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产力布局的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的区位选择问题。区位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称为区域的区位因素。所谓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1.区位选择理论

古典区位选择理论是由19世纪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杜能和20世纪初德国著名经济学家韦伯创立的,后经廖什、伊萨德的发展,日臻成熟。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首次对区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最早的农业区位理论,主要内容是研究距离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近百年后,阿尔弗雷德·韦伯提出了工业区位理论,他通过计算原料运费来计算企业生产成本,以最低成本点作为企业布局地点,以此来确定企业的最佳区位。同时,韦伯也提出了劳动成本与运输成本的比较问题,在等费用曲线上,可以寻找到劳动成本最低点来替代运输成本最低点。最后,韦伯还提出企业之间的聚集可以产生成本的节约,并可以使聚集地点成为替代劳动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最佳区位。

1939年廖什在《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总结了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增添了市场分析、贸易分析等新的区位分析内容。后来,区位论对产业布局的研究大致经历了成本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社会学派、行为学派、历史学派、计量学派等不同发展阶段,对区位因素的研究也逐渐从单一过渡到多重。

区位理论通常认为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区位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得聚集效益的选择。

(1)成本最低。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劳动费的最低点用等费用曲线来表示,如图1—1。

图1—1 等费用曲线示意图

RM1周围为运费的等费用曲线,假设离中心点的距离每增加一圈,运费增加1元,RM2周围为劳动费的等费用曲线,离中心点的距离每增加一圈,劳动费增加2元。当企业在X点布局时,运费为2元,劳动费为10元,是运费的最低点,总支出为12元;当企业转移到Y点时,运费为5元,劳动费为4元,总支出为9元,是劳动费最低点,比运费的最低点节约3元。此时,成本最低点是劳动费最低点。

(2)市场份额最大。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这种市场区位的理论,是廖什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十分重要。后来的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廖什的观点。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品的销售范围,生产者之间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是在企业之间划分市场范围。如图1—2所示。

图1—2 两竞争厂商市场界限

市场份额最大的区位选择的出现,代表了区位理论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3)聚集效益。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为:“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在特定时期,聚集可以共同享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共享通讯信息、共享能源交通、共享辅助企业、共同开发市场、共享优越的生产要素,集中管理、分工协作、带来生产上的便利,直接促成利润增加,导致企业巨大的外部收益,产生聚集效应,所谓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主要是通过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扩大生产规模等方法来实现,表现为联合化和协作化,在有些情况下,聚集所带来的效益要大于由于偏离运费最低点和劳动费最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和劳动费。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外部经济产生的纯粹的溢出效应,使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能够支持达到有效规模的中间投入的发展,形成劳动市场的优势,产生规模报酬的递增。

实际上,现代的区位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结合起来,从区域的总体发展的角度去衡量区位选择,即把区域发展的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态目标的实现,作为产业选择的最后的目标,上述三个标准成为实现目标的途径。

2.影响区位选择的基本条件

产业区位选择包括企业选项和选址两个相互联系的活动。企业发展成功与否,区位选择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区位选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投资主体是政府部门,从政府或部门规划的角度,按照指令性计划确定企业的区位,进行厂址选择。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投资主体多元化,最重要的是企业变成独立的法人,每个企业必须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因此,区位选择成为企业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区域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目前,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由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构成。自然条件包括区域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和土壤条件等,区域发展总是同当地的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条件等区域自然禀赋相联系。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有:

第一,对产业部门发展的影响。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自然条件对各类产业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到各类产业的区位选择。在各种自然条件中,地形、降水、气温、日照、风向等要素,往往能够决定产业的布局。例如,自然条件对工业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各类工业企业的用水、用地等对地质、地貌条件、气候的干湿度情况以及光照、风向等的要求,能够决定某些部门能否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布局。2005年北京的首钢决定搬迁到河北唐山的曹妃甸,首钢之所以搬迁,是与首钢处于北京的上风口,对北京的区域环境影响很大有直接关系。

第二,对区域建设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区域和区域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当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来越强。区域建设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是需要满足区域建设中的用地、用水等必备条件,充分考虑地形、风向、水流和降雨等情况对区域的公用设施特别是道路、车站、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影响,尽最大努力克服制约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的不利因素。

第三,对区域人居环境的影响。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增加,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使区域建设中对居住区域自然条件的选择越来越重视。人们对山景、河湖、古迹都有向往之心,人居环境建设就要充分考虑这些条件。因此,区域人居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地形、水源、山冈等景观要素的分布,因势利导,有效利用各种自然条件。

