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义深考例

一般认为,典章制度属于历史考证,不被归入思想的探求中。虽然义理的讨论不一定都全由考据所得,但是历史考证可以使典章制度背后的义理更容易显现出来。如果说《仪礼》、《周礼》多讲礼制,《礼记》、《大戴礼记》则是由礼制来讲“礼义”,颇得典章制度之义理。《论语》一书与《礼记》有相通之处,很多地方涉及当时的礼制,可以用“礼义”来解释其中的义理。这里仅举两例,主要涉及当时的问学之礼。

1.“不耻下问”与“辟车而下问”

《公冶长》篇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此句讲的是好学求问之事。这里的“下问”,旧注一般解释为地位高的人向地位低的人求问,比如《论语集解》引汉孔安国注:“问凡在己下者也。”(注: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第1册,3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后来,清儒俞樾补充说:“下问者,非必以贵下贱之谓,凡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皆是。”实际上,“下问”一语有丰富的礼义。

“下”,在早期文献中有“下车”之义,包含“礼贤下士”的意思。比如《荀子·大略》云:“(禹)过十室之邑必下。”《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云:“(禹)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德之士存焉。”这两句当出自同一文本,“下”即“下车”。大意是说,大禹路经小地方会下车,因为有德高望重的人住在那里,言外之意是大禹向他们求问或咨询。再看《微子》篇,其中有两章亦涉及“下问”:一章云:“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孔子下,欲与之言。”此处“下”,包咸注谓:“下车”,“与之言”则是“问”,这是一种基本的礼貌。一章云:“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孔子没有下车,而是派子路下车问询。后来,汉以来文献也常常讲“下车而问”。比如《说苑·敬慎》:“孔子辟车而下问。”《抱朴子·勤求》:“及(桓)荣病,天子(汉章帝)幸其家,入巷下车,抱卷而趋,如弟子之礼。”

事实上,《论语》中诸侯公卿问孔子,并非孔子上朝鄞见,而多属于诸侯公卿“下问”之例。

2.“子路拱而立”与“礼闻来学”

《微子》篇“子路从而后”章中有“子路拱而立”一句,历来解释只说及子路拱手而站立。一种意见如何晏《论语集解》云:“未知所以答。”此解拘于字面之义,讲子路尴尬的样子。另一种意见如朱熹《论语集注》云:“知其隐者,敬之也。”此解道出了子路对隐者的尊重,颇有见地。后来的注释也都沿着朱熹的解释,开始放到当时礼制的视角来讲。比如清儒黄式三说:“曰‘拱而立’者,拜则拱手至地,立则第以拱手为敬也。”(注:黄式三:《论语后案》,512页,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刘宝楠也说:“子路闻丈人言,知其贤者,礼异之也。”(注: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下册,7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

细究起来,旧解仍意犹未尽。据《礼记·曲礼上》云:“遭先生以道,趋而进,正立拱手。”郑玄注谓:“正立拱手,为有教使。”显然,“正立拱手”正是愿受教的意思,“子路拱而立”一句亦如此。此句大意是,子路路遇荷莜丈人,听其言有所感,欲请益,所以才有“拱而立”的行为。于是,丈人留子路住宿、领其与二子相见等一系列事情,当是准备教他的正常反应,这符合《礼记·曲礼上》“礼闻来学,不闻往教”一句所说的情况。

以上三个方面的例子,说明“传统治经方法”的复杂性,也说明《论语》的思想诠释还有讨论的余地。其他如语法分析、修辞释例、求诸文气、证诸人情、玩味省悟、体验躬行等,也是传统治经方法的重要方面,限于篇幅,恕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