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寺庙——我国的艺术瑰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从广义上来说,寺庙不仅仅与佛教一家有关。但在佛教中,寺庙有许多种称谓:如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把接待从西方来的高僧居住的地方也称为寺。从此以后,“寺”便逐渐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称。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除此之外,如庵,那是尼姑住的寺庙。还有石窟,那是开凿在山崖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印度早期佛寺多用这种形式。在道教中,寺庙的称谓也很多,道教创立之初,其宗教组织和活动场所皆以“治”称之,又称为“庐”“靖”,也称为“静室”。南北朝时,道教活动场所称呼为“仙宫”,北周武帝时,道教活动场所称呼叫“观”,取观星望气之意。到了唐朝,因皇帝认老子为祖宗,而皇帝居所称为“宫”,所以道教建筑也称为“宫”了。还有叫“院”、“祠”的。儒家则称之为“庙”、“宫”、“坛”。伊斯兰教称之为“寺”。“庙”是指祭祀祖先的祖庙,供奉鬼神的地方。皇帝祭他的祖先的地方叫太庙;普通老百姓的叫祠堂。如今寺庙成为奉祀神佛、先哲或英雄人物的地方。

人类的祭祀活动起源于中前时代,表达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或对祖先、勇士的崇奉,并以此寄托自生的愿望。至国家产生后,祭祀成为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祭坛寺庙等礼制建筑大量出现,并开始出现完整的祭祀制度和体系。

寺庙的建设发展是随着宗教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宗教的一种符号。

海淀宗教的发展历史悠久,佛、道、伊斯兰、天主、基督教都有,是宗教较为活跃的地区,建有许多佛教、道教的名刹古寺。明末清初西郊日渐繁华,善做生意的回民随之聚拢而来,其共同信仰的伊斯兰教也被传带至此。清朝末年,西方宗教随同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乘势而入,天主教、基督教呈兴盛之势。

佛教之传播与发展较中原及江南晚,因北京地区自古为北疆边陲,发展缓慢。唐五代以前尚处于初兴阶段,辽、金、元三代始有进一步发展;至明清方趋繁盛;清末民初,日趋衰落。辖区车耳营村的一尊北魏时期的石佛造像,雕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是佛教传入海淀最古老的见证。隋代始,统治者在西山南麓,广建庙宇,唐朝开始向北发展,上方寺、十方普觉寺(初称兜率寺,俗称卧佛寺)即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是今海淀区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佛教文化在京西北郊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是明代,梵刹大量修建,如五塔寺(原名真觉寺)、万寿寺、大慧寺、摩诃庵等,之中有皇家赐内帑而建;有宫中太监为养老而出资兴建;有僧侣化缘集银而建。当时有诗云:“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间内臣作。”“清代帝室崇信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黄教)在西郊兴建、扩建大批寺院,成为皇家祝厘之地和巡幸西郊行宫,其规模表明佛教当时影响之大。清代末期,佛教日渐衰颓,1936年,西北郊庙宇352座,其中有284座在今海淀辖区内。

道教是中国自有的民族宗教,基于老子道学思想、民间信仰的自然神及古代神仙方术和迷信学说而形成。道教奉老子为教祖,信仰“道”,尤其信仰修道、得道。海淀辖区内的道教形成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隋唐五代时期,至宋、辽、金、元四朝儒、释、道三教日趋平等。区内最早有明确记载的道观是建于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的玉华观,现存于香山樱桃沟中。金世宗命起道院建成,又命翰林待制朱澜撰碑以记,并赐高道宋先生与众住持为修炼之所。可见当时皇家已将道教与其统治思想合一。元朝时因元太祖亲命长春真人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并“诏免道院及道人的一切杂役,先后在燕京建立八会,于各地建立宫院”,故出现佛道之争,皇家的喜好对道教兴衰影响日益增大。元至元七年(1270)二月“筑昭应宫”,于大德五年(1301)二月“赐昭应宫地百顷”,为元大都郊外最宏大的一处宫观。明清时,北京寺庙大增,海淀道家居所有24座(其中两座存有明碑,明前之“宫”三座,称“寺”“庙”的道场两处、清道观六座及一庙一庵)。明嘉靖“世宗方信道士而厌缁流,内官惟恐寺刹之毁,故建道观于其旁,而寺后之山又有真武祠,借此以存寺也。”清一名娄近垣的著名道士曾活跃于皇家园林之内,于雍正五年(1727)入京,为雍正在圆明园治病。民国时期道教日渐衰败。1928年北京特别市寺庙登记时,海淀有道观44处。1936年,北平市第一次寺庙登记时海淀有道观18处。1942年西郊区登记寺庙90座,其中本区的寺庙56座,道庙23座。如真武庙、观音寺、药王庙、关帝庙、龙王庙、双关帝庙等。寺庙中佛道混杂,还有道士住持。

