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
  • 董浩平
  • 5416字
  • 2020-08-28 13:22:57

第四节 现代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

一、产生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工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开辟了工业品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生产力导致生产方式变化,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推动管理思想的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深化了对人的认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强化了市场观念,导致内外协调的管理思想的产生,自然科学思想对管理科学的渗透,导致了以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的管理思想的产生。由于管理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重视,管理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众多学派。哈罗德·孔茨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和《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1980),对1980年前的管理学领域内精彩纷呈的理论、主张等进行了精辟的归纳与分析。他认为到1980年为止,管理学至少发展到11个学派,这11个学派分别是管理过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经理角色学派。

二、主要思想

(一)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叫管理职能学派、经营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穆尼(J.D.Mooney)、拉尔夫·戴维斯(Ralph C.Davis)、哈罗德·孔茨、威廉·纽曼(William H.Newman)。这个学派在西方是继古典管理理论学派和行为科学学派之后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一个学派。事实上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约尔就是这个学派的开山鼻祖,这个学派后来经美国的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等人发扬光大,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的一个主流学派。这个学派把管理看作是一个过程,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在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是分不开的,所以他们试图对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进行分析,从理性上加以概括,把用于管理实践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一门管理学科。无论从理论基础还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种观点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有些类似,因而它的科学性比较容易被人们所接受,目前在现代管理理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人际关系学派

这一学派是从20世纪60年代的人类行为学派演变来的。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与别人一起完成工作,那么,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围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主张对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以个人心理学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具有社会心理性质的个人行为的动机,进而指出处理好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组织中的管理者必须理解和掌握的一种技巧。这个学派的早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埃尔顿·梅奥、美国的罗特利斯伯格(F.J.Roethlisherger)。后来,则有美国的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

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的主要理论有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等。

(三)群体行为学派

群体行为学派与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但前者更侧重于研究群体中人的行为,而后者是纯粹的人际关系。这一学派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着重研究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称为“组织行为学”。其中,“组织”一词被用来表示公司、企业、政府机关、医院以及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组群体关系的体系和类型。这个学派的最早代表人物和研究活动就是梅奥的霍桑试验。20世纪5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提出所谓“不成熟-成熟交替循环的模式”,指出“如果一个组织不为人们提供使他们成熟起来的机会,或不提供把他们作为已经成熟的个人来对待的机会,那么人们就会变得忧虑、沮丧,甚至还会按违背组织目标的方式行事”,也可看作该学派的一个代表理论。

(四)经验主义学派

经验主义学派(又称为经理主义学派)是研究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经验教训和企业管理的实际经验,强调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概括管理经验的管理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都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关企业管理的科学应该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以大企业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便在一定的情况下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和理论化,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以适用为主要目的。对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主要特点。该学派开展研究的理论前提是:通过对管理者的个别情况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的研究,使人们懂得在将来相应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中的管理问题,因此,这个学派的学者把对管理理论的研究集中于对实际管理工作者的管理实践活动的研究。他们通过分析实例或案例,总结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来向管理者或学习管理学的学生传授,使他们也能从中学习到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彼得·德鲁克,代表著作有《管理实践》《有效的管理者》等,代表人物有欧内斯特·戴尔(代表著作为《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

(五)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社会协作系统学派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管理,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进而把企业组织中人们的相互关系看成是一种协作系统。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意大利的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雷托(1848—1923)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女学者福莱特。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巴纳德。1938年,他发表了《经理的职能》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他对组织和管理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都提出了与传统组织和管理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由于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后人把由他开创的管理理论体系称作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六)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一个较新的管理学派,是在社会系统学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

社会技术学派的创始人是特里司特(E.L.Trist)及其在英国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中的同事。他们通过对英国煤矿中长壁采煤法生产问题的研究,发现许多矛盾的产生是由于只把组织看成一个社会系统,而没有看到它同时又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很大的影响;个人态度和群体行为都受到人们在其中工作的技术系统的重大影响。因此,他们认为,必须把企业中的社会系统同技术系统结合起来考虑,而管理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要确保这两个系统相互协调。其代表著作有《长壁采煤法的某些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意义》《社会技术系统的特性》等。

社会技术系统学派的大部分著作都集中于研究科学技术对个人、对群体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等的影响,因此,特别注重工业工程、人机工程等方面问题的研究。社会技术系统学派认为,组织既是一个社会系统,又是一个技术系统,并非常强调技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技术系统是组织同环境进行联系的中介。社会技术系统学派主张为了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与管理效果,企业需要对社会系统和技术系统进行有效地协调。当二者之间发生冲突时,通常应在技术系统中做出某些变革以适应社会系统。该学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生产,如运输、产品装配和化学加工等技术系统与员工关系更为密切的工程学。

