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商战

把自己视为一家公司,则商业思维可以启发我们的人生之路。如同一家公司,我们个人也需要有愿景、战略、价值观、商业模式、竞争策略,并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护城河”。

“人生商业模式”决定人生终局

如果把自己比作一家公司,你是否能实现“永续经营”?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那么我们可以用“终局”思维去看:人和人的最终差别体现在表面,比如影响力、财富、健康,但其根源在于深层次的原因。其中最深层次的原因就包括各自“人生商业模式”的差异。

在讲“人生商业模式”之前,先来简单地定义一下“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说复杂了,可以写一本书,比如入门图书《商业模式新生代》,说简单了,就是“挣钱模式”。比如搜索引擎公司,目前最主要的商业模式为“搜索广告”,这部分收入占据公司收入的大部分;又如手机网络游戏公司,其主要商业模式可能是“道具收费”,而非按照单机版收取一次性的购买费用。最赚钱的行业之一银行的主要商业模式是赚取存单利差;保险公司一般的商业模式是利用保费作为浮存金来投资理财;基金公司的商业模式是赚取佣金;影视明星的主要商业模式可能是广告代言费和片酬;作家的商业模式一般是版税;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商业模式是“出卖时间”或“出卖技能”。

商业模式为何重要?一个没有商业模式的项目是做不长久的;一个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公司很难生存,即使侥幸得以生存,也无法维持太久,更别提占据竞争优势;一个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个体是不具备超出平均值的竞争力的,也无法拿到让自己满意的经济回报。

可以这样说,良好的商业模式是高经济回报的前提,也是帮助个体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个体一旦能深入地理解商业模式这个概念,就能更加清楚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正确无误地做出人生选择。

人生商业模式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第一,无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只能卖一次,且只能卖给一个人,公司的雇员和小企业主(包含小型淘宝店家)一般属于这一类;第二,有杠杆卖时间,即单位时间可以卖多次,且可以卖给多人,卖出的份数和客户数与杠杆比例相关,杠杆比例基本受制于其个人品牌,艺术家一般属于这一类;第三,花钱买时间,真正的企业家属于这一类,他们获利的秘密在于“他人的时间和他人的金钱”,这就是企业家借贷和雇人的致富秘密;第四,花钱买“厉害的人”的时间,价值投资者则属于这一类。

大部分人辛苦一辈子,依然与财务自由无缘,根本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幸运、不努力,而在于他们选择了错误的人生商业模式——无杠杆卖时间,即被雇佣。“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安安稳稳工作一辈子”,这是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是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就选择的道路,但这样的大众之选有很多问题。

第一,看不到财务自由的希望,除了想方设法去挣更多的工资,没有其他出路。每个月都陷入“等发薪日”的状态,所在公司可能已经很出名了,自己的努力程度也足够,但就是攒不下太多钱,家里可称为“资产”的也不多。

第二,所有工作选择都必须以“涨工资”为第一标准,无论是在公司内调整还是出去寻找机会。然而,随着年龄渐长,年薪渐高,能“继续涨工资”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自己无力改变环境,但因为离不开这份薪水只能无奈地待在原地,放弃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理想。

第三,在兴趣爱好上的投入捉襟见肘,虽然家人可能很支持自己发展兴趣,但是每次拿出一大笔钱来购买相机、电脑以及其他电子产品时,还是有一些歉疚感。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压抑自己这方面的欲望,到最后则慢慢放弃了兴趣爱好本身。

一门心思挣工资的发展道路会让人在30~40岁陷入严重焦虑,这个年龄段的焦虑主要来自职业发展的“停滞”和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担心。虽然很多人可能一直拿着相对不错的“高薪”,但是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还是惨不忍睹,资产很少,存款也寥寥无几。

你可能会问“钱去哪里了?”,而真相是:收入项只有一份工资,但是支出项数不清。我们把日常生活开销和一些大型消费累加在一起就会发现,工资的确只够支付这些支出。如果不刻意控制支出,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结余。但是,严控支出的感觉非常差,这就像为了减肥而过分限制进食。

问题在于,我们发现自己工作已经很努力了,所在公司也不错,收入从账面上看也不少,但毕业十几年后,还是很有可能过着“每月等工资入账”的生活。

这条看起来不错的康庄大道,走到后来却拥挤不堪,无比凶险。

很多人会默认选择“被雇佣”这种人生商业模式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家庭因素。家人希望你一辈子平平安安,不用大富大贵,只要过好小日子就好。一般工薪家庭的子女,天然会选择这种模式。家庭熏陶、从小耳濡目染比基因的力量还强大。

