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淀寺庙
- 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政协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
- 3296字
- 2024-11-02 08:26:22
万寿寺
万寿寺坐落在西北三环路东侧,南为长河,东为广源闸,与紫竹院公园隔河相望。始建于明代万历五年(1577)三月,竣工于次年六月,迄今已400余年。
万寿寺坐北朝南,东西排列为3路,以中路为主,西路为行宫,东路为方丈院。寺庙周围绕以红墙,占地面积约为3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00多平方米。
万寿寺山门为单檐歇山顶,坐落于石阶之上,窗为仿木结构的石雕窗。两侧为带须弥座的八字形墙,上有砖雕的团花纹,墙两边各有一间歇山顶的旁门。由山门往北为第一进院落,院中主体建筑为天王殿,面阔3间,殿门石拱券。殿两侧为钟、鼓楼,均为重檐歇山顶,上下檐满布斗拱、壶门。
清乾隆時期万寿寺平面图
天王殿北为第二进院落,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是寺中的主要建筑。大殿雄伟壮观,坐落于凸字形的月台之上,面阔5间,檐下布满七彩斗拱,庑殿顶;殿的内外梁架结构均饰彩绘,殿檐四角挂有风铃。殿内拜石两侧的立柱上高悬乾隆御书联曰:“戒慧光中烟云皆般若;清凉界外花石尽真加”。正中供奉着三世佛,两侧为彩塑十八罗汉,在三世佛的背面为一座形象庄严的倒座观音坐像。另外,在三世佛前另有一尊毗卢遮那佛,此佛原为明代万历二十七年(1599)铸于东直门内的金太监寺,1990年辗转至万寿寺内。毗卢遮那佛端坐于千叶莲花座之上,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殿外月台前的两侧立有乾隆十六年(1751)的乾隆御书碑两通。大雄宝殿的东配殿曰“祝延万寿”,西配殿曰“安心镜”。
大雄宝殿往北为第三进院落。主体建筑为安宁阁,后改为万寿阁,民国年间被焚毁。其东配殿曰“广大圆满”,西配殿曰“普度众生”。
万寿阁向北为第四进院,主要建筑为大禅堂,面阔5间,硬山雕大脊,顶部有吻兽、戗兽及小兽。这里曾经是僧人们讲经说法之处。
万寿寺山门
第五进院则是象征着普陀、清凉、峨眉的三座假山,以供奉西方大士。假山区约1100平方米,假山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大士殿(现佛像均已全无)。观音殿为悬山调大脊,木结构均饰以旋子彩绘,金龙枋心,文珠、普贤殿为硬山大脊,木结构也均饰以彩绘。三殿之前有回廊。山下有仙桥水池,旧时曾有潺潺流水,现已干涸。桥头有洞,是为地藏洞,洞内原有地藏菩萨,现已佚失。假山之上古树森然,更增添了院内的幽静气氛。
大雄宝殿
万寿阁
假山之后有一座御碑亭,其造型美观大方,黄琉璃瓦,重檐八角,饰有旋子彩绘,为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时所建。内有立碑一通,龟趺,下为凸雕海水疆崖,四角雕鱼虾龟鳖;碑身雕琢精致,凸雕龙戏珠和缠枝莲纹饰。碑文为御书,刻有满、汉、蒙、梵4种文字,记载了修寺之缘由。
西洋式门楼
乾隆御碑亭之北为第六进院,主体建筑是无量寿佛殿。殿为重檐灰筒瓦歇山顶,上檐满布三彩斗拱,下檐为一斗二升带麻叶头。殿内原有一座铜立佛,“文革”时被拉走,不知去向,仅存石质须弥座,高约80厘米。现立有一座明代渗金多宝铜佛塔。此塔原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2)立于长春寺的,1987年移至此地。塔高1丈5尺,为13层密檐式仿砖结构。塔身四周塑有弥勒佛、菩萨、四大天王、十八罗汉、护法神、托塔金刚、飞天等数百座造像。该塔铸造精湛,佛教和艺术的价值很高。无量寿佛殿旁设有两个月亮门,旁设十景窗,门上有仿西式砖雕,形象别致,显示了清代后期中西结合的雕刻艺术。
最后第七进院,主要建筑是万佛楼,外2内3层,面阔7间,进深3间,建在高台之上,东西配殿现为博物馆的办公之处。在万佛楼前,建有一座光绪二十年(1894)所立碑亭,是为庆贺慈禧六旬万寿所修,形制与乾隆御碑相同,碑文为户部尚书翁同龢奉敕所书。
无量寿殿、乾隆碑亭、光绪碑亭
万寿寺东路为僧房、香积厨(厨房)、斋房(饭堂)、职事堂(库房)和荣堂(接待室)等建筑。解放后逐步成为民居,只剩最后边的方丈院还仍然保留着清代的建筑风格。
万寿寺西路为行宫,这是万寿寺有别于其他寺庙之处。行宫前部有御厨房、御茶房,大殿和明廊,后部有假山、小亭和爬山廊,院内松柏浓密,环境极为幽静,既体现了园林艺术的特点,又显示了宫廷建筑的风格,这里是当年清代帝后们巡幸西郊时的休憩之处。
