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你的执着毁了孩子
- 廖信琳
- 12字
- 2020-08-26 14:29:01
第一章 家长执拗的六种表现
一、爱,沦为绑架的工具
从本意上,作者并不愿意也无权去质疑“父母(家长)爱孩子”这一几乎脱胎于天性的“自然法则”,但是,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故事,至少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在确信“爱孩子”的基础上,再深入追问一下自己以下这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包括:
(1)你是否以爱的名义,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过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
(2)你是否认为,只要能够满足孩子的任何诉求就是爱的表现?
(3)你是否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是为孩子设计一条你认为正确的人生成长道路?
(4)你是否曾经或者始终坚持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家长可以做出任何让步,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工作乃至事业,都是应该或者值得的?
(5)你是否认为,屏蔽一切你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负面信息,继而为孩子营造一个无菌、真空的成长环境就是爱?
(6)你是否认为,持续不断地向孩子呈现你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成功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就是一种爱的表现?
以上六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所谓简单,指的是从问题形式上看,似乎只有“是”或者“否”的选择;而真正复杂的地方在于,每一个问题背后都会涵盖或者涉及无数个场景中的具体行为和做法。
所以,这些问题的核心本质在于,当家长声称自己多么爱孩子的时候,更需要理性思考并询问自己的是,到底应该借助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或者通过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向孩子传递你的爱?
为了便于你思考上述问题并尽可能做出更加符合爱的本质的判断,笔者先记述以下两则听闻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可以取一个题目叫作《妈妈的“爱”让我无地自容……》。
有一位来自江西某一乡镇的女孩,暂且称她为小青吧。
小青和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努力,几经辗转,终于在深圳谋得了一份行政文员的工作。
起初,小青的妈妈看到女儿能够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立足,还颇为自豪地跟身边的亲戚朋友念叨,说起自己的女儿也是一脸满足,甚至可以说有些许得意。
但是,如此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画面仅仅持续了三年多,就被她的妈妈硬生生地毁掉了,而且毁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记得是小青在那家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某一天,作者忽然接到她带着哭腔的电话,她要离开那家公司重新找一份工作……正当我试图安抚、劝慰她要慎重考虑这一决定(因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此时的小青已经晋升为该公司行政部的主管了)的时候,小青才极为无奈,甚至无力地道出她要离职的原因。
原来,在前些日子母女俩日常通话的过程中,小青只是无意间抱怨了一句:“现在工作各方面都很顺心,只是薪水有点偏低。”小青一再向我强调只是无意,甚至有点向妈妈撒娇的意味,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句无关痛痒的抱怨,竟然刺激了她妈妈威力无比的“母爱”——在小青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辗转打听到了小青直属上司的电话,并在电话中为女儿打抱不平,要求公司给小青加薪。而小青呢,竟然还是因为她的上司跟她开玩笑,说她妈妈多么厉害之后,追问之下才得知的!
当我试图以同辈身份与小青的妈妈沟通这件事情的时候,小青的妈妈坚持认为,作为母亲,在女儿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就是要帮她!这是关心她!……只是,我并没有等她再强调她多么爱她女儿(小青)的时候,就匆匆结束了这次沟通……
笔者不确定有过上述如此极端行为的家长有多少,但是,笔者在各地讲课所接触的工作圈子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社区邻居的圈子当中,有类似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行为的家长不在少数。
在此,笔者并不想从理论层面去论述,家长的这种行为有多么不合适或者不恰当。只是作为家长,是否可以换个思路问问自己:假如有人也同样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你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你是否能够接受?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给孩子一种安全、温暖、快乐、自在、放松的感受,还是应该给孩子一种压抑、无奈、拘谨、无力的感受?
第二个故事来自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位培训经理的转述。
笔者想取一个故事题目,叫作《父母的“爱”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故事的主人公暂且称呼为小李吧,父母均为新疆某兵团的团级干部。
小李以自己非常满意的成绩,毕业于西安一所985高校。因为大学四年的生活,他完全适应了西安的各种环境,并且凭着自己比较优秀的学业成绩和各种努力,已经在西安找到了一份自己比较心仪的工作。
可当小李兴奋地向父母汇报准备报到上班的时候,他收到的却不是父母的祝福和鼓励,而是一份不能质疑、不能抗拒的命令:必须回父母所在的兵团,因为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去一家大型国企在当地的分公司上班!
