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三 战胜B2B营销的无聊
闻远战略创始人,前GE(通用电器公司)品牌总监 李国威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最近挺无聊的。
无聊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没什么事情做,这个好办,你去打球、去娱乐、去爬山,找事情把无聊空虚的时间填满。第二种是心理学维度,是注意力对象不符合自己价值观时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过去一般发生在长期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比如生产线工人、司机、厨师等。当然,前提是从事这项职业的人需要新鲜感,但他们的工作不能带来持续的新鲜感。
其实,那些从事简单工作的人不会感到特别无聊,他们恐惧改变,因为改变的代价可能太高。
我认识一个在北京开专车的司机,他是改革开放最早开出租车的那批人之一,最早挣外汇券,后来他在北京租房给外地人住,又去内蒙古投资了一个旅游客栈,因客人少成本高而赔光了所有的投资资产,最后又回到北京开网约车时代的出租车。我问他为什么要一路折腾,他说人生总得有点刺激啊。
我觉得B2B营销人挺像出租车司机:都觉得生活缺少刺激;都觉得自己很厉害但没有人认可;都觉得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但是障碍重重,风险重重;都想冒险,但觉得现在的日子也不错。
B2B营销人最大的挑战,是战胜无聊。这种无聊来自我们的日常工作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营销人,我们的DNA是:创意、创造、带来实效、提供价值。但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B2B营销不被高层领导重视;B2B营销效果不如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对客)营销直接;B2B营销产品缺少B2C营销那样的公众话题性;B2B营销缺少人员和预算。
但是与B2C营销相比,B2B营销还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丰富的行业洞察。讲燃料电池和讲碳酸饮料,哪个更有话题?改变生活的产品,讲芯片和讲啤酒,哪个更有机会?丰富的垂直类媒体,每个行业都有独特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
营销技术的应用,一个已经被B2C企业蹚出一条小路,但绝大多数B2B企业还在大路上观望,还处于甚至连车都不肯下的全新领域。
B2B营销升级的最大悖论,总是围绕着先有鸡还是先有蛋。CEO说,你给我效果看,我就给你投入。CMO(首席营销官)说,你给我投入,我就给你看效果。
我们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而致趣百川出版的这本《获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起步的思路。比如,不一定一开始就要做完整的营销自动化体系,而是可以从有效追踪潜在用户的行为开始,以内容营销获得用户关注,通过持续的内容引起用户的兴趣,引导用户关注企业微信,注册企业线下活动,获得坚实的营销线索。
很多B2B企业的营销还是围绕企业微信号,但是在不显著增加预算的情况下,你是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容营销体系,从内部人员的新媒体和行业知识的培养,到企业自有微信、其他社交媒体内容分发、官网与社交平台打通、搜索引擎优化、线下活动与线上获客线索的整合。
很多B2B企业的CMO说,最大的挑战一个是证明营销的实效,另一个是内部体系的协调,你在营销部门的职位越高,越要把重点放在后者。他们说的是,与技术部门一起搭建用户行为追踪系统,像致趣百川这种有营销部门供应商的参与,技术部门服务商的参与,对外企来说,还有社会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SCRM)的全球体系与中国系统的对接,全球服务商与中国服务商的对接等。这些都是CMO的工作,挣那么高的工资理应把这些事情搞定。
《获客》这本书提供的系统方法,可以帮助CMO应对第一个挑战——证明营销的实效。德鲁克说:一个事物,如果你不能衡量它的话,那么你就不能增长它。B2B营销,用户决策周期长,客单价高,购买频次低,人们对营销效果的理解,远不如网红在电商卖货那样直接,因此,B2B企业必须把每一个营销行为用技术手段记录在案,不仅记录市场部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每一个营销行为在用户和潜在用户中引起了什么反应,这些反应的积累在哪一个点上可以转化为销售线索。
本书参考了美国一些优秀的B2B营销机构的观点,如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内容营销协会,简称CMI),Hubspot(美国一家数字营销公司),并展示了致趣百川在中国的成功案例。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引起B2B营销行业的关注,业界同仁用更多的思考和案例丰富这类专著的内容,提高中国B2B营销行业的整体能力。感谢致趣百川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总是有人说B2B营销很无聊,其实B2B营销根本不是无事可做,而是这个行业的激情和热情还没有被引发,现在我们至少可以感觉到,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无数信仰坚定的同路人。
战胜无聊,从今天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