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课堂育人三分钟工程读本
- 周兴中 牛治刚
- 22211字
- 2020-08-28 13:18:59
第二节 中国精神
一、创新精神
1.内涵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2.经典案例
案例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了一场人类文字载体的革命。纸是人类离不开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书写资料。
印刷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能记录一切,促进了人类文化、科学、艺术的巨大进步。印刷术的出现,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改变了世界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的状况。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为世界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指南针(司南)的发明推动了航海业的大发展,使人类认识了世界,认识了地球,促进了各国之间的交往。
火药的发明,使人类能开山架桥修路,征服自然界,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火药在军事的应用,使世界格局一次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伟大技术成果,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案例2 赵州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作“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
局面。
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赵州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
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中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史的考证,像这样的建筑,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梁思成先生说:河北赵县安济桥……可称为中国工程界一绝。
案例3 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都江堰创建于公元前256年左右,距今已有2250多年的悠久历史。两千多年前,秦蜀郡守李冰借鉴前人治水经验,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巧妙地利用岷江出山口处的特殊地形,在恰当的位置选址作堰,利用高低落差,顺应自然规律,在生产工具和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采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凿离堆,劈开玉垒山,穿“二江”(郸江、检江即今走马河、柏条河),化害为利,自流灌溉成都平原,造就了中外闻名的“天府之国”,使成都平原成为中国著名的粮仓。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成为集防洪、灌溉、运输、发电、水产养殖、旅游及城乡工业、生活用水为一体,综合效益巨大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效益,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工程之先河。
都江堰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独树一帜。建堰时,李冰还在江中埋石马作淘滩标志,立“三石人”观察水情消长,开创了中国古代水情测量的先例。历代对都江堰水利工程都非常重视,逐步完善了管理机构,建立了岁修、防洪等维护制度,积累和总结了“六字诀”“三字经”“八字格言”等宝贵的治水经验,使古堰持续发展,相沿不废。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1833—1905)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1986年,国际灌排委员会秘书长弗朗杰姆、国际河流泥沙学术会的各国专家参观都江堰后,对都江堰科学的灌溉和排沙功能给予高度评价。1999年3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官员参观都江堰后,建议都江堰水利工程参评2000年联合国“最佳水资源利用和处理奖”。
陈运和诗《都江堰》:“凝聚过智慧的汗珠与卓绝的远见灌溉了历史,灌溉了民族,灌溉了古诗,灌溉了良田”。
案例4 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两弹”中的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合称核弹,另一弹指早期研发的导弹。后来“两弹一星”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核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即便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从此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
邓小平说过:“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精神核心——“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对于中国而言,“两弹一星”是在非常艰苦、没有外援的环境下所开发出来的成果。而“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在社会主义之下集中力量从事科学开发研究,并创造“科技奇迹”的态度与过程,组合的元素则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科学精神”,并可以衍生至“科技创新”“知识经济”等领域。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活生生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发扬光大这一伟大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在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依靠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他们不怕狂风飞沙,不惧严寒酷暑,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仪器,自己制造;缺少资料,刻苦钻研。就是这样,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速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出“两弹一星”的惊人
业绩。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技术跨越。从原子弹到氢弹,我们仅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比美国、前苏联、法国所用的时间要短得多。在导弹和卫星的研制中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在许多方面跨越了传统的技术阶段。“两弹一星”是中国人民创造活力的产物。
