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风暴
  • 白虹
  • 11591字
  • 2024-11-04 00:39:27

第六章 平面思维

——试着从另一扇门进入

换个地方打井

小娟在一家青年报任科学编辑,工作很出色。然而,单位人才济济,她在工作中很难取得更突出的成绩。在处理读者来信时,她发现有不少青年读者,当工作和生活遇到了问题时,却没有地方表达和交流。于是她建议报社开办一条专门针对青年人的心理热线。

这个想法虽然十分新颖,但是在报社里反应平平。多数人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写作和发表新闻稿件,要花时间干这样的事,未必值得,但领导还是同意了她的想法。热线很快开通了,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热线电话几乎打爆。众多青少年的心声,通过一条简单的电话线汇集到了一起,也为小娟提供了很多十分新颖、十分深刻的素材。

后来,报社顺应读者要求在报纸上开辟了一个新的版面,名叫《青春热线》,每周以4个整版的篇幅反映这些读者的心声。《青春热线》逐渐成了该报社最受欢迎的栏目,小娟也获得了新闻界的许多奖项。

小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是因为她在工作中具有自动自发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往往能创造别人无法创造的机会和价值。另外,在智慧的层面上,小娟还有十分突出的一点——“换地方打井”。

“换地方打井”就是要学会开拓新思路。

“换地方打井”是“创新思维之父”、著名思维学家德·波诺提出的概念,用来形容他提出的平面思维法。

对于平面思维法,德·波诺的解释是:“平面”是针对“纵向”而言的。纵向思维主要依托逻辑,只是沿着一条固定的思路走下去,而平面思维则是偏向多思路地进行思考。

德·波诺打比方说:“在一个地方打井,老打不出水来。具有纵向思维方式的人,只会嫌自己打得不够深,而增加努力程度。而具有平面思维方式的人,则考虑很可能是选择打井的地方不对,或者根本就没有水,所以与其在这样一个地方努力,不如另外寻找一个更容易出水的地方打井。”

纵向思维总是使人们放弃其他的可能性,大大局限了创造力。而平面思维则不断探索其他的可能性,所以更有创造力。

佛勒是一个靠卖8美分一把小刷子起家的刷子大王。后来,大家看到做刷子有利可图,纷纷生产,结果给他的公司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感到竞争激烈的佛勒开始将目光从一般百姓身上移到了军人身上。

当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佛勒精心设计了一种擦枪的刷子,并找到军队的有关人士说:“这种特制的刷子,可以将枪刷得又快又好。”军队接受了他的建议,与他的公司签订了3400万把刷子的合同。这种“换地方打井”的策略,使他赚了一大笔钱,更加奠定了他“刷子王国”的地位,让其他还在百姓那里争夺消费者的人望尘莫及。

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要素构成的。我们在遇到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不妨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事物所包含的某一或某些要素,让事物发生符合“落实”需要的变化,以达到换地方打井的效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满载军用物资的轮船,秘密地从日本某港口开出。这艘货轮要经由上海、福州、广州,再经过马六甲海峡,驶向泰国,然后去缅甸,给那里的日军提供给养。

这艘货轮装的是从我国东北三省掠夺去的大豆。我抗日组织得知情报,立即指示我方特工人员要想方设法将这艘货轮在大海中炸沉。

我方特工人员接到指示,想办法混进了日本货轮。结果,他们没费一枪一弹,就将日本货轮给“炸沉”了。

原来,他们运用换地方打井的思维方式,在大豆的性质上做文章。他们偷偷地向装满大豆的货仓里灌水,让大豆膨胀,从而改变了大豆的性质要素:原来存放的是干燥的大豆,现在存放的是浸泡的大豆,这些大豆就成了沉船的“枪炮”了。

维生素对人体是必不可少的,但很少有人知道,维生素最早是从米糠中提取出来的,后来,科学家又从新鲜的白菜、萝卜、柠檬等植物中找到了另外的一些维生素。

如果依照通常的观点,米糠除了当饲料外还有什么用?白菜、萝卜除了可以吃还有什么用?但它的提取物偏偏可以用来改善生命,甚至以此挽救无数人的生命,这就是平面思维和横向思维的结果。

树皮、破布看来毫无用处,但蔡伦用树皮、麻头甚至破布造纸,正是将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利用,促使人类文明的进程跨出了一大步。