第二,个人因素。人生而短视,寻求安全感,喜欢短期回报,喜欢算得清楚的账,所以成为某公司尤其是大公司、著名公司的雇员是很多人一生的愿望和追求。

第三,社会因素。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大环境,给你铺垫的第一选择都是寻求“被雇佣”。学校的专业按照社会上的热门就业趋势设置,无法找到好工作的学科被认为是无用的学科,少有人选择,在学校也得不到重视。你还没有走入社会,就知道户口、房子、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被雇佣,是最简单的获得“身份”和这些保障的途径。

第四,未知因素。无论是成为艺术家、企业家还是投资者,都是更难的选择,缺少标准的通路,前途未知,而且在早期回报极少,让人煎熬。

上述四方面的因素,促使普通人更偏向选择“被雇佣”的模式。

在经历了5年前的焦虑之后,我认识到“被雇佣”的模式其实是一个凶险的、天花板很低的、越做越难且越走越窄的模式。所以在克服焦虑的同时,我开始另辟蹊径。

做微信公众号,坚持写作,是让自己像艺术家那样去生存;把几乎所有闲钱都投资股票,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投资者;在工作中更加追求成为一个“合伙人”、一个合作者,并以这种心态对待老板、同事和客户。因为这样的转变,我的路越来越宽,人生的支撑点和对外的连接点也越来越多。

比如一位大企业的老板在一次会议上和我加了微信,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我很喜欢你的朋友圈内容,我是你的粉丝。”这让我开心不已,当然,这样的事情其实已经多次发生。很多本来是生意场上仅一面之缘的客户,后来因为我鲜活的朋友圈内容而成为我的粉丝和生活中的朋友。大家愿意和我分享更多内心的想法。

再如年会上很多我不那么熟悉甚至不认识的同事拉着我喝酒,他们的第一句话都是:“辉哥,我很喜欢你写的内容。”原来很多同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成为我微信公众号的读者,每天看我的公众号内容,还不断地给我留言,探讨投资、职业发展和产品问题。

从单一的雇员,到成为艺术家、企业家以及投资者的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突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发生一般都不是好事,而是源于外力的压迫。但是,只要你从内心认识到:“被雇佣”是一条越走越难、越走越窄、越走你的竞争对手越多(相对于机会)、越走收益与风险越不成正比的道路,你就应该放弃被雇佣的执念,选择其他三条康庄大道中的至少一条。

当你的意识发生根本改变,即使表面上还是做雇员,但是内心深处和行动方面,都可以向“合伙人”去转变,自己的心态会越来越积极,也会越来越“不唯上”。你会更加在意客户、组员的满意度。

对很多人而言,必须在“雇员”之外再选一种商业模式,即在“艺术家”、“企业主”和”投资者”中做一个选择,并重点投入。这个选择毫无疑问会决定你未来十年甚至更远的人生。

祝大家早日觉醒!

警惕竞争

有一天中午,我去家附近的奥特莱斯,越靠近商场车速越慢,到停车场入口时,发现里面停满了车,只好掉头出来。我随便在大众点评上搜了一个附近的餐厅,距离不到1千米。开车过去,是一个挺大的园子,餐厅里坐了七八成的人,虽然也有喧闹声,但相较于刚才奥特莱斯的停车场,真是绝佳的体验。享受一顿惬意的德国大餐后,我便开车回家了。

回程车很少,广播里传来消息:古北水镇和野生动物园周边的停车场已经饱和,导致附近的道路严重堵塞。我忽然想到一个词:错峰出行。其实这个词最近几年给我很多启发,错峰出行背后的实质是避免不必要的竞争。

我们的文化很推崇“竞争”,无论是上学、考试还是就业、工作,都是在激烈地竞争。我们上大学那会儿,号称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后来大学好上了,幼升小、小升初又变得竞争激烈。前段时间,一个朋友在给自己的小孩找幼升小的机会,他看中一个私立学校, 7000人报名,只有200个入学名额,即35∶1的入学比例。工作更是这样,你要想得到机会,就得比其他人强,而且要强很多。

但是,面对竞争,我们是否别无选择?并且,我们是否会从被迫竞争变成喜欢上竞争?

