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周初期的“德”观念

杨庆中

一、引言

孔子曰:“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到底“因”了“殷礼”中的哪些东西?《周书》中有一篇《大诰》,是记载周公诱劝诸侯支持并参与东征之事的(注:武王伐纣后,余年即死。太子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屏成王而及武王……履天子之籍”(《荀子·儒效》),三监(被武王派去监视纣王之子武庚的人)“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滕》),并联合武庚进行反叛。周公率兵东征,三年乃克。),其中透露了不少周人的传统观念,从中可以窥知殷周思想的连续性。在这篇诰文中,周公为了说服诸侯,搬出了三张王牌,一张是天帝,一张是文王,一张是龟卜。

三监反叛,周公很害怕,认为这是“天降割于我家”(《周书·大诰》),“割”,《尔雅·释诂》:“害也”,即上帝把大祸降给了我们的国家。于是用“文王遗我大宝龟”进行占卜,问征讨叛乱的事,结果“朕卜并吉”,即得到的都是吉利的兆象。周公指出:

已,予惟小子,不敢替上帝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宁王惟卜,用克绥受兹命。今天其相民,矧亦惟卜用。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大诰》)

“宁王”即文王。“替”,废。“用”,因而。“绥”,之假借字,继承。“矧”,又。“弼”,说明。意思是说,我是文王的儿子,不敢废弃上帝的命令,上天嘉奖文王,使我们小小的周国兴盛起来。文王又通过占卜,继承了上帝授给的大命。现在上帝命令臣民帮助我,我用占卜了解了上帝的这番用意。你们应该敬畏,帮助我把统治加强起来。

从周公的劝诱中可以发现,在当时的“多邦”、“御事”中至少流行着这样的信仰:天帝崇拜、祖先(如文王)崇拜和龟卜迷信。这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三张王牌”。而它又恰恰是殷商社会所盛行的。可见,周公东征之前,殷周在思想观念方面是比较一致的。这就是孔子所谓的“因”,周公的“损益”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周公对“殷礼”的“损益”,有其现实政治的原因,如总结殷商灭亡的教训,巩固业已获得的胜利果实等,这是不必说的。此外还有其社会历史的基础和思想历史的渊源。在《大诰》一文中记载了反对东征者的两点理由:

其一,“艰大,民不静”;

其二,“亦惟在王宫,邦君室,越予小子考翼,不可征”。

“越”,语中助词。“考”,长辈。“翼”,敬。其一的意思是说东征困难太大,劳民伤财,民心会受惊扰。这固然是反对东征的一个理由,但恐怕不是最根本的理由。最根本的理由乃是第二条:那些发动叛乱的人有的就出在王宫里面和邦君的家中,并且还有不少是邦君的长辈,所以不该去征讨。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三监都是文王之子,周公之弟,武王派出的大员。现在,提倡“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周书·康诰》)的周公又要诛灭他们,许多诸侯在思想上是搞不通的。他们反问周公“王害不违卜”?“违卜”就是违背上帝的命令,这在有着浓厚天帝信仰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它表明,在周人的传统观念中,家族血缘关系有着超乎寻常的重要性。固然,殷人也并非不重视家族血缘关系,但相对而言,他们似乎更迷信占卜。《尚书·洪范》载殷遗臣箕子向武王传授的治国大法“稽疑”中,谈到了“龟筮共违于人”时的情况及应对办法,但没有谈到“违卜”,说明殷人是不“违卜”的。可见,殷周作为两个发源于不同文化圈的集团(考古学已证明了这一点),其社会结构及与之相应的传统观念又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周公损益“殷礼”的社会历史前提。

就思想传统而言,周族历史上曾多次辗转迁徙,或“自窜于戎狄之间”(《国语·周语》),或“避夏桀于戎狄”(《史记·刘敬传》),或“去幽、度漆、沮,逾梁山”,为求生存,历尽艰辛,因而养成了一种忧患意识。传说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易·系辞传》云:“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当殷之末世与周之盛德邪?”周公在平叛定国的过程中继承了这种思想传统,为图周祚的“永终”(《周书·金滕》),积极主动地反思历史,对殷人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损益”。

那么,周公是如何“损益”殷礼的呢?《庄子·天下》有句话叫“以德为本,以天为宗”,我们认为可以借来概括周初的思想特征。本文只就其中的“德”观念作一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