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的产生
——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
钱币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发明和流通极大地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伴随着交易的大范围展开,交易市场成了困扰商人的症结。当时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葡萄庄园的人们缺少酒桶,可能就会向邻近的有富余酒桶的人购买。可一旦附近的人也没有呢?远方的人也许有多余的酒桶,但因为距离远,没有什么信息传播工具,因此葡萄庄园的人们无法获知哪里有他们需要的酒桶。这时候就需要产生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点,在固定的时间开设市场,方便人们将多余的产品拿来交易,换取自己需要的产品。此时,市场相当于一个固定的信息源发射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换物的盲目性。
那么,选择什么地方做市场合适呢?当时的交通状况很差,不像现在四通八达,加上强盗和窃贼的破坏,很多道路被阻,也很不安全。考虑到这些因素,交易场所不能设置太远,地势也要开阔平坦,要设置在人数众多的民居地带才可以。
基于这样一个理念,公元744年,法兰克国王小丕平(也就是后来的查理大帝的父亲)下令,在其帝国中的每个大居民点都设立周末集市,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放,进行交易买卖,并对卖主的买卖行为做出了规定。卖主被安排在道路两边,搭棚的搭棚,有的直接在地上摊开来买卖,活鸡、活鸭类的商品需要关在小笼子里出售。
类似的市场在世界各地先后开设,比如阿拉伯城市的集市、跳蚤市场,甚至是现代的交易市场等。时代不同,规模不同,交易的产品也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没什么两样,永远都是买卖两方的博弈。也许有人说,不是还有中介吗?其实,中介也是受到委托才进行出售的,相当于中介代理者在与买方进行博弈。
延伸阅读
相传,世界上最早铸造的钱币来自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当时的国王克利萨斯发明了一种用琥珀金制成的货币—用天然金银合金制成。最初,这种货币没有标注面额,只为每一枚货币称重。公元前7世纪,地中海盆地出现了最初的货币。公元前3世纪罗马开始铸造金银币。公元前248年安息开始铸铜币。
可以说,集市在人类的发展中是一个十分惊人的创造。任何买家卖家都可以进入市场,自由的买卖行为展示了最基本的经济规律,想出售物品的卖家,会尽可能以高价出售,想购买某种物品的买家,则想尽量减少支付。经济学家指出,价格越高,需求越小,进而供应就越多;如果价格越低,供应就越少,而需求就变大。如果一个集市运作正常,那么供货者就不必到了晚上再把货物带回家去。
政府不仅可以利用权力开设集市,还会对经济的其他方面进行干预,而价格和数量的制约关系就是国家对集市干预很明显的印证。比如,若是国王下令调低葡萄酒的价格,普通人就可以买得起更多的葡萄酒,但可想而知,葡萄酒制造者会因为盈利太少而减少葡萄酒的供应量,甚至改行生产别的商品。这样就导致集市上越来越多的客户排长队购买葡萄酒,由于数量少,集市上的葡萄酒可能很快就会被买光,排在后面的客户也许根本就买不到。相反,如果国王满足酿酒师的愿望,提高葡萄酒的价格,那么集市上葡萄酒的供应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可是面对高额的价格,能负担得起的客户就越来越少了。如此便产生这样的结果:酿酒师可能一整天也不会卖出多少葡萄酒,无奈之下,只得把剩余的葡萄酒拿回家。可见,在自由竞争中,商贩对一种商品可以索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
短距离的市场贸易取得很大成功,远途贸易也逐渐展开。据资料记载,在中世纪初期,即公元8世纪,就有了远程贸易的影子,从当时留下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人把货物从中国运往印度、阿拉伯,以及从拜占庭和意大利向德国运输货物的记录。
市场根据价格调节生产
在市场经济中,产品生产的数量不需要提前计划好,根据商品的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供求的变化,在生产上根据供求变化改变生产数量。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一种经济信号。
市场运行依靠的因素
由图可见,经济市场运行的三要素,是紧密配合,缺一不可的。自由因素,能确保市场发挥自主调节作用;道德因素,能要求参与的个体进行自我道德约束;法律因素,能发挥强制规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