显而易见,人们是容易对竞争上瘾的,因为竞争具备成瘾的一切机制,包括给你压力,惊吓你,诱惑你,逼迫你使出全力,给你留有获胜希望,不断地刺激你,很少一下子击垮你。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摩拜启示录:一局未赢下的比赛,与一个未结束的故事》,其中讲到了摩拜单车的管理团队如何因为ofo的低价投放挑战而放弃初心。为了应对ofo的挑战,摩拜团队设计出Mobike Lite(摩拜轻骑),成本低,但易损坏。

大敌当前,这个方案似乎成了唯一选项。这让当年开发了摩拜第一代单车的王超气愤不已,他认为产品的“叛变”就是迷失了企业设定的自我价值。当你进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的战争状态,并且在送上门的、看似源源不绝的资本弹药面前,思考和讨论似乎都已经没有应激反应直接了。在市场竞争和资本弹药的双重刺激下,摩拜管理团队偏离了自己的初心——“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基于这个原则所衍生出来的产品设计哲学——“三四年都不坏”也被抛在脑后。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一场喧嚣之后,很难说有真正的胜者。但是绝大多数参与者会迅速忘记这场折腾,继续去热血沸腾地投入下一个竞争。

这是一种悲哀。

其实我们个人也是如此,在职场上,我们对于竞争非常敏感:谁在威胁我的工作?哪个团队在抢我的活儿?而很多公司也热衷于搞内部竞争机制和文化,比如腾讯的内部赛马机制。我们如今所使用的微信据称就是移动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信)赛马的胜者。

先不管别人家的传闻,我从自己的经历得出一个启发:我们在竞争之外还有选择,即尽量回归初心,找到自己真正的优势,并且在执行时尽可能避开不必要的竞争。

比如张小龙,成名于Foxmail,在腾讯的成名作是将QQ邮箱做到了行业前列,最后做出了微信。你可以说微信是竞争的产物,但这三件产品无一例外是一脉相承的通信工具。你让张小龙去参与游戏工作室的竞争,我相信他无法推出“王者荣耀”这样的产品。

当你围绕自己的优势做事时,你关心的不是竞争,而是能否真正着眼于长期目标,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亚马逊CEO贝索斯说:“不要管竞争对手在做什么,他们又不给你钱。”

不关心竞争对手现在做什么,但是又要在一段时间后打败对手,占领市场,怎么实现?贝索斯采用的是“长线思维”,换言之,他喜欢做那些被其他人误解、琢磨不透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的模式和收益在短期内看不清楚。他这样说道:“我相信,如果你要创新,你就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从不必要的竞争中摆脱出来,这里有三种方法供参考。

回归初心。一定要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情。教育的初衷是什么?职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个企业安身立命的价值观和使命是什么?脱离了初心,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会距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

围绕优势。我向来反对取长补短这件事情,拿自己的短处和其他人的长处去竞争,越比越悲惨,越比越没有信心,越比越迷失自己。人生最终要做的事情是扬长避短,当然,作为必要手段,你需要“知长知短”,即真正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着眼长期。长线思维是把我们从竞争泥潭拉出来的利器。很多人找我请教投资时,总是问:有什么样的方式能在未来3个月赚大钱?对此我的答案是:如果你能把自己的获利周期拉长到5~7年,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因为几乎没有人和你竞争了。

竞争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壶毒酒,诱人但要命。

所以,请务必警惕竞争。

忘记扬长补短

最近碰到几位年轻的朋友,我们在聊天的过程中都会谈到一个观点,即忘记扬长补短这个词,也慎对“木桶原理”。

扬长补短是我们从小耳熟能详的词,老师讲,父母讲,同学讲,到最后自己也习惯讲。这个词听起来没有问题,但是执行起来容易陷入很大的误区:人们往往忘记了“扬长”,而总是想着“补短”。

这个词到后来有了更好的注脚,即“木桶原理”。木桶原理认为:一个木桶所能盛的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个道理多么通俗易懂,简单到你很难反驳它。这句话用于人生时,同样是强调你应该注意你最大的缺点,而不是最大的优点。这个原理甚至比扬长补短更加误导人,因为它只强调了人生会被短板所决定,而与长板无关。这样看来,这个道理是不是很混账?

其实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时,他一定会反思扬长补短和木桶原理这两个说法。难道我们必须把足够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自己的短板上,才可以取得人生的成功吗?

