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熟人无用时代 谁会成为你最好的合伙人

信息时代,强关系无法让你过得更好

只靠熟人打天下的人为何不好好反思遇到瓶颈的原因呢?长期奋战在艰苦环境中的人是否真正思考过,从第一份工作开始,自己数十年如一日,却依旧像一头推磨的驴一样原地打转,走不出脚下这个在十年前就规划好的路,究竟是为什么?

·为何你的职业永远被定格在“一线业务员”?

·为何你不能突破人为设置的发展瓶颈?

·为何在公平的竞争中你总是只能拿出一个蹩脚的方案,或者总是慢别人一步?

安逸地生活在熟人社会中的我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却为自己的上升空间设置了一个不可逾越的上限。熟关系网创造的是一个温暖的环境,不用对他们持有戒心,不用担心有人算计你,也不用害怕得不到关心和支持。但是,一位与谷歌公司有长期顾问合作的社交学家说:“正是强关系的这种特征,让熟人失去了助推我们飞得更高的可能性。”

他进而预言:未来是“熟人无用”的时代。熟人的功用将仅限于精神支持和心灵抚慰,人们所有的社交和事业资源都将有赖于那些不怎么熟的弱关系。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人,无法理解自己的命运。

这么多年来,你为什么没有得到提升

这是一个具有广泛共识的问题,也需要每个人反思。人们走出大学,找到工作,努力奋斗了十年,结果回头一看,相比出发时自己仍在原地踏步:收入没有上涨多少,车房还在梦里,存款少得可怜。重要的是,美好的未来遥遥无期。

那么,你是否忽视了自身的因素而只在怨天尤人呢?

换个角度想一想,那些与你同年参加工作的人,现在有的是部门总监,有的是分公司领导,还有的自己创业当了老板,而你还冲锋在第一线,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上天不给你机会、老板看不到你的才华吗?

张先生是济南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八年,眼看当初与自己一起入职参加培训的同仁或高升,或跳槽去了更好的地方,他的屁股还是稳稳地坐在这张椅子上,而他自己对将来也没有更好的打算。

提到这份工作,他无奈地说:“我没有别的选择,读完大学在家闲了半年,本想到一线城市发展,可是感觉没什么好的机会,投了几份简历均杳无音信,多亏亲戚帮忙,介绍我到公司面试,一干就干到今天。”

同样的起点,为什么别人发展得更好,自己却像要老死在这个岗位上,收入也没有增加多少?他认为,是别人的关系比他强。比如部门的一位同事,在公司上了几个月班,家里就托人给介绍了一家跨国公司,如今收入是他的两倍。

“我的亲戚朋友没有这种门路。”这是张先生的总结。同时,这也是我们身边99%的人穷尽一生都只能原地打转、无法突破阶层限制的根本原因——每当人们谈及机遇、人际关系或做好某件事情所需的条件时,总是本能而固执地一遍遍地扫视自己的房间:我有没有存下资源?我的亲人中是否有人可提供帮助?我是否结交到了强有力的朋友?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就会默默地接受命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一生都很少向外看一看:在那些与自己擦肩而过的关系中,是否有我求之不得的好机会?他们可能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

(1)假如你总是“闭着眼睛”活在安逸的熟人关系网中,岁月就会腐蚀你曾经的雄心壮志,使你的理想渐渐沉没,使你的上进之心自动消失。

(2)过度倚仗强关系的人,往往主动关闭了通过外面广阔世界的窗口。但是强关系不能帮他一直前进,有限的熟人力量总有一天会遇到极限。那时,他们的内心剩下的只有抱怨。

强关系的共性:人以类聚

为何以熟人为主的强关系会让我们原地踏步呢?这仍然要从信息的获取层面解释。在熟人关系网中,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经常是同质性的,意味着这个社交网里的每个人都已经知道了。人人都倒背如流,它还在亲朋好友间来回传递。你想找点新鲜的话题吗?或者说了解一些陌生的领域,得到一些创新性的机遇?很遗憾地告诉你:

在“人以类聚”的强关系网中,使自己的人生取得创新性的突破非常困难!

