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

白粉病在桃、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上均可发生,全国各产区均有分布。

【症状诊断】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新梢和果实,还可侵染芽。发病后的主要症状特点是在受害部位表面产生一层白粉状物。

叶片受害,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初期在叶面产生近圆形白色粉斑(彩图5-118~彩图5-120),后粉斑逐渐扩大成片状,病斑多时相互连片,叶面布满白粉(彩图5-121~彩图5-123);有时粉斑也可在叶背产生(彩图5-124),相对应叶面出现褪绿黄斑(彩图5-125)。后期,在白粉状物上可散生许多褐色至黑色的小颗粒状物(彩图5-126),严重时叶片背面也可产生(彩图5-127)。受害严重病叶凹凸不平、扭曲畸形、甚至脱落。严重时,许多叶片受害(彩图5-128),导致树势衰弱,甚至造成落叶。果实受害,表面产生白色粉斑,病斑处稍凹陷,严重时病果畸形。新梢受害,多为病芽萌发形成,嫩梢及其叶片表面布满白粉状物;后期,叶片干枯脱落,新梢枯死。芽受害,一般没有明显症状。

彩图5-118 桃叶上白粉病的初期粉斑

彩图5-119 李叶片上的白粉病初期粉斑

彩图5-120 樱桃白粉病发病初期粉斑

彩图5-121 桃叶片表面布满白粉状物

彩图5-122 严重时,白粉斑连片(李)

彩图5-123 白粉层几乎布满整个叶片(樱桃)

彩图5-124 李树上,有时白粉病粉斑也在叶背产生

彩图5-125 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黄斑(李)

彩图5-126 白粉状物上后期散生许多黑色颗粒(桃叶正面)

彩图5-127 叶背白粉状物上后期也散生有许多黑色颗粒(桃)

彩图5-128 桃树严重受害状

【病原】三指叉丝单囊壳[Podosphaera tridactyla(Wallr.)de Bary],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无性阶段为核果巴氏粉孢霉(Oidium passerinii Bertoloru),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病斑表面的黑色小颗粒即为病菌有性阶段的闭囊壳,白色粉斑是病菌无性阶段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芽内、或以闭囊壳在叶片上越冬。叶片上越冬的病菌第二年产生子囊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侵染为害,而后在田间蔓延。在芽内越冬的病菌,随病芽萌发形成病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进行扩散为害。病菌多从气孔或皮孔侵染,该病在田间有多次再侵染,再侵染传播均为气流传播。一般5~6月份果园内出现病叶、病果,进入6月份后病害开始快速蔓延,严重时9月份出现落叶。

白粉病对湿度要求比较特殊,病菌喜湿、怕旱、又怕积水。一般在干旱年份潮湿环境的果园或多雨季节通风透光良好的果园发生较多,管理粗放果园或苗圃容易受害。

【防控技术】白粉病防控技术模式如图5-6所示。

图5-6 白粉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搞好果园卫生 发芽前彻底清扫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在落叶上越冬的病菌。春季发现病梢后及时剪除,集中深埋,减少田间发病中心及菌量。

2.生长期喷药防控 往年病梢发生较重的果园,在落花后立即开始喷药,7~10天1次,连喷2次,控制和减少病梢形成。然后从叶片上初见粉斑时开始喷药(多为5~6月份),10~15天1次,连喷2~4次,即可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为害。常用有效药剂有:25%乙嘧酚悬浮剂800~1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剂800~1000倍液、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2500~3000倍液、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7000~8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430克/升戊唑醇悬浮剂3000~4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3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41%甲硫·戊唑醇悬浮剂7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0克/升悬浮剂800~1000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