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

——百世兵家之祖

姓名:孙武

生卒年:不详

籍贯:春秋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

孙武,世人尊称其为孙子或孙武子。孙子的祖先本姓田,是齐国王族。其祖父田书颇有军事指挥才能,曾被封一块封邑,获赐孙姓。父亲孙冯,做过齐国的卿相。孙氏家族后因无法忍受齐国内部激烈的权力纷争,去了吴国。在吴国,孙武一边耕田,一边写作兵书,后得好友伍子胥的七次推荐,被吴王拜为大将。孙武很快就为吴国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军队来。

孙武不愧为一个有战略思想的伟大军事家,在他的努力下,吴国不但很快从一个贫弱小国发展为实力强大的诸侯国,还实现了吴王阖闾称霸诸侯的梦想。公元前506年,在柏举之战中,孙武仅以3万兵力就击溃了楚国20万大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即位,孙武又辅佐夫差征服越国、讨伐齐国、与晋国争霸,使得吴国的国势达到了顶峰,吴王也成为春秋时代又一个霸主。司马迁曾这样评价孙武:吴国的胜利是和孙武分不开的,正是在孙武的指挥下,吴军才能击败强大的楚国,威震齐晋,名扬诸侯。

孙武的主要思想都集中在《孙子兵法》中。《孙子兵法》共计13篇,有《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孙子兵法》是一部研究战略思想的军事学术著作,全书7000余字,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涉及了战略学、战术学、军制学、后勤学、军事地形学、侦察学等诸多领域。

孙武的军事战略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与政治融为一体的战争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孙武心目中战争的最高境界。他认为战争是关系军民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发动战争应该谨慎,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是政治而非军事,统治者应顺应民心,采取措施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与君主同心同德。其次是以野战为主的进攻战略,他认为在战争过程中自始至终要掌握主动权,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出奇制胜、因敌制胜。孙武一贯主张速战速决,“兵贵速,不贵久”,“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再次是集中优势兵力的作战原则,“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这也是《孙子兵法》中最精彩的内容之一。此外,他还提出要回避攻城作战,“攻城则力屈”,“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孙子兵法》的内容非常丰富,在统帅的基本素质和才能,战争的准备和进程,军队的组织和训练,临阵的战术技巧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

孙武的战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俗所称师旅,皆到孙子十三篇”,孙膑、吴起的兵书吸收了很多孙武的思想;曹操亲自为《孙子兵法》做过注释;唐太宗曾赞曰:“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宋神宗颁定《孙子兵法》为《武书七经》之首。毛泽东曾赞誉它“至今仍是科学的真理”。

孙武以及他的《孙子兵法》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唐代时传到日本,1772年《孙子兵法》被译成法文版本,英国的汉学家称《孙子兵法》为“世界最古的兵书”,美国人则盛赞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孙武的确堪称“百世兵家之祖”。

孙武的军事思想还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外交、经济、科技、体育竞赛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孙子兵法》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业竞争中也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

成才启示

理想是人生的太阳。

思维是行动的根本。

才能只有运用到实际中才会发出光彩。

鲁班,又称公输子、公输般、班输等。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古时“般”与“班”通用,故后世也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的一位优秀的手工工匠和发明家。相传,他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和用于生产生活的机械装置。鲁班在土木建筑方面也有重大贡献,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两千多年来,鲁班一直被土木工匠们奉为“祖师”,受到人们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