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镇,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京西蓝靛厂曾有过的辉煌。古老的街巷、众多的庙宇、繁盛的商市、浓郁的民俗,特别是清代外火器营的设立,无论是所辖区域还是居住人口,均大为增加,从此“蓝靛厂火器营”逐渐成为一个地域的泛称,也逐步发展成为京西重镇。难怪清代学者震钧在《天咫偶闻》中称:“蓝靛厂,火器营驻此,街衢富庶,不下一大县。”由此可见当年蓝靛厂一带的繁盛。

自2002年以来,蓝靛厂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的拆迁改造。如今的蓝靛厂古镇已难寻其踪,昔日繁华的蓝靛厂大街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世纪城北区,呈现出一派都市景象。

世上的东西通常只有在远去、逝去、消失之后,才会变得更加珍贵起来。故土难离,故人难忘,故情难舍。近二十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海淀区辖域内的许多古村落相继拆迁,文化遗产的发掘与抢救极为紧迫,只有及时收集和整理这些文化遗产,才能使那些几近消失的历史与文化得以传承,从而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追溯和记忆。

可喜的是,海淀区政协委员会已将古村镇文史资料的收集、编辑工作,纳入政协文史资料工作重点,积极致力于古村镇文史的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昆明湖畔六郎庄》《京西古镇青龙桥》《玉泉山下四季青》等文史专辑,而这本《长河之滨蓝靛厂》的编撰和出版,则是本届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一个亮点。

《长河之滨蓝靛厂》是一部反映蓝靛厂、火器营地区历史渊源、风物景观、人物掌故、风土人情的“乡土史话”,包括“古镇沧桑”“古迹寻踪”“风情掌故”“人文轶事”“艺文摭记”五大板块,虽然只有二十余万字,但从多个侧面较为客观地反映了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与变迁。既尊重“史”的真实原则,又不失“文”的生动灵活。史料丰富,语言通俗,别具地域文化特色,值得一读,值得收存。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鉴古知今,承前启后。地域文化的根在民间,其文化的传承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追忆与联想。《长河之滨蓝靛厂》的编辑过程自始至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尽可能多地追寻历史的足迹,广泛发掘多方面的史料。同时在编写中力求将史料性、知识性、通俗性、可读性融于一体,并配有数十幅照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长河之滨蓝靛厂》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考证和史学论述,只是综合性的地域文史资料汇编,一些史料仍可商榷和考证,但对于了解蓝靛厂、火器营的历史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长河之滨蓝靛厂》的问世,让我们窥见到往古的迹象,了解更多的遗闻旧事,使我们温故知新。

《长河之滨蓝靛厂》的编纂与出版,是海淀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一个硕果。文化是一个地方的根脉,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风景。随着时代的变迁,蓝靛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不变的是古镇浓郁的乡情,是人们对古镇难以忘却的记忆。

传承海淀历史文化是我们为政者的职责。一是挖掘,二是保护,三是升华,四是发扬。地方的历史文化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与发掘,去到历史长河之中大浪淘金,找出那些闪光的东西。要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的遗存,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记录下来,汇编成集,才能成为传承的载体。

《长河之滨蓝靛厂》一书的出版,让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在此要向为此书的编写而付出辛苦的专家、学者与文史爱好者深表感谢,是你们的热情与劳作为长河之滨蓝靛厂 “著书立说”,由此使这一地域的文化得以记录与传承,且以通俗而不平庸的文采为读者而欣赏。

虽然我们的文史资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进一步地努力,要始终把史料的征集放在首位,在多出精品上下功夫,整体提升文史工作实效,积极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长河之滨蓝靛厂》是一个新起点,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