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护苗育人法

(一)界定及内涵

“护苗育人法”是指以吴亚琴为代表的长山花园社区通过发掘和整合内外资源,成立和引进青少年专业服务组织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并为特殊青少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照料。社区与区民政局、区团委、区关工委、区妇联和团山小学等单位协同共筑以救助保护、教育保护、司法保护、就业保护、医疗保护、精神保护、生活保护为内容的“6+1”保护体系,并打造了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主体联动的“四位一体”保护模式,让社区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

(1)党员示范带动。社区党委充分利用社区退休党员数量多、责任心强、带头作用明显的优势,将退休党员和社区德高望重者组织起来,成立“道德讲堂”和“传习所”,营造良好的社区教育氛围,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长山花园社区与团山小学、警务部门、法务部门等合作,成立“双山互动”“青少年健康加油站”等项目,定期开展警示教育、普法教育等,让青少年知法懂法、知礼守礼。同时,吴亚琴作为提供青少年服务的先驱和榜样,担任多名特殊青少年的“代理妈妈”,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

(2)社会力量助推。长山花园社区积极成立和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助力青少年成长。社区针对学前儿童和在校学生分别成立“早教中心”和“蒲公英少年之家”,其中“早教中心”服务0~3岁婴幼儿和家长,聘请专业的早教老师为孩子和父母上课,解决家长在孩子喂养、日常照料、沟通交流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蒲公英少年之家”通过提供包括场地、设施、人员、课程等在内的多方位照料,帮助孩子巩固学校学习内容并拓展课外知识,助力他们全面成长。

(3)多元联动共建。形成了富有长山特色的“6+1”保护体系和“四位一体”的保护模式。其中“6+1”保护体系包括救助保护,是指实行弃婴、孤儿保护制度,实行流浪未成年人及时救助制度,实行流浪未成年人跟访和定期回访制度,实行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和学校的促进机制,实行残疾儿童、重病儿童、流浪儿童等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生活救助制度等;教育保护,是指实行孤儿就学制度,实行残疾儿童就学制度,实行适龄未成年人辍学、失学、逃学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困难家庭子女教育资助制度,落实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随迁入学制度,实行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妈妈”制度等;司法保护,是指加大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未成年人正常入籍政策,完善未成年人延伸保护制度,实行社区矫正帮扶制度等;就业保护,是指实施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成员免费就业培训制度,实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就业帮扶制度,实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就业创业免税制度等;医疗保护,是指落实流浪未成年人疾病定点治疗制度,实行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医疗救助制度等;精神保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党群组织和专业社工定期访问制度等;生活保护,是指对困境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上予以全方位的关心和保护,以社区“爱心超市”“救助站”为载体,对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生活予以帮扶和保护等。此外,长山花园社区又积极与驻街单位、社会力量和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联系,打造了集政府(包括民政局、妇联、教育局、共青团、人社局、法院、司法局和关工委等)、社会(包括社会组织、爱心企业、驻街单位、爱心人士、福利院和救助站等)、家庭(志愿服务、邻里互助、家长课堂和道德讲堂等)、学校(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东北师大附中、团山小学、爱心幼儿园等)等多主体联动的“四位一体”保护模式。该体系和模式具有极强的推广示范效应,成为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有益参考。

(二)产生背景

随着单位制的消解,传统的单位社区面临体制转换,“熟人社会”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生人社区”,社会成员呈现高度的原子化状态,这就使得未成年人的活动场所被局限于家庭、学校等较为闭塞的空间;急速的社会变迁在加快人们生活节奏的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生活的负担,迫使成年人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到工作和社交上,用于家庭的时间和精力变少,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不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所遗漏之处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制约。

一方面,长山花园社区辖内下岗人口和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失业人群无力面对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用于子女的教育支出相对减少,家庭文化背景较弱,家庭教育质量不高,也有的家庭迫于生计,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培育很不到位;另一方面,社区在区位上处于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多,社区治安情况不尽如人意,客观上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基于以上背景,在社区内部开展“护苗行动”势在必行。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双山”互动