例如,讨论互联网上流传的新闻并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见解?在信息传播与延伸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单纯地考虑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方式,还要想到信息传播的“共性”——传播信息的这些人是否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同质性是熟人的社交网络之间最大的特点,有着相似个性的人总会加强相互间的联系,熟人通过血缘关系、工作、学校、兴趣、信仰及其他因素粘连在一起,任何信息在这个社交网中的传播,都很难得出一个意外的结论。

比如,密友总是支持你的想法,他们提的建议有时正是你想说的;亲人则为这种同质性提供精神支持。不是说所有的熟人均是如此,但在大多数的强关系中,我们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大家是同一类人”,思维方式、价值观、理解事物的角度乃至可能采取的策略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以创新地看待问题。更多时候,我们是在重复社交网里其他人的想法、计划、策略或者行动。

因为“人以类聚”而“信息趋同”。有相同特点的人聚到一起,结合成了强有力的关系。熟人间的这些共性不仅决定了人们相互联系的频率及探讨的话题,还决定了他们作为个体如何寻找信息、寻找哪一类的信息。经常联系的人彼此相似,寻找、消费的信息也是趋同的,没什么惊喜发生。与此相反,互相有较大差异、交流较少的人之间则能创造更多的不同信息,互补不足。

在同质化的信息环境中,大部分机遇都是重复、陈旧和没有价值的。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你一定能感觉到,在你与密友、亲人的信息互动中,信息就像一张老旧的钱币,它总是待在那里。三十天前你从某个朋友、亲人那里听到一个工作机会,三十天后再去打探:“有好的工作吗?”他将对你重述一遍:“听着,好好考虑一下我说过的……”类似的信息也许有不错的诱惑力,但对解决问题是没有价值的。密友之间彼此相似,寻找信息的方向也大体相同。另外一种解释则是,强关系对一个人更有影响力,所以人们更有可能因此分享来自密友的信息。这导致了我们从强关系的环境中获取的信息大多是重复的,少有新鲜的稀缺信息。

为什么必须告别熟人关系网

在一个同质化严重的社交网内,你和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可能缺乏更广阔的视野。熟人关系网会让我们有本能的满足感,尤其当这个社交网的人越来越多,交流频繁而顺畅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外面那些稍纵即逝的人际关系,或者费尽心机去一个陌生的世界中搭讪那些看起来并不靠谱的陌生人。

不久前,有一个信息传播学的课题组对Facebook如何加大信息的传播面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方式是,假如一个好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则信息,你因为看到了此信息而分享的概率会增加多少倍?

课题组历时四个月,搜集了超过七万人的数据(使用社交工具的行为偏好、信息获取方式与好友特点),得出的答案是:好友的关系强度与分享的倍数成正比。越熟的关系,人们就越倾向于“毫不犹豫”地转发该消息——有90%的信息其实是自己根本不感兴趣或不需要的;越生疏的关系,则越不关注对方的信息,转发率降低。这与信息的重要性无关,而与关系的深浅有关。

这个结论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有人说:“我以为自己是一个视野开阔的人,但行为出卖了我。”关注这一研究的一些人回头查阅自己的Facebook使用记录,果然发现了这一行为特点。然后有人说:“过去几年中我与许多好机会擦肩而过,当时看到了却没在意。”

这是督促我们告别熟人关系网的理由,至少要将相当一部分的注意力分配给弱关系。弱关系在传播我们原本不太可能看到的信息,并且这些信息有的还特别重要,是我们需要的,比熟人的建议或信息更有价值。

熟人关系网就是一堵无形的高墙,它不遮挡视线,却阻碍外界的信息进入墙内。我们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由一个人的弱关系分享的信息具有天然的发散性,它不太可能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强关系则不然,它分享的信息天生就具有向某个特定的社交网分享的特征,这决定了我们从熟人关系网中得知的信息是封闭的,无法即时更新。

总而言之,为了得到一些高价值的信息,我们必须更信任弱关系。

精英社交关系网=愚昧的封闭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一场“逆袭好戏”(媒体语)落下帷幕,不被看好的地产商人唐纳德·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成功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支持希拉里的精英们自以为胜券在握,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有人因此评价说:“近几十年来形成根深蒂固的社交关系网文化的美国精英阶层,以一场选战输给了高度不满的中产阶层。”

不过,我关心的问题是,为何在选举投票前,精英阶层或其支持者都认为“希拉里赢定了”?为何他们没有看到美国真正的民意,这些精英的社交关系网在信息与决策中犯下了哪些错误?

