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 顾钰民
- 7791字
- 2020-08-30 02:47:49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内涵、方向和队伍建设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立至今,学界对该学科建设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对学科建设的各个具体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建设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内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向,使研究方向既符合学科范畴的要求,又体现学科点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导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建设、学术交流建设、培养制度建设等内容。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以及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下面就学科内涵、研究方向、建设思路、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研究重点等问题谈一点认识和研究体会。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内涵、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的建设,首先要把握其科学内涵。对于这一问题,近几年理论界进行了充分讨论。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实质是“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的问题,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时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相结合”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历史传统相结合;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一结合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1]
有的学者认为,这一学科建设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首先,两个概念提出的时间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来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来的。其次,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外延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既包括理论,又包括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内涵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2]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其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其二,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前者重历史的启示,后者重理论的收获。这两方面的结合就是该学科的建设和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来构建学科体系。[3]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这一学科内涵的界定也就决定了它应该着力研究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怎样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主要研究怎样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的实际、中国的国情是研究的重点;二是“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怎样体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怎样体现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理论成果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研究的重点。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科学内涵的把握,应该在这一学科的研究方向中得到充分体现。研究方向的设计应该是以学科内涵为依据,结合学科点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特点,对学科内涵的体现和拓展。具体要把握好这样两个原则:一是研究方向应该是属于学科内涵的范畴,或者说,学科内涵是研究方向设计的边界,离开了学科内涵的范畴或超越了边界,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这一学科建设的要求。二是研究方向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要从学科点已有的研究特点出发,不能脱离学科点的实际,否则就不能体现本学科点建设的特色。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对学科建设规范和特色的把握,是确定学科建设基本思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设计,向外界显示的是对学科的把握和研究特点,也是学术界了解这一学科点的一个窗口,它对于学科建设的思路、学生的来源、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效果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要解决的是如何进行学科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比较复杂又比较具体的问题,各个学科点从各自的具体情况出发,会形成不同的建设思路,这是很正常的情况。不能说哪一种建设思路好或者不好,这没有一个绝对的或统一的标准。但是,从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我认为一个学科的建设必须要着力做好这样几方面的事情(这些方面对其他学科点也具有共性)。
(1)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队伍。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导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学科点建设的各项工作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导师在学科点建设中发挥着两大功能:一是指导研究生,二是具体承担学科点各项建设的任务。导师队伍的质量是衡量学科点整体水平的一个基本指标。必须把导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学科建设的重要位置上,要花大力气把导师队伍建设好。导师队伍的建设具体要落实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导师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特色。一个学科专业是由若干个研究方向构成的,研究方向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导师的研究特色来决定的,导师的研究特色体现为研究方向的特色,研究方向的特色则体现了学科点的特色,以及学科点对学生的吸引力。导师研究方向和特色的形成要有一个过程,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是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来支撑的。所以,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特色应该纳入到学科建设的规划之中。同时,对于导师队伍也应该有一个选择,除了按照一般条件来遴选导师以外,另一个要求就是导师的专业和从事的教学科研,必须是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领域,研究方向必须是属于这一学科的研究范畴。不能把导师队伍无专业限制地开放,如果导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与这一学科的研究范畴不相符合,那么,导师就应该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到符合学科发展要求的轨道上来,并能够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这是导师队伍建设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否则,这既不利于学科点的发展,也是对学科点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现实中出现该学科点的研究生所写的论文选题明显不符合学科专业的要求,甚至与本学科毫无关系的情况,与导师队伍存在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
二是导师要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导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提高科研能力上,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建设。导师指导研究生,最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否把提高科研能力放在第一位,是导师与教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主要区别之一。作为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要有较多的科研成果,要有科研项目。这就需要导师始终把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从导师的基本职责和要求来考虑自身的科研问题。导师队伍建设好了,就使整个学科建设具有了强有力的队伍保证。
(2)科学研究建设。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建设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对二者关系的基本定位。学科建设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有专业建设的问题、课程建设的问题、教材建设的问题等。这些方面建设的一个重要依托就是科学研究,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因此,对学科建设来说,必须树立把科学研究放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观念。没有科学研究的学科建设不成其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要通过科学研究来体现。推进学科建设,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科学研究的问题。同时,学科建设对科学研究又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学科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科研来解决。围绕学科建设这个大题目,科学研究就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当前,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加强科学研究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立的时间不长,科学研究的基础相对薄弱,加强科学研究尤其显得迫切。第二,现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队伍,科学研究的力量相对薄弱,加强科学研究尤其显得关键。第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任务和要求来看,科学研究的力量存在明显差距,加强科学研究尤其显得重要。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这一内在关系,要求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解决好科学研究涉及的以下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科研激励制度。科研激励制度就是指对科研成果要给予奖励的一种规范,是要从制度上明确鼓励科研的导向。学科建设要有科研来支撑,具体要通过建立有效的科研制度来加以保证。对科研要不要奖励,也是个观念问题。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来认识科研问题,就是要把科研作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内容。
二是为科学研究创造条件的制度。这是加快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要围绕学科建设组织科研。组织科研是符合学科建设要求的先进的科研理念,是先进的科研方式,体现的是先进科研生产力。第二,要为科研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是保证科研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有科研成果的产出,必须要有科研投入,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不能违反的。