“双山”互动是长山花园社区与团山小学(驻街单位)进行对接,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积极举措。在吴亚琴的提议下,2004年团山小学在社区建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健康基地、青少年健康加油站。通过开展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在校学生、社区青少年、家长进行普法宣传,警示青少年远离犯罪,让他们知法、懂法、守法。社区在全区率先开展了现身说法活动,与省少年管教所联系,邀请了少年管教所教育科的老师及两名少年犯,在团山小学为800多名师生、家长进行现身说法。社区与长新派出所、团山小学合作举办警示教育讲座。社区党委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和家长的防火意识,利用双休日,聘请了市政安全消防宣传中心在社区市民学校为社区小学生和家长讲解消防知识。

在此基础上,吴亚琴希望未成年人保障教育机制实现长效化、教育系统化、管理规范化。以此为目标,以吴亚琴为代表的长山花园社区于2016年3月开始,启动“双山”互动的提档升级工作,每周二、三、五下午一点半,团山小学老师带领孩子们到长山花园社区开展社会体验课活动,如蛋糕烘焙、手工剪纸、做头花、跳舞等多种体验课。活动的地点主要是位于社区三楼的多功能厅和社区小二楼的社工培训站。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孩子“一带一”的学习方式,促使孩子从小就学会关爱他人,养成帮助他人的美德。

案例二:蒲公英少年之家

长山花园社区属于弃管小区,存在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贫困人口多,这些家庭无力送子女参加兴趣班、托管班等。在政府出台相关减负规定后,学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将放学时间提前至下午3点半,放学后学生必须离校,学校不再承担管理工作。加之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流动性大,放学后无人照料的青少年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吴亚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与团山街道和宽城区领导协商,并积极联系团山小学,开办了三点半课后托管班——蒲公英少年之家。

蒲公英少年之家设在社区多功能活动中心,工作人员由大学生志愿者、退休党员志愿者、退休教师及“五老”人员(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组成。在课堂设置上,按照年级将学生编排为四组,每组都有一位老师负责管理和检查辅导作业;每天三点半,老师准时去学校将学生接到社区,利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辅导孩子们写完作业,然后根据孩子们不同的爱好和需求,设立小主持人、绘画、手工制作、围棋、电脑等校外教育课程,并在电脑中安装防震减灾逃生游戏,通过游戏使他们了解怎样预防自然灾害,很好地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展了孩子们的课外知识面,增强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每周五老师带领所有孩子进行集体游戏活动,包括打篮球、跳绳、踢毽子、拔河等体育游戏,使孩子们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如何热爱集体、团结同学、互帮互助。让孩子们把作业留到周六日去做,创造孩子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机会。

在管理上,充分实施了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为志愿者们建立档案,跟踪记录他们的服务时间。同时,社区“五老”人员充分发挥余热,参与其中,每天两人协助管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

在为社区未成年人提供课业辅导,组织娱乐游戏之外,蒲公英少年之家还设立了心理辅导、自护教育、道德教育和义务劳动等项目。其中,心理辅导是选派有心理疏导能力的志愿者对未成年人,尤其是贫困家庭子女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自护教育包括“五老”讲座,即邀请辖区内“五老”代表为未成年人举办讲座,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邀请辖区内消防部队的官兵为未成年人做安全警示教育讲座,以专业角度为他们讲解安全知识,使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进行自救与互救;道德教育是邀请德育专家为未成年人举办道德讲堂,让孩子们通过道德讲堂了解公民道德的重要性,变“要我参与”到“自觉参加”,培养其文明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荣辱观;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参加捡拾白色垃圾、义务除草、看望孤老等志愿服务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义务奉献精神。