浓烟和热空气是每个人都习以为常的事物,蒙哥尔费兄弟利用浓烟和热空气灌满巨型气球,使热气球成功地载着人在天空中飞翔……

正是不断挖掘这些事物性能的多样性,才使得人类历史不断发展。

平面思维助你打开另一扇成功之门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却可以掌握自己;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把握现在;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情;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的悲喜,却可以把握看待事物的思维。就像幸运女神不会始终眷顾一个人,生活的苦难也并非不能远离你,只要尝试转换自己的思维,尝试从另一扇门进入,也许可以看到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家有父子两人。一天早晨,父亲派儿子去城里打酒。儿子走到城门口,跟正要出城门的人相遇了。两个人互不相让,一直站到中午。

家中的父亲见儿子迟迟不归,便前去寻找。他到了城门口,了解了情况后,便对儿子说:“你先回去吃午饭,让我来替你站着。”

故事中的父子两人真够执着的,执着得连退后一步都不肯。让人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好气。

事实上,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人,思维一根筋,碰到南墙也不知道转向。这种一根筋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解决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是有制约作用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遇到困难,应该坚持不懈,有韧劲,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有韧劲,并非是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而应该学会转换思路、转向思考。

所谓转向思考,就是思考问题时,在一个方向上受阻时,换一个路径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是平面思维法的一种表现。

生活中发生的许多改变都源于平面思维的运用。它就像为我们的思路打开了另一扇门,本来棘手的问题立刻变得迎刃而解了。

在美国西北某地,一到冬天,电影院里就常有戴帽子的女观众。她们的帽子很影响后面观众的视线。为此,放映员多次打出“影片放映时请勿戴帽”的字幕,但始终无人理睬。

后来,放映员经人指点,打出了一则通告,通告说:“本院为了照顾衰老高龄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子,不必摘下。”

这个通告一出,所有戴帽子的女观众都摘下了帽子。因为她们谁都不愿意被看作是“衰老高龄”的女人。

这则通告的成功,就源于适合女性心理特点的思维转向。如果放映员仍在“让大家摘帽子”上下功夫,恐怕问题还是难以得到解决的。

其实,运用平面思维获得成功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而且,平面思维的运用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是我们稍加留心、稍加思考就可以做到的。

有一位姓马的老板,他就是因为灵活地运用了平面思维,才获得了生意的成功。

有位杨老板在国道边上开了个饭馆,生意很不景气,眼看着众多的车辆从门前开过,很少有人光顾。他用打折、送汤等吸引顾客的办法,都没有起什么作用,最后只好关门大吉,把饭馆盘给这位姓马的老板。这位马老板别出心裁地在饭馆旁边修建了一个很漂亮的公共厕所,并做了一个不收费的醒目牌子。许多班车司机路过这儿总要停下车,先让旅客们方便方便,顺便再让大家去饭馆就餐。从此饭馆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不到两年,马老板把小饭馆扩建成三层楼的大饭庄。

杨老板用传统的思维经营饭馆失败了,马老板用平面思维,打开了另一扇成功之门。思维说难也难,要说容易也容易。说它难是因为人的思维存在着惯性,在思考问题时,常常受各种因素的约束,只能采用一种答案,不愿或者根本就想不到去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容易走入误区,陷入失败的怪圈。马老板在经营饭店时,他不先考虑“大家都怎么经营”,而先考虑“大家都不做什么”或者“大家还有什么没有做”,然后寻找大家都不做的去做。

不要只钟爱一种方案

平面思维告诉我们,寻找新方案最好的方法,是尝试大量不同的方案,绝不要在刚找到第一种方案时就止步,而要继续寻找其他的方案。辩证思维不会只钟爱一种方案,因为这千变万化的世界无奇不有,而理想的方案永远不可能只有一个。

如果你只钟爱一种方案,你就看不到其他方案的长处,这不利于平面思维的锻炼,也会失去许多机会。生活的最大乐趣之一,就是能够不断地从过去珍爱的思维中走出来,这样,你才有可能非常自由地寻找到新的天地。

