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病

黄叶病又称缺铁症,在全国各梨产区均有发生,以华北和西北地区发病较重,严重时影响树势和果实产量,甚至造成枝条枯死。

【症状诊断】黄叶病主要在叶片上表现症状,多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发病(彩图3-356)。初期,叶肉变淡黄色,叶脉及其两侧仍保持绿色(彩图3-357),叶片逐渐呈绿色网纹状(彩图3-358);随病情发展,叶肉褪绿黄化程度逐渐加重,除主脉及中脉外,其余全部变成黄绿色或黄白色(彩图3-359),新梢上部叶片大都变黄;重病树,病叶全部呈黄白色,叶缘开始变褐焦枯(彩图3-360、彩图3-361),甚至新梢顶端枯死、形成枯梢现象(彩图3-362)。严重果园,许多树体发病(彩图3-363)。

彩图3-356 病变多从枝梢嫩叶开始发生

彩图3-357 发病初期,叶肉褪绿变黄

彩图3-358 叶脉呈绿色网纹状

彩图3-359 较重病叶,仅主脉与侧脉附近留有绿色

彩图3-360 严重病叶,叶缘变褐焦枯

彩图3-361 严重病树,许多叶片变黄

彩图3-362 严重时,枝梢枯死

彩图3-363 梨园内许多树体逐渐发病

【病因及发生特点】黄叶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由于铁素供应不足引起,即土壤中缺少梨树可以吸收利用的水溶性铁素。铁是叶绿素形成的重要成分,缺乏时叶绿素形成受阻,故而导致叶片褪绿黄化。一般土壤中都富含铁素,但在碱性土壤中,大量可溶性二价铁离子被转化为不溶性的三价铁盐而沉淀,不能被树体吸收利用,导致梨树表现缺铁黄叶。

盐碱地或碳酸钙含量高的土壤容易缺铁;大量使用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导致土壤板结,容易缺铁;土壤黏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容易导致缺铁;沙性土壤,渗透性强,铁素容易流失,缺铁较严重;根部及枝干有病或受损伤时,影响养分运输,树体容易表现缺铁症状;果园管理粗放,黄叶病不能及时校正时,有连年发病、且逐年发病加重的现象。春季干旱时,水分蒸发加剧,表层土壤中含盐量增加,此期又正值梨树春梢旺盛生长期,需铁量较多,所以春季黄叶病发生较重。进入雨季后,土壤中盐分下降,春梢又基本停止生长,可溶性铁相对增多,黄叶病明显减轻,甚至病叶逐渐康复。

【防控技术】黄叶病防控技术模式如图3-17所示。

图3-17 黄叶病防控技术模式图

1.加强栽培管理 增施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及微生物肥料,避免偏施化肥,改良土壤,使土壤中的不溶性铁转化为可溶性态,以便树体吸收利用。盐碱地果园,春季灌水压碱,及时排除积水,控制盐分上升,并结合种植深根性绿肥,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含量。结合施用有机肥混施铁肥,补充土壤中的可溶性铁含量。根据树龄大小,一般每株施用硫酸亚铁或螯合铁0.5~2.0千克,若将铁肥与有机肥按1︰(5~10)的比例混匀后埋施效果更好。

2.树上及时喷施铁肥 往年有黄叶病的梨树或梨园,在萌芽期喷施1次0.3%~0.5%的柠檬酸亚铁或硫酸亚铁,可显著控制黄叶病的早期发生,但持效期较短。生长期发现黄叶病后及时喷铁治疗,7~10天1次,直至叶片完全变绿为止。效果较好的铁肥有:黄腐酸二胺铁200倍液、黄叶灵300~500倍液、硫酸亚铁300~400倍液+0.05%柠檬酸+0.2%尿素的混合液、铁多多500~600倍液等。