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与诸道进奏院

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安史之乱爆发。这个凸现于唐代中叶的天崩地裂的事变,将有唐一代的历史拦腰断为两截。从此,中央与地方、朝廷与藩镇之间的明争暗斗,便构成唐代下半期的一条历史主线。

正是在这一中央权威日衰而割据势力日隆的背景下,当年唯恭唯谨、贡奉述职的朝集使便从历史的画面中悄然淡出《通典》卷74:“至建中元年十二月(780)敕每州邸舍,各令本郡量事依旧营置。至二年五月,户部奏:‘若令州府自置,事又烦费。伏请以官宅二十所,分配共住,过事却收。’敕旨‘宜依’。”可见此时局面已大不如贞观年间,而此后朝集使的身影几乎从史家笔下消失了。另外《资治通鉴》卷226在写建中元年史事时提到:“十一月,初令待制官外,更引朝集使二人,访以时政得失,远人疾苦。”又据《唐会要》卷24《受朝贺》:“建中元年十一月朔,御宣政殿,朝集使及贡士见。自兵兴以来,典礼废坠,州郡不上计、内外不会同者二十五年,至此始复旧典(州府计吏至者一百七十有三)。”,取而代之的便是作为“唐五代诸道方镇及直隶州在京师长安所置办事处”《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进奏院”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的进奏院。进奏院大约出现于兵荒马乱之际的肃宗与代宗时期,最初的情形已不可考,想来当是在平定安史之乱中,一些主要的军镇如郭子仪的朔方军、李光弼的河东军等,为加强同中央及各地的联系与协调而临时设立的应急机构,所以开始都叫“上都留后院”“留后”又称“留侯”。高承《事物纪原》卷6引《宋朝会要》云:“唐藩镇皆置邸京师,谓之上都留侯院。”。至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五月,“诸道邸务在上都名曰留后,改为进奏院”《旧唐书》卷11。。这是进奏院的正式设立。主持各进奏院事务的一般都是节度使麾下的大将,称进奏官,又称进奏吏或邸官、邸吏。笔者所见最早一条提及进奏官的材料,出自郭子仪的《祭贞懿皇后文》。贞懿皇后为代宗的宠妃,大历十年去世,“追谥曰贞懿皇后,殡于内殿,累年不忍出宫,(大历)十三年十月方葬”《旧唐书》卷52,另《文献通考》卷60云:“唐藩镇皆置邸京师,以大将主之,谓之上都留后。大历十二年,改为上都知进奏院。”。下葬之年正是上都留后院改名为上都进奏院的第二年。郭子仪在这篇祭文中提到的“上都进奏院官傅涛”,大概是见诸文献的第一位进奏官了。《因话录》卷1载柳芳为郭子仪草《祭贞懿皇后文》事,祭文开篇写道:“维某年某日,驸马都尉郭暧父,关内河东副元帅、司徒兼中书令、洛阳郡王臣子仪,谨遣上都进奏院官傅涛,敢昭告于贞懿皇后行宫……”

作为“藩镇和朝廷间的联络机构”黄卓明:《中国古代报纸探源》,30页。,唐代的进奏院不仅随着藩镇势力的崛起而出现,而且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而变化。到了9世纪初叶,全国节度使已发展到48个参见李吉甫:《元和国计簿》,见《通鉴》卷237元和二年。,与此同时各道进奏院也差不多达到相当于此的数目。据清人徐松撰述、近人李健超增订的《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一书记载,唐代设在长安的进奏院至今可考的共有53家,详细情况与具体分布如表1—1所示:

表1—1 唐代上都进奏院详情一览表

资料来源:据《增订唐两京城坊考》编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由表1—1不难看出,约占总数2/3的进奏院都集中在崇仁坊与平康坊,其中尤以崇仁坊为盛,达到23家。这一布局的形成当然不是偶然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下面不妨先简单谈谈唐代的长安。