起初,小李还试图说服父母让他留在西安工作,可是,父母一番“这都是为你好、你一个人在西安受欺负了怎么办?不在身边照顾你会让父母很担心!国企多好,我们又有积攒多年的人脉……”的轮番轰炸,加上“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你就忍心把我们扔下不管”的撒手锏,小李最后只好“乖乖”地回到父母所在的兵团。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不算太糟糕。
可是,小李回到兵团之后,依照父母的安排去了那家大型国企,还没等到正式上班,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那位培训经理转述,当她看到小李在新人培训班的状态时,真的非常心疼——因为那是小李完全没有兴趣的一个行业,专业也完全不对口。更加糟糕的是,小李四年大学生活都是在西安度过的,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兵团当地的各种环境(包括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加上新人培训的高强度训练节奏,他第三天就生病进了医院——不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而是整个头部莫名其妙地长了很多类似湿疹的大大小小的孢,直到长达半个月的新人培训结束,小李还在医院住着……
我并没有追问小李后来的状况,只是那位培训经理转述,有一次她到医院去看望小李,小李很沮丧、很无奈地告诉她:“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笔者无意责怪或者批评小李父母的独断专行,更不愿意去质疑这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想与翻阅至此的你——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一起,尝试着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家长是不是一定要给孩子一条自认为正确无比的人生(或者职业)道路,才足以表达或者释放对孩子的爱?
——家长是不是只要以爱的名义,就可以替代孩子做任何的选择和决定?
——家长是否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承受那份“浓得化不开”“如山峦般厚重”的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是包容、祝福、鼓励,甚至放手,还是应该责令、担忧、收复,甚至钳制?
上述两则故事中的主人公——两个家长眼中的孩子,一位已经工作了三年多,一位大学刚刚毕业,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一位来自普通家庭,一位来自干部(中产)家庭,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在千千万万个家长中间,在千千万万个孩子,尤其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中间,类似的故事难道不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心中对孩子那份自称“正当无比、理所当然”的爱吗?
在此,笔者分享一个与女儿在小学期间的互动片段。
因为作者工作的原因,女儿先后在老家赣州、深圳就读过三所不同的小学。等到三年级转学到上海的时候,已经是女儿在小学阶段就读的第四所学校了。
后来,由于搬家之后离学校太远(单程公交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又不忍心再次给女儿转学,只好让她在五年级的时候作为寄宿生住在学校——每周五放学回家,周日晚上或者周一早上再返回学校。
记得是冬季的某个周一早上(因为实在想让女儿在家多待一些时间),为了赶上学校的早自习,女儿只能天还未亮透就起床洗漱,赶早班车去学校……其实,只要是为人父母,相信都会心疼。
而真正心疼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小事:
大约女儿出门下楼之后五分钟左右,枕边的电话就响起来了,我接起来问女儿有什么事情,女儿告诉我说,她忘了一点东西,但她接着又说:“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回来拿……”这个时候,她妈妈要求我起来帮女儿送出去,我狠狠心还是拒绝了,甚至连她妈妈要自己去送也被我阻止了(为此我们夫妻俩还小吵了一架)。
后来我问女儿:“为什么当时不要求我们帮她送去,而是选择自己跑回来拿忘记带的东西?”女儿还略带委屈地说:“爸,我提出要求你会答应吗?”
的确,即便到现在为止,除了想起来还会有点心疼之外,我也仍然坚持认为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女儿真正的爱——直到她在海外上大学时,我们再次提及这件事情的时候,女儿才真正体会到这份用心,我也收到了来自女儿内心深处的谢意!
