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逻辑哲学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陈波
- 1820字
- 2020-08-30 00:56:47
《逻辑哲学导论》序言
1982—1984年,当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逻辑专业硕士学位期间,读到了苏珊·哈克教授刚出版不久的《逻辑哲学》(剑桥, 1978)一书,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试图公正地介绍和讨论各种观点,材料详实,结构得当,论述清楚,持论公允,并有自己的独创性见解,是一本很有分量的学术著作。此后,我对逻辑哲学产生兴趣,慢慢地开始做自己的独立研究,并出版了多种研究著作。
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了我的处女作《逻辑哲学引论》。那本书的许多论题在本书中得到了延续,其中的大多数观点在本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根据该书手稿改写成的十多篇论文先后在权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其中部分还获得了较为重要的学术奖励,如“金岳霖学术奖”、“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自然辩证法研究》创刊十周年优秀论文奖”,等等;该书出版后被一些大学的逻辑专业教师用作本科生选修课或研究生必修课的教材。所有这些都说明该书所达到的学术水准和所具有的学术品质。但毋庸讳言,由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该书留下了不少缺陷或遗憾。首先是写得较为匆忙,在原始文献的钻研和转述、本人观点的提炼与论证、文字的润饰与精练、章节的安排等方面所下功夫不太够,值得改进的地方不少;其次是当时出版形势比较紧张,各个出版社纷纷压缩或砍掉计划中的选题,再晚交稿几个月,该书也许难逃厄运。于是,拟议中的有些章节如“逻辑悖论”、“归纳问题”等只好暂时不写,我有点勉为其难地匆忙交稿出版了。所以,与一部电影片名《一盘未下完的棋》有些类似,该书实际上是“一部未写完的书”。
在此后的十多年内,我一直准备俟机再版或重写一部逻辑哲学方面的研究著作,并一直从事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其具体努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时时关注着欧美学术界在此领域内研究的最新进展,继续搜寻逻辑哲学方面新的或旧的文献资料,并潜心研读这些文献资料;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校给本科生、研究生或进修教师讲授过逻辑哲学课程,在备课和讲授活动中,在与学生的讨论和答疑活动中,继续深化我对逻辑哲学有关问题的思考;参加了一些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如周礼全先生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项目“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和国家“七五”项目“逻辑百科辞典”,宋文坚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项目“现代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等,以及我个人主持的国家教委博士点项目“形式化方法的哲学分析”——的研究工作,并撰写了相关部分,例如本书第八章“逻辑真理的性质”就是根据我为宋文坚教授所主持项目撰写的稿件修改而成;先后完成、出版了有关两位当代逻辑学家兼哲学家——蒯因和冯·赖特的三部研究著作,在其中也对他们的逻辑哲学思想进行了研讨;另外,就逻辑哲学方面的一些具体研究课题,先后撰写和发表了一些研究论文。实际上,本书可以被看作是所有这些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与汇集。
当写作此书时,我已年逾不惑,人到中年。中年应该是一个人学术上趋于成熟的年龄。因此,写出一部在学术上比较成熟、不愧对中年的书,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不会在若干年后为之脸红的书,就成为我写作伊始所立下的宏愿和在写作过程中时时悬之于心的鹄的。在本书中,我主观上力图摆脱单纯、完全“照着讲”的水平,而尝试着至少在某些问题上“接着讲”,不揣浅陋,阐发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愿闻识者评说或教正。
这里,我首先要感谢苏珊·哈克教授,她实际上是我在逻辑哲学研究方面的领路人和参照系;其次,要感谢这十多年来对我的逻辑哲学研究表示赞同或质疑、批评的同事、同行和学生们,他们在切磋讨论过程中所提出的建议、质疑和批评促使我更深入地思考有关问题,在这种意义上,他们也为本书做出了间接贡献。我要感谢在写作本书时我参考和引用的那些著作和论文的作者们,他们的著作是我进行逻辑哲学研究赖以出发的台阶或攀登用的梯子。在写作本书时,我力图按比较严格的学术标准,注明我直接参考引用过或对我有直接启迪作用的相关文献的出处,以示感谢和负责。但难免有所疏漏,若如此,敬请相关作者谅解。我要感谢人民出版社的陈亚明女士,她使我的处女作《逻辑哲学引论》得以问世;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李艳辉女士,她以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编辑出版了这本《逻辑哲学导论》。
近二十年的辛苦不寻常,对此吾心自知。如果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认可它的学术品质,发出与我大致相同的感慨,那将是对我莫大的奖赏与安慰。
陈波
1999年10月于北京大学燕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