长安,居唐代“五都”之首五都包括长安、洛阳、太原、凤翔和江陵,见《唐大诏令集》卷69《元年建卯月南郊敕》。,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长安的城市布局十分规整,整个城市呈坐北朝南之势,颇具王家气派。其中位于北端居高俯瞰的,就是皇宫。这与明清皇宫位于市中心的格局形成明显而有趣的对照:一者是开放吐纳的,一者是局促封闭的,其间所表露的不同文化心态耐人寻味。唐代皇宫由两部分组成,即南部的皇城和北部的宫城。皇城主要是政府各部门如尚书省所在地,“百僚廨署列乎其间”(《唐六典》)。宫城是皇帝、后妃等居住活动的地方,其主体便是唐人习称为“西内”、“大内”的太极宫,而它的北门正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的玄武门。

除太极宫之外,在长安宫城东北龙首原上,还有唐时称为“东内”的大明宫。这里是皇帝朝见群臣、处理政务的地方。朝廷的最高权力机构——中书省与门下省也都设在此处,也就是说唐朝的宰相们都在东内办公。所以大明宫堪称唐王朝的政务中枢。在大明宫以南皇城以东,还有被称为“南内”的兴庆宫。它原是唐玄宗做王子时与兄弟们同住的宅邸,号称“五王子宅”,后来他当了太子还住在此处,开元初遂令将这一片潜龙之邸扩充为兴庆宫。以上犹如“品”字鼎足而立的大内、东内和南内,就是唐人常说的“三大内”,亦即柳宗元《邠宁进奏院记》所称“历阊阖,登太清,仰万乘之威而通内外之事”的场所。

三大内外围的长安居民区称外郭城,在统一的设计下被整整齐齐地划分为一百零八坊(或说一百零九坊)和东西两市。从皇城中门的朱雀门起,由北而南的朱雀门大街犹如一条中轴线,将长安城分为东西两半,东边属万年县,西边属长安县,两县统归京兆府管辖。城内的十四条南北街和十一条东西街垂直交叉,将全城切割成一个个独立而又相连的坊,其中东市与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坊是长安市内的基本住宅区,除皇室及其侍卫之外的几十万长安人,包括官员、百工、市民、商旅等都散居在这一百多坊之中。每坊四周都有高大的夯土围墙,四边各开一门,坊门晨启昏闭,城区实行宵禁。坊内为一宽敞的十字街巷,连通四门,巷内有曲,将每坊隔为十余区,其间遍布王府、官邸、寺观、店铺等。一般说来,达官显宦、文士名流大都喜欢居住在朝市附近(朝指皇宫,市指东西两市),东城万年县更是首选之区。

理清了唐代长安的基本格局,也就不难理解进奏院的分布特征了。对照唐代长安的地图,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各进奏院所在的坊都在东城,并都紧挨着品字形的三大内。其中集中了最多进奏院的崇仁坊就在品字的两个下口之间,具体说就在皇城与南内之间,往北隔三个坊正对着品字上口的东内,往南依次为妓院云集的平康坊(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云:“长安有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师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与宣阳坊(以进奏院数而论,两坊分居第二位和第三位),而这两坊的东面正是长安城最繁华的东市,或称唐代长安的王府井。难怪“选人京师无第宅者多停憩此,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唐两京城坊考》卷3。。同样,毫不奇怪,2/3的进奏院也自然都集中在祟仁坊一带。既然进奏院要代表地方藩镇同中央王朝打交道,既然作为常设机构进奏院除公干之外,还免不了有大量的生活起居之需;那么,在长安城里,还有哪里比崇仁坊这类既靠近宫廷又毗邻闹市的里坊更便利更合适的呢?答案不言自明。对进奏院的官员来说,这样的地方显然是进退自如,左右逢源。顺便提一下,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据姜亮夫先生考订,张议潮之名不应作张义潮。详见《向达先生纪念文集》,74页。后来入朝为官,朝廷赐他的一处宅邸就在平康坊参见《唐两京城坊考》卷3。,而归义军进奏院所在的街坊却湮没无闻了。从这一情况可以推断,上列“唐代上都进奏院详情一览表”中的五十三家进奏院,并不代表进奏院总数,而仅仅代表目前坊里可考的进奏院总数。当然,实际数目应该距此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