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揭开引导技术的面纱

上一节中,我们看到了两个案例中的管理者遇到的一些困惑,总结起来是以下几个问题:

• 课程与工作脱节;

• 知识难以转化为行动;

• 教练技术难以用于多人团队;

• 参与者缺乏主人翁意识;

• 管理者领导力不足;

• 会议难以达成一致意见。

这些问题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如果没有好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问题就如无源之水,难以通过练习和理论知识解决。有没有一种技术和工具能够破解这些管理者的难题呢?有没有一种培训和管理方法既能充分激发员工潜能又能落地呢?我们看到案例中的两位管理者最终都遇到了“引导技术”,并通过它解决了自己的困惑。那么,“引导”究竟为何物?它的魅力和奥秘又在哪里呢?

(一)何为引导技术

引导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2000年后被引入国内商业领域,应用也日臻完善。它是企业管理界继教练技术之后又一个盛行的管理方法,受到各类专业人士的喜爱,同时被企业高管们追捧。引导技术源于引导式教育,根据IAF(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acilitators,国际引导师协会)的定义,它是一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激发人们归属感与创意的方式,是通过流程引领人们达成共同目标的艺术。本书推荐的定义是“基于某个设定的目的,对一个特定人群激发能量、汇聚能量和传递能量的过程”。引导技术的核心要领是激发能量、汇聚能量、传递能量。引导技术不仅能高效催化各种会议产出,还能有效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各种难题,如推动高管共识、提升组织效能、促进团队融合,同时也成为众多人才发展项目卓有成效的秘诀所在。

在引导技术中,引导师是一个关键的角色。一场研讨会能否发挥最大的功效,引导师的角色至关重要。一名引导师的主要职责是通过设计和引导结构化的过程,协助一个团队更加有效地互动,达成高质量的决策或共识。其主要目标就是支持团队实现它们的目标,其核心价值是激发能量、汇聚能量、传递能量。

(二)引导技术和教练技术有何不同

“教练技术”源于体育,在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教练”被引进企业管理领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mpany,简称GE)前CEO(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有一句名言:“一流的领导首先是一名教练,而伟大的领导必然是伟大的教练。”关于教练技术的定义有很多,ICF(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国际教练联合会)给出的定义:“教练是帮助个人更快地发展及创造更多优秀成绩的互动过程。”本书推荐的定义:“一种通过促进他人学习和发展,从而提高绩效的过程。一个成功的教练,需要知道并理解整个过程以及适用于不同教练环境的各种风格、技能和技巧。”

“引导技术”源于引导式教育,20世纪20年代,由匈牙利学者Peto András不断探索后创建,后来被引入企业管理领域,慢慢发展为引导技术与引导式管理。

因此,教练技术和引导技术都是通过激发他人而实现一定目的的专业技术。这两者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以下4个共同点:

• 教练和引导师都需要拥有较高的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被教练者或被引导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和体会对方的感受;

• 教练和引导师都要有“看人之大”的信念,相信他人或团队能够通过自身的智慧和能力解决问题,并且愿意为此负责,相信被教练者和被引导者能够遵守承诺、愿意改变;

• 教练和引导师都要“焦点在外”,将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被教练者和被引导者身上,用心和专心地帮助对方;

• 教练和引导师都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例如,教练要掌握GROW模型、Z-score模型等基本方法,引导师也应该掌握开放空间、世界咖啡屋、研讨会设计、GZ模型等基本方法。

教练技术与引导技术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使用场景不一样所致,教练技术常用于个体场合,而引导技术更多地运用于群体场合。由于二者的使用场合不一样,所以对教练和引导师的要求也相差甚远,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 引导师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积累和被引导者所处行业知识的积累,而对于教练来说,此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太高;

• 教练需要在教练过程中善于提出启发式的问题,而引导师除了能够提出启发式的问题外,还要能够给出一定的洞见和专业建议;

• 教练技术偏向于帮助被教练者的自我提升,而引导技术更多地应用于群体决策、复杂问题解决等场景;

• 教练过程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随着过程的推进,共同探索和创造一些可能性,因此教练在实施教练技术前不设置固定的目的和产出,而引导师在设计之初是有其目的的,并且其引导的过程和内容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

• 教练在实施教练技术前没有固定的议程,而引导师的议程是在正式引导前设计好的,并且设计的主线除逻辑线以外,还要注重情感线;

• 在教练的过程中,教练与被教练的互动是主体,而在引导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师与被引导者外,被引导者之间的互动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引导师所处的场景和所面临的环境与教练相比更为复杂多样,这对引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