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从东到西

青岛,山东铁路的起点

提到青岛,都知道它有一段沦为德国殖民地的历史,很多人认为,青岛之所以沦为德国的殖民地,是由于德国人技术上的先进和国力的强大。其实,青岛的这一切,却也与德国曾经的落后和不够强大有关。在1871年之前,今天的德国仅是包括普鲁士在内的一群小国而已,其实力无法与英国、荷兰等老牌帝国相匹敌,到鸦片战争时居然还没有自己的舰队。争霸海上,远征东方的壮举对他们来说有些力不从心。可是这群小国统一成德国之后,经济发展迅速,大有傲视欧洲之势。财大容易气粗,也容易产生非分之想。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为了更方便地获取利益,德国需要在东亚建立一个永久的据点。根据他们多次派出的考察人员提供的资料分析,理想的地点很多,比如舟山、澎湖、厦门、大鹏湾、朝鲜的莞岛。可是有点晚了,这些地方不是被日本占领,就是受英国控制,抑或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选来选去,他们的目光最终停留在胶州湾。

接下来,就是寻找一个借口了。1897年11月1日,山东内地发生了杀害两名德国传教士的“巨野教案”,德国人认为机会终于来了。传教士被杀,当然要采取报复行动,12天后,德国的军舰就开进了胶州湾。那时胶州湾叫做胶澳,历来是重要的防御要塞,然而清政府无能,撤走了守军,德国人不战而胜。1898年3月,中德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胶州湾正式落入德国之手。醉翁之意不在酒,强占胶州湾的目的绝不是单单为两个劣迹斑斑的传教士报仇,德国人由此攫取了在山东的铁路修筑权。他们用海上的一个小岛的名字来命名作为一条铁路修筑起点的这座即将开建的城市新区——青岛。

青岛的确是个好地方,处于适中的纬度,四季都有充足的阳光,北面的崂山挡住了冬季来自俄罗斯和蒙古的寒流,南面的太平洋送来了富水的空气,制造出丰沛的雨量。山峦起伏,并不险峻,溪水在山石间奔流,湛蓝的海水倒映着茂密的草木。德国人依山傍石建起了一座座造型别致功能齐全的楼房,用新修的道路将它们连在一起,路并不直,也无需直。一座悠闲、典雅的小城很快出现在胶州湾的东岸。然而,德国人想要的并不只这些,他们最看重的是山东腹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了得到这一些,胶济铁路于1899年动工,1904年就修到了济南。这是山东境内的第一条铁路。

铁路修通的1904年,青岛附近的铁路线上设立了多个车站,从青岛向远方依次是:青岛、大港、四方、沧口、女姑口、城阳、南泉、蓝村。这些车站所处的地点早期都属于郊区,现在越来越多的划归市区的范围了,其时间基本上是离青岛越近越早。随着城市的繁华,这些车站之间又插入了新的车站,1936年四方和沧口之间建立了沙岭庄站;1938年大港站的西面与之平行又出现了埠头站;城阳和南泉之间增加了韩洼站;直至1958年,沧口站与女姑口站之间还又增加了个娄山站。

1940年青岛地区火车站的分布

青岛站是胶济铁路的起点,也是除济南外最大的一个车站。据说德国人开始规划时一度想把车站修在栈桥旁,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可是一个世界级的奇观。可后来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这个创意没有实现,但现在的车站仍然距海边很近,是世界上离海最近的车站之一。青岛站尽管也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几经改造,但站址没有变,一般认为其地理坐标是兰山路和广西路的交叉点。现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十字交叉,这两条路形成的是一个不到45°的锐角,还有多条马路在此交汇,由此往东有费县路,往北与车站建筑平行的是泰安路。可当时只有兰山和广西这两条马路。兰山路当时叫霍恩措伦路,而广西路叫亨利王子路。青岛站是一座纯粹的西式建筑,不同于胶济路通车初期其他车站那种中西合璧的模样,有人说青岛站更像一座德国的“乡间教堂”,围绕着高高的尖塔,扩散出多个陡峭而参差不齐的坡顶,下面用粗糙的花岗石砌成墙壁,拱形的大门用蘑菇石镶边。尖塔上的机械大钟则带有工业化的气息,与蒸汽机车吐出的烟气一起昭示着这座坐落于碧海绿树中的建筑的不凡。其实,之前还有一个更加雄伟的青岛站设计方案,但德国方面认为过于奢侈,被否定了。

青岛站第一次大规模改建于1991年开始,1993年竣工。这次扩建基本上将老站房拆除,又在原址修建了一座新的钟楼,高度比原来增加了3米(老钟楼高36米)。还在原址北侧新修建了大型二层候车大楼。2006年的改建工程更大,对于一个尽头式车站,站房把在铁路两侧和尽头围一个U形,并且地上和地下共分5层,站房外侧是广场,U形当中的站线全部有顶棚覆盖。改造后的青岛火车站将保留着那座德式钟楼,并在风格上尽量争取与老站一致,在一般人眼里,那风格也确实一致。