基督教是16世纪中叶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新教”。1900年后,基督教公理会布道会任子荣牧师在西郊蓝靛厂、四王府、门头村一带宣教,为区内基督教传播最早的导源。1914年在海淀龙凤桥设临时传道棚,入教者颇多。1915年清华大学美籍教授麻伦向校内信徒劝募,购得海淀镇南大街永呈祥字号铺面房6间,请李本源牧师主持修葺,10月6日成立“中国基督教会布道会”,隶属公理会,王冀山为布道主任。该会宣教的同时,提倡社会改良,兴办慈善事业,几月间入会者百余人。1926年美国在华教会出资兴办的燕京大学迁入海淀后,区内信徒与校内师生多有联系,基督教影响进一步扩大。燕大妇联会协助教会设培善、培德、培元等四处工厂,生产手绢及补花、挑花,产品由妇联会销往国外,盈利补充教会举办慈善事业等支出。直奉战争期间,教会同地方绅商设立临时妇孺收容所3处,救济难民几百人。1924年祁国栋接任布道主任,信徒中摆脱外国人统治、自立自养的情绪日益高涨。1928年教会改名“北平海淀中华基督教会”,并组织董事会,首任董事长刘廷芳,教会事务完全由董事会自行处理。1932年教会建成女子工厂房11间,由建筑师董宝忱主持并献工修建“福音堂”,于1933年6月15日落成。祁国栋被立为牧师,当时有信徒500余人。抗战时期,祁国栋牧师曾向燕京大学校长司徒雷登借美国国旗挂在教堂南门,收留附近的妇女以免受日军欺凌。1941年太平洋战争时,北京教会凡属美国财产均遭日本封闭,因海淀堂为中国基督徒自己募捐,修建该堂,被封存一个月后终获重启。海淀教会兴办教育始于1916年女子小学班, 1924年扩大为男女合班的完全小学,取名“培元小学”。1944年增初中班,成立“培元中学”,祁国栋兼任中、小学合部校长。

天主教是罗马公教在中国的名称。明万历十年(1582)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在南方传教。1601年进京以学术传教,广交士官,并以儒家思想作为传教的思想基础,遂使天主教逐渐深入民间。据《万历野获编》载,利玛窦初来即寓香山坳,后“以病终于邸,上赐转葬甚厚,今其墓在西山”,那时天主教在今海淀一带即有传播。1901年后,帝国主义列强在北京大肆建造教堂,天主教影响日渐扩大。海淀区域内,先后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至1943年起,四季青正福寺村、温泉白家疃村、黑山扈、清河八家村建起天主教堂。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凡穆斯林定居形成一定规模的地方,均建起清真寺,为宣教讲学、举行礼仪、联络穆斯林的中心。伊斯兰教有传统的教规和宗教活动,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等节日,穆斯林都沐浴盛装到清真寺举行会礼仪式,相互祝贺,进行诵经、赞圣活动,一些虔诚的穆斯林还参加每周五的“主麻日”活动。到1937年,海淀区内就有8所清真寺,即马甸及西村女寺、海淀、四王府、蓝靛厂、安河桥、树村、清河诸寺。礼拜的穆斯林:马甸6000人,海淀1000人,清河700人,蓝靛厂和树村各500人,安河桥200人,四王府100人。按回民居住人数和伊斯兰教影响来说,当时的马甸清真寺和西村女寺,仅次于牛街清真寺。按始建年代来说,修建于明朝末年的海淀清真寺和蓝靛厂清真寺是全区建造最早的清真寺,其余建于清朝初年。

