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斑病

【症状诊断】泡斑病只为害果实,在果实皮孔周围形成淡褐色至褐色泡状病斑。多从幼果期开始发病,初期在皮孔处产生水渍状、微隆起的淡褐色小泡斑(彩图2-401),后病斑扩大、颜色变深、泡斑开裂、中部凹陷(彩图2-402、彩图2-403),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毫米。病斑仅在表皮(彩图2-404),有时可向果肉内扩展1~2毫米。严重时,一个果上生有百余个病斑(彩图2-405),虽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商品价值显著降低。

彩图2-401 泡斑病初期病斑

彩图2-402 随果实生长泡斑逐渐开裂

彩图2-403 膨大期果实,泡斑开裂状

彩图2-404 近成熟期果实泡斑病症状

彩图2-405 严重时,一个果实上有许多病斑

【病原】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papulans(Rose)Dhanvantari],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芽、叶痕及落地病果中越冬,生长季节依附在叶、果或杂草上存活,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或皮孔侵染果实。果实受害,多从落花后半月左右开始,皮孔形成木栓组织后基本结束。幼果期多雨潮湿年份及雾大露重果园病害发生较重。

【防控技术】泡斑病防控技术模式如图2-22所示。

图2-22 泡斑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搞好果园卫生 首先在落叶后至发芽前,彻底清除果园内的枯枝、落叶、落果、杂草等。其次,萌芽前全园喷施1次铲除性药剂清园,铲除树上越冬病菌,有效药剂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等。

2.落花后及时喷药防控 一般从落花后半月左右开始喷药,10天左右1次,连喷2~3次即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效果较好的药剂有:20%噻唑锌悬浮剂500~600倍液、50%喹啉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液、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等;也可喷施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但该药在有些品种上可能会引起果锈,需要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