亩围涂冲毁后,外十工段至十二工段大堤以东淤涨起大片滩涂。据1986年6月江道地形图测算,高程在5米以上的达9.2万亩,其中高程在6米以上的约有8万亩。经浙江省水利厅同意,中共萧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决定组织民工在这年冬季围涂。在9月以前,经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四套领导班子实地踏勘研究决定,由萧山县农机水利局搞好本期围垦工程初步设计,我是这次围垦技术设计的施工者之一,经过有关专家评审通过,报经浙江省水利厅批准,同时于9月8日建立新围海涂工程指挥部,由县长马友梓任总指挥,周土林、楼才定任副总指挥;下设办公室,楼才定任主任,沈关土任副主任,办公室下还设有政宣、工程、机电、后勤等实干组织。各参战区、乡除少数在家值班外,其余区、乡干部都到工地上,分别成立工地临时指挥机构。具体施工管理由萧山县围垦指挥部负责,参加围涂的单位有义蓬、瓜沥、城北、城南4个区43个乡镇。由于该块东南部地势低,且其中有一条大流化沟,所以此次围涂分两次进行。
第一次工程围北块。在县农机、水利、供电、物资、粮食、商业、供销、交通、邮电、广播、公安等部门事先做好准备的基础上,1986年11月22日,由有关各区区委书记、区长,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率15.4万人民工和干部开赴工地。路上群车竞驶,河中百舸争流,驾起长数十千米的电力、邮电和广播线路,广播喇叭声音洪亮。15.4万人组成的大军自带工棚材料、铺盖、粮油、柴草、日用品和工具。当时分四路行进,由于路窄、桥小,影响前进速度,3 300多艘农船和1 200多辆汽车、手扶拖拉机,90 000多辆自行车和部分长途跋涉的围垦战士,11月22日凌晨开始,直到11月23日清早才全部到达工地。同时,他们立刻在就近的护塘上,建起4 000多座草舍工棚和灶坑,而有的民工刚放下铺盖,顾不上休息,就走上工地。我们这样起早摸黑奋战了7天,于11月28日完成土方213万立方米,石碴3万立方米,筑成大堤14.6千米,开河19千米,于11月29日堤成河通,验收合格后开闸(坝)、通水、通航,围地4.4万亩。当时南侧的0.8万亩由于滩涂高程偏低,推迟到第一期大堤土方加高时再进行。
第一期工程完成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淤涨,南堤外的十七工段大流化沟由4.5米高程回淤至5.2米到5.5米高程,其余滩涂亦已到达5.7米到5.8米高程。于是,我们在1987年1月6日至11日实施第二期工程。参加围垦的单位与第一期相同,但因为任务比第一期少,所以出动民工8.13万人。由于第一期工程已经筑有南堤,而且该滩涂南端紧靠有东江26 000亩围垦和城北区东江围垦,所以只需筑十八工段往南至十七工段闸之间的东堤。本期工程共投工45.32万工,筑堤2 655米,加高第一期工程的北堤和东堤,新开后十一工段横河3 750米,筑十八工段和二十工段丁坝围堰,共完成土方123.59万立方米,铺塘碴2 591立方米,围得毛地0.8万亩。这时,第一期工程所筑的南堤已成为该围垦的隔堤。
以上两期工程共投工141.28万工,筑堤1.74万米(其中隔堤3 700米,沿江大堤1.370万米),大堤加高后堤顶高程达11.5米至12.0米(吴淞基点),堤顶宽6米,外坡1∶2,内坡1∶3,共围得毛地5.2万亩。
人工筑堤景象
采访者:我们知道,萧山的围垦是围堤不容易,保堤更艰难。请您谈谈1986年5.2万亩围垦的保堤工作。
陈光裕:萧山的围垦是围堤不容易,保堤更艰难。一般围堤往往只要计划周密,准备充分,集中精力组织大兵团或机械设备,可以分一两个阶段突击完成围堤土方工程。但是由于新围海塘建筑在高滩上,一旦遇到深江迫近塘脚,塘脚被刷深淘空以后,再加上可能受到台风大潮的正面袭击,这样就险象环生。抢险的紧急措施是抛石护岸,而块石又因开采、运输等条件限制,不容易突击完成,同时一般块石单块重量是50~150千克,在涌潮急流中不稳定,经常发生随抛随冲。所以,我们遇到台风、大潮和暴雨“三兄弟”齐出门的时候,一个大潮能冲失护岸块石2万~3万立方米,堤脚被淘空,泥坡露石,或外坡被冲失,不及时抢修会造成决口倒塘,必须在下一个小潮汛的7天左右时间内,突击抢险出石,最多每天出石量达4 800立方米。所以,除了原有专业队以外,我们要临时组织突击队和手扶拖拉机、船只,日夜加班开山、采石和运输或备石。我们任务重、强度大,再加上加班加点,人员疲劳过度,一不小心就会皮破骨折,甚至牺牲时有发生。