一个封闭的社交关系网必然带来信息的封闭,对于这一点,即使精英人群中的成员也心知肚明。就像奥巴马在2008年赢得总统选举之后曾经表示:“白宫很容易陷入一种集体迷思,所有的幕僚都在人云亦云,没有不同的意见和激烈的讨论,因此组建一支特性鲜明的多元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当一个由精英人士构成的社交网不再认真倾听社交网之外的意见时,就等于关闭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换通道。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但凡这么做的精英群体都很难避免衰落的结局。奥巴马在上任时信誓旦旦地表示,白宫应该是一个欢迎不同声音辩论的场所。但后来,他说过的豪言壮语都化为乌有,他在任内的多数决策都依赖自己的社交网成员。

回到特朗普与希拉里,前者胜选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特朗普极为聪明地运用了弱关系的动员力量,他洞察到了互联网时代“民意”的不真实之处——走上街头发表观点的人与投票者群体存在极大的偏差。年轻人到处发表看法,但去投票的却大多是中老年人。这些投票者正是需要争取的弱关系,希拉里阵营却把主要精力放到了视线所及之处,误判情势,以至于在输掉竞选后,她并不清楚自己为何会输掉这场竞争。

“社交网”带来的是“封闭的高效”

作为一种社交网成员,这样的关系具备了两种明显的共性:

第一,价值观的类同。特别是优秀的社交网中——由精英人才、商业家族、政客或生意密友组成的核心社交网,社交网内的成员总是具有高度类同的价值观。他们认为自己代表了某些东西,或者至少有一些必须坚决维护的价值理念。在社交网中,价值观的审查无处不在,不符合的人会被无情地踢出去。高度统一的价值让他们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强关系。

第二,互相了解并有一定的默契。社交网的成员关系亲密,彼此有深刻的了解,清楚对方的喜好、习惯和行为模式。高度的默契使强关系为主的社交网在行动中拥有非常高的效率,但这种高效却是封闭的。例如奥巴马在竞选之初搭建的团队,赖斯、麦克多诺、罗兹等人是他身边核心的外交政策团队,也在后来占据了重要的岗位,为奥巴马制定外交政策。他们忠诚、务实、高效,但并不了解社交网外的真实情况——他们的信息是封闭的。

“排外”与“集体迷失”

精英人群的“排外”存在已久,任何一个由优秀的人组成的社交网——政治、生活、工作或其他领域的关系社交网都具备排外的特点。由于排外,社交网对外界的信息持本能的抵触态度——比起不重要的人,更信任社交网里的自己人搜集的信息、做出的判断,并竭力维护社交网成员的利益。

封闭性导致社交网容易陷入一种持久的“集体迷失”。人们在观点上基本保持一致,在决策和行动上密切配合。为了维护这种一致性,社交网中的成员宁可牺牲掉“客观事实”和“未来”。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社交网的稳定”,而不是“事情的真相”。

于是,二十个精英组成的强关系网,在实际的效果上却变得愚昧和封闭,远不如由一百个弱关系构成的松散组合。这表明,越是“志同道合”的熟人,聚在一起越很难做出真正的壮举,在工作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开放性社交

基于对精英式社交的怀疑,怎样才能走出封闭的社交网,运用弱关系理论而使自己融入外面无限的社交网呢?

