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王昌龄
- 唐诗三百首
- (清)蘅塘退士选编 思履主编
- 8086字
- 2022-08-24 16:01:56
(690—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曾官江宁(今江苏南京)丞、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后人因称“王江宁”“王龙标”,又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起,避居江淮一带,因触忤刺史闾丘晓,为其所杀。其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尤擅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认为只有他可以与李白争胜,列为“神品”。《全唐诗》存其诗四卷。有《王昌龄集》。
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1],黄昏独坐海风秋[2]。
更吹羌笛《关山月》[3],无那金闺万里愁[4]。
【注释】
[1]锋火:指锋火台。古代边境筑有高台瞭望,上置狼粪或柴草,敌至则燃火报警,叫锋火。[2]海风秋:从青海湖吹来一阵阵秋风。[3]羌笛:羌族竹制乐器。[4]无那:即无奈。
【译文】
城西的报警烽火戍楼有百尺高,黄昏时独坐在这高楼上,从青海湖那边吹来带着秋意的寒风。更有远方传来的羌笛吹奏那伤别的《关山月》,想起万里之外闺中少妇的无可奈何的愁绪。
【赏析】
这是一首边疆士卒思归怀乡之作,笔法简洁,极富意蕴。
在城西的瞭望台上,征人独坐,四顾着浩瀚苍茫的边塞景象,一股寂寞感升涌心头。加上正值秋季,凉气侵人,又适逢黄昏,更容易触发人们对故乡、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就在此时,远方忽然传来一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如泣如诉,征人的思亲之情再也无法控制。
统治者好大喜功,不断用武力强行开边,致使边疆的将士们有家不能归,只能徒然地思念着亲人。作者写此诗表达的是对边疆戍卒深切的同情。
全诗情景交融,先描写环境,层层渲染,营造出一片苍凉寂寞的氛围,为最后一句的抒情做铺垫,使得所抒之情更有力度,感人肺腑。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1],总是关山旧别情[2]。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释】
[1]琵琶:本作批杷。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杷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杷。”隋唐时琵琶盛行。[2]关山:即边塞关防。
【译文】
军中弹奏着琵琶,在翩翩起舞之际又翻出新声;但不论怎样变换,都处处充满关山的离别之情。曲中撩乱的边关之愁听不尽,高高一轮清冷的秋月照着起伏的万里长城。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边疆士卒们生活的一个片段。诗人正是通过军中宴乐这个小小的片段,将士卒们丰富的内心表现了出来。
军中宴乐开始了,琵琶虽翻成新声,可在远离故乡的将士们听来却总是别离的曲调。那异域之声扰得人愁绪不断,永远牵动着戍边者的心,叫人既怕听,却又爱听。最后,离情入景:高高的秋月下万里长城连绵不尽。整首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余味,供读者细品。
乡愁,是永远藏于戍边者内心的一种情感,纵使战功累累,那喜悦也总归是短暂的,异域的一切都会牵扯起战士们浓烈的思乡愁情。诗人的笔触细腻,刻画入微,戍边者内心世界的复杂变化就于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毕现。
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1],孤城遥望玉门关[2]。
黄沙百战穿金甲[3],不破楼兰终不还[4]。
【注释】
[1]青海:青海湖,在今青海省西宁市西。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脉。[2]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3]穿:磨破。金甲:金属制的铠甲。[4]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译文】
青海湖上长长的云朵使雪山显得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勇士们在黄沙里历经百战,铁甲磨穿,发誓不消灭敌人绝不归还故乡。
【赏析】
这首诗气势雄阔,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
一、二句对整个西北边陲进行了鸟瞰和概括,并重点突出了两个地理位置——“青海”和“玉门关”。这与当时民族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朝有两个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之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诗中描写的边关景色是何其壮观,青海湖上长云滚滚,将雪山遮暗;群山间立着一座孤城,与玉门关遥遥相望。这壮阔的景象恰与将士们卫边杀敌的豪情壮志相应:不破楼兰始终不返还故乡!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特点,于本诗中可见一斑。
这首诗写得雄壮有力,一改《从军行》前几首的低沉伤感,充分展现了戍边将士们豪情满怀的一面。
从军行七首(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1]。
前军夜战洮河北[2],已报生擒吐谷浑[3]。
【注释】
