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北京市死亡状况的主要特点作出以下总结。

1.死亡率总体平滑下降,但户籍人口死亡率近些年略有回升

从常住人口死亡率的历史变化来看,北京市死亡水平的变动状况呈现逐步下降的特点,下降的曲线相对比较平滑,即死亡率由1949年的11.90‰下降到2010年的4.41‰。其中,1949—1979年的30年期间,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快,由11.90‰下降到不足6‰;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末的20年间,死亡率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大部分时间在5.3‰到5.8‰之间上下波动;进入21世纪以后的10年时间里,死亡率进一步下降,由2000年的5.3‰下降到2010年的4.41‰。见图3-4。

图3-4 1949—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死亡率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3-1、表3-2、表3-3、表3-4、表3-5。

北京市户籍人口的死亡率也体现出了整体下降的变动趋势,但下降幅度没有常住人口死亡率那么大,即仅由1949年的10.56‰下降到2010年的6.21‰。在大多数年份里,户籍人口死亡率略低于常住人口。2000年以后,户籍人口死亡率由2000年的6.16‰略微回升到2010年的6.21‰,尤其在2005年以后,户籍人口死亡率表现出持续高于常住人口死亡率且有回升的趋势。见图3-5。

图3-5 1949—201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死亡率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3-1、表3-2、表3-3、表3-4、表3-5。

总体看来,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死亡率已经维持在低水平,死亡率继续大幅下降的空间已经有限。近年来,北京人口死亡率的回升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有直接关系,但这并不影响北京市人口死亡率的低水平。从长远来看,北京市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将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而外来人口的年龄结构仍属于年轻型,人口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户籍人口的老龄化则在进一步加剧,逐步成为北京市常住人口死亡率的主要方面,并将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于常住人口死亡率的趋势。

2.居民死因顺位变化重大,恶性肿瘤上升迅速

从死因来看,北京居民主要死因由传染性疾病转变为非传染性疾病,而且这种转变早在1960年代初就已经完成。新中国成立后的60余年时间里,死因比例下降最快的是传染病,上升最快的是恶性肿瘤,特别是在2007年以后,死因顺位发生重要变化,即恶性肿瘤超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北京居民的首位死因。2010年,北京居民平均每4名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成为影响北京居民身体健康的重大因素。

普查滞后是造成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65%。然而,受目前肿瘤普查系统的限制,很多恶性肿瘤在早期不能得到准确检查,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到了中晚期。为降低恶性肿瘤的患病及致死率,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重点在恶性肿瘤等疾病的预防环节加大关注力度和措施。首先,通过网络等多种媒体方式,在民众间广泛宣传相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增加人们对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了解及识别,增强民众及时就医的意识。其次,加强恶性肿瘤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完善医院的肿瘤普查系统建设,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初期被准确检查的水平。通过预防与早期确诊减少人们患病的可能性,增加早期的治愈率。同时,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通过医疗费用优惠及医疗资源倾斜,保证恶性肿瘤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中晚期的死亡率。

3.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已达发达国家水平

从分区域、分人群的死亡率来看,北京市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以及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优化等若干努力的必然结果。其中:城市婴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117.60‰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2.95‰;孕产妇死亡率全市由1949年的700.38‰迅速下降到2010年的12.14‰。见图3-6、图3-7。目前,北京市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未来,北京将继续为常住人口孕妇及儿童免费建立健康档案,不断提高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和0~6岁学龄前儿童体检质量,同时全面启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程,建立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为0~3岁儿童提供科学与规范的检查、评估、指导、干预等;继续提高北京市围产保健工作质量,降低产后后遗症对孕妇健康和生命所造成的影响;增加对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关注,建立孕妇妊娠期综合检查系统,为孕妇提供相关疾病的排查及预防系统,避免在分娩时孕妇由于内科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

图3-6 1978—2010年北京市婴儿死亡率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3-15、表3-16。

图3-7 1949—2010年北京市不同数据来源的孕产妇死亡率历史变化

资料来源:孕产妇死亡率1和孕产妇死亡率2的数据来源同表3-19、表3-20、表3-21中的相应指标。

4.居民预期寿命显著提升,与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齐平

1950年,北京市城区居民预期寿命仅为52.84岁,而在1986年到2010年的二十余年间,全市户籍人口预期寿命由72.93岁提高到了80.81岁。见图3-8。北京市预期寿命位于全国前列,并与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齐平。目前,日本、瑞典等国家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在84岁到85岁之间,属于世界上的最高水平。北京人80余岁的平均预期寿命虽然比这个最高水平低,但已经接近一般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且增长空间有限。不断提高的人口预期寿命反映出北京市不断提高的社会生活质量,也体现出经济社会及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未来,北京将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的健康状况作为提升全市平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工作;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城乡居民看病拿药住院的经济负担,实现“病有所医”;加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提高对新发传染病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预防那些由寿命延长以及由生活条件改善引起的非传染性疾病等健康问题对人口寿命的影响。

图3-8 1986—2010年北京市平均预期寿命变化

资料来源:同表3-29、表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