国际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竞争。要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到发展,就要努力学习和发扬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一心,励精图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案例5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县人,现居湖南长沙。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2017年10月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再创新高,在邯郸市永年区广府镇的百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田内,平均亩产达1149.02公斤,刷新了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每公顷产量达17.23吨。
袁隆平的贡献如下。
①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②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过去的研究认为,水稻异交率仅2.4%,杂种一代种子产量极低,离生产要求相距甚远;国际水稻所1971年开始研究,1973年放弃,原因也就是当时在该所没有人相信可以解决制种难题。而袁隆平领导的课题组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③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这一思路已被国内外同行采用,并成为杂交水稻育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④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如1989年在两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时候,他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导致不育的起点温度指标和选育的技术策略,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后来又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最终取得成功并推广应用。他1987年起担任“863”项目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专题责任专家,主持全国性协作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两系杂交稻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增产5%~10%。
⑤ 他设计出了以高冠层、矮穗层和中大穗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级杂交稻的技术路线,并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连续取得重大进展。1997年,袁隆平又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已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别实现中国超级稻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2013年,他启动了百亩示范片亩产10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攻关,计划到2020年前实现目标。同时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促进科技成果的生产应用。自2007年以来取得巨大的增产、增收效应,全国已有7个省市实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参加的县(市、区)由20个增加至2012年50个,面积达882万亩。截至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2000多万亩,增产20多亿公斤,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做出了新的贡献。
二、雷锋精神
1.内涵
① 奉献精神。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雷锋二字,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的代名词。
② “钉子”精神。雷锋对待工作总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使自己成为工作的内行。
③ “螺丝钉”精神。雷锋谦虚待人,甘于平凡,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服从革命的需要和组织的安排,党叫干啥就干啥。他把自己生命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④ 艰苦奋斗精神。雷锋出身贫苦,在旧社会,哥哥、弟弟都因负伤、饥饿,病死了,他自己也走到了死亡的边缘,他深知生活的艰辛。因而,他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2.雷锋语录选编
①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②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③ 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④ 我觉得一个革命者就得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⑤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⑥ 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迎着困难前进,这也是我们革命青年成长的必经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
⑦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3.经典案例
案例1 新时代雷锋—郭明义
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成人本科学历。1977年1月参军,并于1980年6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1982年1月,复员到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先后在矿用大型生产汽车驾驶员、车间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部干事、车间统计员兼人事员、矿扩建工程办公室英文翻译等岗位工作。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1990年以来,他坚持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其中,齐大山铁矿汽运作业区大型生产汽车司机许平鑫同志与武汉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为全国第1066例、鞍山市第5例成功捐献者。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参与,是目前国内参与人数最多的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