高考作文题几乎年年都引人注目。有一年的题目是:在一个创新会议上,一位科学家画了圆形、三角形、半圆形和弯月形四种图形,要求从中找出一个最有特点的。最后的答案是:选择其中任何一个图形都是正确的,因为相对于其他三个,它们之中的每一个都“最有特点”。考生要根据这段材料,结合自己的理想、经历,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写一篇文章。高考作文谜底一揭开,美籍华人、教育家黄全愈博士立即成为全国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原因是6月份黄博士在南京以《素质教育在美国》为主题的演讲中,曾多次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为内容组织现场讨论,只不过举例中四种不同的图形变成了四种不同的动物。黄博士认为,与高考撞题纯属巧合,但巧合的背后说明素质教育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他说,之所以要告诉人们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其目的在于要培养学生拥有自己的观点。

正如黄博士所说,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它告诉我们每个人培养平面思维,不断挖掘新的答案有多么重要。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永远不要只钟爱一个方案,这个世界络绎缤纷、五彩斑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每个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才会创造出缤纷的世界。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奥莱斯特·平托中校,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情报部的官员,也是一个善于探求多种方案的英雄人物。

一次,一个狡猾的纳粹间谍就栽在他的五套方案之中。

有一天,平托抓住一个自称布朗格尔的可疑分子,凭直觉他认为此人是纳粹间谍,但布朗格尔声称自己是深受德军之害的比利时北部的农民。

平托皱起眉头,问:

“会数数不?”

布朗格尔瞪大了眼睛:

“当然会。”

于是布朗格尔用比利时北部农民惯用的古法文数数,而不是用德语。

平托出了第二道“试题”:他把布朗格尔关在一间屋中,屋门上了锁。到了晚上,平托让几个士兵在屋外点燃几捆草,然后用德语大声喊叫:

“着火了!着火了!”

但是布朗格尔没有求救。

平托用法语呼喊:

“着火了!”

布朗格尔立即跳起来去开门,门开不开,他就又喊又撞,布朗格尔又“及格”了。

第二天,平托与一个军官走到布朗格尔身边,先用法语跟布朗格尔打了招呼,然后扭头用德语对身旁的军官说:

“真可怜!他还不知道今天上午就要被绞死。他是纳粹间谍,我们只能这样。”

布朗格尔无动于衷,他再闯一关。

很多人都觉得平托这次弄错了,可是平托并不这样认为。

于是,他又实施了他的第四套方案:他找来一个农民与布朗格尔交谈。事后,农民告诉平托:“没错!他是个农民,很在行。”

最后,平托决定释放布朗格尔。

平托让人把布朗格尔带进他的办公室,递给他一个文件。布朗格尔平静地注视着平托的手在文件上签了字。

这时,平托对布朗格尔说:“好了!你自由了,你现在可以走了!”

布朗格尔的眼睛中闪现出一道喜悦的光,但他的脸瞬间就垮了下来,因为平托中校说的是德语。

原来这是平托的第五套方案。既然传统的方法不行,那么就只好换个新的,利用人的得意忘形的心理。

几天后,纳粹间谍布朗格尔被处决了。

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对平托中校的评价是:“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反间谍专家!”

可能对很多人来说“事不过三”,当三种方法都不能够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想到的是放弃,但是平托却为了搞清一个问题想出了五种解决方法,也因此获得了成功。

多寻找一种解决方案,起初也许你会感觉到“多此一举”,而从平面思维中受益的人会告诉你:那是必需的,也是卓有成效的。同时,这也是成功人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换一条路通向成功

通往成功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有时,当我们在一条路上受阻时,可以尝试运用平面思维法,独辟蹊径,以达到我们的目标。

凯瑟琳从父亲那里明白了这个道理,也是这个理念使她获得了最后的成功。

凯瑟琳的理想是成为时装设计师。当小凯瑟琳在这方面初露身手并获得小胜后,她发现在高手如云的服装界,要想成为出类拔萃的时装设计师真是太困难了。摆在她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承认此路不通,败下阵来;要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去另辟蹊径。

凯瑟琳不愿认输,但是,却没有人对她这个无名小辈的设计图纸感兴趣。

有一天,凯瑟琳遇到一位朋友,她穿了件漂亮的毛衣,色调朴素,但毛衣的织法不同一般。她从朋友处得知,这是维迪安太太从亚美尼亚的农妇那儿学会的。

猛然间,凯瑟琳脑中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我可以把这种图案织在线衫上,而且我干吗不自己办一家时装店呢?