我们退一步来提问:假设你可以尽力去补自己的短板,请问你能把自己的短板变成长板、变成优势吗?答案显然是“No”。因为在一件事情上,即使付出同样多的努力,对此事有天赋的人也一定比你学得更快、更好。也就是说,无论你在这件事情上花多少精力,你都无法比在这件事情上有天赋的人做得更好。

音乐神童莫扎特听一遍能记住的旋律,你很可能听一百遍都记不住,他学习音乐的效率超过你100倍。所谓天赋,就是在某个方面要比常人更加敏感,这也带来了数量级的学习效率差异。即使你和他同样努力,你一生中也没有在音乐方面战胜他的可能。你可能会举出龟兔赛跑的例子,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碰到的比我们更优秀的人,哪个不是比我们更加勤奋?龟兔赛跑时乌龟赢了的情况好像只出现在童话书里。

与传统观念相反,我认为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优点,说得直白一些是扬长避短,即尽可能找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而避开那些突显自己短板的领域。

天赋的英文单词是gift,我总是把它解读为“礼物”。你获得了一个礼物,却视而不见,是不是有愧于这份恩赐?是不是人人都能获得这份恩赐呢?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答案是“Yes”。每个人生来不同,这些不同点里,总会有那么一两点是你特别突出的。你不用和全世界的人比较,你只需与周围可见的同学、同事比,只要比身边的100人要强,那么这就是你的优势点。

比如你在部门里演讲能力很强,每次演讲比赛大家总会想到你,这就是你的优势点。我曾参加一个部门的年会,一个年轻小伙子表演了一个魔术,赢得全场喝彩。那个晚上,他的眼神中有骄傲的光。会魔术,就是这个小伙子的优势点之一。有些时候,优点没有那么明显,你需要仔细挖掘。比如有些人的眼睛很好看,一颦一笑之间都是故事,这就是优势;有的人手长得特别好看,纤长柔软,这也是优势;有的人声音很好听,这也是优势。

怎样把一定范围的相对优势变成更大范围的优势甚至是绝对优势?先在周围的100人中发挥这个优势,在这方面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在此基础上,你可以继续投入资源精进这项能力,从而在这个领域获得更加快速的成长。这就是关注优点,持续投入发展优点能带来正向循环。

这样列举下去,可能的优势是很多的。但是为什么生活中有那么多人对自己的优势视而不见?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太容易用同一套标准去评价所有人。比如上大学之前,学校里习惯用成绩去评价人,那么会考试的人获得的评价就很高,而不会考试的人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是考核指挥棒使然。

这样的“一元论”思想不仅流行于校园,也流行于大多数公司,和学校以成绩评价人一样,公司也习惯用KPI去考察人。在类似考评标准单一的环境里,大部分人很少能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有天赋的。

这些年来我见过的年轻人,凡是能和我聊一会儿的,我都能在他们身上发现突出的优点,这些优点,很可能就是这个年轻人的优势。但是绝大多数人会受困于传统的评价标准,会在意自己没有的那些东西,而忽视自己一直都有的那些。

很开心的是,当下存在多种平台,人们在“8小时”之外有更多的选择去评价自己、发展自己。有人擅长写作,那么微信公众号应该是他的平台;有人擅长拍照,那么Instagram类的照片应用应该是他的平台;有人擅长唱歌和表演,那么抖音类的视频应用应该是他的平台。我碰到过一个年轻人,她的微博、微信公众号都不火,但是她玩抖音一下子就火了,每天平均能增长超过1万名粉丝。

无论你是声音好听还是眼睛好看,只要你特别在意这件事情,专门发挥这个优势,你就一定能找到相应的受众,他们会喜欢你的声音,或者喜欢你的眼睛。当粉丝群逐渐扩大时,属于你的时代就到了。

在大多数人还没有觉醒之前,在大家坐在自家的金矿上唉声叹气时,那个先觉醒的人,会率先从自己人生的金矿中淘出金子,把可能变成现实。

下次有人劝你扬长补短时,请远离他。

“热爱”是最好的天赋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那么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

——《小王子》

回想自己过往十几年的职场经历,包括工作、招聘、管理,没有哪句话比上面这句话更能概括“优异工作”的本质了:我们想要有出类拔萃的结果,就必须去激发自己和队员的兴趣、热忱、激情,而不是做机械的分解与分工。必须让所有参与者看到事情的全貌,看到这件事情的伟大意义,而不是仅仅接受一个枯燥的任务。而我们要选择的“船员”,也一定是要对“航海”本身充满浓厚兴趣、对“大海”充满向往的人。

