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为了消磨时间,我在宾馆里东转转西看看,直到日暮。我巡视了餐厅和酒吧,窥看了游泳池、蒸汽浴室、健身俱乐部和网球场,去购物中心买了本书,在大厅里张望一番后,去娱乐中心玩了几场电子游戏。如此一来二去,不觉到了黄昏时分。简直同游乐园无异,我想,世间居然有这等消磨时间的方式。

之后,我走出宾馆,在暮色苍茫的街头慢慢行走。走着走着,关于这一带环境的记忆渐渐复苏过来。在过去那家海豚宾馆投宿的时候,我每天百无聊赖地在街上走来转去,连哪里拐弯、是何所在都大致记得。老海豚宾馆没有餐厅——即使有恐怕也不至于产生在那里用餐的情绪——我和她(喜喜)时常同去周围饭馆吃饭。此时,我以一种偶然路过旧居附近的心情,沿着依稀记得的街道一路走去,走了一个小时。天色渐黑,已经明显地感到寒意,紧紧附在路面上的积雪,在脚下“吱吱”作响,好在没有风,走路不无快意。空气凛然而澄澈,街头到处如蚁冢般隆起的、被汽车废气染成灰色的雪堆,也在夜晚的街灯下显得那般洁净而富有幻想意味。

较之往日,海豚宾馆所在地段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当然,这里说的往日也只是四年多一点之前。当时我见过或出入过的商店饭店大致是老样子,街头的气氛也基本一如既往,然而一眼即可看出,这周围一带正处于蜕变过程中。好几家店铺已经关门,门上挂着“准备拆建”的木牌。事实上也有正在施工的大型建筑物。不下车即可购得所需食物的汉堡牛肉饼店、名牌服装店、西方汽车陈列馆、院子里栽有莎罗树的全新造型咖啡店、大量使用玻璃建材的式样新颖的写字楼……这些以前所没有的新型店铺和建筑一个接一个平地而起,气势不凡,仿佛要把旧有建筑物——古色苍然的三层楼房、布帘飘摇的小吃店、经常有猫在火炉前睡午觉的糕点铺等——一举挤走为快。这些建筑如小孩换牙那样新旧共存,在街头形成一种奇妙的景观。银行也开设了分理处,恐怕都是新海豚宾馆的波及效应。那庞大的宾馆突如其来地降生在这几乎沦为遗忘角落的再普通不过的街道上,自然要使这里的平衡大受影响。人流递变,活力萌生,地价上涨。

这种变化或许是综合性的。就是说,新海豚宾馆的出现只是街道变化的一个环节,而并非它的出现给街道带来变化,譬如实施长期计划的城市再开发便是如此情形。

我走进以往曾来过的饮食店,喝了点酒,简单吃了点东西。店里又脏又吵,但味道可口,而且便宜。我一个人在外面吃饭,往往尽可能选择嘈杂的地方,这样才觉得心里坦然,又不寂寞,独自说点什么也不至于被人听去。

吃罢饭,还是觉得不大满足,又要了壶酒。我一边把热乎乎的日本酒缓缓送入胃中,一边思忖:自己在这种地方到底算干什么的呢?海豚宾馆已不复存在,不管我对它有怎样的需求,反正海豚宾馆早已荡然无存。不复存在。其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像《星球大战》中的秘密基地一般滑稽好笑的高度现代化宾馆。一切都只是烟消云散的梦幻。我不过做了一场梦,梦见被毁坏得形迹全无的海豚宾馆,梦见出走后下落不明的喜喜。不错,很可能有人在那里为我哭泣,但那也早已成为过去。那个场所早已空无一物。夫复何求?

是啊——我想(也可能是自言自语),的确是这样这里已空无一物,这里已没有任何我所希求的东西

我双唇紧闭,久久地盯视着台面上的酱油壶。

长期过单身生活,势必养成多种习惯:盯视各样东西,有时自言自语,在人声嘈杂的饭店里吃饭,对二手“斯巴鲁”依依情深,而且一步步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走出饮食店,赶回宾馆。虽然走了很远,但没费事就找到了回头路。因为只要一仰头,即可望见海豚宾馆。就像东方三博士以夜空中的星星为目标顺利走到耶路撒冷和伯利恒一样,我也很快返回了海豚宾馆。

进房间洗过澡,一边等头发风干一边观赏窗外的札幌市容。说起来,以前住那个海豚宾馆的时候,窗外可以看见一家小公司。至于什么公司倒全然不晓,反正是家公司无疑,人们忙忙碌碌地做着什么。当时我从窗口看那光景,一看就是一整天。那家公司怎么样了呢?有一个漂亮女孩来着,女孩又怎么样了呢?话说回来,那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因无事可干,我在房间来回兜了好几圈,然后坐在椅子上看电视。节目清一色糟糕得很,就像在看各种呕吐方式的表演。因是表演,脏自然不脏,但静静地看上一会儿,便觉得真在呕吐一般。我关掉电视,穿衣服上到二十六楼酒吧,要了一杯对有苏打水和柠檬汁的伏特加。酒吧四壁全是玻璃窗,札幌夜景一览无余。这里所有的一切都使我想起《星球大战》中的宇宙都市。除了这点,这酒吧还算是个令人惬意的安静场所。酒的配制够水平,杯子也是上等货。杯与杯相碰,其声十分悦耳。顾客除我之外只有三个人。两个中年男子在里面的座位上边喝威士忌边悄声低语,内容自是不得而知,看样子怕是在研究至关紧要的大事,或者在制订达维·维达达维·维达:《星球大战》的主要角色,别名黑武士。的暗杀计划也未可知。