凯瑟琳画了一幅粗线条黑白两色的蝴蝶图交给这位维迪安太太,让她把这图案织成一件线衫。线衫织出来漂亮极了,凯瑟琳穿上它来到一个时装设计师们常常聚集的餐馆。效果果然不同凡响,一家颇具规模的商场经理当场就订了40件,并让凯瑟琳两周内交货,她万分兴奋地签了约。

没想到一盆冷水当头浇来,当凯瑟琳找到维迪安太太,她说:“织你那件线衫用了我一星期时间,你想让我两周织出40件?那不是天大的笑话!”

凯瑟琳眼看唾手可得的成功却又走进了死胡同。她丧气地离开了维迪安太太那儿,突然,凯瑟琳停住了脚步,一定还有别的路子。虽说这种织法是一种特殊技法,但是巴黎肯定还住着一些懂得这样技法的亚美尼亚妇女。

凯瑟琳又回到维迪安太太那儿,向她讲明自己的打算。她实在不敢认可,但还是答应帮忙。

凯瑟琳和维迪安太太都成了“侦探”,在巴黎的茫茫人海中追踪亚美尼亚人,对于每一个亚美尼亚人,她们都穷追不舍,往往认识一个人便能挖出一群人。终于她们找到了20位妇女。这20位妇女都很精通这种技法。两周后这批线衫完工了。凯瑟琳新开张的时装店的首批货物踏上了运往美国的航程。

最终,凯瑟琳成了国际著名的服装设计师。

在这样的时候,当你面对困难,无法运用常规的办法或思路来解决问题时,你是否想过尝试其他的解决之道呢?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通往目的地的路都不止一条。如果顺着一条路无法到你想去的地方,你就尝试走另外一条路吧!

无独有偶,日本的一家商店也是因为走了另外一条路取得了经营的成功。

川美子是日本一家内衣公司的职员,她在工作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顾客在试穿内衣时先要脱外衣,如果试一件不合身接着再试时,是很麻烦的事情,而且多少有些尴尬。并且有不少顾客反映试衣室过小,换衣服不方便等问题。

川美子想,如果能在自己家里邀集三五位邻居或女友,一起挑选公司送来的内衣,有中意的式样当场试穿,这种场合气氛亲切,最适宜妇女购买内衣。她把这个建议告诉了经理。经理觉得很好,便决定采取这种方式来销售内衣,并配合这种销售方式做出了一些规定:凡是在家庭联欢会上一次购买1万日元以上的顾客,就能获得该公司“会员”资格,今后购买内衣可享受七五折的优惠;会员如在3个月内发起家庭联欢会20次以上,销售金额超过40万日元,就能成为本公司的特约店,可享受6折优惠。如果在6个月内举办家庭联欢会40次以上,销售金额超过300万日元,就能成为本公司的代理店,享受零售价一半的批发优惠。

采取这种销售方式以后,这家内衣公司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0年以后,该公司年销售额达200亿日元以上,成为日本内衣业的后起之秀,被舆论界称为“席卷内衣业的一股旋风”。

如果你是内衣店的职员或是负责人,你会怎么想?是将试衣室扩大?在店堂里布置更舒适的试衣环境?还是其他?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围绕着内衣店里的试衣环境做文章,寻找让顾客更满意的方案。让顾客感到舒适自在,愿意购买内衣是内衣店的目的,但是扩大试衣室将会压缩销售区的面积,而改善试衣环境也同样不能让所有顾客满意,这都对内衣销售没有很大的促进。而川美子想到的却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销售方式。

还有哪里比自己家里更自在舒适?为什么我们不能将销售从店铺向消费者家中转移?这样会让顾客更加满意,比在店铺内改善试衣室更有效果,同样提高了内衣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这个故事再次向我们证明了:通向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当所采取的措施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时,不妨运用平面思维法,从其他的层面和其他的视角入手,“换个地方打井”,往往能够更顺利地推进项目的进程,取得更大的成功。

给自己多一点儿选择

澳大利亚有个红色电话公司,在过去,红色电话保持着很高的营业额纪录,但最近却遇到了困难:在澳大利亚本地电话是不计时的,只要支付了起始价,用户就可以长时间地通话。这种长时间通话大大减少了红色电话公司的收入,因为长时间占线的电话阻碍了其他想短时间通话的用户。而红色电话公司只能按电话的次数来收取费用,却不计每次通话时间的长短。有人想过对通话时间进行限制,也有人提出加收长时间通话的费用,但是这些方案都会使红色电话公司在与其他公司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该公司的创始人想到了一种新方法。他安排红色电话听筒的制造商们在听筒内加入了很多铅,使听筒变得比原来重,因而让客户感到长时间通话比较累。显然,这个方法奏效了,直到今天,红色电话公司的听筒都比一般听筒要重。

