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西兰
- 《亲历者》编辑部编著
- 1679字
- 2021-03-27 22:19:37
1 “长白云之乡”的过去与现在
毛利人是新西兰最早的居民,当时新西兰被称为“长白云之乡”。大约在1000年前毛利人从波利尼西亚的故乡哈瓦基(Hawaiki)来到新西兰,以“伊威”(部落)为基础建立了繁荣的社会,繁衍数百年。
此后,陆续有波利尼西亚人来此,至1350年左右,大批波利尼西亚人中的毛利人迁徙至北岛、南岛定居。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毛利人的社会组织是部落。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骨器。居民主要从事农业和渔业,狩猎和采集,也有了雕刻、编织等手工艺。部落由酋长、自由民、奴隶各等级组成。
尽管首个发现新西兰的欧洲人来自荷兰,但这里却成了英国的殖民地。发现新西兰的第一位欧洲人是荷兰探险家——亚伯·塔斯曼(Abel Tasman)。他当时正在远征探索据称有着丰富矿产的“南大陆”(Great South Land)。1642年,在找寻这片大陆的途中,塔斯曼看到了南岛西海岸的“大片高地”。
亚伯·塔斯曼宣称此地归于荷兰治下,为其命名“Staten Landt”(后由荷兰地图绘制者改为“新西兰”)。在沿西海岸的航行中,塔斯曼在南岛最北端,也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黄金湾(Golden Bay)与毛利人进行了第一次接触。两艘坐满了毛利人的瓦卡(waka,独木舟)发现了塔斯曼的船。塔斯曼派手下乘小船与其接触,但在多方面的误会下,一艘瓦卡撞上了小船。在接下来的冲突中,四名塔斯曼的手下被打死。
塔斯曼始终没有踏上新西兰的土地,在沿西海岸而上后,他继续驶向了其他太平洋岛屿,随后返回位于荷属东印度的巴达维亚(即现在的印尼雅加达)。在塔斯曼的东家——荷兰东印度公司看来,塔斯曼的这次远征“既没有发现宝藏又没能创造显著利润”,颇为失败。
载歌载舞的毛利人
1769年—1770年间,英国海军军官、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Captain James Cook)奉命前往大溪地(Tahiti)观察金星凌日,同时他也肩负着在南海寻找南大陆的任务。1769年的一天,库克的侍从杨·尼克(Young Nick)在吉斯本附近看到了一片土地(现被称为Young Nick’s Head)。库克船长成功地完成了环绕新西兰的岛屿航行,并绘制了该岛的海图。之后,他又两度来新西兰探险。1777年他的航行报告发表后,欧洲人开始移民新西兰,捕鲸人、传教士、商人、移民等接踵而至。
1835年,法国也看上了新西兰这块贸易和定居宝地,并开始大量购置土地。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英国王室与北部34个毛利酋长共同签署了一份《独立宣言》。宣布新西兰为英属独立国家,同时还宣布“未经毛利人许可,任何人/国家不得对新西兰拥有任何权利”。尽管这对维护治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非法活动以及向白种人变相出售土地的数量仍在不断增加。英国政府认为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新西兰的统治。1840年,威廉·霍布森上尉(Captain William Hobson)被派往新西兰担任行政长官,其使命就是通过与当地的毛利人酋长签订《怀唐伊条约》,取得英国对新西兰的统治权。
新西兰岛屿湾
《怀唐伊条约》条约拟定出来并经翻译之后,又经过了一整天的辩论,才于1840年2月6日在岛屿湾(Bay of Islands)的怀唐伊(Waitangi)镇正式签署。当日,北部的43位酋长签署了这份条约。在随后的8个月之内,全国各地先后有500多位酋长在该条约上签字。
签署条约的地方和建筑物至今仍保存完好。“怀唐伊历史保护区”现已经成为一个旅游胜地,那里有一座大型的毛利会堂、一座殖民时期的教堂、一根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旗杆和一艘长长的毛利战船(waka taua)。
尽管与英国王室还保留着某些联系,但如今的新西兰已傲然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度。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西兰都深受“故乡”英国的影响。其政务、教育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以英国为蓝本。新西兰军人曾出征布尔战争(Boer War)和两次世界大战,伤亡惨重。
“二战”后,新西兰与大不列颠的文化联系依然紧密。然而,之后新西兰政府都将美国视为他们的重要盟友和保护者。新西兰先后签署加入SEATO(东南亚条约组织)和ANZUS(澳新美安全条约)。在朝鲜和越南战争中,新西兰军队一直与美军并肩作战。
尽管新西兰仍拥有浓厚的殖民遗风,但已具有了强大的民族认同感。虽然新西兰目前仍是英联邦成员,并与美国保持着紧密友好的关系,但已有了非常独立的贸易和外交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西兰一直是无核区,其武装力量主要用于维护太平洋地区的和平。
繁华的市区
塔拉纳基山上的毛利人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