第四,对产业区域分布的影响。自然条件对产业区域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平原地区是产业发展的理想地形,易于产业的全方位扩散,易于区域内外的交通组织;而山区、丘陵、高原等,经常造成区域发展空间的局促,限制产业向周边区域的扩散。

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和水环境、植被环境、生物多样性环境等。生态环境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好的区域,往往其他自然条件也比较好,具备更好的区域发展条件,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基础好。

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污染或灾害性事件也会影响区域化进程,有些恶性事件则直接对区域造成破坏。如洪涝灾害对区域基础设施的破坏,“三废”污染降低土地质量的影响等。一些重要污染或灾害性事件对某个区域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使区域的形象受到很大损害,使投资者望而却步。例如,2005年发生的吉林化工厂对松花江的污染事故,使沿江区域都受到很大损害,一直影响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2)自然资源。

资源禀赋的多寡是影响一个地区的区域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的地区组合和企业规模,都受到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布局不论是地区组合,还是企业规模,无不受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从传统形式上看,工业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就近取得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这是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影响的最直接体现。例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钢铁企业布局在煤炭产地,采取“移铁就煤”的布局方式,都反映出这一点。随着科技的进步,自然资源对工业布局的约束越来越小,布局的自由度加大,自然资源对它的影响更多地以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工业企业在远离原、燃料产地的市场区域或交通枢纽进行布局,使工业生产和自然资源在空间上脱节。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产的铁矿砂可能运到日本去生产钢铁,中东的石油运到法国和德国去加工等,无不表明自然资源影响能力的减弱。从理论上讲,这种减弱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运输速度更快,运输成本更低。其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使某些产品中自然资源的含量微不足道,而智力资源的含量却大幅度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在减弱,而是恰恰相反。由于人口的增加,生产总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所消耗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与日俱增,而资源存量又十分有限,使许多种类的资源面临枯竭。因此,产业的合理布局,应充分体现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开始摆脱资源的制约,使其自由度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和地理分布,距离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因而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度加大。

第二,在工业社会,处于资源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企业的命脉,而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不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需要,产业发展更多的需要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制度、劳动力、文化、管理等)。因此,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和减少的同时,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在各类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地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土地资源首先会影响区域的工业发展。工业化大生产的特征表现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和集约生产,而工业化大生产又需要商业、金融、交通、信息等产业的合理流动,土地作为区域产业的载体,土地的利用结构会影响这些要素的配合,从而影响区域的产业结构。但是,随着区域发展水平的提高,工业用地增加的速度会放慢,单位土地的投资和产值会增加。

(3)人口和劳动力条件。

由于区域产业布局不仅涉及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还涉及一组企业或几个部门,这些部门或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的要求。从区位因素的角度来考察劳动力资源的作用,把劳动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高度来认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这种作用:

首先,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农业生产的产品对古代区域的基本的发展支撑,工业的采掘业和制造业也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初级产品是否丰富,从而依据资源的空间区位来确定区域的区位。而现代产业发展在依靠资源的同时,更加依靠科学技术。随着科技进步,劳动者体力的支出越来越变为脑力的支出,所以必须加快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使其升华为智力资源。

其次,在当今时代,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无形的服务性产品生产渐渐占据主要的产业发展的地位,信息、网络、资讯、金融、文化等智力资源产业将会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因此,对人力和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使用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条件的最重要的因素,同时也成为一种区域资本。

最后,劳动力资源上升到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之后,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综合性更强。作为现代区域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从企业对科技人员数量的要求来看,如果劳动密集型产业要求科技人员比例为4%~5%,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则须达到15%~20%,或者更高。因此,现代区域对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吸引作用,成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人才为生命载体。无疑,智力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加大,主要生产要素从有形的自然资源转变成无形的智力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1)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农业生产主要取决于降水、土壤、气候、日照等因素,工业的采掘业和制造业也主要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初级产品是否丰富。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基因农业、无土栽培等依靠高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等形式的产生,正在改变传统的在土里刨食的形式,自然资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减弱;在工业领域,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种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产业,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新能源不断产生,利用原材料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大。2)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是:以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正如威廉·配第所预言,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产品生产,第三产业得到飞速发展,信息、网络、资讯、金融、文化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而以上这些产业都是人的智力资源发挥主要作用的产业。3)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创新离不开以智力为依托,因此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的因素。4)智力是个人的特殊财富,同时已经成为企业拥有的一种资本,智力资源是企业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竞争的基础,所有经济行为都依赖于它的存在。包括智力资源在内的无形资产将成为主要的投资方向,成为企业之间角逐的焦点。