洛杉矶一家华文媒体做过一次深度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社交生活。调查发现,不论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留学生,还是他们的家长、老师,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

中国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倾向于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形成很多封闭的社交网。中国人在国外的任何城市都会自发地形成一个规模不一的“唐人街”,这个组织都是半封闭的,只向华人开放。

这种“社交网”现象既出现在年轻的留学生群体中,同样也出现在居住于当地许久的华人群体中。客观上,华人之间构成了强关系网,并且互相依赖。他们无法更好地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

这无疑是一种尴尬的局面。调查的组织者、报社的主编吕先生说:“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社交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内部成员可以帮助彼此克服各种各样的障碍、困难和挑战,但消极的影响同样很大,不利于人们提高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由于更相信同类而不信任白人,也很难在与当地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比如,80%的人称他们的朋友是背景、血缘类似的大陆学生;只有不到20%的人声称自己的熟人关系网中有许多当地人,包括白人、黑人和其他族裔。这一结果与我们在国内了解到的情况相同,有80%的人坦言,自己的熟人关系网是由亲人组成的,极少部分拥有广泛的社交。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他们都惊讶地发现:熟人关系网中那些平时看起来很有判断力的人士,也许提供不了关键性的帮助。

开放性原则一:在不同的社交网之间建立平衡

调查显示,能够努力挣脱由“关系网”带来的束缚并且获得了一些成功的人,他们的发展更好一些。这源于他们能在校园、工作场合与来自不同群体的人建立并发展起多个社交网。在熟人关系网和外界大量的弱关系之间,他们建立了一种平衡,并不是仅把注意力和希望放到亲朋好友的身上。要摆脱“强关系依赖”,这是重要的一步,但要充分开发弱关系的资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放性原则二:用包容与接纳的态度对待关系网外的信息

拉帮结派是关系网文化的特点之一。如果一个人擅长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在强关系网中左右逢源,那么他就走上了一条封闭之路,到最后他必然被自己编织的大网套住。精于关系的人,最后往往输于关系。这不是一个悖论,而是一个事实。

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以包容与接纳的态度,走出自己的关系网——不论这个关系网是精英化还是一般化的,你都要对关系网外面的信息一视同仁,用饥渴的态度贪婪地吸收它们。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多交朋友,而是要用开放性的原则接纳这个世界,学习每一个人的优点,然后与他们建立联系。

当你“与世隔绝”,问题就来了

A君是我几年前在北京认识的一位关系非常好的朋友,他从事电子产品的销售业务已有八年的光景。这八年来,他从一个小业务员开始,默默无闻地每天奔波在北京及周边县市的大街小巷,凭借埋头苦干赢得上司的夸奖。但八年来,许多同事或跳槽或晋身为高一级别的经理,而他仍是一线的业务员。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A君奉行的一直是口口相传的熟人推销战略。他总是发动身边人帮忙介绍业务,走街串巷上门介绍产品,从来没有认真遵守过公司培训的理念,在更多的陌生人中打响产品的品牌。他更相信熟人的推荐,因为这意味着售后纠纷几乎为零。他不喜欢卖出一个产品后还要没完没了地接听客户的电话,不断地解释各种问题。

“熟人推荐的客户买了就是买了,很少来烦你,我喜欢这样的工作。但陌生人不行,他们对你天然不信任,有时几个月过去了,产品使用中的一点小问题也要打电话给你,让你解决。其实那根本不是产品的问题,而是他们使用不当。”

A君的熟人战略等同于与世隔绝,不仅把他与广阔的市场隔开,还堵塞了他事业的上升通道。因此,尽管他已从事了八年的销售,却仍未真正理解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熟人遍天下”是好事还是坏事

像A君这样,在一个行业中沉淀久了,“熟人”自然遍布天下,有许多客户都已成为他生活中的强关系。他靠这些关系吃饭,一直在为这些熟人服务,也依靠熟人给他介绍新的客户。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当有一天,掌握互联网社交、营销工具的新人与他同台竞技时,面对后起之秀在陌生人群体中高效营销的能力,他还有多少优势可言?

