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实腐病

【症状诊断】桃实腐病又称腐败病,主要为害近成熟期后的果实,在桃、李、杏上均可发生。初期病斑多从果实尖部或腹缝线处开始发生,先形成淡褐色水渍状圆形病斑(彩图5-412);随病情发展,病斑呈淡褐色至褐色腐烂,腐烂组织直达果心,且病斑明显凹陷(彩图5-413、彩图5-414);后期病斑逐渐失水干缩,表面散生出许多初为污白色、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彩图5-415)。潮湿时,小粒点上产生出灰白色黏液。

彩图5-412 实腐病初期病斑

彩图5-413 实腐病病果呈淡褐色腐烂

彩图5-414 有些品种的果实,病斑颜色较深

彩图5-415 发病后期,病斑表面散生出许多小黑点

【病原】扁桃拟茎点霉(Phomopsis amygdalina Canon.),属于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病斑表面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灰白色黏液是分生孢子黏液。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僵果上越冬(彩图5-416)。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直接或从伤口侵染果实进行为害。果实越接近成熟越容易受害。果实近成熟期多雨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管理粗放、地势低洼、果园郁闭、湿度较大的果园发病较重。

彩图5-416 实腐病的病僵果

【防控技术】

1.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农家肥等有机肥,按比例科学使用速效化肥,适当控制结果量,培强树势。合理修剪,促使果园通风透光,降低园内湿度。发芽前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病僵果,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生长期适当喷药防控 实腐病多为零星发生,一般不需单独喷药防控。个别往年发病较重的果园或地区,可从果实采收前1~1.5个月开始喷药,10~15天1次,连喷2次即可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为害。有效药剂同“桃轮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