(4)资金、市场和运输条件。

资金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是资金投入的函数,影响产业布局分布的选择。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其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内部积累资金和外部投入资金。目前,第一类资金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第二类资金则又分为两部分:国家投入的资金和外商投入的资金,前者逐年减少,后者逐年增加。产业布局考虑的是一个地区资金投入的总量和这些资金在地区各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以及资金的回报率。

市场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地点的重要依据。市场的需求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任何市场的任何产品,都有一个“门槛”需求量,低于这个值,就无法进行规模生产。而需求量的变化,对生产企业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是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前提。

市场因素的集中表现是消费区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地。

第一,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那么市场就成为对农业和工业指向性最大的因素。第二,市场因素是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高达GDP的70%。第三产业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第三产业是消费区产业,它的发展是由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决定的,它的大部分行业对区位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同时它对环境的污染小,地区容量大,布局的自由度大,因此,第三产业布局是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的。

消费区第三产业的布局,可以依照“中心地理论”的原则来实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为:任何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或服务,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只有在这个范围内才可能达到最大的销售额,也就是每一个产品或服务有自己的限界值。各种商品可以按其限界值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在市场区起着商品集散作用的地方就是中心地。因此在考虑布局第三产业具体部门时,如果该中心地的辐射范围内已经有了该种部门时,就不宜再布局同样的部门。

在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中,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传统工业运量大,单位重量的价值低,降低运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因此距离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距离因素的作用将减弱,体现在距离的量变和质变两方面。量变方面:由于交通设施的改进,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际机场的建设,使运输时间缩短,地球“变小”;由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原材料提炼得更精致,需要运输的原材料体积和重量变小。运输方式的改进和运输对象体积和重量的减少,减少了运输费用,削弱了距离对企业区位的制约。质变方面:知识经济的基础是无形的智力资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一个没有地域边界的王国,网络化生存没有距离可言。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区位选择对距离因素的考虑将会少于工业经济时代。

但是,目前运费在产品成本中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运输线路的构成、走向和站场的位置仍然影响厂址的选择。运输货物的特性,毫无疑问会影响运费的构成。除此之外,我们至少还应强调两点: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运输手段的日益现代化,运送货物的速度加快,相对成本降低。站场和港口附近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加大,说明运输因素本身仍然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5)技术条件。

科技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来体现的。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包括:技术的进步扩展了产业分布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面貌;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在新技术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产业的这些变化,又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区域的发展,对区域的地区分布、区域的规模控制和区域的发展性质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生产力布局考虑的科技条件,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技术开发能力。包括地区和区域科技人员的数量、专业构成和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投入。区域的技术开发能力强弱,与科技经费的投入有直接的关系。全国东部地区科技经费支出量大,区域实力强,发展速度快,区域发展的质量高;中西部地区科技经费投入少,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适用技术选择。对于区域发展来讲,根据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的特点选择适用的技术十分重要。有些技术很先进,但其应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条件,与地区、区域或企业的资金能力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真正能够为发展带来机遇的是那些适用的技术,是与地区和区域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相适应的技术。

第三,技术的地域转移规律。技术的地域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国际制造业及其生产技术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使沿海一些原来的纺织、原材料等的生产技术向内地转移。为了能够为引进技术创造条件,必须有效地改善本地的投资环境,包括在税收、管理、土地价格、能源和水资源供应等方面的条件。

技术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体现的。包括: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自由度。

——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面貌。

——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在新技术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了有别于以前的情况。

(6)制度与投资环境条件。

制度环境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既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影响生产力布局的质量。制度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

第一,市场化程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市场化实质是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的过程,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市场化,首先,生产要素能够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可充分利用;其次,区域之间的信息传播无阻滞;再次,区域间的各类市场是公平竞争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化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要加快区域化进程必须提高市场化程度,积极消除要素流动中的制度阻碍,形成一个各地制度环境大致相同的体制环境。