从现代营销的角度看,“熟人遍天下”反而成了一种劣势。一个人有雄厚的强关系基础,让他舍不得放下近水楼台,不愿意去冒险开拓陌生关系。于是,他待在一个关闭的院子里,在强关系的“恩养”中得过且过,事业也就很难有大的突破。

隔绝的是“进取心”和“对待生活的热情”

过于依靠强关系,我们在关系网的隔绝中失去的不仅是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进取心,还有对生活的热情。在很多案例中我都发现,一个人在熟人关系网中待久了,他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求知欲都会一点点地降低。他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潜意识告诉他,你不用如此努力,出了问题自然有熟人兜底。

更致命的是,你将逐步地习惯“光说不练”,因为你所有的信息获取渠道、业务来源都是熟人,较低的行动和责任风险使你对危机丧失警惕。一旦这些熟人不可靠了,你完全没有备用策略,没有其他关系和资源代替,到时将两手空空。

(1)熟人越多,越要让自己归零

中国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生活中熟人间互相帮忙,事业上熟人间彼此扶持。熟人多了,互相之间办的事情就越多,可这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当你发现自己熟人很多并且向他们的求助很多时,意味着你在自己的强关系网积欠下的人情也越多。

这时候,你要让自己归零。如何归零?

第一,从现在起,争取不再以求助熟人的方式做成自己的下一件事情(尤其是工作)。

第二,调整自己社交的心态,不再将熟人作为自己交友或工作的主要平台(只是把它视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这两条原则保证我们能用一个开放性的态度对待未来,这是走出熟人社会的开始。你认识的熟人很多,不代表生活和工作都要依靠他们。相反,熟人越多,我们就越要注重开发外部的弱关系,让两者有机地补充起来。

(2)要积极地走进弱关系世界,与陌生人打好交道

让自己睁开眼睛向外看,去开发新的关系,这是摆脱“熟人关系网依赖”的重要一步。比如A君,为了拿出好成绩超越同事,他要做的不是抱怨,也不是对新人嗤之以鼻,而是在新的业务中积极拜访陌生客户,学习新的营销手法,而非死抱着熟人推荐的模式不放。

和陌生人打好交道,就是要把弱关系的外缘继续向外扩张,把更多的人纳入进来,通过持续的联络从中获取价值。所有的营销大师都是经营弱关系的高手,他们从来不会用熟人关系网隔绝自己,走对了方向,业绩自然蒸蒸日上。

强关系不具备稀缺资源

在关系领域,我们要有一种“稀缺思维”。人们都知道,越是稀缺的东西,升值就越快,关键是不知道如何判断。就像黄金一样,由于地球上的金矿资源十分稀少,所以不管经济如何发展,黄金都是一种昂贵的金属。在信息层面也是如此,“稀缺思维”就是如今人们不断地刷新信息资源,导致信息超载却停不下来的心理——在过量的信息背后,是我们已经厌倦了重复和陈旧的信息。我们每天翻阅着无数的资讯,却很难找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东西。

稀缺思维在社交关系中的应用核心是,由于强关系固有的特性,我们从强关系中较难获得有价值的新信息。熟人知道的那点事你早就听说了八百遍了,熟人能想到的方案也许你早已经尝试了几十遍。因此,在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时,像熟人这样的强关系很难提供稀缺而有效的资源。这时,必须通过弱关系链接到其他关系网,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的莫妮卡最近失业了,她在路上遇到了两年未见的老同学格里芬斯。两个人聊起最近的生活情况,莫妮卡郁闷地说:“我离开大学几个月了,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新工作。”事实的确如此,她在伯克利的所有亲朋好友几乎都跟州立大学有一些关系,他们能提供的机会均不是她喜欢的,因为她想在事业上有一些突破,不想再在校园教书。

格里芬斯惊讶地说:“那你找我呀!”她的一位朋友在硅谷工作,上一次聚会刚好提到公司正在招聘,专业也正好对口。于是,格里芬斯将那个人的电话和电子邮件告诉了莫妮卡,并特意给朋友发短信介绍情况。最后,莫妮卡通过面试,成功地在硅谷焕发了事业的第二春。

这个例子体现了弱关系的威力,也告诉我们强关系的不足。强关系为一个人画好了一个有既定范围的社交网,这个网里的许多问题都容易解决,但网里人唯独对网外的事情缺乏掌控能力。网外的资源对强关系来说是稀缺的,而你需要勇敢地跳出去,与其他关系网建立弱联结。

对待社交要有“稀缺思维”