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红色电话公司的遭遇类似,在我们考虑解决方案时,也绝不能抓住一个方案不放手,准备多种方案,从中寻找出最佳的一个。

这一点,牛仔裤的发明者李维·施特劳斯为我们做了表率。

1850年,一则令人惊喜的消息为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幻想: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于是,无数个想一夜致富的人们带着各自的淘金梦如潮水一般涌向那曾经是人迹罕至、荒凉萧条的西部不毛之地。

李维·施特劳斯当时很年轻,他渴望冒险,渴望大干一场,他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运气赌一把,于是他放弃了原来那个安稳但是无味的文员工作,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淘金人群之中。

但当李维经过漫长的路程,来到美国旧金山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并不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他也并不是第一个去淘金的人,几天过后,原来的激情与梦想就被失望与迷茫所替代了。

李维用他看到的、体验到的,来思考自己的出路,他发现,淘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很多帐篷和工具,而这里离生活中心很远,买东西十分不方便。为什么不开一家日用品小店呢?李维毅然放弃了淘金梦,而是从淘金者身上开始自己新的梦想。

小店开张了,生意很不错,来光顾的人总是络绎不绝,甚至有的产品还会脱销。很快,李维的最初成本就赚回来了,开始真正赚钱了。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李维发现搭帐篷帆布不如其他商品卖得快了,这是为什么呢?有一天,他向一位来买工具的淘金者问原因。

那人告诉他说:“我已经有一个帐篷了,没必要再搭一个。我需要的是像帐篷一样坚硬耐磨的裤子,你有吗?我每天都要跪在地上去分拣矿砾,工作很艰苦,衣裤经常要与石头、沙土摩擦,棉布做的裤子不耐穿,几天就磨破了。所以我需要一条耐磨的裤子,不至于几天就要重新买裤子。”

李维·施特劳斯感到很惊奇,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这位淘金者的话无疑给了他启发。如果用这些厚厚的帆布做成裤子,肯定结实又耐磨,说不定会大受欢迎呢!反正这些帆布也卖不出去,何不试试做成裤子呢?

于是,他灵机一动,用带来的厚帆布效仿美国西部的一位矿工杰恩所特制的一条式样新奇而又特别结实耐用的棕色工作裤,向矿工们出售。1853年,第一条日后被称为“牛仔裤”的帆布工装裤在李维·施特劳斯手中诞生了。一开始仅有几人向他购买,但不久,裤子耐穿、耐磨的性能凸显出来,大量的淘金者都购买了这种当时被工人们叫作“李维牌工装裤”的裤子。

“李维牌工装裤”以其坚固、耐磨、穿着舒适获得了当时西部牛仔和淘金者的喜爱。大量的订货单纷至沓来。李维·施特劳斯不再开自己的那家日用品店。李维正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始了“Levi’s”(李维斯)这个著名品牌的漫漫长路。

但李维·施特劳斯的思路并没有停止,他不满足于牛仔裤目前的式样,而是希望能用一种既软又耐磨的布料来代替。

他开始寻找新的面料,注意搜罗市场上的信息。终于有一天,他发现欧洲市场上畅销的一种布料,它是法国人涅曼发明的,是一种蓝白相间的斜纹粗棉布,兼有结实和柔软的优点。

李维·施特劳斯看了样布,他当机立断决定从法国进口这种名为“尼姆靛蓝斜纹棉哔叽”的面料,专门用于制作工装裤。结果,用这种新式面料制作出来的裤子,既结实柔软,又样式美观、穿着舒适,再次受到淘金工人的欢迎。

这次换用新的布料,在牛仔裤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后,这种用靛蓝色斜纹棉哔叽做成的工装裤在美国西部的淘金工、农机工和牛仔中间广为流传,靛蓝色也成为李维牌工装裤的标准颜色。渐渐地,牛仔裤也受到了欧洲人的喜爱,并在欧洲大陆广泛流行。

虽然初步获得了成功,但李维并不就此满足,他还在继续寻找机会,对牛仔裤进行改进。他想到了用黄铜铆钉钉在裤袋上方的两个角上,这样就可以固定住裤袋。同时他还在裤袋周围镶上了皮革边,这样既美观、又实用,有的工人的裤子并没有磨破,但为了美观而去镶边。