第二,产权制度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于区域发展来说,产权安排是否合理,要看这种安排是否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也就是说,要通过经济增长的指标去检验这种安排是否合理。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区域发展的模式不同,其产权安排就不同。当一个区域选择的是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其产权安排中的合资、合作形式将占很大的比重。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形成外向型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引进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并以国际市场为自己的主市场。这样,外国资本的进入不可避免。而一个地区的发展基本上是内向的,主要市场也在国内,其合资的形式在产权安排中的比重就会缩小,而私营、国有的比重就会增加。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塑造,中心是处理好私有产权与公共产权的关系。

第三,地方政府行为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地方政府从理论上讲是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包括对区域内地方性资源的支配及其利用,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对地区经济的管理。政府作为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的管理。政府作为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的经济活动的。但政府行为不一定都是理性的,所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也能带来效益的最大化。所以,必须使政府所主导的公营部门与区域内的私营部门相结合,一致营造公用事业的最佳规模,以取得最小成本的实现。

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是指与投资活动直接相关的物质条件,包括物质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和区位环境(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而投资软环境是指与有形的投资硬环境相对应的方面,如社会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政局是否稳定、法律、民族特点、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社会治安、政府部门的行政办事效率、优惠政策等等,是有形的要素外的一切投资环境要素。知识经济条件下,产业对物质条件约束的敏感性降低,而对知识、文化、制度、政策等软性条件的敏感性加强,无指向性产业增多,所以,软环境在投资环境中的地位大大上升,投资者在产业布局时,更注重地区的投资软环境。可见,软环境在投资环境中对硬环境有支配作用。软环境好,该地区的整体投资环境就好,就能吸引更多的投资。

3.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如果说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是产业布局的外生因素,那机制则是内生因素。从经济运行的角度来考察布局的机制,可以揭示产业布局变化的规律。

(1)目标驱动机制。

产业区位选择机制所含的内容,包括其对产业布局活动的约束作用和推动作用两个方面。从其约束作用来看,关键是对布局目标的约束。例如,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目前的投资主体了发生了很大,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含外资)之间的投资份额中,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从布局目标来看,政府对国家经济增长和区域平衡发展的追求与企业对最大利润的追求目标之间的冲突,制约着产业选择的合理化。两者之间的矛盾,更多地反映在资源的配置上。是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配置,还是从企业或产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变动来进行配置?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配置,更多的是要求均衡发展和均衡配置;而从企业来看,则要求相对非均衡的配置。解决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关键就在于统一目标。从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大目标出发,兼顾区域和企业的利益,制定一系列完整的目标体系,分层次来实现各类目标的任务,这就是产业区位选择的目标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利益驱动机制是产业区位选择机制中的主体部分。无论杜能、韦伯,还是胡佛、艾萨德的理论当中,所强调的都是如何实现布局利润的最大化,亦即体现了利益驱动型布局的这一指导思想。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的代表,所考虑的既不是全局的最优,也不是企业的利益,而是一个地方的最大利益。地方政府行为是介于中央政府和企业两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由于它是中央政府的下级机构,不能不服从国家的统一规划,但对牺牲地方利益也不情愿。在更多的时候,地方政府更愿意考虑企业的利益,特别是当企业利益与地方利益相统一的时候。

企业作为布局的主体,驱动的机制就是利润。由于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经营上只要能够使资本增值,就有热情去做。因此,在布局的区位选择上,企业倾向于那些能够使资本最快增殖而风险又小的地方,如果两者相互矛盾,企业将进行多方案的比较。然而,由于宏观资源配置格局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限制,企业在进行布局区位选择时,也不得不考虑国家的一些宏观政策,诸如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社会发展与公益事业等多方面的问题。

(3)宏观调控机制。

产业区位选择还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有效途径是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国家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等手段。国家的直接投资虽然目前在社会总投资中的份额较小,但都是投在重大项目上,对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起着重大作用。而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则是从收支上来制约区域的投资行为。其中转移支付等手段,可以用来平衡地区的资金差距。宏观调控机制所要实现的目的是从宏观上为产业部门选择最适宜发展的地域,同时为地区选择最需要的产业部门。

(4)市场导向机制。

市场机制的特点首先是由企业的独立法人地位所决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采用的技术、选择的生产地点,都由企业法人来决定。企业法人通过衡量不同地区的收益收入,并对投资进行风险分析,最终确定所选区位。他们衡量的这些内容,必须通过市场来检验,亦即通过生产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来检验其选择是否合理,以及是否要改变这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