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法钢筋计算方法与实例:基于16G101系列平法新图集
- 上官子昌
- 4173字
- 2020-08-28 12:22:02
2.2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2.2.1 条形基础编号
条形基础编号分为基础梁编号和条形基础底板编号,见表2-4。
表2-4 条形基础梁及底板编号
注:条形基础通常采用坡形截面或单阶形截面。
2.2.2 基础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1)基础梁(JL)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基础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采用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优先。
(2)基础梁的集中标注内容包括基础梁编号、截面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基础梁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具体规定如下。
①注写基础梁编号,见表2-4。
②注写基础梁截面尺寸。注写b×h,表示梁截面宽度与高度。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③注写基础梁配筋
a.注写基础梁箍筋
ⅰ.当具体设计仅采用一种箍筋间距时,注写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箍筋肢数写在括号内,下同)。
ⅱ.当具体设计采用两种箍筋时,用“/”分隔不同箍筋,按照从基础梁两端向跨中的顺序注写。先注写第1段箍筋(在前面加注箍筋道数),在斜线后再注写第2段箍筋(不再加注箍筋道数)。
施工时应注意:两向基础梁相交的柱下区域,应有一向截面较高的基础梁箍筋贯通设置;当两向基础梁高度相同时,任选一向基础梁箍筋贯通设置。
b.注写基础梁底部、顶部及侧面纵向钢筋。
ⅰ.以B打头,注写梁底部贯通纵筋(不应少于梁底部受力钢筋总裁面面积的1/3)。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需要在跨中增设梁底部架立筋以固定箍筋,采用“+”将贯通纵筋与架立筋相联,架立筋注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
ⅱ.以T打头,注写梁顶部贯通纵筋。注写时用“;”将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分隔开,如有个别跨与其不同者按原位注写的规定处理。
ⅲ.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ⅳ.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当梁腹板净高hw不小于450mm时,根据需要配置)。
当需要配置抗扭纵向钢筋时,梁两个侧面设置的抗扭纵向钢筋以N打头。
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为la,搭接长度为ll;其锚固方式同基础梁上部纵筋。
④注写基础梁底面标高。当条形基础的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将条形基础底面标高注写在“( )”内。
⑤必要的文字注解。当基础梁的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宜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
(3)基础梁(JL)的原位标注规定如下。
①基础梁支座的底部纵筋,系指包含贯通纵筋与非贯通纵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a.当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b.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
c.当梁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需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
d.当梁支座底部全部纵筋与集中注写过的底部贯通纵筋相同时,可不再重复做原位标注。
e.竖向加腋梁加腋部位钢筋,需在设置加腋的支座处以Y打头注写在括号内。
设计时应注意:对于“底部一平梁”的支座两边配筋值不同的底部非贯通纵筋(“底部一平梁”为“梁底部在同一个平面上”的缩略词),应先按较小一边的配筋值选配相同直径的纵筋贯穿支座,再将较大一边的配筋差值选配适当直径的钢筋锚入支座,避免造成支座两边大部分钢筋直径不相同的不合理配置结果。
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底部贯通纵筋经原位注写修正,出现两种不同配置的底部贯通纵筋时,应在两毗邻跨中配置较小一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进行连接(即配置较大一跨的底部贯通纵筋需伸出至毗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
②原位注写基础梁的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当两向基础梁十字交叉,但交叉位置无柱时,应根据需要设置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
将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条形基础主梁上,原位直接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相同时,可在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在原位直接引注。
施工时应注意:附加箍筋或(反扣)吊筋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③原位注写基础梁外伸部位的变截面高度尺寸。当基础梁外伸部位采用变截面高度时,在该部位原位注写b×h1/h2,h1为根部截面高度,h2为尽端截面高度。
④原位注写修正内容。当在基础梁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截面尺寸、箍筋、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或架立筋、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梁底面标高等)不适用于某跨或某外伸部位时,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当在多跨基础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竖向加腋,而该梁某跨根部不需要竖向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标注无Yc1×c2的b×h1,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竖向加腋要求。
2.2.3 基础梁底部非贯通纵筋的长度规定