(3)学术交流建设。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术交流。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要把学术交流的建设作为不能忽视的一个内容。对于新建立的学科点,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学术交流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二是自己主办学术会议。前一种形式比较容易,主要是为教师提供条件的问题,当然也需要更多地了解学术信息。后一种形式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术交流建设主要是指后一种形式。一个学科点的建设,应该把召开由本学科点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建设指标。它的作用和意义在于两个方面:其一,能够向学术界展示自己在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二,能够与学术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保持与学术界的学术交流。现在对学科建设的评估中,已经把是否召开过重要的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作为一项评估指标。
(4)培养制度建设。
培养制度建设的内容是围绕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来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各个学校都制定了研究生的培养制度。在这一基础上,各学科点还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制定能够有效提高培养质量的具体制度。一是对研究生业务要求的制度。例如,对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要求、开题和答辩的要求等。二是对导师要求的制度。例如,对培养研究生的具体要求、开题和答辩中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发表论文时导师署名的要求等。三是为研究生提供条件的制度。例如,为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提供的条件、对研究生发表高质量论文的奖励制度、对各层次优秀论文的奖励制度等。这些具体制度的建设能够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二级学科专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一重要地位是由这一专业本身具有的特点,以及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来看,在内容上具有交叉性,这要求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取得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进程,又是一个理论发展的成果。那么,这一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实践进程上,还是理论成果上,是必须把握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发展的进程与理论发展的成果,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一个实践进程,这一实践进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没有这一实践过程就谈不上中国化,也不可能产生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实践过程最终凝结的是理论成果,没有理论成果,这一实践过程只能是一段简单的历史,而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国化就一定要体现在理论成果上。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也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发展轨迹。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建设中,把握这二者的关系应该是立足于实践进程,落脚于理论成果。
立足于实践进程,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不能离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实践过程,要从实践发展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中国化的。实践的过程是研究的重点。
落实于理论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对象要落实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研究实践过程的目的在于认识理论成果,只有把握好了理论成果的实质,才能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理论成果是研究的重点。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关系。
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涉及的内容当然包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因此,从发展史的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然包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形成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就其内容来讲就是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这些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的理论成果,因此,就理论成果来说是同一个内容。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这两个二级学科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应该如何把握好各自的重点?这些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中必须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点是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是中国化的理论。尽管从史的角度来看理论成果与从中国化的角度来看理论成果,最终都会聚焦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但二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重点在于“史”,即侧重反映理论发展的历史线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点在于“论”,即侧重反映发展的理论成果。或者说,前者的重点是理论发展的过程,后者的重点是理论成果本身。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研究的重点不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本身,而是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为背景之一,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表现出的规律性。所以,发展史的研究不是停留于某个历史阶段,不是对某个历史阶段产生的理论成果本身的研究,而是着眼于理论发展整个历史过程的研究,因而所研究的理论跨度是非常大的,涉及的范围是非常广的,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只是整个发展历史的一个阶段)。通过这样的研究,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它不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个发展历史,只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的重点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本身。因此,在研究方法上主要不是运用历史的方法,而是运用问题研究的方法,揭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怎样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怎样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通过这样的研究,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具体内容上与时俱进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是一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关系,关键是要准确把握这二者的研究定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定位的重心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定位的重心在于充分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重点研究的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是一般理论,所以它不涉及国别的问题,它不是与不同国家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但是,它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要准确地把握这一一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不能准确把握一般原理,就谈不上中国化。因此,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不是研究中国化的问题,但它却是研究中国化的前提。基本原理把握得越深刻,中国化的研究也就越深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寓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中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的是特殊理论,是以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为前提的,它虽然研究的不是一般原理,但必须运用一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其实质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中国的特色、中国的作风和中国的气派,所以,突出中国的特色是研究的重点。突出了这一重点,也就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好基本原理与特殊理论之间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在加强整体性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分科性研究的关系,也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本身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整体性研究是针对以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这是一个薄弱环节而言的,而不是否定和排斥分科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整体,但这一整体是立足于各分支学科之上的。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分支学科,就构不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同样,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各分支学科就不能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不能构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分科性寓于整体性之中,整体性立足于分科性之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程中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具体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本身有一个整体性与分科性的关系。无论是毛泽东思想,还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不是单一学科的理论成果,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理论成果。因此,在研究每一个理论成果的过程中,都要注重处理好整体研究与分学科研究的关系。二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间的整体性与分科性关系。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它们之间都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对各理论成果整体性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分科性研究重点在于说明这些理论成果是如何与时俱进的。从理论上把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关系阐述清楚了,也就把握好了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整体性研究与分科性研究的关系。
注释
[1]参见陈占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
[2]参见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
[3]参见杨凤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内涵及其建设》,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