1987年4月,我们开始对1986年的5.2万亩围垦的沿江东堤进行浆砌护坡,1989年12月全线完工,投工36.27万工,投资283万元,工程标准为“20年一遇”。北堤至1991年底,完成2千米浆砌护坡,标准为“50年一遇”。至1991年底,该围垦包括筑堤、抢险及各项配套工程(开河、造桥、建闸、建机埠、筑路等)共投工492.55万工,完成土方481.7万立方米、石方113.94万立方米(含塘碴折石方22.66万立方米)。1986年5.2万亩围垦工程,我们共投资3 472.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 208万元(其中浙江省地方财政1 000万元,杭州市调拨造地款500万元,其余为萧山地方财政投资)。5.2万亩毛地,当时划给浙江省水利厅0.8万亩,其余4.4万亩属于萧山县。萧山县分给参加围垦的43个乡镇共3.8万亩,分给县围垦指挥部3 000亩,预留建集镇(将来设乡时的乡政府驻地)1 000亩,归萧山县农机水利局垦种站代管;水利用地300亩;县直属1 724亩。
采访者:请您谈谈您对1986年5.2万亩围垦工程能够顺利完成的体会。
陈光裕: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思想统一,决心坚定。事实证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只要领导有决心,思想统一,决心坚定,是能发动群众完成大规模围垦工程的。当出现有可围滩涂资源以后,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四套领导班子,多次实地勘察,并组织县级各有关部门和各区负责同志140余人,到现场视察,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搞围垦是强化农业基础上,增强发展经济后劲。搞围涂造地是为了造福子孙后代。搞围涂造田,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为民办实事上来。一些围垦老同志和已靠开发经营围垦土地致富的农民更是深有体会地提出:我们的长辈吃胡萝卜、霉干菜,艰苦创业搞围垦,我们现在不能怕苦怕难,放弃可贵的围垦时机。如果有条件围涂造地而放弃不围,是对人民的不负责。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搞好围涂造田,是对该届各级领导的思想境界和组织指挥能力的考验,在此基础上各级领导决心坚定,层层发动,达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个个积极参战的目的。
二是筹划周密,准备充分。首先是工程技术准备。事先有专人观测收集水文、滩涂、地质的可靠数据,提出工程可行性研究,经有关专家论证,报请上级批准,再进行技术设计和工程量、预算、施工计划,定线放样,把任务分配到区乡(镇)村,同时进行技术交底并提出施工标准质量的要求,做好施工技术指导。其次是物资准备。我们萧山动员和组织全县各行各业3 500多人支援围垦工程,物资、供电、邮电、广播等部门协同作战,在短短的5~7天时间内架设高低压和照明线路45千米,装1 360千伏安变压器共22台,电信线43千米,广播线25千米和工地所需钢材、柴油、炸药和水泥540吨。供销社组织19个基层供销社、500多名职工在工地设立供应点,昼夜服务,供应烧饭铁锅4 000多个、草包10万个、毛竹2万多支、竹篾1万件,以及大量的土箕扁担和生活用品。商业、粮食、工业等部门为民工提供了香烟8.7万条,猪肉135 000多千克,冻禽380千克,禽蛋6 000千克,蔬菜2万千克,水产品1万千克,粮油80吨,柴油机水泵175台。最后是组织准备。县、区、乡(镇)都建立新围海涂工程指挥部,县工程指挥部由县长马友梓担任总指挥,为了搞好新围大堤的除险加固工作,县工程指挥部还以有经验的老围垦领导干部为主,专门建立了抢险保堤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防潮、护堤戽水密实、抛石固堤等工作。15万余人的施工大工程,对工地的治安消防、交通管理等工作也要进行缜密、周详地组织:由萧山县公安局牵头,抽调交通、航管、车监、农机监理等专业人员95人并制定了有关交通治安规则,配备汽车5辆、摩托车10辆,设立交通监理点9个,港监点8个,治安管理点6处,消防点3处,负责民工进出场和施工期间的交通、治安、消防管理工作。卫生系统派出医务人员170余人,设7个服务点,并进行巡回医疗,在头蓬人民医院还增设了外伤急救病房。为了确保工地商业部门现金保管安全,中国农业银行派出业务人员在新围指挥部设点收款,7天回笼现金70多万元。萧山县广播站在工程指挥部建立了工地广播站,每天广播“工地信息快报、工地新闻”,有工地新风、工地气象等节目,播发稿件700余份。由于筹划周密,充分准备,精心指挥,15万余人的工地秩序井然,没有出现重大事故,十多千米长的民工宿舍非常安全。