我们如今活在一个信息四通八达的时代,互联网把一切熟人关系网在过去所拥有的优势击得粉碎。如果你仍旧顽固而保守,将来必然输得体无完肤。看看身边或那些名闻天下的成功者,他们的拿手好戏都是可以将全世界的资源为己所用,非常擅长结交优质的弱关系,并实现资源的整合。

要为自己的未来好好考虑。假如你还是坚持原有的思维模式,那就真的离“死亡”不远了。在大多数情况下,强关系已经不再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然保障,任何现存的熟人关系网的优势都经不住互联网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而不是从熟人口中打听答案的原因。

终有一天,熟人的经验都会失效。这个时间不会太晚,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保鲜期。所以,不要再凭借自己过去十几年来积累的关系吃饭,要从现在起依靠获取稀缺信息的能力生存,这比你认识一百个巴菲特都更加重要。

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

在信息的层面,弱关系很好地促成了不同“群”之间的信息流动。一个关系网就是一个群,在不同的群之间建立信息通道,是未来的成功法则。相比紧密的、互相绑在一个关系网内的强关系,它更能为我们带来新的机会。

所以,熟人无用的时代到来了!在重大的问题上,你会发现强关系总是拿不出最好的解决方案。那些能够解决问题的人,他们都拥有丰富的弱关系资源,并以此建立了松散、广泛而强大的人际关系——以弱关系为基础的信息库。一个具有优秀社交能力的人,他聪明地立足于不同的群之间,在各种群的交集中建立自己的领地,成为不同资源的中转站。

总结:弱关系带来最好的合伙人

谈到事业的搭档,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说:“我在创业之初花了70%的时间去找人,我找的不是和自己一个层面的合伙人。因为合伙人要互补,要不一样,甚至要成为我的一面镜子,要能跟我最熟悉的东西互相挑战。”

雷军的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弱关系在创业中的最大功用——我们找合伙人最怕的是找自己最熟悉的一些人,也就是强关系。作为联系频繁的熟人,强关系跟我们的观点往往是比较一致的,多数领域都处于同一层面,两个人结合在一起便非常容易“同质化”。这就违背了合伙人的根本原则,所以商场上才会有一种现象:凡是和熟人一起创业的,往往都很容易失败。

·要在弱关系中寻找合伙人,而不是和最好的朋友开公司

熟人在一起做生意,除了同质化的缺点以外,在利益层面也不容易切割。越亲密的关系,就越容易将利益混为一团,最后关系恶化。因为熟人之间许多事情都以“情义”作为纽带,涉及金钱、股份等利益问题时便抹不开面子。创业开始时,由于普遍比较困难,还不到赚钱的时候,这时能够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可一旦公司赚钱了,矛盾也就慢慢地出现了。

现在创业的人普遍都有一个合伙人,但细究他们的关系你会发现,除了企业的合伙人之外,他们还是很早就一起玩的死党、发小、关系紧密的亲属或亲密无间的朋友。这样的结合听起来非常牢固,但却难以长久。

弱关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你能否摆脱内心牢固的“社交文化”的限制,你在社交层面的交往,眼界够不够宽?你的社交线条是向外辐射式的吗?有没有接触到足够多的人群和不同层面的关系?这个对于创业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了你能否为自己的事业加入一些完全不同的基因,获得稀缺的信息和资源。

为什么熟人无用?因为在今天的时代环境中,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什么都懂。我们在熟人关系网中获得的资源无法真正地应对外部世界。因此,要寻找基因不同的人来一起互相弥补和互相成就,帮助对方成长。

·相比熟人,弱关系给予我们更好的经验、更多元的知识与更广阔的视野

和熟人比起来,弱关系分布在不同的关系网里,从各式各样的角度了解着这个世界。他们代表着多元的视野与知识,也拥有更好的经验。现在,人们的知识不断地迭代更新,不断从竞争中成长起来,学习周期已经变得非常短,新的环境要求我们必须快速地成长。这是熟人关系网无法满足我们的,必须用开放性的社交从广阔的世界中汲取营养,利用弱关系的力量使自己壮大起来。

不管是寻找合伙人还是工作的搭档,都应该着眼于基因不同、知识不同和经验不同,让搭档可以与你优缺互补,最后实现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