为此,他先后荣获了齐矿先进生产者标兵、模范共产党员,矿业公司先进生产者、模范共产党员,鞍钢先进生产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义工、道德模范、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08年7月1日,齐大山铁矿党政工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09年7月29日,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党政工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10年4月26日,鞍钢集团公司党委、鞍钢集团公司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在2010年6月9日鞍钢集团公司召开的郭明义事迹报告会上,鞍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在讲话中称赞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鞍钢优秀的企业文化、钢铁产业工人的可贵品质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实践者,是雷锋、孟泰精神的传承者,是新时代的道德楷模。
2010年8月4日,中共鞍山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10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郭明义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中共中央组织部的表彰决定指出,郭明义同志是助人为乐的道德模范,是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担任公路管理员15年来,坚持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节假日、双休日不休息,巡查、维护公路里程累计达6万多公里,公路达标率在98%以上,为企业创效3000多万元;他20年来累计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近10倍;他先后为“希望工程”、困难职工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多元,资助贫困生180多名,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被身边人誉为新时期的“雷锋传人”。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平凡中见伟大,平凡中见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不愧为当代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
中共中央组织部号召全国各条战线共产党员都要向郭明义同志学习。学习他牢记宗旨、坚定信念的政治品质,学习他恪尽职守、争创一流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克己奉公、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学习他扶危济困、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要像郭明义同志那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把爱党爱国之情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履职尽责、苦干实干,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勤奋扎实的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先进、争当优秀,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案例2 新时代雷锋精神闪耀光芒—李素丽
李素丽,女,汉族,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公交“李素丽服务热线”负责人。曾任北京市公交总公司公汽一公司第一运营分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她自1981年参加工作后,在平凡的岗位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真诚、热情地为乘客服务,被誉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导,病人的护士,群众的贴心人”。她认真学习英语、哑语,并努力钻研心理学、语言学,利用业余时间走访、熟悉不同地理环境,潜心研究各种乘客心理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为不同乘客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她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李素丽是北京公交窗口行业的优秀代表,在公交平凡的工作中,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刻牢记自己是首都公交战线的一名普通员工,坚持岗位做奉献,真情为他人,以强烈的首都意识、服务意识和公交窗口意识,诠释着公交“一心为乘客,服务最光荣”的行业精神,赢得了广大乘客的尊重和爱戴。李素丽主动关心部室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时刻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定期进行家访谈心,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大家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奥运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李素丽任北京交通服务热线中心主任后,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带领部室人员,积极上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保证奥运会、残奥会服务工作万无一失,她建立了各种例会制度,多次召开座谈会、服务讲评会、指标分析会、签订各岗位责任书。李素丽鼓励大家利用业余时间和上、下班的路上,对车厢、站台进行安全服务检查,协助服务人员做好站台秩序维护和照顾残疾乘客上、下车,得到了乘客的好评。她根据奥运会、残奥会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和建立了 “奥运期间人员排摸”“奥运期间会议纪要”、“奥运期间制度标准”等台账,根据热线的工作特点,总结归纳了“奥运期间遇有突发情况13个怎么办”,确保了奥运期间信息畅通和服务工作万无一失。1992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199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售票员”称号;1994年被评为“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 ”;1996年后先后荣获“五四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业道德标兵”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她在参加中国妇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9年荣获“首都楷模”称号;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还曾获“北京市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北京城市建设十大英才”和中国雷锋工程“形象大使”荣誉称号
案例3 拾荒老人刘盛兰:用双手托起100余名学生的明天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想象。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案例4 匿名“炎黄”张纪清:捐款献爱心27年不留名