李维一直面临着多重的选择,从选择自己是继续做小职员还是去美国淘金,到是淘金还是干别的,再到放弃自己的杂货店开牛仔裤公司,然后对牛仔裤一次次改进,可以说,李维始终都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当选择摆在他面前时,他总是开创出多条路,供自己选择。而当自己有一条路走的时候,他也愿意再开辟一条新的路,尝试那是不是更好的一条道路。所以,他成功了。

许多问题,我们可以解决,但是采用的方法不一定是最佳的,或许损害了一部分的利益,得到的并非是最好的结果。如果是这样,何不多列出几种方法,给自己多一些选择呢?多重的尝试或许能给你一个最好的方法。

捏合不相关的要素

运用平面思维,要求我们将由外部世界观察到的刺激,创造性地与正在考虑中的问题建立起联系,使其相合,也就是将多种多样的或不相关的要素捏合在一起,以期获得对问题的不同创见。

捏合不相关的要素,就要求我们将视角扩展到多个问题领域。如果眼睛只盯着一个问题领域,这往往会阻碍自己发现更新鲜、更充分、更漂亮的材料,因为思维的惯性很容易使自己在一个特定的问题领域中做循环思索。这个时候,就需要跳出来,看一看其他领域,从别的地方寻找一些材料以启发自己。

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设想都源于广泛涉猎多个领域,并将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要素捏合在一起,应用于自己的问题领域。计算机专家布里克林受到会计学“流水账”的启发,创造了微型计算机的软件工业。数学家冯·诺伊曼通过分析一般人玩扑克牌的行为,创立了博弈论经济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武器设计家从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派艺术中寻找灵感,结果成功地改进了大炮和坦克的伪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以一种独特的印第安语言为基础,设计了被称为不可破译的电报密码。爱迪生也曾经这样劝导他的同事:“留意别人的新颖有趣的设想,只要把它们用在你现在正要解决的问题上,你的设想就是创造性的。”

创造性的洞见,常常需要人们了解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间接关系。这些关系起初看起来似乎是不搭边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平面思维,由外部世界观察到的刺激牵强性地与正在考虑中的问题建立起联系,使其相合,也就是将多种多样的或不相关要素捏合在一起,以期获得对问题的不同创见。

1948年瑞士人发明的尼龙搭扣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工程师梅斯塔尔打猎回家,他发现在其衣服上挂着一些牛蒡草的籽实。在显微镜下,他发现每一个籽实都环绕着许多小钩。正是这些小钩使牛蒡籽实挂在衣服上掉不下去。

受此启发,他突发奇想:如果在布条上也安上相似的小钩,不就可以用作扣带了吗!他花了8年的时间把这个设想变成原始的产品:两条尼龙带,一条上布满成千上万个小钩,而另一条则是更为细小的丝绒。当两条尼龙带合在一起的,就迅速成为一条实用的扣带。这项发明之所以叫尼龙搭(Velcm),是因为它取自两个法语单词,一个是天鹅绒(Velour),一个是钩针编织品(Crochet)。

平面思维还可以理解为,把两个或多个并列的事物交叉起来思考,从而把二者的特点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新事物。

下面用一个土木工程的问题来说明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现在需新建一条穿越沼泽地的汽车道。为解决建路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请来了一位鸟类专家。他对鸟在沼泽地筑巢的过程了如指掌。也许他对道路问题一无所知,但他却依其对鸟类在沼泽地筑巢的了解提供了如下建议,即可以造一些人工漂流性小岛,这样可以让汽车道以漂流的形式穿过沼泽地。

我们也可以把两个以上的产品强行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独特性的设想。把看来毫无关系的两个产品联系起来,跳跃较大,能克服经验的束缚,产生新设想,开发出新产品。

如将暖水瓶与杯子联系在一起,开发出保温杯;将圆珠笔与电子表联系在一起,开发出带有电子表的圆珠笔;将圆珠笔与收音机联系在一起,开发出带收音机的圆珠笔,等等。

将问题转移到利己的一面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某个方面是对我们不利的,如某人对我们本人或我们的产品持有不好的评价,这时我们所应采取的策略不是消极逃避,也不是围绕问题的这个方面转来转去,而应该是将对方的视线引到问题的另外一个利己的方面,从这个方面进行阐释,往往可以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这是平面思维在生活中的又一应用。

下面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运用平面思维法的高手,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做法吧。

商人马库斯在华盛顿开了一个家具店,一天,有一位客户到家具店想购买一把办公椅。马库斯带客户看了一圈后,客户问:“那两把椅子怎么卖?”