[1]辕门:军营的大门。古代行军扎营时,一般用车环卫,出口处把两车的车辕相对竖起,对立如门。[2]洮河:黄河上游支流,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源出甘青两省边界西倾山东麓,东流至岷县折而向北,经临洮县到永靖县城附近入黄河。长五百余公里。[3]吐谷(yù)浑:晋代鲜卑族慕容氏的后裔,唐前期据有洮水西南等处,后被唐高宗和吐蕃的联军所败。此处借指进犯之敌的首领。
【译文】
大漠的风沙遮天蔽日,天色昏暗,战士们半卷着红旗,从辕门出发。(行军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连敌首领也被生擒。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将士们在行军途中戏剧性的一幕,表现了将士们的壮志豪情。
“大漠风尘日色昏”并非指天色已晚,而是描绘了风沙遮天蔽日的场景,这不只表现了气候的酷烈,还对军事形势起着烘托、暗示的作用——面对如此恶劣的气候,唐军并没有紧闭辕门、被动防守,反而斗志高昂、主动出征。为了减少狂风所带来的强大阻力,加快行军速度,战士们都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
尽管风沙遮天蔽日,边陲的将士们都摩拳擦掌,如一柄利剑直指敌营。通过对气氛的渲染,让人感觉到一场恶战似乎已经迫在眉睫,而这也让读者的心悬得高高的:这支劲旅接下来将会面对何种惊心动魄的场景呢?
然而,就在部队急行的途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幕上演了:前线突然传来捷报,前锋部队已经在夜战中大获全胜,还生擒了敌军首领。这一发展可谓是急转直下,乍看出人意料,细想却又完全合乎情理,因为一、二句所渲染的大军出征时迅猛而凌厉的声势,已经暗示了唐军高昂的士气和强大的战斗力。而这支强大的增援部队,恰好衬托出前锋的胜利并非偶然。
诗人避开正面铺叙,通过气氛渲染和侧面描写,表现了唐军高昂的士气。他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交手的后援部队,后援部队尚且如此剽悍,更不用说前锋部队了,这一场胜战实在是理所当然。这样一种打破俗套的构思手法实在是巧妙!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1],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只要。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汉武帝曾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之,数年不敢来犯。龙城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匈奴称之为“汉之飞将军”。
【译文】
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远征万里的将士还没有回还。假若卫青和李广雄风还在,绝不许匈奴战马越过阴山。
【赏析】
“龙城”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止一人,实指李广、卫青,更多的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击匈奴的名将。在西汉时期,常年有与匈奴的战争。李广、卫青就是在抗击匈奴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名将,李广出身于军人世家,少年时即从军抗击匈奴。他善于骑射,骁勇善战,立下显赫战功。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汉军分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李广任骁骑将军,率军出雁门关,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率领骑兵,一夕纵横八百里,奇袭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现蒙古国塔米尔河岸),取得胜利。李广被成倍的匈奴大军包围。匈奴单于久仰李广威名,令部下务必生擒之。李广终因寡不敌众而受伤被俘。押解途中,他飞身夺得敌兵马匹,射杀追骑无数,终于回到了汉营。李广展现出的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匈奴军中赢得了“汉之飞将军”称号。后来武帝重新起用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闻“飞将军”镇守右北平,数年不敢来犯。
明月还是那轮曾照过秦汉时的明月,关塞还是那秦汉时的关塞,诗的起句很是不凡,“秦时月”“汉时关”乃互文见义,见出时间之悠远,有极为厚重的历史感,仿佛一股雄浑苍凉之气扑面而来。而万里出征,军劳力竭而功未成,未能归还故乡,“万里”,见出空间之寥廓。边月关山,千古而不变,而历史变化,征战依然不断,在时空流转中展开雄阔苍茫的画面。后两句发出深沉感慨,希望有李广那样的飞将军一举平息胡乱,不使胡马偷渡阴山,“但使”“不教”为因果句式,从假设之语中可见出其未言之深意。全诗由写景披入,气势流畅,语意含蓄深沉,意境雄浑高昂,明人李攀龙将它推举为唐代七绝压卷之作。
采莲曲二首(其二)——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1],芙蓉向脸两边开[2]。
乱入池中看不见[3],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1]罗裙:丝织的裙子。[2]芙蓉:荷花。[3]乱:混杂。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色罗裙仿佛是和荷叶一并裁剪出来的,少女的脸掩映在两边粉红的荷花中。混杂在莲花池塘中难以看见,听见歌声方才发觉有人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少女们采莲的诗,看似浅易,却韵味悠长。
诗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芙蓉向脸两边开”,“芙蓉”即荷花,将少女红润艳丽的脸庞比作荷花并不算新鲜,但它又不仅仅是比喻,而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放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是艳丽的荷花正朝着少女娇美的脸庞开放,二者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大自然最秀丽的一部分。
