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戈尼效应:撞到南墙就拐弯

在现实中遭遇拍卖陷阱时,很多理性的人会选择不参加,即使参加了,一旦意识到继续比赛将会让自己骑虎难下时,也会在叫价过程中及时回头。但不理性的人则会选择一条道走到黑。

据报载,河南有一位文学青年,高考落榜之后便夜以继日地搞起诗歌创作来。他一篇篇地投稿,又一篇篇地被退回。他一气之下跑到新疆去发掘灵感,可是跑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没有人愿意收留他。他万念俱灰,饿了五天五夜,步履艰难地回到家里,因为无脸见人服了毒药,被抢救过来之后不但受到亲人们的责怪,父母亲还发誓以后再不认他。他沉痛地说:“一个不幸的人选择了文学,而文学又给了我更多的不幸。”这位青年不能说他没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甚至他还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毅力,但为什么落到了这般田地?

我们在为这位文学青年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得到一些博弈论上的启示:人生有时需要半途而废,我们应学会撞到南墙就转弯。当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举步维艰时,所要做的或许并不是坚持到底,一条路跑到黑,而是停下来观察一下,想一想,问一问自己选择的这个方向对不对?是不是已经到了应该放弃的时候?

很多人都曾做过这样的游戏,在纸上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之后再看它一眼,人们就会有一种冲动要把这个圆完成。这就是“趋合心理”,是促使人们完成一件事的内驱力之一。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心理学家蔡戈尼曾于1927年做了一个实验。她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让他们同时演算相同的并不十分困难的数学题。让甲组一直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中途,突然下令停止,然后让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结果,乙组记忆成绩明显优于甲组。这是因为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全神贯注,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下来,因而很快忘记。而对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它,因而一直在脑海中徘徊,久久无法忘记。

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种动机因未得到满足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在博弈中,这种心态对我们的成功不利,很多人都像故事中的文学青年一样,很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但到头来却一无所获。因为他们没有选对努力的方向,只是一味为了“趋合”而做无用功。

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学会把脱缰之马般的完成驱动力抑制住。依照自己的价值标准,如果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那么就勇敢地放弃。我们可以先从小事来训练自己,比如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有了这样的尝试,我们便可以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有一个教授在授课之前,给大家出了一道有趣的思考题:“很远的地方发现了金矿,为了得到黄金,人们蜂拥而去,可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你们会怎么办?”

课堂上顿时热闹起来,有的说游过去,有的说绕道走,但教授却笑而不语。

良久,教授才严肃认真地说:“为什么非要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做营运,接送那些淘金的人?这样照样可以发财致富。”

适时摆脱趋合心理

figure_0085_0039

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这样做事情不仅不能成功,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figure_0085_0040

若在某个圈子长期出不了成绩,不如改行做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目标都是追逐财富,为了能实现目标,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方式。抛弃虚荣心,哪怕降低一个档次,只要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所有人一时语塞。教授接着说:“人们为了发财,即使票价再贵,也会心甘情愿买票上船,因为前面就是诱人的金矿。”

大家茅塞顿开。是啊,为什么不能修正一下致富的手段和方式?

我们知道从地球发射一个卫星到太空的预定轨道。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卫星只有3%的时间是在完全正确的航行轨道上,没有丝毫偏移,而其余的时间一直都修正。

工作中,我们要想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须随时检查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偏差,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纠正偏差,督促并鞭策自己走好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