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心理学重要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 theory)又称心理动力理论,19世纪末由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Freud S.,1856—1939)创立。该理论主要包括:心理结构的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第五章做详细介绍,这里主要介绍前三种理论。

(一)心理结构的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并形象地把其比喻为漂浮在大海上的一座冰山。

1.意识

意识(conscious)指个体在觉醒状态下所能感知到的心理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只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的外显部分,也就是一个人能够意识到的思维、知觉和行为的成因。意识保持个体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感知,对人的适应有重要作用。弗洛伊德曾做过比喻,认为心理活动的意识部分好比海平面以上的冰山的山尖部分,而无意识则是海洋下面看不到的巨大冰山部分。

2.潜意识

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指个体在觉醒状态下无法直接感知到的心理部分,如已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不愉快的经历、心理的创伤、无法得到满足的情感经验和本能欲望与冲动等,潜意识的内容通常不能被外部现实、道德和理智等接受。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潜意识是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具动力性的部分,几乎是各种精神活动的原动力。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并非完全由个体的意志决定,而是由潜意识的欲望、冲动等决定。

3.前意识

前意识(preconscious)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指目前不在意识之中,但通过集中注意或提醒能被带到意识层面。

(二)人格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

1.本我

本我(id)又译为伊的,是人格最原始和最不易把握的部分,位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个体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本我主要由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性本能又称为力比多(libido),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无条件、即刻的满足。

2.自我

自我(ego)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大部分位于意识中,小部分是潜意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对外感受现实,正确认识和适应现实;对内调节本我,节制欲望的宣泄。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

3.超我

超我(superego)也称理想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道德化了的自我,大部分是意识的。一般认为,在个体发展过程中,超我是人格最后形成的,是最具理性的部分,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有良心、良知和理性的含义,遵循至善原则。

在人格结构中,“自我”从中起着中介作用,使“本我”和“超我”之间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协调不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个体就会以病理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性心理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发展及性心理的发展源于力比多的驱动。心理发展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本质是力比多所投注的区域发生变化,这个区域称作性感区。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弗洛伊德把个体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口欲期(0~1岁)

婴儿的主要活动为口唇的活动,快感来源于吮吸、吃东西和吃手指等,长牙后,快感来自咬牙和咬东西等活动。如果这一时期口唇活动过分满足或受到限制,将来可能表现为爱吃手、咬指甲、贪吃、吸烟、酗酒等,甚至在性格上可能会贪婪。

2.肛欲期(1~3岁)

婴儿要接受排泄方面的训练,主要为肌肉紧张的控制,快感表现为忍受便意和排便。这一时期也是对婴儿进行卫生习惯训练的关键时期。如果过分控制,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过分整洁、吝啬、小气、过分追求完美;如果过分宽松,可能会变得邋遢、慷慨大方。

3.性器期(3~6岁)

在此阶段,幼儿产生了性别认同,能分辨不同的性别,产生了对异性双亲的爱恋和对同性双亲的嫉妒。此外,快感也来自生殖器部位的刺激。这一时期通常会出现“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

4.潜伏期(6~12岁)

在此阶段,儿童力比多本能受到压抑,快感来自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5.青春期(12~18岁)

在此阶段,少年的兴趣逐渐转向异性,性冲动复现,沿着早期发展的途径进行。至此,性心理发展趋于成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对于塑造一个人的人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人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都可以追溯到6岁之前受到的创伤性经历。

(四)精神分析理论简要述评

精神分析理论是最早的系统解释人类心理及行为的心理学体系,对理解和解释人类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有重要的贡献,也是心理治疗重要的取向,对维护心理健康和预防心理疾病有重要作用。

精神分析理论也有局限性。首先,有关潜意识、本我和力比多等基本概念都缺乏实证性,难以测量,缺乏客观的科学依据,只能依靠逻辑推断。其次,该理论过分强调个体早期发展对其重要的影响,而忽视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最后,精神分析治疗一般需要时间较长,甚至长达几年的时间,较少有人能完成精神分析治疗的全过程。

二、行为主义理论

(一)经典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 L.,1849—1936),他强调环境刺激S对个体行为反应R的影响。在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中,他将狗置于经过严格控制的隔音室内,食物通过遥控装置送到狗面前的食物盘中,通过仪器监测狗分泌的唾液量。首先给狗呈现铃声刺激,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分泌唾液,这就是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其主要观点如下。

1.习得

习得(acquisition)指当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配对出现之后,条件刺激单独出现就会引发条件反射,这个过程就是习得。例如,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铃声本来是中性刺激,铃声的出现本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是在铃声与食物配对出现多次之后,铃声单独出现后就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现实生活中,如经常去医院打针的儿童容易对穿白大褂的医生(或护士)和注射器等产生条件反射性恐惧。

