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请求
- 娇娘首辅:农家女的科举路
- 柚子西
- 2018字
- 2021-02-17 22:36:21
使臣在苏家也未待多久,原本还以为要安抚许氏一家许久,毕竟农家能培养出一个进士实属不易,好不容易出头了,却遭遇横祸,任谁家遇到怕也难以接受,不曾想,使臣准备好地说辞竟也没用上。
将朝廷给的抚恤金交给许氏后,使臣就借口还有公务事要忙先走一步,许氏也生怕使臣待久了,回头听到村里人的闲言碎语,万一把钱分给柳氏就不好,连送使臣离开。
使臣一走,许氏还特意问苏远安跟许晖,“你们两可是看着那柳氏走的吧?”
“娘,他们见咱们拦着不许进屋,就回去了,我看着他们走的。”
许氏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数了数怀中地银两,两眼放光,对苏远平道,“王氏自打生了阿宝,肚子半点没动静,娘给你哪个妾回来吧,咱们老苏家可不能只有阿宝一个男丁。”
许氏心想着,现如今有银子在手,纳妾也费不了几个钱,苏远安闻言,面露难色,道,“娘,要不缓缓吧。”
“缓什么缓,这事就听我地安排,若王氏敢有意见,让她来找我说,自己生不出来,难不成还不许旁人生!”
许氏这会琢磨着这些抚恤金都这么花,而另一边,柳氏跟苏锦在拐角处等着使臣出来。
这一等,倒也没有太久,使臣过来地时候,前后还有不少村民围观,村里可是头一次看到穿着官府的大人过来,大家颇为好奇。
柳氏和苏锦也因着对方的一身衣服,很好辨认,两人连上前,拦在使臣跟前。
夏邑倒是没想到有人敢拦他的路,还未出声呵斥,却看到柳氏拽着苏锦跪在他跟前。
“民妇是苏远平的发妻柳氏,给大人请安。”
夏邑有些奇怪,心想着刚才不是已经见过苏远平的妻儿了么,怎么又来一个,心底很是好奇,便问道,“我刚从苏家出来,苏大人的妻儿也是见过的,你们……”
“民妇也是相公去世之后,才知道家中养母另给相公娶了一房妻,还给过继了一个儿子,如今我和孩子住在村西苏家,也因此未能见着大人,只好在这边等着给大人请安道谢。”
柳氏说完,又给夏邑磕了一个头,虽说心底也知道她跟苏远平的抚恤金无缘,但到底想着人家为了苏远平的事,千里迢迢从京城赶到上河村,她作为苏远平的发妻,理应过来道谢一番。
再者,柳氏也希望能让苏锦刷刷存在感,往后若真的有一天能踏上仕途,也让这些朝中官员知晓苏远平除了苏德宝外,还有苏瑾这么一个儿子。
柳氏三言两句大致说了一下她和苏锦的情况,夏邑一听顿时明白了,想着怪不得刚才苏母并未丧子之痛,原来不过是养母,眼前这对母子,怕是因着苏远平去世,被人家赶出来的。
只不过夏邑也深知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他不过是领了一个差事过来,也无法干涉人家的事,但想了想,他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们两快起来吧,也不知道本宫有什么能帮你们的?”
既然大老远来这么一趟,若真有他能做到的,也不妨顺便施以援手。
柳氏闻言,双眼顿时一亮,但很快眼神黯淡下去,她只想让苏远平葬到他亲生父母一块,但这个忙,使臣未必能帮上。
夏邑见柳氏一直不说话,便开口道,“若一时想不起来,本官正好还得在南和县驿站停留数日,到时候夫人可以去找本官。”
苏锦闻言,看了一眼柳氏后,她却出声道,“大人,学生有一事相求。”
“哦,是什么事?”
夏邑有些好奇地打量着苏锦,想着这孩子年岁瞧着不大,倒是个有主意地。
“学生听闻南和县县学极好,父亲也曾在南和县读过几年书,学生也想他日能去南和县求学,可深知拜师不易,想求大人能给学生写一封推荐信。”
听完苏锦这话,夏邑很是意外,反复看了苏锦一会道,“你现在才多大,就想着去南和县县学读书,本官地推荐信,怕等你长成时早就没用了。”
夏邑看苏锦,觉得她最多也就五六岁,若待到能去南和县县学读书,快也得十年后了,十年后会发生什么,他自然不知,那推荐信怕是也没用了。
苏锦听出夏邑地言外之意,开口道,“大人,学生再过两月就要年满六岁,三个月前已经在村学开蒙读书,若五年内学生不能去南和县求学,大人可以将推荐信作废。”
读五年书就可以去南和县县学?夏邑听完只觉苏锦这黄口小儿在大放厥词,可看着苏锦一脸认真地模样,心底竟冒出另一个想法,若他真的能做到呢?
别说夏邑吓一跳,柳氏也被苏锦震惊了,想着五年后,苏锦也不过才十一岁,当初苏远平资质极好,也是读了将近十年才进南和县县学。
可在外人跟前,柳氏哪里好让苏锦难堪,只得沉默不语。
夏邑并未说苏锦不知天高地厚这样地话,他笑了笑,道,“想不到你是个有志气的,既然你开口相求,那本宫就应允你,这推荐信三日后,我会差人送过来,但愿你能说到做到。”
“谢谢大人。”
苏锦很郑重地给夏邑抱拳道谢。
送走夏邑后,柳氏连对苏锦道,“瑾儿,你求大人的事情,娘也觉得是不错的一个机会,可你说的五年也太仓促了,这如何能做到?”
苏锦却不以为意,道,“娘,事在人为,现在不是还有五年时间嘛,儿子努力去做了,五年后便见分晓。”
苏锦说得坚定,且事情也已经无力改变,柳氏无奈叹息一声,想着女儿这性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总觉得家中突逢变故后,女儿变化极大,她都感觉有些陌生了。
可柳氏也未起疑,自打她让女儿女扮男装起,这孩子是一天天在变化,年岁虽小,却比同龄人都要成熟稳重,有主见,这是柳氏欣慰的地方,同样的,也是柳氏心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