有一次一个老板问我:“你为啥看上他,非要用他?”我答复道:“因为他热爱这件事情。”诚然,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些问题看起来还比较严重,比如表达力不够出色。但是,一旦你发现这个人对于所要做的事情本身有无穷无尽的兴趣、愿意每天去思考、不断地精进时,那么他很可能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

有一些人,乍一看不是灵光闪现的人,但是他就是有一种锲而不舍、不断改进的精神。开始看起来毫无特点的提案,就这样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改下去,居然到最后也能征服客户。这样的不停歇地追逐,也源于他对于事情本身的热爱。

有一些人,虽然看起来很执拗,但他能把一件事情追到底,直到水落石出,开花结果。他能真正地与客户打成一片,收集客户的问题,并逐一在公司内部寻找问题的答案,耐心给客户解答。

以上这些人,都对所做事情本身有超高的兴趣,所以才能在起初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坚持完善,逐渐做出让客户满意的成绩。这样的人,我服!

我考察一个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他在没有激励、没有方向的情况下自己是否愿意花120%的力气去完善手头的方案,去做得更好。当他有这样的做事态度时,你会明白,他对这件事情本身是真爱。做好这件事情,客户、用户、开发者开心才是他想获得的最大的回报。

当你招聘和任用的人都这样热爱工作,这样地追逐极致,那么整个团队会变成一个自我驱动、自动驾驶、能人辈出的超能战队。而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寻找有这样特质的人,并为这些人在团队内的成长寻找空间。

领导者本人不应以发号施令为自己的指挥原则,而应以发现人才、为之匹配合适的职责、激励其发挥出潜力为最重要的原则。

作为领导者,其本人也应该有一颗热爱工作的心。他必须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唯有如此,他做这件事情才不会被其老板的视野所局限;也唯有如此,他才不会以“满足老板”为其工作的最高标准。

勇做少数派

有一次参加培训,我做了一个“全脑优势”的问卷。统计结果很有趣,在参加调查的同事中,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区在A象限(分析型),而比较少的人在B象限(实践型)、C象限(关系型)和D象限(经验型)。我自己的优势区在C象限(104分),同时在A象限(86分)和D象限(84分)的得分也比较高,而在B象限(32分)的得分则很低。

HBDI(Herrmann Brian Dominance Instrument)是赫曼大脑优势量表的简称,这项技术通过分析人类的思维形态,得出一个大脑运行机制的类别模型,从而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大脑的特点和倾向。

通过HBDI测试我再一次发现:我与大家不一样,即我成了这个组织中的“少数派”。这是喜是忧呢?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如果和这个组织内的大多数人不同,那么在被评价时就会遇到困难。大家会觉得你很特别,也有用,但是不知道该如何用系统常见的标尺去评价你,这是令人“忧”的地方;然而,在处于变革时期,当组织期待一些新鲜的变化时,我又会从少数派变成“大熊猫”,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提供关键的、不同于其他人的认知,这是让人“喜”的地方。

其实不仅是我,很多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发现自己是少数派,个性越鲜明、特点越突出的人越会如此。这时候就会面临选择:我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特点,独立地生存下去,还是与大家趋同,泯然众人矣?这的确是很多人会面临的艰难选择。

对此,我的选择是,尽可能地去理解大家,同时也想办法让大家能理解我。除C象限之外,我在A象限和D象限的优势也比较明显,所以与同处“A区”或“D区”的同事们能自如地沟通,既能很容易地理解他们,又能用他们习惯的方式去说服他们。

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无法让你脱颖而出。你需要在你的优势象限充分地发挥所长,甚至你需要在组织能做到某个垂直领域的唯一,这才是更好的人生战略选择。

比如我自己,在C象限能充分地体现“情感丰富”和“善表达沟通”,而对应的具体行为和特点有写作、爱倾诉、表达、对人敏感、以人为导向等。这些都与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非常吻合。我的爱好是向他人分享我的经验,同时喜欢写作,喜欢与人交流精神层面的东西,这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立足之本。

我要做的是接纳自己处在C象限这个事实,同时不断地去强化自己在C象限的优势。而在A象限,因为很多同事要强于我,无论我在A象限怎么努力,都会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所以,我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在A象限的一定水准,能确保和同事无障碍沟通即可。当然,虽然我的D象限的得分为84分,没有超过100分,但是因为这个象限的同事数量依然很少,我也可以将之作为自己的“次优势区”发展。这个象限的行为和特点包括创新、想象、直觉、统观全局和好比喻等,这与我的全局思维、终局思维以及以终为始的思考特点也非常匹配。

