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三百两
2014年6月,伯雍小学承办了“京冀川鄂杯”青年教师成长展示活动。我报名参加了校本学科的课堂展示。
由于玉田县没有专任的校本教研员,校本课程研究经验全无,我就从我校的“伯雍文化”出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粽子中的伯雍味”,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悟“伯雍精神”,即大爱、大气、大智、大勇。第一次教研,选题被否,理由是:本次展示活动面向全国,要从大局出发,选题要大气。于是,周校长重新为我选题“唐山陶瓷”。
我自身对“陶瓷”没有研究,为此周校长联系了渠河头中学校长齐学正,他有多年的收藏经验,对陶瓷很有研究。齐校长为我详细讲解了“陶瓷发展史”和“陶瓷的烧制及辨别”,并为我展示了许多陶瓷名品图片。于是,我备了一节名为《美丽唐山 魅力陶瓷》的小课题研究成果交流展示课。由于对唐山陶瓷的生疏,我和学生只能通过报刊、网络、人脉等来收集有关唐山陶瓷的资料,并分类整理。第一次试讲,学生小课题研究得太浅显,交流中许多内容交叉,知识含量太少;辨别和实践环节也没有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和王红艳、刘丽艳三人,引导学生做详细的小课题研究,指导学生系统整理资料。正在琢磨改进之际,唐山市教研室决定来我校为所有参赛教师作指导。唐山市教研室王力宽主任主抓校本,于是我们把教学设计和相关资料用邮箱发给了唐山市教研室。来学校听试讲的那天,试讲未开始王主任就把我叫到交流中心会议室,原来王力宽主任详细研究了我们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资料,并向我们询问了一些情况,通过交流,王主任决定不再听试讲,原因是:我设计的这节校本课程不成立:(1)我校师生根本没有陶瓷研究的知识基础;(2)我们学校也根本不具备陶瓷研究的物质基础;(3)本节课只是把大家网络搜索的资料一起看一看,学生只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对唐山陶瓷的研究连皮毛都算不上。最后,教研员又补充一句,还是从你们学校自身的特色出发,再设计吧。
两次选题,数次修改都无果而终,我心里很焦急,到底什么是校本,该如何选题、如何设计课堂教学?这些问题在我心里萦绕,自己情绪也很烦躁。周校长建议,让我把以前数学话剧的剧本再整理一下,请王力宽主任指导,他忧心忡忡地接过我的剧本,静静地看着,不时皱皱眉头,挠挠头发,我心想:完了,又不行,我这块烂泥,还真扶不上墙。沮丧、无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当我已经给这个课题判完“死刑”的那一刻,王主任问了我一个问题:“这是你的原创吗?”我无精打采地点点头。他又问:“这样的活动你们还在坚持吗?”我简单地回答:“做过两次,但一直没得到教研室的认可。”他微微一笑:“这就是你们的校本,从伯雍文化出发,有你们特色的校本活动,这很好,就讲这个,而且一定要坚持!”“啊?”我当时反应不过来,问题就这么简单吗?这时,校长和玉田县教研室陈主任走进来,王力宽主任对这个想法大加赞扬,而且鼓励我们一直坚持下去,看着领导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心里五味杂陈,但却有一股甘甜占据了主流。原来,校本我们一直在做,只是由于各种阻力,致使我们徘徊才没有靠岸,今天王主任一席话犹如引航的灯塔,为我们找到了停靠的港湾。峰回路转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便着手准备原来的数学话剧剧本,在原来的剧情里加入了动手操作,组织学生开始排练,预演过程中数次修改剧情及形式并最终定稿。
大赛那天,我和孩子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赛后,人大附小金立文老师为我点评,首先指出,表演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次表演的经历会给孩子人生丰厚的财富,但金老师又指出,数学是抽象的,有时需要用具体的形式来表演,但是,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话剧表演。金老师的点评是中肯的,也为我校校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不是我们没有做过校本活动,而是我们已经做过许多,由于没有权威的引领和上级的认可,我们才自疑而不自信,自闭而不开放,更谈不上敢于大胆展示我们的校本成果。我为自己庆功,用自身的教育经历,为伯雍小学校本课程找到了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