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谎言”,让对方乐于同你交流

你曾经说过谎吗?没有?恐怕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谎言。马克·吐温曾说过:“我们都说过谎,也都必须说谎。因此聪明的话,我们就应勤快地训练自己能善意地说谎。”

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在某些场合说“谎话”反而比说真话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还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或者促进事态更好地发展。例如,某人患了不治之症,知道这一情况的亲友多不以实情相告,因为他们知道,患者如果知道实情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还会给他的心理带来折磨。此时,谎言就是最好的妙药灵丹。

正所谓“谎言永远比真理更受欢迎”。在交际中,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谎话总能产生不同的微妙效果。为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取得“反客为主”的好效果。

(1)能产生良好交际效果的谎言有时是以装糊涂的形式出现的,以避免或解除尴尬。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到朋友家做客时,主人热情地给客人夹菜,恰恰是客人不喜欢吃的菜。这时,客人不外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接受主人盛情,一边道谢一边违心地说:“好吃!好吃!”当然,这样的谎言只能让自己自讨苦水。而如果有一天主人知道了原委,也会后悔一辈子。这窝囊的谎言,既苦了自己又伤了别人,实在不是高明之举。另一种态度,便是巧妙地拒绝。先说一句:“别客气,我自己来!”再补充一句:“这个菜我挺喜欢吃,就是胃受不了!”如此巧妙的谎言,既不伤主人的面子,又避免了活受罪,两全其美!

(2)在某个时候说点谎话,能使本来很有距离的双方达到某种“共识”,从而使进一步的交流成为可能。

有位先生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那教授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全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那位先生看到教授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那位先生知道这鱼叫“地图”,因为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朋友介绍过。教授见那位先生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那位先生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当时他的朋友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过吗?

可教授一听,来了兴致,大谈了一通养鱼经,那位先生听得频频点头。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他们一直聊到吃过晚饭才走,朋友才突然领悟到那位先生说谎话的用意。

一句谎话使本来几乎陷入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

(3)有时候对家人也应撒点谎。

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上学,竟然把买药治病的钱给儿子交了学费,当她带儿子到商店给儿子买圆规掏钱时,不慎带出了一张药单。儿子见后,再也不肯让母亲买圆规。可那位伟大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能安心努力地读书,便谎称药单是用过了的。

母亲的谎言中孕育了伟大的母爱,表现的是一种最可贵的奉献精神。

(4)对求爱者的谎言。

一个男大学生爱上了一个女大学生,于是对女大学生说了一番热烈的话:“我离不开你,你是温暖着我的太阳,你是照耀着我的月亮,你是为我呼唤早晨的启明星。”

女大学生早已听出这是一番表白爱情的极热烈的话,但自己并不喜欢面前的小伙子,怎么办?如果断然说“我不喜欢你”,岂不是会使对方陷入尴尬?不置可否,岂不是对对方不负责任?

她只说了一句:“真美!您对天文学太有研究了,可我,真对不起,我对天文学一点也不感兴趣!”

就这样,女大学生轻松拒绝了男大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当你不得不用一些小谎言去办事时,你一定要注意,自己所说的谎言要不容置疑,这样才能以假胜真,巧中取胜,黑中取白。否则,会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