2010年的青岛站

离青岛站最近的是大港站,距青岛站只有3公里。这也是一座很老的车站,甚至有人说大港才是胶济线上最老的车站,此话未必没有道理。一般资料公认大港站始建于1899年,这正是开始修建胶济铁路的时间,在一个滨海的小山村修筑铁路,找一个能够接卸由海船运来的货物的地点是必要的,至于这个地点将来是否成为正式的大火车站并不重要。大港满足这个条件,但并没有充分得到证明。也有人说,铁路兴建伊始德国人就拟定了在青岛市区修建两个车站的方案。大港是个小地方,刚建站时名字也多有变化:扫帚滩、维林、大码头,都是大港曾用过的名字,1909年改名为大港至今。

现在的大港站是一所保存完好的西洋风格的老建筑,从其面对的商河路看,整个上部是一个阶梯状的大山墙,设有三个矩形的窗子和装饰,下面并排着两个拱形的门。这是一副完美的小型客运站的样子,但已经不办理任何业务了,据说也成了铁路部门的办公用房。可是在铁路建设初期,大港承担着繁重的货运任务,并且,临近一个终点大站青岛,此处的会让、越行和调车等技术作业也是非常多的。从老照片上看,大港站当时的确是一副货运站的模样,与现存的那座小楼不一样,不知道小楼是何时建的。但无论如何,大港站曾是一个重要的车站。

铁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周边地区的发展从简单不断走向完善的,因此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城区里的铁路尤为如此。大港站的附近还出现过一个埠头站,位置在普集路的旁边,从现在的青岛地图上看普集路比大港站面对的商河路离青岛站更远一些,按说这个车站应在大港和四方之间,可是在一张老地图上,埠头与大港两站呈两线并联状态,南均为青岛,北都是四方。有资料说,埠头站原是普集路附近的一个货场,占地广大,建于德国统治时期,1914年日本第一次占领胶济线后,将场站改为调车场。铁路收归国有后,将货场、调车处合并,成为大港货物总站。1938年日本第二次统治胶济线,将大港货物总站改名埠头站,1952年埠头站并入了青岛站。直至2010年左右,有人还在普集路寻找到当年埠头站的老房子:折坡顶、拱形门、厚重的石墙,但此后没有多久房子就被拆除了。

过了大港站,沿铁路再往前也就是远离青岛站的方向走,至距青岛站6.7公里处,是四方站,它建于1904年,当时这里还是郊区。说到四方,有人会把它与威名赫赫的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联系起来,而四方这个名字又恰恰符合这个工厂生产的那些喷云吐雾行走四方的火车的属性。不过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四方工厂建立之前,四方站就存在了,据《四方机车车辆工厂大事记》载,1901年,德国人的山东铁路公司“在青岛四方车站旁兴建胶济铁路四方工厂,次年竣工。”车站以四方命名,是由于这里曾经有一条叫四方河的季节河,而河的得名是因为在上游它流经了一个叫四方的村子,不知道是四四方方的意思还是四面八方的意思。现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条河了,据说它是沿杭州路南下,在海云庵前入海的,而四方站就在这个位置。

四方站所处位置地势低洼,曾是一片湿地。而且随着潮涨潮落,陆地时常被水淹没。尽管地理条件有这些不好,但此地紧邻胶州湾,靠近码头,这是优势。建铁路时在附近开采石料产生大量的石渣,都填入这块湿地里,车站和工厂都是在经填埋的海滩上建成的。填海工程和车站的建设也形成了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路,这就是现在的海岸街。

从老照片上看,四方站刚建站时的站房与胶济线上的一般车站风格无异,都是中西合璧的坡顶平房,远看与中国北方的瓦房相似,但仔细看门窗、屋檐、墙角的装饰,还是明显地有着西方风格的。1923年四方站南移,之前的车站在后来几十年的岁月里彻底消失了。南移是为了扩大四方站的运输能力,增加了站台,添置了地道,四方已经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客运站了。特别是在2006年到2008年之间,青岛站进行大规模的改扩建期间,四方站充当了始发站和终到站的角色,这是四方建站以来最辉煌的时期,专门扩大了站台、新建了候车室、售票处,而且胶济线上和谐号动车组的首发就是在这里实施的。那时,进出青岛的旅客、迎送旅客的出租车、私家车,塞满了四方站站前不足一公里长的海岸路,为了道路畅通,政府不得不把海岸路向北扩展至青岛发电厂门前。但四方站毕竟不是一个大站,如此重负,已经达到或超出了它能力的极限。

2008年新青岛站启用后,四方站结束了它的使命。后来,因胶济铁路提速,客车不再在这里停靠,四方机车车辆厂也因扩大厂区整体搬迁到城阳,四方站由此归于沉寂,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甚至在地图上不易找到这个坐落着海边上曾经一度繁荣的车站。物极必反,万物莫不如是。

铁路通车时,四方站的下一站是沧口站,四方站与沧口站的距离是10公里,比青岛站-大港站-四方站之间任何一段都长得多,这个距离比胶济线通车时平均站间距离7.2公里也要长一些,说明这里已经是真正的郊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