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

中国对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研究与行动堪与世界同步。从20世纪80年代(1983年)就一直跟踪国际可持续发展的动向,并积极投入其中,为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深层次的活力。1984年,马世骏和牛文元参与了世界第一部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的讨论与起草。1988年,已经把可持续发展研究正式列为中国科学院的研究项目。

从1992—2016年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5年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变、重要行动和政策演进,可以从下面所列的重大事件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①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国务院总理李鹏代表中国政府在 《里约宣言》上签字,在国内启动“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

② 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中国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

③ 1994年3月,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中国21世纪议程》”)。

④ 1994年,中央政府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要求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⑤ 1995年8月,我国第一部流域治理法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颁布实施。

⑥ 1996年3月,全国人大第八届四次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一次以最高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国家战略。

⑦ 1997年3月,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中央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以后每年3月举行一次,并于1999年进一步扩大为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将“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更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⑧ 1998年,取得抵御长江特大洪水的胜利,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森林法》和《土地管理法》。

⑨ 1998年政府批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接着又在2001年批准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在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组织队伍集中开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并把每年系列编纂出版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作为研究成果公布于世。

⑩ 1999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陕西考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黄河防汛工作,提出退耕还草、还林的具体措施,落实“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

⑪ 200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开工建设十大项目。  

⑫ 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五”计划纲要,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置于重要地位,完成了从确立到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性进程。

⑬ 2002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里约10年”世界首脑大会。他在演讲中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和紧迫的任务,并阐明了中国政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五点主张。

⑭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⑮ 2003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⑯ 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继“西部大开发”之后,又先后有序地部署“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为中国发展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提出了明确的方向。2003年6月,国务院启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2003年12月,中国教育部制定《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⑰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施“五个统筹”。

⑱ 2004年3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⑲ 200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示:“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五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三年就可以实现。”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2000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中国正在积极地推动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走上消除城乡过度差别、贫富过度差别、地区过度差别的社会和谐之路。

⑳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决议将是中国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五个统筹”,实现社会公平,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㉑ 2006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到2020年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

㉒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构建和谐社会的决议。

㉓ 2007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明确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

㉔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转变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文明。

㉕ 2008年8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召开多部门会议,启动《中国资源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工作。

㉖ 《循环经济促进法》在200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标志着循环经济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理念是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统计指标是资源生产率。简单地说,循环经济是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

㉗ 2009年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国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不断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㉘ 2011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土资源部考察时强调“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㉙ 2012年11月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中指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㉚ 2013年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㉛ 2013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国发[2013]45号)。

㉜ 2014年6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我们将继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雾霾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

㉝ 2015年9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了规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活动,促进节能低碳产业发展,发布《节能低碳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168号),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㉞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

㉟ 2016年12月3日,国务院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国发[201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