2.泛化

泛化(generalization)指在反复习得的作用下,大脑皮质内兴奋过程扩散,会引起与条件刺激相近的刺激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泛化的结果。

3.消退

消退(extinction)指在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长期不结合,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逐渐消失的现象。

(二)操作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Skinner B.F.,1904—1990),强调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斯金纳创设了斯金纳箱,箱内有一个伸出的杠杆,下面有一个是食物盘,只要箱内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动到食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纳将饥饿的小白鼠关在箱内,白鼠不安地乱跑,偶然压到杠杆,吃到了食丸,以后再次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物,因此白鼠后来按压杠杆的速率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纳发现,有机体作出的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

1.强化

强化(reinforcement)是指行为被紧随其出现的直接结果加强的过程。当一个行为被加强时,它有可能在将来再次出现。强化分为两类。

(1)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 正强化指行为的结果是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增强。如食物奖励使老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增加就属于正强化。

(2)负强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 负强化指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加强。如减少电击使老鼠按压杠杆行为增加就属于负强化。

2.惩罚

惩罚(punishment)指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如行为治疗中个体出现不良行为,立即给予电击,会导致不良行为减少。

(三)模仿学习

模仿学习(观察学习)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Bandura A.,1925—),强调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并没有得到强化和奖励,个体仅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反应就可达到模仿学习的目的。班杜拉把模仿学习分为四个阶段:注意、保持、运动再现和动机。

他的主要观点有:①强调模仿学习的重要性;②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③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过程和外部影响交互作用的产物;④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四)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米勒(Miller N.E.,1909—2002),也是生物反馈疗法的创始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是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功能方面的体现。米勒通过实验证实了内脏反应可通过操作性学习加以改变,即某种内脏活动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内脏活动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例如对“心率下降”进行奖励,经过定向训练后,个体逐渐学会了“操作”内脏行为,使心率下降。

该理论对于护理心理学的意义在于,个体通过学习,可学会有意识控制内脏活动,如心动过速、肠蠕动增加等。此外,生物反馈技术、气功、太极拳、瑜伽治病也都与内脏学习有关。

(五)行为主义理论简要述评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theory)可以解释和解决许多护理心理学问题。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包括非适应性行为,都是后天通过学习获得,并由于强化而固化下来。既然是后天习得的,就可通过奖赏或惩罚的强化方式,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非适应性行为,并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因此,行为治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临床与护理工作应用较为广泛,如行为矫正训练、放松训练、代币法和系统脱敏训练等。

行为主义理论也有局限性。首先,行为主义理论虽然建立在实证基础上,但其实验对象多为动物,其结果在解释人类复杂行为上有待继续验证;此外,行为主义理论忽视了人的认识作用。因此,将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相结合的理论称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强调个体认知因素在行为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已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导理论之一。

三、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humanistic theory)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人是具有潜能和成长的个体,反对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决定论和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主要观点如下。

1.自我理论

自我理论指个体在自我发展过程中,个人的主观经验和他人的客观评价会发生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原本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掉,“变回自己”和“从面具后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

2.高峰体验

高峰体验也称顶峰体验,指自我实现的个体体验到的幸福感、欣喜感和自我接纳的愉悦感。高峰体验可以是家庭生活的和谐享受、对自然景色的迷恋、医生一次成功的外科手术和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有效护理等。

3.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指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可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虽然自我实现是一种类似本能的需要,但是与个体的童年经验密切相关。幼年的教育很重要,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的儿童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的贡献是强调个体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让个体领悟到自己的本性,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也是目前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主导疗法之一。

人本主义理论也有局限性。首先,人本主义将所有心理障碍都归于自我失调而忽视其他因素的影响,还是有些片面性的;此外,人本主义理论更关注个体的主观体验,标准不客观,缺乏严格的科学性和实证性。

四、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认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此来解释人类的复杂行为,如概念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情感的产生等。认知理论(cognitive theory)中与护理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是艾利斯的ABC理论和贝克认知理论。艾利斯的ABC理论会在第七章作详细介绍,这里只简要介绍贝克认知理论。

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人们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称为图式,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而不为人们所察觉,即存在于潜意识中。一旦这些图式为某种严峻的生活实践所激活,则有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即上升到意识界,进而导致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如此,负性认知和负性情绪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使得问题持续加重。常见的负性认知有:任意推断、选择性断章取义、过分概括、夸大与贬低、个人中心、二分法思维和乱贴标签等。在该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认知疗法,以及结合行为治疗方法的认知行为疗法模式,已成为现代最重要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

思 考 题../images/image2.jpeg

1.心理学与护理学的联系有哪些?

2.现代医学模式如何看待疾病与健康?

3.如何根据具体案例来选用适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4.简述心理现象的组成内容及心理的本质。

5.简述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重要观点及述评,并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和解释。

(汪启荣 杨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