(1)为方便施工,对于基础梁柱下区域底部非贯通纵筋的伸出长度a0值:当配置不多于两排时,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自柱边向跨内伸出至ln/3位置;当非贯通纵筋配置多于两排时,从第三排起向跨内的伸出长度值应由设计者注明。ln的取值规定为:边跨边支座的底部非贯通纵筋,ln取本边跨的净跨长度值;对于中间支座的底部非贯通纵筋,ln取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长度值。
(2)基础梁外伸部位底部纵筋的伸出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伸出至梁端头后,全部上弯12d或15d;其他排钢筋伸至梁端头后截断。
(3)设计者在执行第(1)、(2)条底部非贯通纵筋伸出长度的统一取值规定时,应注意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的相关规定进行校核,若不满足时应另行变更。
2.2.4 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
(1)条形基础底板TJBP、TJBJ的平面注写方式,分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2)条形基础底板的集中标注内容包括条形基础底板编号、截面竖向尺寸、配筋三项必注内容,以及条形基础底板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和必要的文字注解两项选注内容。
素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的集中标注,除无底板配筋内容外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相同。具体规定如下。
①注写条形基础底板编号,见表2-4。条形基础底板向两侧的截面形状通常包括以下两种。
a.阶形截面,编号加下标“J”,例如TJBJ××(××)。
b.坡形截面,编号加下标“P”,例如TJBP××(××)。
②注写条形基础底板截面竖向尺寸。注写h1/h2/…,具体标注如下。
a.当条形基础底板为坡形截面时,注写为“h1/h2”,见图2-21。
b.当条形基础底板为阶形截面时,见图2-22。
图2-21 条形基础底板坡形截面竖向尺寸
h1、h2—各级(阶)高度
图2-22 条形基础底板阶形截面竖向尺寸
h1—条形基础底板级(阶)高度
图2-22为单阶,当为多阶时各阶尺寸自下而上以“/”分隔顺写。
③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部及顶部配筋。以B打头,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部的横向受力钢筋;以T打头,注写条形基础底板顶部的横向受力钢筋;注写时,用“/”分隔条形基础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与纵向分布钢筋,如图2-23和图2-24所示。
图2-23 条形基础底板底部配筋示意
图2-24 双梁条形基础底板配筋示意
④注写条形基础底板底面标高。当条形基础底板的底面标高与条形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应将条形基础底板底面标高注写在“( )”内。
⑤必要的文字注解。当条形基础底板有特殊要求时,应增加必要的文字注解。
(3)条形基础底板的原位标注规定如下。
①原位注写条形基础底板的平面尺寸。原位标注b、bi,i=1,2,…。其中,b为基础底板总宽度,bi为基础底板台阶的宽度。当基础底板采用对称于基础梁的坡形截面或单阶形截面时,bi可不注,见图2-25。
图2-25 条形基础底板平面尺寸原位标注
素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的原位标注与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板相同。
对于相同编号的条形基础底板,可仅选择一个进行标注。
条形基础存在双梁或双墙共用同一基础底板的情况,当为双梁或双墙且梁或墙荷载差别较大时,条形基础两侧可取不同的宽度,实际宽度以原位标注的基础底板两侧非对称的不同台阶宽度bi进行表达。
②原位注写修正内容。当在条形基础底板上集中标注的某项内容,如底板截面竖向尺寸、底板配筋、底板底面标高等,不适用于条形基础底板的某跨或某外伸部分时,可将其修正内容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外伸部位,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4)采用平面注写方式表达的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如图2-26所示。
图2-26 条形基础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单位:mm)
2.2.5 条形基础的截面注写方式
(1)条形基础基础底板的截面注写方式,可分为截面标注和列表注写(结合截面示意图)两种表达方式。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应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对所有基础进行编号,见表2-4。
(2)对条形基础进行截面标注的内容与形式,与传统“单构件正投影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对于已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原位标注清楚的该条形基础梁的水平尺寸,可不在截面图上重复表达,具体表达内容可参照16G101-3中相应的标准构造。
(3)对多个条形基础可采用列表注写(结合截面示意图)的方式进行集中表达。表中内容为条形基础截面的几何数据和配筋,截面示意图上应标注与表中栏目相对应的代号。列表的具体内容规定如下。
①基础梁。基础梁列表集中注写栏目如下。
a.编号:注写JL××(××)、JL××(××A)或JL××(××B)。
b.几何尺寸:梁截面宽度与高度b×h。当为竖向加腋梁时,注写b×h Yc1×c2,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c.配筋:注写基础梁底部贯通纵筋+非贯通纵筋,顶部贯通纵筋,箍筋。当设计为两种箍筋时,箍筋注写为:第一种箍筋/第二种箍筋,第一种箍筋为梁端部箍筋,注写内容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
基础梁几何尺寸和配筋表见表2-5。
表2-5 基础梁几何尺寸和配筋表
注: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栏目,如增加基础梁地面标高等。
②条形基础底板。条形基础底板列表集中注写栏目如下。
a.编号:坡形截面编号为TJBP××(××)、TJBP××(××A)或TJBP××(××B),阶形截面编号为TJBJ××(××)、TJBJ××(××A)或TJBJ××(××B)。
b.几何尺寸:水平尺寸b、bi,i=1,2,…;竖向尺寸h1/h2。
c.配筋:B:××@×××/××@×××。
条形基础底板几何尺寸和配筋表见表2-6。
表2-6 条形基础底板几何尺寸和配筋表
注: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栏目,如增加上部配筋、基础底板底面标高(与基础底板底面标高不一致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