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相似理论

前述各种理论仍不能解释下述语言现象:“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一度颇受欢迎的一部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的主题歌中到处是此类句式:

生活是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生活是一根线,也有解不开的小疙瘩。

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

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

以上各句中的“是”既不能用存在理论来解释,也不能用外延理论和内涵理论来解释。因为第一,其中的“是”并不表示存在。第二,它也不表示S和P的外延关系。若从外延角度考察,以上各句中的S和P是不相容的,即在外延上没有共同的分子,例如没有一个东西既叫“生活”又叫“线”。因此,若根据外延理论,以上各句都是假的。第三,它也不表示S和P的内涵关系。若运用义素分析法,上述S和P几乎不存在共同义素,因而更谈不上是否具有同义关系或上下义关系了。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解释以上各句的“S是P”呢?

我认为,在上述命题中,系词“是”表示相似关系,表示两类不同的事物S和P在某一点上相似,它可以是性质上相似,如“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可以是作用上相似,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还可以是其他方面的相似。因此,上述“S是P”就可以读作“S好像P”,“S类似于P”等,它是下列各命题的合取:

(1)存在对象x, S指称或代表x;

(2)存在对象y, P指称或代表y;

(3)没有对象z, z既是x又是y;

(4)存在着某种性质或作用f, f属于x;

(5)存在着某种性质或作用g, g属于y;

(6)f类似于g。

这就是说,上述形如“S是P”的命题,表示两类外延上互不相容的事物有着相似的属性,或起着相似的作用。例如生活与一团麻在外延上当然是互不相干的,但是它们有着类似的属性,即“剪不断,理还乱”,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在比喻的意义上说,“生活是一团麻”。

现在的问题是:此类“S是P”是不是逻辑学家也应研究的语言现象?它们是否服从通常的逻辑规律?例如,逻辑上有一条矛盾律,规定互相否定的命题不能同真,否则就会自相矛盾。那么,“生活是一团麻”与“生活不是一团麻”是不是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仅从形式上看,应该说它们是,因为一个形如“S是P”,一个形如“S不是P”。但既然它们都是比喻说法,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们都是真的,在另外的意义上也可以说它们都是假的。再看这一段话:“要是不值得爱,我不会与他结婚;要是值得爱,我不会与他离婚。他不是坏人,也不是不坏的人。”按照排中律,一个人或者是坏人,或者不是坏人,后者即是不坏的人(这里仅从逻辑上而言,撇开了自然语言中的语感因素),二者必居其一。而上面那位女士的话却把这两者都否定了,但我们并不认为她的话中包含逻辑矛盾。这样一来,通常的逻辑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对此类语句失效了。那么,逻辑规律的普适性如何解释?是否此类语言现象存在一种特殊的逻辑或者对逻辑的某种特殊应用?这个问题至少是值得研究的。本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逻辑就是比较宽泛和广义的概念,其中包括着修辞学。近年来,西方逻辑学界出现了一种回归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倾向,除继续发展形式化逻辑之外,还发展了非形式逻辑、新修辞学等新分支,用以处理形式化逻辑所不能处理的逻辑语言现象,即实际思维中的论证与推理、谬误、诡辩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中的逻辑。这方面的代表性人物是比利时逻辑学家佩雷尔曼,他力求复活亚里士多德传统,重新把逻辑学和修辞学结合起来,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论辩理论。1959年,他与人合著了《新修辞学:论论辩》,奠定了论辩修辞学的基础;1982年,他又出版了《修辞世界》,标志着这一理论更趋完善。“论辩修辞学”无论是作为现代修辞学的一个流派,还是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分支,都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我们也应该加强对这些新分支的学习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