张纪清,江苏江阴市市民。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老人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
“炎黄”。
1987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1000元的捐款用于敬老院的建设,捐款人署名是“炎黄”。当时这笔捐款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从此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
2014年11月,这位好心人“炎黄”终于现身了,他就是张纪清。张纪清出生贫苦,改革开放后成了镇上首个万元户。手里有了些钱他就开始捐款。之后,他又干回了老本行会计,拿的是死工资,可是捐款却没有中断。张纪清在家里明确表态,钱会用到别人最需要的地方,子女的钱自己去挣。现在张纪清每月只有500多元的收入,当教师的老伴还有些退休金,两口子一直生活俭朴,现在还住着过去的老房子,但是依旧捐款。
张纪清坦言署名“炎黄”,是不想让被帮助的人有负担,他说“我们做一点点小事情,就不能以恩人自居”。张纪清就是“炎黄”,这个秘密只有他的妻子知道,并一直支持着他。这份坚持27年的凡人善举成就了大爱,在这个冬天带给很多人温暖。
三、铁人精神
1.内涵
“铁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送给石油工人王进喜的雅号,而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铁人精神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等。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2.经典案例
案例1 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铁人王进喜的名言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
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 把“贫油”的帽子甩进太平洋。
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手下无困难。
讲成绩不要忘了党,讲荣誉不要忘了群众,讲职工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
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拍不得,轻轻一拍,就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老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应当能为革命挑更重的担子,能在最复杂的环境里做艰苦工作;能在困难的时候顶上去;能在最危险的情况下不怕牺牲,能做别人不愿干、不敢干的革命工作。
我们争的不是自己的一面小红旗,我们要争的是全国这面大红旗。
我这一辈子,就是要为国家办好一件事情:快快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
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这个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案例2 新时期石油战线上的铁人—王启民
王启民,高级工程师,1937年出生,先后主持参与了大庆油田实现稳产高产的8项重大开发试验项目,参加并组织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大庆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997年1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授予“新时期铁人”荣誉称号。
20世纪60年代,他提出的“高效注水开采方法”,打破了当时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温和注水”开采方式,开创出中低含水阶段油田稳产的新路子。20世纪70年代,他主持进行的“分层开采、接替稳产”开发试验,使水驱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20世纪90年代,他组织实施的“大庆油田高含水期稳油控水系统工程”结构调整技术,创立了油田高含水后期“控液稳产”的新模式。王启民的辛勤工作,为大庆油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王启民名言
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
只要有油,我姓啥都行。
什么时候精神都不能趴下。咬牙挺过来,人生和科研都会出现新天地。
肥的瘦的都吃没了就剩骨头了,怎么办?我们就千方百计把它做成排骨,成道好菜。
科学的血脉是相通的,青年是这血脉永远搏动的动力。
老铁人是艰苦创业,我们科技工作者要艰苦创新。
祖国培养了我,油田造就了我,我就用一个又一个科技成果反哺深爱的石油事业和祖国母亲。
案例3 中国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
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女排精神曾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他们的士气和热情。更关键的是,它因契合时代需要,不仅成为体育领域的品牌意志,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演化成指代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它一直与女排的得失、沉浮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评价中国女排的最难以割舍的标准。
女排精神之所以备受推崇,最重要的是那种足以流芳百世的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远远比“五连冠”本身更加能鼓舞国人。
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以3∶1战胜塞尔维亚女排,荣膺里约奥运会女排冠军。比赛后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看着女排姑娘们一次一次的飞身鱼跃救球,一次一次带伤参加比赛,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直延续影响到各个行业。
女排精神时代价值曾是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影响了几代人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当中。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女排精神仍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女排精神有利于我们改善社会风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人们在享受市场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感觉到经济活动中存在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和极端个人主义、损人利己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价值取向是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得到实现。如果每个人为满足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甚至不惜损德犯法,那么整个社会将成为一盘散沙,个人利益最终也难以实现。因此,必须弘扬女排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让人们能明确国强我荣,国弱我辱,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让人们明确实现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个人勇敢的奉献,真诚的付出,建立同心同德、团结互助、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最终用正确的精神力量规范、矫正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获得人生价值的最终实现。