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混入、杂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难以分辨,稍一分神,采莲少女即与绿荷红莲融为一体了。这一句描写了伫立凝望者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就在怅惘之际,莲塘中飘起了清脆的歌声,方才让人意识到,采莲少女仍然在这片荷塘间。这一细腻的描写,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和诗境的蕴藉。
诗人用平白洗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采莲图:初夏时节,荷叶田田,采莲女们提着小竹篮采莲其间,嬉笑放歌。有色、有声,整个画面洋溢着青春的欢乐,读之叫人如临其境。
诗题为采莲,全诗围绕着采莲少女们展开,可诗人却没对少女们进行任何正面描摹,而是始终将她们置于田田荷叶、艳艳荷花间,若隐若现,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读者自己去想象采莲者们的风姿以及她们的天真烂漫、朝气蓬勃,艺术构思十分巧妙,韵味悠悠。
塞上曲——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1],八月萧关道[2]。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3],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4],矜夸紫骝好[5]。
【注释】
[1]空桑林:叶子已然枯落的桑树林。[2]萧关:古时关中与塞北的交通要冲,在今宁夏固原东南。[3]幽并:幽州和并州,唐代时皆属于边防之地。[4]游侠儿:指恃勇逞强、意气用事、常常惹是生非的人。[5]矜夸:骄傲自夸。紫骝(liú):泛指骏马。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秋高气爽。出塞后再入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自古以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相伴到老。莫学那自恃勇武的游侠儿,自命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王昌龄的边塞诗在盛唐诗作中别树一帜,为人们所称道。这首《塞上曲》是诗人早年漫游西北边地时所作,诗由征戍边塞不回而告诫少年不要矜夸武力,表达了反战之意。
前四句写边塞秋景,诗人选取了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等中国古代诗歌中典型的悲情意象,寥寥数语,就将塞上的荒凉萧瑟景象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刻意描写肃杀悲凉的秋景是为下文反对战争做背景和情感上的铺垫。
后四句写久戍边塞的将士,对其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与王翰的名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古以来,试图通过沙场拼杀来封侯拜将的男儿数不胜数,诗人们也热衷于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然而,绝大多数人的宏图大志最后只是一场空,所以发出了“皆共尘沙老”的无奈慨叹。诗人对“幽并客”并无贬意,反而隐约可见对献身沙场的壮士的惋惜之情。最后劝勉少年莫学游侠儿自恃勇武,炫耀紫骝马善于驰骋,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
这首诗写边塞秋景,可见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遗韵;写戍边征人,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直接否定和批判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塞下曲——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1],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2]。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3]。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4]。
【注释】
[1]饮(yìn)马:给马喝水。[2]临洮(táo):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的起点。[3]咸:都。[4]蓬蒿:泛指野草。
【译文】
牵马饮水渡过了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似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意气高昂。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赏析】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李益、许浑等人的诗歌。
大约在开元十一、十二年至开元十四年间,王昌龄西出河陇,当时唐玄宗不听宰相张说的劝谏,派军西征吐蕃,结果先胜后败。开元十五年,主将被杀,整个河陇为之震惊。王昌龄在边时,正值战事最激烈的时期,所以有着切身感受。
秋在五行中属金,主刀兵,何况又是在大漠黄沙的边陲之地,越发让人体会到秋天所带来的肃杀之意。饮马河边,水寒刺骨风凛冽似刀;平沙日落,昏暗苍茫中见长城逶迤。诗人用极简的语句写出了塞外晚秋时节的荒凉景象,意象宏阔,境界雄浑。而这样深邃苍茫的景色已经延续了多少世代?
