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从前写过一首诗,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晨曦落纱百丈起,群山巍峨雾里花。风卷寒风惴人骨,虎啸长空空余恨。这里的“恨”呢,不是痛恨,而是觉得惋惜悲凉的感觉。
当然了这并不是其原本的意思,而是说诗词的意境烘托出来的一个气氛。那为什么不能说是“空余”呢?其实要这样说也没有毛病,恨,可以看作是一个垫词,语气的尾声。这就是文化的美妙了,当它单独拎出来的时候是一个意思,根据意境所总结出的却又是另外一个意思;但若是整句翻译时却又有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就不麻烦吗?其实我倒是觉得,文化的源远流长不应该只存在于表面形式,应该要多方面求证。
有人说我写的东西,都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出现在教科书里。其实不然,因为有很多我也没有学到过,但它们确确实实是曾经存在过的,也曾辉煌过,只不过现在被人们所摒弃了罢了。一篇文章写在羊皮卷上,抑或写在现在纸张上面,所表达的意思、意境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是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另一个呢,是封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