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软火”炖熟“硬骨头”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清)曾国藩

以柔克刚,滴水穿石

中国人为人处世讲究方圆之道,讲究以柔克刚,而“柔”的做人智慧不仅仅是一种退让,还是一种审时度势,一种宽容的态度。只有恰当地运用和把握“柔”的尺度,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清初的孝庄皇后就是一位深知以柔克刚精髓的女人。皇太极因病猝死,“储嗣未定”。当时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主要有三个人:皇太极长子豪格、第九子福临和皇太极十四弟多尔衮。前后两者都手握重兵,实力不俗。只有中间的福临,虽然颇得皇太极的宠爱,但只有六岁,缺乏实力。八旗中,支持豪格和多尔衮的各占三旗,剩下的两旗则比较中立,只强调支持先帝的儿子,至于哪个儿子倒无所谓。

豪格与多尔衮两个集团在继承人会议上剑拔弩张,互不相让。最终有个折中方案出来:让福临即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幼小的福临不费吹灰之力登上帝位。

而多尔衮毕竟势力强大,且对于皇位非常向往。由于他在诸王大会上首倡立福临,格局一成,便难以出尔反尔,推翻前议了。虽然他是摄政王,掌握大清军政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毕竟没有遂其所愿,还是一种缺憾。因此,他对于孝庄母子来说一直是个威胁,于是孝庄只得以柔克刚,隐忍、退让,委曲求全。她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号,以不使多尔衮废帝自立。因此,从“叔父摄政王”到“皇叔父摄政王”,乃至“皇父摄政王”,最后,她不得不以太后的身份下嫁多尔衮,福临称多尔衮为“皇父”,诸臣上疏称“皇父摄政王”。遇到元旦或者其他庆贺大礼,多尔衮还要与皇帝一起接受百官的朝拜,这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多尔衮对皇位的野心,化解了孝庄母子的危机。否则,孝庄母子根本敌不过手握重兵的多尔衮,顺治的皇位就更是个问题了,这一切不得不说是孝庄的功劳。

可就在这场权力斗争刚告一段落时,孝庄又陷入家庭矛盾的漩涡中。

满蒙联姻,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位时定下的国策。因为,清帝国的建立,蒙古八旗也立下汗马之功,蒙古王公在清廷政治生活中,一直是一股倚为股肱的力量。为了确保这种关系代代相传,也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特殊地位,福临即位不久,孝庄就册立自己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待福临亲政,就大礼完婚,正中宫之位。自古帝王婚姻,总是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人的喜好与感情则是次要的。而福临恰恰缺乏一种胸怀,他更多地以自己的好恶来对待这种关系。他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聪明、漂亮,但喜欢奢侈,而且爱嫉妒。本来,作为一个贵族出身的女子,这些并不是什么大毛病,但福临却不能容忍,坚决要求废后另立。这个未成年的皇帝性格十分执拗,尽管大臣们屡次谏阻,他仍然坚持己见,毫不退让。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孝庄拗不过儿子,只好同意皇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为了消除这一举动可能带来的消极政治影响,孝庄又选择蒙古科尔沁多罗贝勒之女博尔济锦氏进宫为妃。但福临对这位蒙古包里出来的漂亮姑娘同样不感兴趣,反而如痴如醉地恋上了同父异母弟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董鄂氏。博穆博果尔经常从军出征,董鄂氏出入宫苑侍候后妃,与福临相识并坠入情网。孝庄察觉出这一危险的苗头,立即采取措施,宣布停止命妇入侍的旧例,同时赶紧给儿子完婚,博尔济锦氏成为第二任皇后。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福临对董鄂氏的迷恋。为了获得更多接近董鄂氏的机会,顺治十二年(1655年)二月,福临封博穆博果尔为和硕襄亲王。后来,博穆博果尔得悉其中内情,愤怒地训斥董鄂氏。这事被福临知道,他打了弟弟一耳光,博穆博果尔羞愤自杀。

宫中发生了这种事情,传扬出去自然是不光彩的,孝庄悄悄地处理了这件事:博穆博果尔按亲王体例发丧,二十七天丧服期满,董鄂氏被接入宫中,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按儿子的意愿,晋封她为皇贵妃。

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指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figure_0129_0051

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的,但它却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

figure_0129_0052

以柔克刚,意义深远。以柔克刚,可以解决看似困难无比的事情。

穆博果尔按亲王体例发丧,二十七天丧服期满,董鄂氏被接入宫中,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按儿子的意愿,晋封她为皇贵妃。

后来,董鄂妃病逝,顺治帝也追随而去。孝庄便扶植八岁的玄烨登上皇位,是为康熙帝。

孝庄在辅佐皇子的路上,以柔克刚,委曲求全,终于换来了大清的几百年基业,这就是成大事者当借鉴的地方。

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这也是为何会有“水滴石穿”一说。

该刚则刚,当柔则柔

刚柔相济是一种顺畅处世的管理方法,它可使激烈的争论停下来,也可以改善气氛,增进感情。

下面这个例子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的故事:

有一次,部下后藤犯下一个大错。松下怒火冲天,一面用挑火棒敲着地板,一面严厉责骂后藤。骂完之后,松下注视着挑火棒说:“你看,我骂得多么激动,居然把挑火棒都扭弯了,你能不能帮我把它弄直?”