三是政策落实,措施扎实。围垦工程规模大,投工投资多,我们本着以自力更生为主,依靠农民自身劳动积累的办法,将土、石方任务落实到有关受益区乡(镇)(即今后按负担分给土地使用权),土方任务全部由群众负担,石方按任务完成,国家给予适当补贴价结算,所需资金由镇乡村集体资金出一点(以工补农和集体积累),群众负担一点(承担劳动积累和无劳力的以金代劳),县地方财政和国家补贴一点,共集资4 700万元。同时,政府在层层发动、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下,对于那些应该出工而拒不出工的人员,加以乡规民约的制约。
四是干群团结奋斗。围垦工程要求两个“强有力”上工地,除了强有力的劳动力上工地外,还强调要有强有力的领导上工地。整个围垦突击围堤主体战期间,萧山县县委书记虞荣仁、县长马友梓和县委常委等主要领导自始至终参加和组织围涂战役;县级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吃住在工地,现场办公,县级机关有370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工地,为民解忧,县(市)区乡(镇)村四级5 100多名干部上工地挑土担石,与民工同甘共苦,攻克难关,不少乡(镇)村干部肩痛脚肿仍旧坚持下工地,指挥战斗,有力地鼓舞了民工的士气。
战斗在工地上的1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基干民工是15万余人中的中流砥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堵流化沟、排积水、挑淤泥,使参战民工个个热情高涨,信心倍增。不少乡(镇)村的人都提前到达工地,有经验有实力的乡(镇)村主动承担最艰巨的堵流化沟任务,如夹灶乡200余名农民工,提前两三天动工,瓜沥、城北等地不少民工冒雪骑自行车奔赴工地,义蓬区党湾、南阳、河庄民工为堵流化沟,排水治淤泥,提前一天到达工地,排水、踏泥、抛石碴草包,为堵口早做准备。有不少单位提前一至两天完成任务。有的人来时不幸乘船翻掉,落水后衣服、被子全湿了。他们立即赶回家,换了衣服再来工地。总之,大家都是不畏艰难,你追我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如期安全、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在此期间,省、市领导都十分重视萧山的围涂工程,浙江省水利厅围垦处、省钱塘江管理局等部门自始至终在工地进行指导。浙江省副省长许行贯、杭州市副市长胡万里分别代表省政府、杭州市政府,向萧山县政府授了锦旗,题词分别为“围涂治江,造福人民”和“发扬愚公精神,造福子孙万代”,许副省长还为这期工程胜利完成题了“当代愚公”四个大字。杭州市委书记厉德馨在11月25日视察了围垦工地并题词“萧山人民是当代愚公”。神话中愚公是一个人,当代愚公是几十万人。萧山县各级党组织的组织才能是超群的,十几万人的大工地,秩序井然,有条有理,除了共产党人,天底下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土地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源,萧山人民为了增加土地,历尽千辛万苦,其他地方有什么理由浪费土地?11月28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丰平在萧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其法陪同下视察工地,称萧山人民“力气大、劲头足、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