从以上的全脑优势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首先应该接纳自己的特点,而不用过于担心与其他人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自己的特点中发现优势而优势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除了你自身“最强”的那一点之外,与他人相比较强的那一点也可以作为优势点去培养。

接纳自己与他人不同,从不同中发现闪光点,从闪光点以及对比中发现优势点,之后充分地培养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点——这就是我们个人走向真正成功的正途。

“咦,我与大家不一样。”

“那太好了!”

人生不设限

周末一般是我的“胡思乱想”时间。每次周末,我都会想:如果不在此处,我在哪里?如果不在此时,我在何时?如果我不是我,我是谁?

周末我一般都会去平日不去的地方,比如距离家1.5千米之外的公园,去那里走一走,和大自然连接。

中午,我会去喜欢的商圈逛逛,看看平日里见不到的人,感受另外一种气氛。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包括颐堤港、三里屯和侨福芳草地。这些地方共同的特点都是有空间感,有不同的人,有各类店铺,有书店。每次看到这些不同的东西,我内心都是欢欣的。

一次去三里屯吃饭时,我突然想到,我为什么不学学画画?于是饭后我直奔三里屯的PAGEONE书店,买了几本关于绘画的书。回家之后用iPad Pro和Apple Pencil画了起来。这些习作,从艺术角度来看可以说乏善可陈,但是,如果我们愿意接纳自己、接纳此刻的话,这就是你自己的艺术品。就像每个小孩子都会涂鸦,而我们成年人似乎丧失了这种能力。我们脑子中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少了让自己的心自由地飞的感觉。

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让自己的思绪自由地飞,让自己的画笔游动,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不受限”的自己。

此刻的你,放下了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认知,卸下了担子,抹掉了标签,你的思绪自由地游走,画布是你放飞自我的空间,画笔是思绪的光。这种感觉是极佳的。

现在的社会,绝大多数自由的思想,每天被束缚在一个小小的格子间里。大家每天想的是如何挣更多的钱,讨老板喜欢,让家人安心。然而技术的发展一点点在威胁大多数人的工作安全。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大多数工作在未来20~30年会消失,包括银行的一线工作人员、贷款审核员、专职司机、律师、专利审核员、初级的编程和测试工程师、初级的设计师等。很多人拼命工作的意义就是产生更多的数据训练机器让算法更加成熟以替代我们自己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们以为放弃自由、放弃自我可以换来未来,却不想换来的是更多的不自由和技术的奴役。这就像《人类简史》中所说的,人类本来是自由的游牧民族,但是自从“驯养”了小麦,就被困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辛勤地播种、浇水、除草、收割,同时祈求风调雨顺。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在加强奴役。最近更为明显的是智能手机。我们本以为这是解放我们生产力、带给我们更多幸福的工具,却没想到每个人手机上的IM、微信、邮件让我们具备了随时随地工作的机会。你想逃离工作,只能跑到没有手机信号的沙漠或者小岛——这是我的一些朋友彻底与工作隔绝一小段时间的唯一方式。

但我们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跑到沙漠或者小岛的,所以,请珍惜周末。在这个时间段,请换一种方式生活。无论你原先是大企业的员工,还是互联网公司的工程师,都给自己一段时间:让我们做回艺术家。人生而是艺术家,我们的每一次啼哭、每一次涂鸦,都是艺术品。很多大艺术家在老年时,拼命追求“大巧若拙”的境界,说白了,他们希望回到童年,回到“天生艺术家”的时刻。

如果看清愈发残酷的未来,就请利用有限的周末放飞自己。在这段特殊的时间里,别给自己设限,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放下各种标签和束缚,想唱歌就唱歌,想跑步就跑步,想画画就画画,想写作就写作。

暂时忘记今夕何夕,只要你能回归自己,放下自我设限,你就是青年!

唱吧,画吧,跑吧,写吧,这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我们本来的生活!