这是一句多么绝妙的请求!后藤自然是遵命,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弄直了,挑火棒恢复了原状。松下说:“咦?你的手可真巧呵!”随之,松下脸上立刻绽开了亲切可人的微笑,高高兴兴地赞美着后藤。至此,后藤一肚子的不满情绪,立刻烟消云散了。更令后藤吃惊的是,他一回到家,竟然看到了太太准备了丰盛的酒菜等他。“这是怎么回事?”后藤问。“哦,松下先生刚来过电话说:‘你家老公今天回家的时候,心情一定非常恶劣,你最好准备些好吃的让他解解闷吧。’”

此后,后藤自然是干劲十足地工作了。

松下幸之助不愧是著名的管理者,批评后藤刚柔并济,自己一直掌握着主动权,既让后藤甘心改过,又让后藤在今后的工作中干劲十足,真是妙啊!

不只在日本,在我国古代,极具智谋的军师诸葛亮,也深谙刚柔并济的成功之道。

前秦时苻坚于公元357年即位后,任用汉人王猛治理朝政,富国强兵,在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先后攻灭前燕、仇池、代、前凉等割据政权,占领了东晋的梁、益两州,把整个黄河流域和长江、汉水上游都纳入了前秦的控制。为了争取支持者,他对各族上层人物极力优容和笼络,如鲜卑族的慕容垂、羌族的姚苌,都毫不见疑地委以重任。对苻坚这一做法,谋臣王猛曾多次劝说苻坚对那些异族重臣要有所制约,甚至他还不止一次利用机会,设法除掉这些人。但苻坚迷信自己对他们的恩义,阻止他这么做。

在鲜卑贵族慕容垂、慕容泓相继谋反后,苻坚面责仍在自己手中的原前燕国主慕容玮说“卿欲去者,朕当相资。卿之宗族,可谓人面兽心,殆不可以国土期也。”在慕容玮叩头陈谢之后,他又说:“《书》云,父子兄弟相及也。……此自三竖之罪,非卿之过。”但是,慕容玮并未为苻坚这一套所感化,在暗中仍企图谋杀苻坚来响应起兵复国的慕容氏鲜卑贵族,后来因谋泄才被苻坚擒杀。苻坚这才后悔不听王猛的忠谏,但这时大局已无法挽回了。

刚是一种威仪,一种自信,一种力量,一种不可侵犯的气概。由于有了刚,那些先贤们才能独立不惧,坚韧不拔。人也不可无柔,无柔则不亲和,不亲和就会陷入孤立,四面楚歌,自我封闭,拒人于千里之外。柔就是一种魅力,一种收敛。

现在,你应该明白“该刚则刚,当柔则柔”的智慧大道了吧?

未出头时能而有度

大家都知道,帝王在选择太子时心理是很矛盾的。太子仁弱一点吧,怕将来继位后缺乏驾驭众人的能力;太子贤明一点吧,又怕众望所归会危及自己。宋太宗见到自己的太子颇得人心,就曾酸溜溜地说:“人心都归向太子,欲置我于何地?”皇帝既有这种心态,太子委实难处。不能不得人心,也不能太得人心;不能太不及父皇,也不能太胜过父皇,这中间的尺寸确实是很难把握的。

隋炀帝的儿子杨柬就因为把握不好这个度,而与父皇产生隔阂。总体来说,造成他们父子失和的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为了一个美女。有一次,乐平公主告诉炀帝,有个女子十分漂亮,但不知为什么炀帝听后无所表示。过了一段时间,乐平公主以为炀帝对此人不感兴趣,就把她推荐给了太子杨柬。杨柬马上把她纳入后宫。后来炀帝忽然记起这事,就问乐平公主:“你上次说过的那个美人现在哪里?”乐平公主回答说:“已经被太子收用。”

这件事本身是不能全怪杨柬,他不可能每得到一个美女都先请示一下父皇是否感兴趣。乐平公主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按理炀帝问起,她满可以将始末和盘托出。但这样一来,就有可能引起炀帝对她的不满。所以,当炀帝再度问起这件事,她意识到自己捅了娄子,只好含糊地说一句“在太子那里”,似乎与自己无关。

第二件事是因为打猎。炀帝去狩猎,命令杨柬率领一伙侍从参加。狩猎的结果是杨柬猎获颇丰而炀帝一无所得。炀帝龙颜大怒,认为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一问左右,左右侍从害怕炀帝迁怒,推说是猎物被杨柬手下一伙人阻挡,所以打不到了。炀帝因此猜忌起杨柬来,认为他是为了想出风头,于是处处寻找杨柬的不是。

俗话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况太子本非圣人,结果太子的名号也就无法保留了。炀帝父子间从此结怨,直到后来宇文化及起来谋反,派人分别去囚禁、杀害炀帝父子时,炀帝还认为是杨柬派人来抓自己的,而杨柬也认为是炀帝派人来杀自己的,父子至死不能消除误会。