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案例4 中国精神之甘肃精神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虽然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于沿海,但甘肃人的精神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为核心的甘肃精神,是陇原儿女继承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融汇时代改革创新元素的文化成果。在这种精神阳光的沐浴下,以“诚实守信、包容创新、执著坚韧、团结奋进”为主要特征的陇人品格,激荡着每一个甘肃人的创造活力,点燃了每一个甘肃人为加快甘肃发展奉献进取的巨大热情。
生发于陇原大地的铁人精神、庄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会宁县“三苦两乐”的教育精神、杨晓明精神、侯殿禄精神……这些拼搏创新、奉献和谐的精神财富,是对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的最好凝练和诠释。甘肃精神的核心“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蕴意、陇人品格中的“执著坚韧”、铁人精神、庄浪精神、会宁“三苦两乐”教育精神等,无不诠释和体现着“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对于实现甘肃跨越式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自然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对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甘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甘肃教育文化相对落后,人口的综合文化素质不高,这是制约甘肃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发扬甘肃精神,塑造陇人品格,是全面提高甘肃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的必然
要求。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甘肃作为西部落后省份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发扬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具体表现的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集聚全省各民族的力量,激荡每一个甘肃人的创造活力,点燃每一个甘肃人为加快甘肃发展奉献进取的巨大热情,这是提升甘肃竞争实力,实现甘肃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案例5 中国南海守礁钢铁战士—李文波
李文波,男,48岁,山东平度人,中国海军南海守礁士兵。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当年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南沙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有六级以上的大风,这对来往南沙的舰船造成了很大的危险。正是因为这个海洋气象观测站,才确保了这些舰船的航行安全。”长期的恶劣环境对人体伤害很大,但这并没有让李文波退缩,很多战友转业调岗,他却一直坚守南沙22年:“只要我在南沙坚守下去,我们的南沙主权就不会丢,这就是我在南沙长期坚守的动力
来源。”
南沙的环境恶劣,对守礁工作来说是个极大的考验。南沙有“三高一多”——高温、高盐、高湿,多台风。高温时白天地面温度达到60度以上,人赤着脚无法在地面走路。虽然温度很高,但南沙的平均湿度是80%以上,晚上睡觉被子都是潮的。每年南沙平均有十几个台风,风刮起来都是半个月以上。大风过后,地面上会有一层白色的盐分很重的盐花。这样恶劣的环境对人的身体伤害很大,每次到了守礁后期,李文波都会腰痛到不能起床,上厕所很困难。相比较恶劣的环境,让李文波感到更加难熬的是对家人的想念。“小孩出生两个月我就回南沙了。那是1992年的时候,礁上没电话,整天想老婆小孩。那时候家信也很少收到,到了补给的时候才能看到家信,换一次补给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四、诚信精神
1.内涵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一诺千金。
在一般意义上,“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与“信”一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内外兼备,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基本含义是指诚实无欺,讲求信用。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在基本字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具特色并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
2.语录选编
①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孔子
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③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④ 一言之美,贵于千金。—— 葛洪
⑤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⑥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⑦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李嘉诚
⑧ 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
3.经典案例
案例1 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案例2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侯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
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案例3 《郁离子》中记载的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10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案例4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案例5 83岁诚信老人替子还债感动世人
吴乃宜,是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霞关社区三澳村一位老人,2006年的一场台风让吴乃宜失去了三个儿子,儿子走了,可是却留下了80多万元的债务,对于老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这位老人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替儿子还债务的决定,为了攒钱还债他到山下拾破烂、替别人揭渔网,节衣缩食,最后在2013年83岁的时候还掉了这个债务。2014年1月19日,吴老在老家去世,老人带着满脸的皱纹以清白之身离开人世时,留下的是刻画着艰辛的躯体。一个风烛老人书写了子债父还的动人故事,树立了诚信的光辉典范。