案例三:早教基地

长山花园社区有0~3岁婴幼儿数量众多,常年为350~400名,但辖区内却无一所公益性早教机构,广大家长对学习和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知识需求和学习愿望十分强烈。吴亚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与市、区妇联领导协商,通过努力争取,长山花园社区终于在2015年下半年成了长春市“早教进社区”的首家示范基地。吴亚琴把社区荣誉室腾出来,专门供“早教进社区”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使用。长山花园社区打造了长春市首家社区级早教实训基地,经过近半年的建设和运行,“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欢迎和高度认可,社区早教基地成为辖区婴幼儿家庭了解早教知识、进行日常看护、开展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5年8月,“早教进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正式启动,长春市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先期为社区购买了8场早教课程。课程主要分为专家讲座、亲子活动和微课堂讲座三大块内容,社区与长春市美吉姆、金宝贝等早教机构合作,早教机构的金牌讲师会定期到社区对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早期教育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互动课程,专家讲座也会请各大医院儿科有名望的专业医师前来,他们会在讲课中指出家长喂养、看护孩子的误区,并教授家长用最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喂养孩子。参与的家长们都说“妇联可真是咱们的娘家人,这早教项目,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受用了,希望这项活动能够一直办下去”。为此,社区和市、区妇联多次追加了早教活动场次。在长春市妇联、区妇联的帮助下,社区的早教活动被更多的家长所熟知和认可,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一致好评,社区也在开展早教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探索,努力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社区的妇联专干于子淇,自从负责该项工作之后,每个周六都不辞辛苦地义务加班组织早教活动,她在活动之初就组建了早教交流QQ群和微信群,为每个报名的孩子建立了个人档案,在每次活动之后她都细心地与参加活动的家长进行交流,收集反馈意见,形成相关想法后再与早教机构沟通调整。

案例四:“代理妈妈”吴亚琴

社区有个孩子叫于国栋,他学习成绩很好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为了帮助他,吴亚琴毅然做起了他的“代理妈妈”,经常到他家看看有什么困难,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管吴亚琴自己的生活也不宽裕,却总是尽可能地挤出点钱为他买点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2000年孩子考上了大学,上学的费用又成了问题,吴亚琴想办法帮助他申请了助学救济金,自己又拿出了一点,又动员亲友帮助他凑了一点,从而使孩子顺利地上了大学。

吴亚琴对社区孤儿同样视如己出。孤儿黄淑敏,最大的愿望是吃一次肯德基快餐。吴亚琴自掏腰包满足了孩子的心愿。黄淑敏一直以来居住在一个只有9平方米的无籍房里。后来房子被拆迁,吴亚琴考虑到她生活十分艰难,没有亲属照顾,为她申请廉租房和办理低保。此外,吴亚琴为她联系长春市第四十八中学,解决了她的上学问题。因为黄淑敏家里没有电脑,所以她每年假期都会来到社区,吴亚琴在空闲的时间里把电脑让给她,帮助她复习和查找学习资料。黄淑敏虽然在家中没有得到父母的爱,但是吴亚琴的帮助让她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

在吴亚琴的带动下,社区上下形成了“助人为乐,护苗育人”的风尚。辖区内有一个名叫杨炳忠的男孩,自从得了白血病后,其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无钱医治,甚至连送医院治疗的押金都交不起。社区内的其他居民得知这件事后,主动找到吴亚琴,提出要为孩子捐款,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医院,最终在所有居民的帮助下孩子终于住进了医院,这让他们体会到了社区这个大家庭带给他们的希望和温暖。

(四)评价

1.学理依据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发出雄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这深刻揭示出青少年成长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关怀青少年成长,他强调:“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以吴亚琴为代表的长山花园社区积极响应总书记号召,通过自身建设与引进社会力量,建成了全方位涵盖婴幼儿、在学儿童、特殊未成年人群体的青少年“6+1”保护体系和“四位一体”保护模式。长山花园社区并没有因为企业破产、小区弃管等困难而畏首畏尾,而是不等不靠,发挥自身优势,与公安、法律、消防、学校等多家单位建立长期联系,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应用价值

首先,长山花园社区的未成年人服务形式灵活多样,寓教于乐,让青少年在游戏中学习成长。如蒲公英少年之家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带领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如义务捡拾垃圾、看望孤寡老人等,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长山花园社区的青少年保护体系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是值得其他社区学习借鉴的。社区的未成年人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利用社区自身优势,建构成熟高效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帮助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长山花园社区的“社区护苗法”显示,社区是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基础性场所,社区对未成年人提供服务、伴其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感受到来自社区、社会关爱的未成年人才有可能热爱生活,心中充满阳光,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