后四句更是刻画了一幅触目惊心的古战场图画:当年血战长城,将士意气高昂,从古到今这里到处都是黄沙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散乱在野草之间,发人警醒,点出强烈的反战思想。
开元前中期的边塞诗多以杀敌建功为主旨,而王昌龄却较早地唱出了反战的主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目睹过当时的边防弊政,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着高人一筹的见识。
诗人不愧是写边塞诗的能手,以雄健的笔力勾画出一幅震撼人心的塞外战场景象图,将战场的荒凉和战争的惨烈刻画得淋漓尽致。前人评价此诗说:“极简、极纵、极古、极新,俱在汉魏之间。”(《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春宫怨——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1],未央前殿月轮高[2]。
平阳歌舞新承宠[3],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1]井桃:井边的桃花。[2]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3]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译文】
昨夜东风吹开井边桃花;未央宫前殿,一轮明月高照。平阳公主的歌女,近来备受恩宠;帘外春寒料峭,皇上赐她锦袍。
【赏析】
诗写春宫之“怨”,却无怨语怨字。作者以汉武帝故事隐喻唐朝内宫生活:陈皇后因为助汉武帝登基有功,加之本性骄横跋扈,数年来专宠后宫,但始终无所出。一日,武帝至平阳公主府邸宴饮,爱悦其歌女卫子夫,临幸后将其接入宫中。卫子夫备受恩宠,陈皇后怨恨,多次暗中陷害卫家人,此举惹怒了汉武帝,遂下令废除陈皇后,并将其幽闭在长门宫,改立卫子夫为皇后。
此诗前两句写春天晚风吹开桃花,点明时令,而女主人公长夜难成眠,月高夜深犹自徘徊在前殿。“未央前殿月轮高”一句表明女主人公长夜难寐,又以他人之得意反衬自己之失意,嗔责明月也偏照得宠之人,愤怨之情隐含在字里行间。
三、四句从侧面写新人受宠的情状,虽春寒在帘外,却在温暖的室内获得特赐的锦袍。
诗不直接说宫人之怨,虚此实彼,只说他人受宠,而自己失宠自可会得,实为弦外有音的手法,言近意远,似乎无怨,怨却至深至长。
长信怨——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1],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2]。
【注释】
[1]奉帚:手持扫帚。[2]昭阳:赵合德所居之昭阳宫。
【译文】
拂晓金殿门开,宫人准备打扫,暂且让团扇伴着我踱步殿前。轻叹容颜如玉反不及乌鸦,只因它尚能去昭阳殿沐浴君恩而还。
【赏析】
班婕妤最初因美丽贤惠有才华而为汉成帝所重,后来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深受汉成帝偏宠。班婕妤便自请去长信宫侍奉太后,她曾作《怨歌行》,自比团扇,秋凉被弃捐。这首宫怨诗即咏其事。
首句写班婕妤供奉太后之事,第二句暗用团扇典故,“共徘徊”三字,将团扇秋来被弃与人失宠失意后的彷徨苦闷心绪相并,极见精神。三、四句轻轻宕开一笔,借“寒鸦”与“玉颜”做鲜明奇特的对比,寒鸦自昭阳殿飞来,犹带昭阳日影,人虽有玉颜,却不能沐浴君恩,故“玉颜”不及“寒鸦”,这想入非非的对比把人物的特定心理刻画得丝丝入微。构思巧妙而不伤浑成,语带双关,用典亲切,在优柔婉丽中含蕴无穷,使人一唱而三叹。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1]。
忽见陌头杨柳色[2],悔教夫婿觅封侯。
【注释】
[1]凝妆:盛装。[2]陌头:道边。
【译文】
闺中少妇从不知道忧愁,春日里她打扮妥帖登上翠楼。忽然看到路口杨柳泛出新绿,才后悔教丈夫从军谋取功名。
【赏析】
诗题为“闺怨”,首句却写闺中少妇“不知愁”,紧接着又写她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盛装打扮后登上翠楼赏春的情形,活画出青春女子天真烂漫的憨态。然而,她是真的不知道忧愁吗?纵观全诗,显然并非如此。
