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是当今全球金融体系中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自2009年8月,瑞典央行在全世界首次对银行存款实施“负名义利率”,将存款利率调整至-0.25%后,日本央行、丹麦央行、欧洲央行纷纷实施负利率。负利率的全球化时代似乎已经到来,利率政策进入了一片未知领域。

就中国而言,近年我国更加频繁地通过利率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21世纪后的15年间(注:数据统计的时间段为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负利率时间段占到近40%。因此,无论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看,负利率这一特殊的利率形式都已经成为新常态,对负利率的研究无疑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值我国《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出台实施之际,利率市场化又迈出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一步,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具有关键地位。研究负利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取经济发展中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本书综合考虑了负利率对经济结构问题、发展质量问题、增长方式问题、经济平衡问题等的影响,选取储蓄、投资、国际收支和货币稳定作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负利率对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

本书整体逻辑清楚,遵循利率管制—负利率—中国经济—利率市场化这条主线,前后衔接水到渠成。具体到每一章来说,有理论、有实证、有对实证结果的分析,特别是每章都结合中国实际探讨了金融现象背后的制度因素。本书抓住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真问题”,也努力寻找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禀赋”的“真答案”。总体而言,本书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国内最早系统地讨论负利率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注:笔者查询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人大文库等,发现至今没有一篇博士论文以负利率为题目,没有一本书专门研究负利率;同时查询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大横向课题项目,发现至今也没有一项课题以负利率为主题。),理论上有突破,甚至可以说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第二,结合我国实际,详细讨论了负利率正负效应的“中国经验”;第三,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逻辑起点,对既有的利率市场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拓展。

此外,本书的结论也值得关注,负利率效应下的中国经济体现出“半市场化”的特征。负利率效应下居民储蓄反常增长,说明市场机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企业投资规模大幅增加,说明市场机制作用明显。这就说明我国转轨经济具有“自然人非理性”和“企业理性”的双重特征,从另一角度证明了我国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也再次从学理上印证了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刚刚颁布的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清除了最后的制度障碍,但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和真正的价格型调控,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一是后危机时代宏观调控的机制变异和理论创新。危机后经济形势日益复杂,传统的宏观调控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已显现出局限性。对于我国而言,如何重新思考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新理论、新机制,如何构建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三位一体”的整体框架,如何有效结合价格型调控的利率政策与数量型调控的货币政策,成为当前推进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二是“互联网+金融”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体现了新常态下金融体系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和新演进;“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金融工具,产生了更加复杂的传导链条,导致金融监管难度更大。因此,利率传导机制将面临新挑战和新问题,利率调控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利率调控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任重道远。伴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市场利率波动也会更加频繁、剧烈,虽然近年来央行创设的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政策工具发挥了积极效应,但如何引入更多的政策工具、强化对市场短期利率和中期利率的引导、完善自身的利率调控框架还需要深入研究和长期探索。

我希望并相信作者会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宏观经济与货币政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

是为序。

刘元春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