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上的长寿穴

——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强壮身心的大穴。我们知道,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里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脏器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黄帝内经》认为:“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足里。”这说明,足三里对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有着很好的效果,在该穴处按摩,不但能补脾健胃,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使人精神焕发,青春常驻。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非常重视足三里穴的保健作用,民间有“肚腹三里留”这种说法。现代人通常气血不足,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了消化不好的影响。胃肠功能不好,人体的吸收能力就弱,吃进身体里的食物经常因为无法吸收而直接排出,营养得不到充分利用,身体自然就不好。所以,每天用手指揉上5分钟,坚持十来天,食欲就会有改善,身体也会明显感觉舒服。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向下量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横指。按压时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边按边揉,其余四指握拳或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让刺激充分达到肌肉组织的深层,产生酸、麻、胀、痛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每天可按摩2~3次,每次15分钟即可。

按揉足三里穴能预防和减轻很多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也很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好的作用。

按揉足三里要遵循“寒则补之,热则泻之”的原则,如果胃部不适或病症是因为受了寒气,手法上的指腹方向就得往上,如果是暴饮暴食而引起的胃痛、腹部不舒服,手法上的指腹方向就得往下,通过泻法来排出淫邪之气。按压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分别对准两腿足三里穴,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压50次后,再用反时针方向按压50次,至皮肤有热感,病症消失。病症严重者按这个方法,每天进行3次左右的按压,连续两三天,胃痛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刺激足三里也可用艾灸,就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面灸,皮肤上面不放置任何导热的东西。这样对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有好处,对于那些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的慢性疾病效果很好,比如哮喘。每星期艾灸足三里穴1~2次,每次灸15~20分钟,艾灸时让艾条离皮肤厘米,灸到局部的皮肤发红,缓慢地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注意不要烧伤皮肤。

还可以用手或按摩锤经常按揉敲打足三里,每次5~10分钟,做到使足三里穴有一种酸胀、发热的感觉即可。总之,不管使用哪种方法,一定要每天都坚持,并按要求去做。每天花上几分钟就能换来身体健康,非常值得。

教你按摩足三里

正坐,屈膝90度,将大拇指除外,其余四指并拢,置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大约在外膝眼下方3寸处,以无名指指腹垂直着力按压,有酸痛、胀、麻的感觉。并且因人不同感觉会向上或向下扩散。

figure_0128_0184

艾灸疗法

艾灸是用艾绒做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或用纸卷成艾条,在穴位上烧灼熏蒸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适用于慢性和虚汗的病证。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灸法。

figure_0128_0185
隔姜灸

用大片生姜,上放艾炷烧灼,一般可灸3~5壮。除隔姜灸外,还有隔蒜片灸、隔盐灸、隔附子片灸等,

figure_0128_0186
艾条灸

用艾绒卷成直径1.5~2厘米的艾条,一端点燃后熏灸患处,但不碰到皮肤。一般可灸10~15分钟。

figure_0128_0187
温针灸

在针刺之后,用针尾裹上艾绒点燃加温,可烧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