寺庙的佛寺、道观、清真寺,以各自的方式存在,它与群山、松柏、流水、亭廊之间相互呼应,相互依存,从而达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展示出和谐、宁静的韵味。寺庙文化完整地保存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谓之历史文物的保险库。寺庙建筑与传统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寺庙文化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等。各地一年一度的庙会。如火如荼,不仅丰富了各地文化氛围,同时也促进了地方旅游的发展。因此,寺庙不仅是一种宗教符号,更是一种超越宗教的文化载体。对于走进它们的那些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膜拜的需要,一种精神的皈依,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宗教的发展带动了寺庙的建设。寺庙是宗教社会的主要建筑实体。北京市的寺庙自隋唐至清代兴衰更迭沧桑历尽,其间修了多少庙,建了多少寺,实难翔实统计。近代京城承袭千年古都宗教文化遗产,儒、释、道宫观寺众多,为全国都市之冠。王国华《北京的寺庙》一书记载:“北京的寺庙数量众多,在全国堪称首屈一指。清朝乾隆时期绘制的京城全图中,共标出内外城寺庙1207处。其中观音庵87处,如果加上供奉观音的白衣庵21处,共108处,居众庙之首。其次是关帝庙88处,真武庙42处,还有天仙庵29处,伏魔庵26处,龙王庙12处,等等。差不多每条主要街道和胡同,都有一两处寺庙。这些寺庙分成僧(和尚)、尼(尼姑)、道(道士)、冠(道姑)和相当数量的民庙。所谓民庙,大都是以前的家庙,属私人所有,规模一般不大。有的民庙只有一间房,没有住持的僧人。”

而京城寺庙中,海淀为其多。海淀区范围内,又以西山一带居首。北京西山地区,因其地理位置优越和优美的园林环境,曾是寺庙林立和佛教活动繁盛之地。明代诗人写道“西山三百寺,十日偏经行”(都教),“西山三百七十寺,正德年中内臣作”(王廷相),“西山五百寺,多傍北邙岑”(郑善夫),《帝京景物略》记载:“西山巨刹——区过六百”。据张有信《身边的历史》记载:海淀区域内有寺庙610多座。

寺庙的建设发展,为宗教信徒提供了朝拜、祈祷、供佛的场所,为生老病死、婚丧嫁娶、求财祈福、去祸消灾、求学求官、生意兴旺、流年大运、家宅平安等求神问卜、烧香还愿的地方。寺庙安静肃穆的氛围,启迪人们向善,净化人的心灵。

寺庙的建设发展,是统治者的治国方略,作为加强统治的方针和手段,引导人民尊重民族信仰,巩固国家的安定,达到其政治考量。

寺庙的建设发展,传承了古建筑艺术,不同朝代、不同地区、不同宗教,有不同的房屋建筑风格,不同的彩绘、不同的神像雕塑。寺庙的建设,使得以保存、传承中国古建筑,为后人研究了解,提供了实物。

寺庙的建设发展,大都体现园林化,不少寺庙本身就是园林,即寺庙园林,山形水系、花草树木、叠石景观各种艺术,绿化美化了环境,大大发展了园林建设。

寺庙的建设发展,发展了碑刻、匾额、楹联、字画等文化,寺庙中,大都有碑刻的存在,碑刻不仅发展了碑亭建设,还促进了刻字艺术的发展,并且记录了寺庙的建设史,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依据。

随着时光的流逝,不少寺庙由于自然的风化、人为的破坏,已荡然无存或遭严重破坏,现在保存完整的或重新修缮好的为数不多,而大部分是残留部分。对于寺庙,我们既要承认它的历史作用,对它的消亡也要正确理解。为了让今人和后人了解海淀寺庙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我用两年多的时间收集整理了海淀区现存完好或重新修缮好的以及残存部分建筑的寺庙,并且是列入海淀区或北京市、全国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海淀区文物普查项目的(部分)163座寺庙资料,现予出版,供参考。

执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