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动态研究
- 钱宗鑫
- 1413字
- 2020-08-30 00:12:30
2.5 两个影响估计结果的重要因素
2.5.1 估计结果对通货膨胀预测长度的敏感性问题
Jondeau和Bihan(2005)的经验研究发现,估计得到的前瞻性预期和后视性预期的相对重要性并不取决于研究者所采用的实际边际成本的度量,而取决于经验模型中所包含的通货膨胀的前向和滞后变量的阶数。Lee和Nelson(2007)的研究为这一结果提供了解释。在统计上,我们可以把通货膨胀分解成趋势项和周期项的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表示通货膨胀的趋势项,表示实际通货膨胀率对其趋势值的偏离。根据Beveridge和Nelson(1981),我们可以把看做预测长度为无穷大的通货膨胀的预测值Et{π∞}。因此,。假设通货膨胀的周期波动是由实际经济活动的周期波动主导的,即,则。如果是一个一阶自回归过程,那么可以证明,其中γh=α(1-ρh),ρ是的自回归系数,h是预测长度。当β=1时,这个方程和方程(2—1)是同构的。γh是预测长度h的函数表明基于方程(2—1)的参数估计对方程中包含的通货膨胀前向值的阶数是敏感的。因此,Lee和Nelson(2007)建议估计而非方程(2—1)。
2.5.2 关于的代理变量
自Gali和Gertler(1999)之后大量的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研24究采用劳动报酬份额作为实际边际成本的代理变量,因此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这个代理变量的可靠性是高度相关的。Rudd和Whelan(2007)指出劳动报酬份额的变化是逆周期的。这意味着如果劳动报酬份额是实际边际成本的准确度量,那么实际边际成本的变化也是逆周期的。这和关于实际边际成本的经验证据不符(Rotemberg and Woodford,1999)。更进一步,因为实际边际成本对均衡水平的偏离和产出缺口是成正比的,所以产出缺口也应该是逆周期的。换言之,在经济高涨的时候实际产出水平低于潜在产出水平!Neiss和Nelson(2005)在一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估计了产出缺口,得出了产出缺口确实是逆周期的这一结论。这意味着经济周期不是由实际产出围绕潜在产出水平的波动主导的,而是由潜在产出水平自身的波动主导的。这与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一致的,但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是相反的。如果Gali和Gertler(1999)承认产出波动是由潜在产出水平的变化主导的,那么他们对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的经验支持实际上并不能为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提供有效的支持。因为在名义冲击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新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理论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意义就被边缘化了。但是Neiss和Nelson(2005)的估计是有问题的。在他们的计算中使用了索罗剩余作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度量,因此索罗剩余的波动被当做潜在产出的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夸大了潜在产出水平的波动。Rotemberg和Woodford(1999)指出实际上索罗剩余的波动很大程度上和技术水平本身的波动是无关的。排除这一因素,潜在产出波动对实际产出波动的贡献将大打折扣,产出缺口的估计值可能变成顺周期的。
事实上,Gali和Gertler(1999)主张用劳动报酬份额代替产出缺口作为代理变量的理由主要是基于统计方法的产出缺口的估计值精度较低,而且采用不同方法进行估计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但自从Gali和Gertler(1999)的论文发表之后,关于产出缺口的估计方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利用这些改进的产出缺口估计方法可以为提供一个更好的估计。Perron和Wada(2009)证明了如果我们考虑1973年前后经济结构的变化,那么常用的估计产出缺口的各种方法(Beveridge-Nelson分解、HP滤波、基于Kalman滤波的不可观测变量法)将给出大致一致的估计,而且这些估计的美国产出缺口和NBER关于经济周期的年表是吻合的。这进一步为产出缺口是顺周期的这一观点提供了经验证据。因此,无论采用何种计量方法估计菲利普斯曲线,我们都需要一个比劳动报酬份额更加精确的实际边际成本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