(七)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系统科学”“系统理论”“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系统方法”等术语充斥于管理文献之中。追根溯源,系统管理理论的发展同一般系统理论有密切的关系。近代比较完整地提出“系统”概念的是亨德森,后来发展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1948年,诺伯特·威纳创立“控制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又尝试把控制论与信息论结合起来,并于1956年发表题为《一般系统论:一种科学的框架》的文章。1968年,路德维格·贝塔朗菲出版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更加全面地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的理论,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著作。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

系统管理学派认为,从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首先,这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意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了企业的总目标;也不至于忽略自己这个企业在更大的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系统管理就是把信息、能源、材料和人员等没有联系的资源,结合成为一个达到一定目标的整体系统。按系统观点组织资源的企业,并不会消除企业的各项基本管理职能,但能把企业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有关部门的关系网络看得更清楚。计划、组织、控制和信息联系等基本职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系统及其目标而发挥作用的。

(八)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管理学派,它是以社会系统论为基础,吸收了行为科学、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统筹学的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曾获197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伯特·西蒙和斯坦福大学的管理学教授詹姆斯·马奇(James G.March)。西蒙的许多思想自巴纳德吸取而来,他发展了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并提出了决策理论,建立了决策理论学派,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著作有《管理行为》《组织》《管理决策的新科学》等。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系统阐述了决策原理,提出决策过程包括搜集情况阶段、拟订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评价计划阶段四个阶段;在决策标准上,用“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决策。经常性的活动的决策应程序化以降低决策过程的成本,只有非经常性的活动才需要进行非程序化的决策。

(九)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也称计量管理学派、数量学派,始于1939年由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该学派代表人物有兰彻斯特(F.W.Lanchester)、希尔(A.V.Hill)等。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一批管理科学(运筹学)方面的教科书,包括《运筹学入门》《生产管理分析》《用于管理决策的运筹学》等。

这个学派认为,解决复杂系统的管理决策问题,可以用电子计算机作为工具,寻求最佳计划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学派认为组织是由“经济人”组成的一个追求经济利益的系统,同时又是由物质技术和决策网络组成的系统。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科学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之中,遵循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得出解决方案、对方案进行验证、建立对解决方案的控制、把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的步骤。应用的科学方法包括线性规划、决策树、计划评审法和关键线路法、模拟、对策论、概念论、排队论;应用先进工具,即计算机。就管理科学的实质而言,它是泰勒的科学管理的继续与发展。不同的是,管理科学的研究已经突破了操作方法、作业研究的范围,而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方面扩展,要求进行整体性的管理。其基本特征是:以系统的观点,运用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解决各项生产、经营问题。

(十)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权变理论认为,在组织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实质就是依托环境因素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因素之间的变数关系来确定的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权变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卢桑斯等。卢桑斯在1976年出版的《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一书中系统地概括了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理论就是要把环境对管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环境是自变量,而管理的观念和技术是因变量;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就是权变关系。

(十一)经理角色学派

经理角色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一个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有亨利· 明茨伯格等。它之所以被人们叫做经理角色学派,是由于它以对经理所担任角色的分析为中心来考虑经理的职务和工作,以求提高管理效率。该学派所指的“经理”是指一个正式组织或组织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拥有正式的权力和职位,而“角色”这一概念是从舞台的术语中借用的,是指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

该学派对经理工作的特点、所担任的角色、工作目标及经理职务类型的划分,影响经理工作的因素以及提高经理工作效率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考察与研究。他们采用日记的方法对经理的工作活动进行系统地观察和记载,在观察的过程之中及观察结束以后对经理的工作内容进行分类。明茨伯格的研究内容包括对企业里高级和中级经理工作日记的研究,对街头团伙头目、医院行政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的持续观察,对美国总统工作记录的分析,对车间主任的活动进行的典型调查,对高级经理的工作结构所进行的调查。通过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总结,然后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三、理论评价

管理理论丛林中各学派的简要比较见表2-3。

表2-3 管理理论丛林中各学派的简要比较

尽管各学派彼此相互独立,但基本目的是相同的。这些理论的核心目标集中在管理的合理化,提高企业的业绩等方面,它们在管理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认为,现代管理理论在不断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各种流派进行介绍,有助于认识管理思想史发展历程中各种学说、各种流派异彩纷呈的局面,更好地使我们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并最终走向管理最优境界的理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