据史书记载,万寿寺由万历皇帝之母慈圣李太后“发内帑巨万”,命太监冯保特建之梵刹。大臣张居正撰写《敕建万寿寺碑文》。万寿寺取代了皇城内的汉经厂(即今嵩祝寺、智珠寺旧址),主要用于藏经卷,永乐大钟也由汉经厂移至万寿寺。明代万寿寺规模宏大,建筑华丽。《长安客话》称其“璇宫琼宇,极其闳丽”;《燕都游览志》称其“丹楼紺宇,几与大内等”。全寺主要格局为:建筑群坐东北朝西南(与寺前西北一东南走向的长河相垂直),中路五进院落,由南而北分别为山门、天王殿、大延寿殿、藏经阁(安宁阁)、禅堂及园林一座,该园林为明代佛寺园林之杰作。园林之北有果园一座,寺北更有广袤的田地——由于万寿寺是继承汉经厂制度而兴建的,因此是作为宫廷内府的附属机构,享受着与一般皇家寺院不同的礼遇,皇家所赐寺田足以供给寺僧生活。据《帝京景物略》载,寺后“圃百亩,圃蔬弥望,种莳采掇,晨数十僧”。此外,著名的永乐大钟由汉经厂移来,置于院东路的“方钟楼”内。根据《长安客话》载,大钟“昼夜撞击,声闻数十里”,后该钟于清雍正朝移至大钟寺。此外,寺院东路还建有药王殿、药房等建筑。
清初顺治十六年(1659)万寿寺大火,大部分建筑焚毁。但经过康熙、乾隆和光绪三朝四度重修、扩建,最终形成了万寿寺集寺庙、行宫、园林于一体的庞大规模,并成为清代皇家祝寿庆典的重要场所,拥有“京西小故宫”之誉。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在营建离宫畅春园之际,同时开始重建并扩建万寿寺。不但重建了原中路建筑,还加建两进院落,即在园林区后建无量寿佛殿及万佛楼,这样万寿寺中路成为七进院落;并在西路建行宫,在东路后侧建方丈院——全寺规模比明代时几乎增加了一倍,形成中、东、西三路之格局。
清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六年(1761)曾两次在万寿寺为其母慈宁皇太后祝寿,并逐步扩建使万寿寺走向鼎盛。因为万寿寺位置适值畅春园到西直门之间长河水路之中点,加之“万寿”二字极为吉利,于是乾隆大力扩建万寿寺,作为皇太后庆寿的重要场所。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中路基本保持康熙时期格局,在西路行宫南端增建寿茶、寿膳房两组两进四合院,在其后改建行殿五间;又在东路南部改建十方院,包括大斋堂、厨房、库房和十方堂等供僧人活动的场所,并将原华严钟(即永乐大钟)钟楼遗址清除,药王殿拆除。扩建完工后乾隆撰写了《敕修万寿寺碑记》,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碑两座,立于大雄宝殿(即原大延寿殿)前。乾隆二十六年(1761)再度扩建万寿寺:中路在无量寿佛殿两侧新建两道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式院墙及院门;并立《御制重修万寿寺》碑于无量佛殿前,并为此新建一座八角攒尖黄琉璃瓦顶碑亭;西路行宫在寿茶寿膳房后建起一座王府规模的四合院,由两进院落组成,其后又建后罩楼院一进,为行宫中最幽雅之所在;后罩楼后建大悲院一进,为皇族在行宫休息时的礼佛之所;东路僧宅区在十方院后增建法堂院,由南房、法堂和药师坛两进院落组成,为僧人习经的主要场所。至此,万寿寺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规模;三路建筑群由南至北均告完整,占地30000平方米。
多宝铜佛塔
清光绪十九年(1893),慈禧太后重修万寿寺,恢复了千佛阁建筑,并仿效乾隆做法增建光绪御碑亭一座立于无量寿佛殿之后,因此万寿寺中轴线上,无量寿佛殿前后各有黄琉璃瓦碑亭一座,为京城诸寺中之特例。当年,慈禧往来于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都要在万寿寺拈香礼佛,在西跨院行宫吃茶点,故万寿寺行宫有“小宁寿宫”之称。
民国时期万寿寺曾用作兵营、学校、疗养院、毒犯收容所等。1937年4月因电线短路,万寿寺被烧毁。解放后万寿寺由军队及中共中央育幼单位使用。寺院中的佛教造像除大雄宝殿之外,分别于1958年前后和1967年前后被迁往他处或拆毁。60年代以来寺院分别为学校、幼儿园、部队以及总政歌舞团等占用。1982年2月,因管理不善,导致万寿寺西路大火。焚毁了行宫前正殿及其附属的配殿、游廊、垂花门等。1984年部队撤出, 1985年成立北京艺术博物馆筹备处,1987年中路建筑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自1985年至今,万寿寺经历数次大修,中路与西路建筑群基本恢复了原有格局,东路则仍待修整。
毗卢遮那佛
1979年,北京市将万寿寺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