其实,不只是竞选太子、继承王位,在职场、商场等现实竞争中,“未出头时能而有度”处处都需要。因为能力太强,容易招人妒忌;处处出头,更容易受到打击。但做人做事又不能太过于羸弱,显得太无能也会危及自己的生存。所以,我们必须把握能而有度的方圆之道,特别是在个人力量没有强大之时。

枪打出头鸟

figure_0132_0053

低调并不等同于平庸。在低调中,懂得保护自己,维护自己,在生活的大风浪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言拙意隐,辞尽锋出

道家经典之作《止学》有言:“物朴乃存,器工招损。言拙意隐,辞尽锋出。”意思是,事物朴实无华才能得以保存,器具精巧华美才招致损伤。拙于言辞才能隐藏真意,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

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更是成功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王陵早年追随汉高祖刘邦东征西讨,十分勇敢。他为人仗义,性喜直言,争强好胜之心从不改变。

王陵的母亲曾被项羽抓为人质,王陵派人去楚军营中探望,他的母亲就私下对来人说:“请转告我儿,不要为我担心,好好地辅佐汉王吧。他样样都好,只是说话无忌,让我放心不下,让他以后慎言,这是我最后的嘱托了。”

王陵的母亲言罢自刎而死,绝了项羽招降王陵的念头。

刘邦很讨厌雍齿,王陵却因早年和雍齿交好,始终不肯背弃他。刘邦一次把王陵召来,脸色阴沉地对他说:“雍齿为人卑鄙,行多不检,许多人都唾弃他。你和他并不是同类之人,我真不明白,为何你们能相处呢?”

王陵沉声说:“主公不喜欢的人,别人就不敢和他交往了。我看不出雍齿有什么不好,再说这也只是我的私事,主公何必干涉呢?”

刘邦心中有气,却也不便发泄,只好挥手让他告退。

王陵亦有怨气,就和好友周勃说了此事,周勃连叹数声,口说:“你不该和主公直言呐。主公向来恨雍齿,人人皆知,你不避嫌和他交往也就罢了,又怎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呢?这件事可大可小,主公一定会记挂在心的。”

王陵不服,仍道:“我忠于主公,从无二心,几句实话他也会放在心上?大丈夫光明磊落,畏首畏尾,口是心非的事不该去做。”

平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时,刘邦却不肯给王陵厚封,只封他为安国侯。许多人为王陵求情,刘邦却正色说:“行军打仗,王陵功劳不小,可他别的方面就无过人之处了。打江山绝非只知勇猛这么简单,他还有什么委屈的呢?”

王陵心有怨气,直欲找刘邦争辩,他的家人跪地哭劝他说:“你的毛病全在嘴上,到了现在你还想惹祸生事吗?只怕你去理论,我们也和你一样活不成了。”

王陵这才作罢。

刘邦死后,惠帝继位,吕后掌权。王陵任右丞相两年之后,惠帝去世。一日,吕后把王陵和陈平、周勃等人召来,对他们说:“天下太平,吕氏出力甚多。我想让吕氏子弟称王,可以吗?”

陈平、周勃相视一眼,俱不作声,王陵却马上出言说:“先皇曾宰杀白马,歃血订盟,说‘倘非刘氏而立为王,天下人共击之。’先皇遗训如此,不能改变。吕氏立王之说,便不可行了。”

吕后十分不悦,转而问陈平、周勃的意见,他们二人却道:“时势有变,其道自不同了。先皇平定天下,分封刘氏子弟为王,理所应该。如今太后临朝执政,吕氏子弟又有大功于国家,称王自无不可,合当施行。”

吕后笑逐颜开,对他们二人连连夸奖。

事后王陵指责他们阿谀奉承、背弃先皇,陈平答道:“谏阻无益,强辩自不可取。我们当面谏阻不如你,可日后保全国家,安定刘氏后人,你就不如我们了。”

王陵被罢除宰相,十年后病死。而陈平和周勃却保全下来,成为日后诛杀诸吕的主力,重兴了汉室江山。

王陵虽然一心效忠朝廷,做事卖力,可是到头来,偏偏毁在自己的“直言不讳”上。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教训,也是我们所有行走江湖、闯荡社会之人都应牢记的教训。

言辞谨慎,不露锋芒,常常是成大事者智慧的显现。浅薄者信口开河,不仅暴露了他们的肤浅,也让人一眼看穿其心意,其架势更讨人生厌。言语作为了解一个人的重要窗口,如果不有所节制,他就毫无秘密可言;言语作为交际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措辞得当,有所保留,才能诸事有成,与人无咎。

做人要言辞谨慎,不露锋芒

自古以来,所谓语言是祸福之门,因此我们不能不谨慎。

我们为人处世,一定要言辞谨慎,不露锋芒,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错综复杂,往往在不经意间,就会产生什么过失。即使我们说了十句话有九句话是对的,人们也不一定说你是一个奇才。如果只有一句话说错了,就会给自己惹来许多责难和麻烦,所以说,这是我们非常值得注意的。

figure_0134_0054

言拙意隐,辞尽锋出。拙于言辞才能隐藏真意,话语说尽,锋芒就显露了。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

本周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