之所以记述这样一件小事,是因为就笔者的认知而言,家长(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有以下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一个层次是,基于当下的、情绪层面的爱。比如日常的问候、交流,以及拥抱、亲吻等。
第二个层次是,基于身体、心理健康关切层面的爱。包括身体不适或者生病时的饮食、起居照料和呵护,以及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同情绪状态并予以关切等。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
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建立一些行为原则和底线,并在孩子因为触犯原则和底线而“装可怜”的时候,能够理性甚至“冷血”地坚持。
表面上,家长向孩子表达前面两个层次的爱,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陈述你观察到的事实或者孩子的某些表现,然后向孩子表达你的关切即可。包括:
当孩子取得某些成绩的时候,及时送上一句赞美,“爸妈很高兴看到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样一个好成绩”之类;或者在孩子碰到某些挫折和困难(包括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其他事情完成得不是很好等情况)的时候,及时送上安慰和鼓励,“爸妈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爸妈和你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之类。
可是,很多家长却在这种关键时刻画蛇添足,眼里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执意去挑孩子的不足之处,甚至忍受不了与别人家孩子的某些差距。其中,很多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和“这都是为你好”,就足以完全消解甚至对冲掉家长此前对孩子所做的很多“真正关切和爱”的举动。
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在前面两个层次的爱的表达和传递上,应该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尺度是:重事实,少判断。意思是,无论孩子的表现触发了我们的正向情绪还是负向情绪,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是急于针对事实去做出你认为正确的判断。
一起来看看下面两种常见情形下,不同思路和方式的交流互动:
情形一:孩子测验、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是吗?……你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要不要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如果知道原因,以后是不是就能够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你觉得可以吗?”
——“××,这次的成绩怎么这么差?……就知道你上课又不专心听讲……又是这么粗心……考完肯定没有好好检查……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下次还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情形二:转季或者平时天气变化,孩子不听及时添减衣物的建议,生病了。
——“××,是不是很不舒服?告诉爸爸、妈妈哪里不舒服,好吗?……没关系,一会儿吃点药(去看看医生),很快就好了……生病了是不是很难受?你觉得爸爸、妈妈会难受吗?……以后愿不愿听爸爸、妈妈的建议?……”
——“××,你看看你,又不听话……这下好了吧?每次都这样,好像爸爸、妈妈会骗你似的……下次再这样,我们就不管你了……”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以上哪种交流互动的方式,恐怕都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问题在于孩子是否能够真切地感受得到?孩子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这种关心和爱的表达?
所以,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呻吟语》中关于孩子教育的“七不责”训诫,实在值得很多家长谨记在心。包括: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至于第三层次“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从笔者的观察来看,更是很多家长完全缺失的一门功课。
先来看看一个屡见不鲜的情形:
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走路摔跤或者与一些障碍物磕磕碰碰,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可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几乎都是本能地抱着孩子,然后对着地面或者其他障碍物说:“这地不好、这桌子很坏……把我们宝宝弄痛了……”——我不否认任何家长看到孩子有伤或者痛都会心疼,但是,孩子的伤或者痛真的是由于地面或者其他障碍物造成的吗?稍有理性的家长都很清楚,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竟然为了“心疼”孩子,把原因迁移(怒)到无辜的地面或者障碍物上呢?受这种影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可能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一个连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或者不愿)承担责任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成年之后去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事情呢?
所以,笔者认为,家长对孩子真正的、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爱,是第三层次“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
这些品性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和担当)”“兑现自己承诺过的事情(诚信)”“遵守交通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明文规定(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借用别人的财物及时归还,得到别人帮助表达谢意等(公民意识及尊重他人意识)”“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意志品质)”,等等。限于篇幅和本书的主旨,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了。
接下来分享的是,在向孩子表达和传递第三层次的爱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是必须清楚地知道,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辈子,你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方向和愿景!
二是在前述清晰并且恒定的方向基础上,你是否能够逐步与孩子一起共同建立一些不可逾越的行为红线?——这就是所谓的原则和底线!
三是在前述方向和原则基础上,你是否与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关系人达成共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和氛围!
四是在与孩子的日常互动或者某一具体事情的沟通过程中,是否能够提醒自己不被当下的情绪所左右?——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和克制!
五是在孩子对你的某些建议和主张不太理解甚至对你产生一些埋怨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忍受那种委屈和难受?——这就是所谓的耐心和隐忍!
如果家长能够常常问问自己:“这是真的爱孩子吗?”相信我们心底深处的,几乎来自本能的对孩子的爱,将能够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并且能够得到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真挚的回应,因为:
天下父母皆言爱,天性自来无需猜;
如何表达是关键,三个层次次第排;
日常问候肌肤亲,关切在心爱常在;
身心呵护要及时,悉心引导方开怀;
最是深沉一生爱,方向愿景不能歪;
再立原则和底线,环境氛围一起来;
勿忘理性和克制,耐心隐忍含苞待;
品性养成需滋养,有爱静待花自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