我右侧的桌旁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她耳朵上扣着微型单放机的耳机,用吸管吸着饮料。她长得相当好看,长长的头发近乎不自然地直垂下来,轻盈而柔软地洒在桌面上。睫毛长长,眸子如两汪秋水,澄明得令人不敢触及。手指有节奏地“橐橐”叩击着桌面。较之其他印象,只有那柔嫩纤细的手指奇妙地传达出孩子气。当然我不是说她有大人气。不过这女孩身上似乎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气质——既无恶意,又不具有攻击性,只是以一种中立的态度君临一切,就像从窗口俯视夜景一样。

然而实际上她什么也没看,似乎周围景物全在她的视野以外。她穿一条蓝色牛仔裤,脚上一双康伯丝牌白色旅游鞋,上身一件带有“GENESIS”字样的运动衫,挽至臂肘。她“橐橐”敲着桌面,全神贯注地听单放机里的磁带,小小的嘴唇不时做出似有所语的口形。

“是柠檬汁,她喝的。”侍者像做解释似的,来我面前说道,“那孩子在那里等母亲回来。”

“唔。”我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想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夜里十点在宾馆酒吧里独自边听单放机边喝饮料,这光景的确不大对头。不过在侍者如此说之前,我倒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妥。我看她的眼光,如同看其他司空见惯的光景一样。

我换了杯伏特加,同侍者闲聊起来。天气、景气,拉拉杂杂,漫无边际。之后,我漫不经心似的试着说了一句:“这一带也变喽!”结果男侍者困窘地笑笑,说他原先是在东京一家宾馆工作,对札幌还几乎一无所知。这当儿有新顾客进来,谈话就此打住,毫无实质性收获。

我一共喝了四杯兑苏打水的伏特加。本来任凭多少都不在话下,但没有休止也不好,便喝四杯作罢,在付款单上签了字。起身离席时,那女孩仍坐在那里听单放机。母亲尚未出现,柠檬汁里的冰块早已融化,但她看上去毫不在乎。我站起时,她撩起眼皮看了我一眼,目光在我脸上停了两三秒钟,然后极其轻微地漾出笑意。其实说不定仅仅是嘴角的颤动,不过在我看来,却是在朝我微笑。于是——说来好笑得很——我不由怦然心动,觉得自己似乎被她一眼选中了。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奇妙的心灵震颤,仿佛身体离开了地面五六厘米。

困惑之间,我乘电梯下到十五层,回到房间。何以如此怦怦心跳呢?朝自己发笑的,不过是个十二三岁的女孩罢了,年纪上完全可以当自己的女儿!

GENESIS——又一个无滋无味的乐队名称。

不过,这字样印在她穿的衣服上,倒像是非常有象征意味:创世纪

可我还是想不通,为什么非要给这摇滚乐队安一个如此故弄玄虚的名称呢?

我鞋也没脱就倒在床上,闭目回想那个女孩。微型单放机、叩击桌面的白皙的手指、GENESIS、融化的冰块。

创世纪

我闭目静止不动。我感觉得出,酒精正在体内缓缓地来回运行。我解开鞋带,脱去衣服,钻进被子。我似乎比自己感觉到的要疲劳得多,沉醉得多。我等待身旁的女孩说一声:“喂,有点喝多了!”但谁也没有说。我只身一人。

创世纪

我伸手关掉电灯。又要梦见海豚宾馆吧?黑暗中我不由想道。结果什么也没梦见。早上睁眼醒来时,油然升腾起一股无可遏止的空虚感。一切都是零。梦也没有,宾馆也没有。我在意想不到的场所做着意想不到的事情。

床尾那双鞋,活像两只趴在地上的小狗,懒懒地横在那里。

窗外阴云低垂,天空显得十分清冷,一副将要下雪的样子。目睹这样的天空,我提不起任何兴致。时针指向七点零五分。我用遥控器打开电视,缩在床上看了一会晨间新闻。播音员正在报道即将来临的选举。我看了十五分钟,便改变念头,起床去浴室洗脸刮须。为打起精神,我哼起了《费加罗的婚礼》的序曲。哼了一会,发觉可能是《魔笛》的。于是我便想两个序曲的区别,越想越分辨不清。哪个是哪个呢?看来今天做什么都不可能如意。刮胡须时刮破了下巴。拿起衬衫刚一上身,袖口的纽扣掉了。

吃早餐时,又见到昨晚见过的女孩,正和她母亲模样的人在一起。这回她没有带单放机,仍穿着昨晚那件“GENESIS”运动衫,勉为其难似的啜着红茶。她几乎没动面包和牛奶黄油炒蛋。她母亲——大概是吧——个头不高,四十四五岁光景,白衬衫外面穿一件开司米毛衣,眉毛形状同女儿一模一样,鼻子端庄典雅。她往面包片上涂黄油时那笨拙的手势,叫人有些动心。其风度举止,说明她显然属于那种习惯于受人注目的女性。

我从其桌旁经过时,女孩蓦地抬起眼睛看着我的脸,而且粲粲地绽出微笑。这回的微笑比昨晚正规得多,是不折不扣的微笑。

我本来打算吃早餐时独自想点什么,但在被女孩报以微笑之后,便什么也想不成了。无论想什么,脑海中只有同样的语言旋转不止。我只好愣愣地注视着胡椒瓶,什么也不想地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