“这一把是600美元,而那个较大的是250美元。”马库斯说。

“为什么这一把那么贵,我觉得这一把应该更便宜才对!”客户说。

“先生,请您过来坐在它们上面比较一下。”马库斯说。

客户依照他的话,在两把椅子上都坐了一下,一把较软,而另一把稍微硬一些,不过坐起来都挺舒服的。

等客户试坐完两把椅子后,马库斯接着说:“250美元的这把椅子坐起来较软,觉得非常舒服,而600美元的椅子您坐起来感觉不是那么软,因为椅子内的弹簧数不一样。600美元的椅子由于弹簧数较多,绝对不会因变形而影响到坐姿。不良的坐姿会让人的脊椎骨侧弯,这样就会引起腰痛,光是多出弹簧的成本就要多出将近100美元。同时这把椅子旋转的支架是纯钢的,它比一般非纯钢椅子寿命要长一倍,不会因为长期的旋转或过重的体重而磨损、松脱,因此,这把椅子的平均使用年限要比那把多一倍。”

“另外,这把椅子看起来没有那把那么豪华,但它完全是依人体科学设计的,坐起来虽然不是软软的,但却能让您坐很长的时间都不会感到疲倦。一把好的椅子对于一个长期坐在椅子上办公的人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这把椅子虽然不是那么显眼,但却是一把精心设计的椅子。老实说,那把250美元的椅子中看不中用,是卖给那些喜欢便宜货的客户的。”

“还好只贵350美元,为了保护我的脊椎,就是贵1000美元我也会购买这把较贵的椅子。”客户听了马库斯的说明后说道。

杰拉德是一家笔记本电脑公司的推销员。一次,他去拜访一位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想买一批重量比较轻的电脑好出差用,在与杰拉德面谈时,这位顾客说出了他的抱怨:“我觉得你们的笔记本有点儿重。”

“您为什么会觉得重呢?”杰拉德问。

“你看,你的笔记本有2.6千克,而有一家公司的笔记本重量只有2千克。”

“重量为什么对您这么重要呢?”

“因为使用电脑的工程师经常在外面出差,他们希望重量能够轻一些,尺寸小一些。”

“我知道了。笔记本电脑是工程师的工作工具,这对于他们在外面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这些工程师来讲,您觉得还有什么指标比较重要呢?”

“除了重量,还有配置,例如CPU速度、内存和硬盘的容量,当然还有可靠性和耐用性。”

“您觉得哪一点最重要呢?”

“当然是配置最重要,其次是可靠性和耐用性,再后来是重量。但是重量也是很重要的指标。”

“每个公司在设计产品的时候,都会平衡其性能的各个方面。如果重量轻了,一些可靠性设计可能就要牺牲掉。例如,如果装笔记本的皮包轻一些,皮包对电脑的保护性就会弱一些。根据我们的了解,我们发现客户最关心的是可靠性和配置,这样不免牺牲了重量方面的指标。事实上,我们的笔记本电脑采用的是铝镁合金,虽然铝镁合金重一些,但是更坚固。而有的笔记本为了轻薄,采用飞行碳纤维,坚固性就差一些。”

“有道理。”

“根据这种设计思路,我们笔记本的配置和坚固性一直是业界最好的。您对于这一点有疑问吗?”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了。”

“您的比喻十分形象。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更重视可靠性和配置,而这一点却增加了它的重量。但这个初衷也符合您的要求,您也同意可靠性和配置的重要性。再说只是重0.6千克而已,不是个大数字,是吗?”

“对,你说得不错。”

在杰拉德的劝说下,客户订购了15台手提电脑。

不可否认,马库斯与杰拉德都是优秀的推销员。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善于转移问题的焦点,让客户的视线从产品的缺点转移到产品的优点,而且让客户自己认识到,有这样的优点,缺点已经无足轻重了,巧妙地运用平面思维法将问题转移到了利己的一面。

由此可见,平面思维法的运用并非一件难事,有时要做的只是让对方的视线从A转到B即可,也许A是对己不利的,但经过目光转移,B就是对己有利的一面了。只要在生活中稍稍用心,我们也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