五、工匠精神
1.内涵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2.经典案例
案例1 石化战线的巾帼能手、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代 表、茂名石化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
张恒珍,女,山东淄博人。1992年9月考入我院有机化工9242班学习,1994年7月分配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工作至今,现为茂名石化公司首席技师(高级操作师)。作为兰州石化学院走出的毕业生,秉承了石油石化行业的“铁人精神”,历经二十载生产一线的辛勤努力,孜孜以求,成长为企业的“巾帼能手”。
她自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获得茂名石化公司“优秀共青团员”“巾帼女能手”“先进职工”等称号;2004年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2005年获中国石化“巾帼建功标兵”;2006年获第八届“全国技术能手”;2007年获广东省“南粤技术能手”;2008年获“中国石化劳动模范”、茂名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2009年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全国知识性职工先进个人”;2010年获“南粤巾帼十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获广东“敬业奉献好人”,全国能源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 “加油中国·传承铁人”年度人物评选中, 张恒珍当选首届“传承铁人”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人才津贴。
案例2 首届陇原工匠—卢朝鹏
卢朝鹏,全国劳动模范、第一届“陇原工匠”、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催化二联合车间30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班班长。他曾荣获“技术状元”“学习英才”“十大杰出员工”等多项荣誉;先后获得了甘肃省“陇原先锋岗”,“兰州市劳动模范”,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技术能手”“十佳青年”“优秀技术革新能手”等称号;2008年夺得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大赛金牌;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卢朝鹏劳模创新工作室”也被授予全国能源化学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年被命名为第一届“陇原工匠”。
为了“降服”公司引进外国设备难懂的操作流程,他翻破了厚厚一本《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不仅攻破难关,还因此成为全国石油系统催化工种技能大赛的金牌得主,实现了兰州石化在此项技能大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2010年11月,“卢朝鹏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他和创新工作室成员围绕3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查找设计参数,对照国内先进指标,制定出了《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方案》,解决了困扰装置运行的瓶颈问题,实现了装置“三年一修”的长周期运行目标。
作为炼厂二次加工流程核心装置的30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炼厂80%以上的生产波动与紧急停工处置、开工喷油等都与其密切相关,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装置应急处理水平,解决了开工过程中冒黑烟的“顽疾”。因此获得了兰州石化公司合理化建议金牌奖。2013年,他被中石油股份公司指定编写一套能够指导全系统内催化裂化装置应急处置的操作标准,做到“停”能安全退守、“开”必一次成功。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文献,经过缜密推演和技术分析,编写出了《催化裂化装置紧急停工处理导则》,经专家评审后,《导则》被作为中石油内部标准推广执行。
他积极参与推动装置技术质量攻关,先后参与完成了多种催化剂的工业试验和产品质量升级、降低大气污染物等攻关,有力促进了国Ⅳ汽油的质量升级,使能源更加洁净绿色
环保。
案例3 首届陇原工匠—阙卫平
阙卫平,男,54岁,兰石集团重装公司青岛公司制造部工人,冷作工高级技师,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
“铁裁缝”阙卫平:工匠精神创造30多年“零失误”。
近年来,随着压力容器制造的大型化发展,他参与制造的大型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等多项国家重大装备攻关项目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2013年,青岛公司获批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担任技能大师,组织铆工进行技术攻关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活动。近年来,工作室先后承担了“统计筒体碾长量规律、控制下料精度”“加氢反应器裙座锻环与裙座短接组对间隙尺寸控制”等5项技术创新专项。他于2008年荣获“甘肃省职业技能鉴定优秀考评员”“甘肃省技术标兵”“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荣获“兰石集团卓越贡献奖”,201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
称号。
阙卫平是个“裁缝”,但他要量尺划线进行裁剪的,不是柔软的布匹,而是在一块块坚硬的钢板。过去30多年,阙卫平用高超的技术和十足的耐心创造了一个奇迹,没有划错一道线。
阙卫平是甘肃省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冷作工首席操作师。从 1981 年技校毕业进入兰石集团工作,阙卫平一直从事冷作划线。
在兰石集团的车间里,一个机械原件,有近百个附件,需要人工画出数百条切割和焊接线。阙卫平说,如果其中出错,不仅浪费材料,更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可以说是“一线之差,全盘皆输”。
干了 30 多年,阙卫平先后参与完成了 500 余台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国内重大型石化装备产品的划线、下料工作,产品主体合格率达100%。
奇迹,是通过日复一日的钻研和创新实现的。他说自己“把每一个工件当作艺术品来对待,把一件事重复成千上万遍”。
20世纪80年代,为了提高划线准确率,通常的做法是拿铁皮先做个一比一的模型样板。但阙卫平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严格计算达到 100% 的准确率,于是就大胆尝试去掉铁皮样板步骤,成功后,人力、物力和工期都省了一大半。
更让业内赞叹的是他发明的“U形管五点定位法”。U形管是机械行业中最常用的连接件之一。在传统的工艺里,一个弯管的焊接,都是采用三个焊缝连接的方式,但这种工法存在管头误差大的难题。经过数年的琢磨和计算后,阙卫平提出通过五点定位的方法,把三道焊缝改成两道焊缝,工期缩短了一半,节约了大量成本和工时。
兰石集团进行过统计,经阙卫平设计的下料方案,板材利用率达到95%,为公司年节约钢材30余吨,节约材料成本以百万元计。