当我们自由时,也是我们回归艺术家的时刻。

终身成长最重要

刚毕业那会儿,大家都视收入为最高的个人发展指标,那时候还热衷于同学聚会,每逢聚会时,大家都会互相比一下收入。

但毕业18年后我发现,个人发展的指标远不止收入一项,重要的基本指标至少有三项:见识、能力和收入(此外,还有“网络”,以后择机再讲)。重视的优先级应该是见识>能力>收入。但大多人正好相反,在该追求见识的年龄只关注个人能力,在该提升个人能力的时候只看重收入。

其实即使是看收入,也不要仅仅关心现值,而要关心增速,进一步而言,应关心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这个顺序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的。收入水平大家都看得到,但过去和今日的收入并不决定未来的收入,是收入的增速决定了未来的收入。如果我们深入了解细节,则可发现是增长因素决定了增速,而增长极限决定了收入的天花板。

什么是增长因素?即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你明年的收入比今年高?是影响力扩大、责任增加,还是能力提升,抑或只是服务年限增长,企业自然调薪?当然,常见的因素还有企业经营良好因而公司普调或发大红包。

再看一下这些增长因素哪些是可控的,哪些是不可控的;哪些是长期的,哪些是短期的;哪些反映了你的个人成长,哪些体现了组织的增长。

通过增长因素,我们可以大概判断出增长的极限。一种简单的算法是根据最理想的增长趋势,画出自己未来几年在这家企业的收入曲线。这条曲线覆盖的面积总和就是你在这家企业收入的天花板,也就是增长极限。

增长因素和增长极限决定了你今日应该做的选择,而不是反过来,被现有的收入水平局限住你对未来的选择。

如果增长因素属于长期、稳定、可控的,而在这些增长因素下,你的收入增长极限令你满意,那么你可以继续干下去;如果增长因素属于短期、不稳定、不可控的,而且增长极限令你失望,那么你就要思考一下是否要做出改变。

当然,收入只是最基本的考量因素,比收入更重要的是见识(我们跳过收入和见识的中间因素——能力,因为能力是见识增长带来的必然结果,属于被动增长的因素)。当收入增长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收入增长极限无法令你满意时,你就需要更加认真地考虑一下见识。当企业的见识落后于你的见识或者企业的格局限制了你的见识发展的时候,你很可能要考虑换一份工作。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企业的见识会落后于人呢?其实这个不难理解,虽然一个组织的管理层是这个组织中聪明者的集合,但是身处某个位置,他们容易被既得利益蒙蔽双眼,而且很有可能脱离市场,缺少了必要的敏感。

每当一个新事物诞生时,是这个新事物的早期用户先获得了宝贵的早期认知,而不是大公司的高管。比如iPhone诞生之初, Nokia和Motorola的高管很难意识到iPhone会颠覆其企业。一开始他们甚至看不上也看不懂iPhone。Nokia的高管曾经这样评论iPhone:“没有人会去买500美元的手机。”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揭示了一个道理:先前成功的企业总是受困于自己当下的成功,而失去了发展新业务的机遇。当组织想改变的时候,最大的阻碍因素就是既得利益,放不下既得利益,被财报和华尔街绑架,组织就无法彻底改变。对于个人发展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大脑天生是连续性思维,但这个世界很残酷,逼迫我们必须跳跃式地发展第二曲线乃至第三曲线。一条曲线走不到底,只能走到黑。

个人发展也最容易受既得利益所蒙蔽和困扰,最典型的既得利益是看起来还不错的收入。没挣到钱还好说,挣了一些钱是最具迷惑性的。钱不多不少,多到可以养家糊口,少到无法改变命运。这种规模的钱最具迷惑性,你会受困于这种既得利益,一次次失去突破性发展的机遇。

所以说,人这一生最怕的是时间花出去了,挣了点小钱,但见识没增长。小富即安是财富自由和精神自由的最大敌人。

人这一生,应该有一个最高目标,即改变命运,不断地改变既定的命运。小富即安没有前途,通胀和不确定性会打破你的所有小心思。从改变自己的命运开始,到改变家人的命运,再到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发生在微软的转型故事(从Windows到云)给人很大启发,组织和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激发自身的成长性思维,抑制固定性思维。多做一些总结工作,总结过去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从中学到了什么。

大家最希望看到的可能是见识、能力和收入同步增长,但这是理想情况,很少发生。成功的故事往往是先增长见识其次能力跟上最后收入能在某个时刻体现出来最怕的是收入看起来在涨,但见识和能力停滞——这是一些人本可以出色但最终陷于平庸的根本原因

对见识、能力和收入三要素的选择和阶段性取舍,就是你的人生战略,它能反映出你的格局,也决定了你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