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各种组织、器官的缝合方法

第一节 皮肤的缝合

一、间断缝合(全名为全层间断单纯缝合,也称为间断单纯缝合或间断对合缝合)

方法:缝针自距切缘0.2~0.8cm处垂直刺入,穿透组织全层,再从过侧等距离穿出。针距根据缝合要求可取0.2~2.0cm。针距距离一般依皮肤厚薄不同而不同,皮肤厚的,距离略远;皮肤薄的,皮下组织少的,距离要近。要求针距相等,使张力平均,结扎松紧合适,结扎后切缘不内翻、不错位,切面全层对合,不留死腔,没有裂隙。但在间断缝合皮肤时,进针应稍向外斜,结扎后可使切缘稍呈外翻。在单层间断缝合胃肠壁时,进针应向内斜,要求浆膜面缝针边距比黏膜面的宽,结扎后可使切缘内翻。参见图5-1。

图5-1 间断缝合

优点:不影响切缘血运和组织愈合,局部组织感染拆除数针缝线引流时,或一针缝线断裂脱落时,不会影响其他缝线。

缺点:比较费时间。

二、皮肤外翻缝合(也称为间断垂直褥式缝合、纵向褥状缝合、垂直间断褥式缝合、间断外翻缝合、飞机褥式缝合或Air Mattress缝合)

方法:从距切口约1cm处穿入,穿过浅筋膜至对侧浅筋膜下,在对侧距切口约1cm处穿出,再在对侧同一平面距切口约0.2cm处穿入皮肤,从原侧皮肤距切口0.3cm处穿出后打结,形成深、浅两层缝合,使切缘外翻。

优点:切缘不致卷曲内翻,皮肤切缘对合良好,可减少浅筋膜缝合,参见图5-2。

图5-2 皮肤外翻缝合

缺点:操作比较麻烦。

用处:皮肤薄而松软,容易内翻卷曲时(如脐周、阴囊皮肤),用此法缝合。

三、皮内缝合

方法:用与连续内翻褥式缝合相似的缝法,做连续平行的皮内(真皮层)细肠线缝合,缝线两端均自己打结成扣(如缝衣时打结一样),残端埋入皮下组织层。注意第2针进针点必须与第1针出针点对称,并在同一平面,才能使切口平整对合。见图5-3。

图5-3 皮内缝合

优点:由于使用可吸收线,故不必拆线,皮缘对合良好。临床也有用丝线或扣线皮内缝合,愈合后需拆线。

缺点:操作比较麻烦,缝线吸收较慢。

用处:面颈部等影响美容的切口缝合;局部需要用石膏连续固定,而且不宜在短期内拆除石膏的切口缝合,以免拆线时拆除石膏而影响固定。

四、减张缝合(也称为张力缝合)

方法:用较细的不锈钢丝或尼龙线(没有的可用双10号线代替)从距切口约2cm处穿入,经过筋膜、肌层至对侧肌层,在距切口同样距离处穿出。结扎时,皮肤外面的缝线可套上一段细橡皮管(可剪一段导尿管代替),或在两侧针孔旁各垫一纱布卷,以免皮肤被缝线压迫坏死,缝线松脱。也可做间断外翻褥式缝合,皮肤外面的缝线同样应套上橡皮管或垫以纱布卷。缝合后样子见图5-4。

图5-4 减张缝合

优点:减少切口张力,以利各层组织的愈合。

缺点;在腹部做减张缝合时,缝针只能穿透腹直肌后鞘,不准穿破腹膜进入腹腔,如将缝针穿入腹膜内,缝合后拉紧的不锈钢丝有可能压迫肠管,造成肠壁坏死和肠瘘;结扎过紧时(尤其组织水肿后)可影响局部血运,造成坏死。

用处:张力过大的腹部切口,乳癌根治术或肢体手术切口,以及病人营养不良,恶病质,估计切口愈合条件差可能发生切口哚开或切缘皮肤坏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