接下来“忽见”一词,轻轻一转,于不经意处翻出“陌头杨柳色”。眼前所见,不过杨柳这等寻常景物,何以称之为“忽见”?其实,这句诗关键是要表达这位少妇在见到杨柳后忽然触发的联想和心理变化。在古人心目中,杨柳不仅是“春色”的象征,也是别离时相赠的礼物,古人很早就有折柳相赠的习俗,送别诗中也经常出现“折柳”这一意象。眼前所见之景勾起了她一连串的情思:当年折柳送别,今春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红颜易老……于是一种强烈的空寂和怨愁之感迎面扑来。
而在情思被触动之后,少妇心中那沉积已久的幽怨和离愁突然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顷刻间喷涌而出,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悔教夫婿觅封侯”一句。杨柳显然只是导致少妇情感变化的一个外在因素,如果没有平日感情的积蓄,杨柳不可能如此强烈地触发她心中的“悔”。因此,少妇的情感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尽在情理之中。最后一句的“悔”字为画龙点睛之笔,将登楼前的不知愁与登楼后的深知愁融会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差。
这首诗并未刻意写怨愁,然而怨之深、愁之重,已表露无遗。诗人抓住了少妇一刹那的心理变化,生动地揭示了“闺怨”的主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1],平明送客楚山孤[2]。
洛阳亲友如相问[3],一片冰心在玉壶[4]。
【注释】
[1]寒雨:寒冷的雨。连江:满江。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简称这一带为吴,与下文“楚”为互文。[2]平明:清晨天刚亮。客:指辛渐。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孤:独自,孤单一人。[3]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黄河南岸。[4]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在玉壶之中,比喻人清廉正直。冰心:比喻心地纯洁。
【译文】
秋雨满江,夜里侵入吴地,清晨送你远行,楚山也显孤寂。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就说我依然清白高洁如玉壶冰晶。
【赏析】
芙蓉楼,旧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开元二十九年(742),王昌龄因“不谨小节,谤议沸腾”被贬为江宁丞,这首诗即作于其时。
首两句写雨夜饯别和平明相送,茫茫的江雨和孤耸的楚山,烘托出送别时的孤寂凄清之情;后两句是临别时的叮咛之语,辛渐是诗人的朋友和同乡。此次返乡,诗人托辛渐带给洛阳亲友的不是报平安或问候,而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心志表白。
天气寒冷,玉壶中的水会结成冰,玉壶和冰都是晶莹澄澈之物,故常用以比喻高洁清纯。六朝刘宋时期的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好友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报平安,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贬岭南即是第一次。从岭南归来后,他被任为江宁丞,几年后再次被贬谪到更远的龙标,可见当时他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
诗人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其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用意均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显得含蓄蕴藉,余韵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