尽管已经拥有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技能大师、甘肃省首届“陇原工匠 ”等诸多荣誉,但阙卫平仍然坚持工作在一线。今年,阙卫平又有了一项新改进,他尝试把红外线仪应用到冷作划线当中,改变了传统“放地样”的工法,在一些小型零部件的划线过程中,工时只需要原来的三分之一。
案例4 首届陇原工匠—孙怀君
孙怀君,男,31岁,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维修专业教师。
他说:“作为一个汽修人,不仅要做到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维修,还要推广到各类设备的检测与维修中。”2014年,首届“中国汽车诊断师大赛”拉开帷幕,全国有18个省设立7个赛区,经历了海选、各省省赛、各区晋级赛、全国总决赛等环节,历时11个月,共有22305位选手和15万名参与者进行了35场实战PK。孙怀君获得了此次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冠军,展示了他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他将组委会颁发的奖品捐出,用于学院汽车实训基地的培训教学。目前他被学院特聘为副教授。
案例5 “土专家”潘从明上了中央电视台
首届“陇原工匠”金川集团公司潘从明有一门技艺,可以从矿石废渣里提取含量极少的铂族贵金属。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被称为铂族贵金属精炼师。技艺高超的铂族贵金属精炼师是稀缺人才,在全国也只有几个人。
潘从明,是金川集团公司贵金属冶炼厂提纯班班长、贵金属精炼首席技师和企业领军人才。他可以凭借铂族贵金属溶液颜色,就能精准判断它的纯度;他发明的颜色判断法开创了铂族贵金属精炼提纯新的工艺。
提起潘从明,工友们都会说,他真是名副其实的“潘聪明”。
铂、钯、锇、铱、钌、铑,每一种金属都比真金白银还稀少、还珍贵。潘从明任班长的提纯班组,其生产任务就是从堆积如山的镍冶炼渣料中,精炼出其中微乎其微的稀贵金属,直至脱除万分之一的杂质、生产出99.99%的稀贵金属产品。每种贵金属的提取都要经过20多道工序,200多个技术控制指标。潘从明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拼搏,使金川公司创造了在原料成分日趋复杂的情况下,全部贵金属产品连续29年保持99.99%纯度、品级率达到100%的质量标准。
潘从明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公示专利23项,发表论文12篇,2017年获得首届“陇原工匠”称号。
生产一线对潘从明来说,就是一座无尽的宝藏。在贵金属精炼的岗位上,潘从明以攻坚克难为乐趣,以持续创新为己任,以精益求精为理念,以行业发展为目标,不断践行着工匠精神。
今年44岁的潘从明,是2013年度金川集团公司劳模、2015年甘肃省劳模候选人、2016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6年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系列报道专题人物、西北地区首位入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选(工人农民组)的一线产业工人,金川集团公司贵金属冶金专家、领军人才。
案例6 吕杰:最美教师心中的“工匠精神”
吕杰,生于1972年7月,甘肃省嘉峪关市人,焊工高级技师,2008奥运会火炬手,国家技能鉴定中心考评员,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冶金高级技术学院实训指导教师、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培训中心特种设备焊工考试中心技能指导教师,嘉峪关市酒钢三中客座教师。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2006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08年被公司推选为奥运火炬手;2012年12月获得全国人社部授予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她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陕西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上,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最美教师、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吕杰所率的团队是比赛中绝对“吸睛”的一支队伍,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特专访吕杰老师,就她对技能大赛竞技的心得和体会与读者分享。
面前的吕杰老师身材娇小,文静秀美,与记者原来想象中的长相完全不同,她就像一朵美丽的女人花,在钢铁世界里绚丽绽放。谁说女子不如男,在这个钢铁和男人组成的世界里,因表现出色,吕杰被陆续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
正因为有了工匠精神,对待焊接试件和每条焊缝的时候,她会特别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质量,如果出问题就是丢脸。通过不断努力,到自己能够焊出好的焊缝,吕杰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喜欢这门技术手艺。“从此,我开始参加各种大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更多的荣誉,进而发掘了自己更大的价值。”吕杰打开了话匣子,发现自己的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几方面,首先是能够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授给更多的人,这是一种最大的价值的体现。再有就是进入了教育系统之后,又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之前也获得过很多荣誉,取得过甘肃省焊接技能大赛的第一名,并荣获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2006年又获得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08年的奥运火炬手等。
2014年,以吕杰名字命名的“吕杰焊接创新工作室”挂牌,经过评审升级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记者了解到,工作室成立两年来,一直在跟踪国际国内焊接先进技术,进行专业技术创新、交流和攻关活动,为酒钢公司解决了铜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碳钢薄板厂罩式炉内衬焊补反复开裂的焊接等几十项难题。工作室还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征集焊接领域技术难题,为社会培训了一大批焊接人才,成为甘肃焊接行业的一面旗帜。
案例7 马延斌—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主持人
马延斌,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2月生,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实训教研室主任,高级技师。国家级大师工作室主持人。
国家级、省级数控技能大赛裁判;国家级“技能大师”。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甘肃省“技能达人”;全国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甘肃赛区)数控车职工组第一名;甘肃省数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甘肃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08感动石化学院年度人物”;学院“优秀党员”;“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